宋仁宗愛女慶壽公主,活86歲見證7朝,卻被宋高宗罵為老不尊

2020-12-26 青琯評史人

我僅讓你說幾句便罷,則管裡倚老賣老,口裡嘮嘮叨叨說個不了。——元《謝金吾》

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裡,以北宋時期為背景,雖然並不是一部大型歷史劇,但王凱飾演的宋仁宗還是高度還原了歷史上所說的仁宗盛世,節儉愛民的品質。對於宋仁宗,百姓心中也是非常愛戴的

宋仁宗一脈子嗣不多,膝下共有13個女兒和3個兒子,遺憾的是這3個兒子早早便夭折,皇位都無人繼承,只能匆匆過繼了兄弟的兒子趙宗實並立他為儲君。雖然仁宗兒子活得不長,但女兒們活得都很長壽,尤其是第十個女兒慶壽公主,歷經七朝一直活到了86歲但有其父未必有其女,仁宗仁厚,慶壽公主卻被罵倚老賣老,為老不尊

有名無實的公主

嘉祐八年,也就是1032年,仁宗駕崩,趙宗實繼位,改名宋英宗,雖然趙宗實從小就一直養在曹皇后的身邊,但畢竟不是親生的,曹皇后對趙宗實一直親熱不起來,加上一些宦官和大臣在中間挑撥離間,趙宗實和曹皇后的關係日益惡化,到後來直接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為了彰顯自己的國威,讓曹皇后看清現在自己已經是皇帝的現實,趙宗實一氣之下,將宋仁宗膝下的所有公主和皇妃都趕出了宮,之後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都接了進來,年僅4歲的慶壽公主也成了這場政治的犧牲品。

雖然在外居住,但慶壽公主該有待遇也並未減少,除了沒有權,生活起居一切照舊,宋英宗還是給了這個不熟悉的妹妹一切公主本該有的東西。2年後,宋英宗把當時才6歲的慶壽公主指婚給了吳越忠懿王的曾孫大將軍錢景臻。

在這場婚姻中,不乏摻雜著一些政治因素,但至少有了忠懿王府在背後的撐腰,待嫁的慶壽公主的日子過得還算安寧平坦。然而過了4年後,宋英宗因病去世,他的長子王頊宋神宗繼位後,慶壽公主的命運發生了巨大轉變。

宋神宗一上任,就以發揚節儉為名,將宮外這些皇親國戚的待遇削減了一大半,俗話說由奢入儉難,早就習慣了奢侈生活的她們,感覺一下子從天上落到了地下,慶壽公主也一樣,為了不受苦,才10歲的慶壽公主便由自己的母親做主嫁到了錢家,她雖然心中有怨言,但明白自己已別無他法。

因為嫁到錢家算是避難,慶壽公主也沒有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她只得像普通人一樣相夫教子,在家唯丈夫馬首是瞻。為了能在夫家好好生活下去,慶壽公主非常低調,宋神宗和宋哲宗時期,史書上連一個字也沒看到過,成了真正一名有名無實的公主。

宋朝遭逢大難,慶壽公主逃過一劫

1082年,宋徽宗繼位,這已經是慶壽公主歷經的第五任皇帝了,在這朝代更替間,宋仁宗的女兒一個個都已相繼離去,只剩下了慶壽公主。不知怎麼,宋徽宗竟忽然想起了這個素昧平生的長輩,為了彰顯自己的孝道,他還將慶壽公主封為「令德景行大長帝姬」

可這時候的慶壽公主已經低調慣了,這麼多年裡,她也看透了這個世界,儘管有這個名號,慶壽公主也沒有放在心上,一如既往過著自己的小日子。1126年,宋徽宗將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宋欽宗,由於宋朝後期把持朝政者的荒廢,盛世已蕩然無存,危機忽然迎面而來。

1127年,金人消滅了遼國之後,兵分兩路進攻宋朝,直逼宋國首都開封,宋欽宗和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都十分地優柔寡斷,懦弱無能。金人攻破開封後,直接將這兩任皇帝連通大批的皇親國戚都押解北上,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靖康之恥」

在這場戰役中,慶壽公主的丈夫早已戰死沙場,慶幸的是,由於慶壽公主一直居住宮外,為人低調,金人並未注意竟還有這號人物。慶壽公主僥倖逃過一劫,但留在開封的日子也不好過,此時的慶壽公主已經60多歲,因為戰爭,家中也早已破敗不堪,此時的她,經常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

同年,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在南京建立了政權,自己當上了皇帝,史稱宋高宗。得知此事後,已經非常落魄的慶壽公主再也無法低調了,她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路漂泊到南京投靠了宋高宗,對於這位長輩的到來,宋高宗也進行了妥善的安置,一切都以皇室規格招待。

這場大禍讓慶壽公主打擊巨大,從未吃過這麼多苦的她經歷巨變後性情大變,加上丈夫已死,更是無所顧忌,從以前的低調內斂,變成了囂張跋扈,無理取鬧,還時不時用自己的身份進行威脅,宋高宗常常被折磨得頭疼!

精明一世糊塗一時,被罵為老不尊

其實趙構對慶壽公主還算尊敬,他將慶壽公主安排在一所大宮殿內,還將她的女兒都提為郡主,一切禮制都按照舊時規矩操辦,在面對慶壽公主時,趙構也放下皇帝的身份,對她作揖問安。本以為這時的慶壽公主應該覺得滿足,然而她卻開始得寸進尺。

為了給自己的兒子謀個好前程,她不惜大鬧趙構書房,在那撒潑滾地,趙構無奈,只得給她兒子安排了滬川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這個官職並不符合正常的晉升流程,當時詔書一出來,大臣們議論紛紛,趙構只得和大臣們商議保證僅此一次。

按理說慶壽公主應該滿意了,可她偏不,她經常要趙構以各種名義為兒子提功名,封賞錢財,其實她還有兩個庶子,這兩位庶子也非常有才華,在趙構的提攜下也當了小官,可慶壽公主對兩位庶子非常冷漠,一旦庶子做了什麼對有功德的好事,慶壽公主就對外宣稱是自己兒子做的,趙構也知曉,但長輩的身份令他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趙構的庇護下,慶壽公主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耀武揚威。然而慶壽公主的兒子不爭氣,在位期間多次犯錯,趙構忍無可忍,將她兒子召入宮中罵了一頓,慶壽公主知曉後,連夜趕到宮中苦苦求情,趙構終於忍不住爆發了,直罵她糊塗,為老不尊,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1144年,慶壽公主壽終正寢,享年86歲,從宋仁宗開始到宋高宗趙構,慶壽公主這一生經歷了7代更替,見證了宋朝由盛到衰的過程,早期的慶壽公主還是比較有清醒的,可晚年時,她為了自己的孩子,接連做了這麼多糊塗的事,真可謂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

慶壽公主死後,趙構還用皇家禮儀對她好好進行了安葬,對她也是仁至義盡,而她的血脈,也在趙構的庇護下得到了最好的生活。現實中也有很多倚老賣老,為老不尊的事情,其實人活到一定的年齡,眼界應該更高,心境應該更為豁達,做任何事,都應該多一分諒解和寬容,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宋仁宗的周美人活到了九十三歲,她為何如此高壽?
    宋仁宗後宮嬪妃眾多,得寵的也不少,但是大多活在爾虞我詐之中,老人不斷離去,新人接踵而至。然而在這樣水深火熱的後宮之中,有這樣一位嬪妃,她平淡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而且活到了九十三歲的高齡,她就是宋仁宗的周美人。
  • 在正史上,宋仁宗的長女福康公主的結局如何?
    無兒無女,鬱鬱而終,結局算不上悲涼,但以其公主身份來說,實在不算好。仁宗愛女,盛寵無極福康公主趙氏,在歷史上並沒留下正式的姓名,宋仁宗膝下子嗣不少,但最終能夠長大成人的卻僅有四人,而且還都是公主,福康公主乃是仁宗的長女,其生母為苗貴妃。
  • 宋仁宗的女兒也太能活了,一生經歷過仁英神哲徽欽高七個皇帝
    這是他的第十個女兒,也是他存活下來的第三個女兒,不知道叫啥名字,我們姑且叫她十公主吧。事實上,仁宗一共生了十三個女兒,夭折了八個,百分之三十八的存活率,確實不算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1060年,也就是嘉祐五年,仁宗一看這閨女都已經兩三歲了,應該算是能養活了,就按照規矩給了她一個封號,是為慶壽公主。
  • 福康公主夜扣宮門後,生母苗心禾做了什麼?宋仁宗竟大失所望!
    苗心禾,宋仁宗昭節苗貴妃,歷史上並未留下詳細的名字,她本是宋仁宗乳母的女兒,宋仁宗繼位後,章獻皇后劉娥念乳母哺育皇帝有功,將苗氏收留在側,並以皇帝名義取消奴籍。宋仁宗通男女之事後,苗氏也漸漸長大,以容德身份侍奉宋仁宗。被宋仁宗寵幸後,冊封為仁壽郡君。寶元元年,苗氏生下宋仁宗長女福康公主,次年生下雍王趙昕。
  • 《清平樂》福康公主徽柔打婆婆不犯禮法嗎?
    關於這一制度,宋人常有記述,如劉攽記載:「國朝公主出降,皆以祖為父,以父為兄,遂廢公主事舅姑之禮。」但是「駙馬升行制度」為何單單在宋朝出現,而且在北宋中期就不再實行了呢,這個制度真是為了使避免公主事舅姑之禮嗎。其實在北宋初期,公主出嫁並沒有「駙馬升行制度」。宋太祖幾位女兒和宋太宗女兒蔡國公主出嫁時,皆沒有駙馬升行的記載,這說明當時尚不存在這個問題。
  • 歷史上,曹皇后和宋仁宗趙禎到底有沒有生育過孩子?
    多次廢后而新立,由於朝中重臣的阻攔多次未果,至劉太后百年之後,郭氏因膝下無子被廢,24歲便與世長辭,去世之後被追復為皇后。 然卻是一直未得仁宗青睞,無兒無女,病逝後,英宗尊曹太后為太皇太后。此後她竭盡全力輔助新皇帝,深得臣民愛戴和敬仰。 很多人質疑,曹皇后和宋仁宗趙禎到底有沒有生育過孩子呢? 可以肯定地說,曹皇后和宋仁宗是沒有生過孩子的。曹皇后的祖父曹彬是宋初開國功臣,待人寬厚,賢良大氣。
  • 夜讀|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而《金丸記》,或因情節與明代成化朝萬貴妃的宮闈秘聞暗合,故於明代中後期流布更廣,出現了更多改編版本,包公就此登場成為主角,宋仁宗反而成了「打醬油」的角色。明代《龍圖公案》等均是如此。入清之後,故事改編進入全盛時期,清傳奇《正昭陽》加入了更多戲劇衝突:劉妃勾結太監郭槐騙走太子、摔死公主反誣李妃、包公回朝審案、劉太后服毒自盡……而「狸貓換太子」這一後來成為經典的情節也終於出現在清小說中,後來更隨著《三俠五義》而流傳開去。就這樣,戲文與歷史的真相漸行漸遠,就連最初的「創作動機」也模糊不清了。
  • 王剛:前前後後搞了3場72歲大壽慶,12歲兒子調皮往臉摸蛋糕慶壽
    著名男演員王剛 2020年12月24日 11:45 ,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文稱:不就72了嗎?又不是整壽!說好不過生日的,還過了三回!煩不煩吶.......這算不算「凡爾賽」?哈哈,謝謝國立!謝謝鐵林!謝謝龍馬社!
  • 郭瑞祥:宋仁宗更像一面闊大的背景牆
    逄:創立「神韻說」的清初詩人王士禎是山東桓臺人,他在《池北偶談》裡評價宋仁宗和宋徽宗:「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郭:這段話經常被引用,大部分人從正確處理主業和副業的關係上去考慮。皇帝就該做好皇帝分內的事。但這段話對於宋仁宗還有一層深意,那就是宋仁宗這人不瞎折騰,不逾規矩。  逄:盡職盡責,做個好官家。
  • 宋高宗:活了81歲,在位36年的「非典型」昏君,人生可以有很多面
    但是,宋高宗趙構與秦二世、漢桓帝、漢靈帝、劉阿鬥、晉惠帝乃至他自己的老爸宋徽宗不同,他是一個「非典型」的昏君:宋高宗趙構在北宋滅亡的風雨飄搖中建立了南宋,頑強的為宋朝續命一百多年,若不是後來強悍的蒙古鐵騎橫掃四方,他的南宋王朝仍將長期存在;宋高宗趙構高壽81歲,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王之一,在中國,他僅次於乾隆、梁武帝和武則天;宋高宗趙構不僅在位36
  • 英國女王同框長公主!穿碎花裙緊鎖眉頭顯憂愁,69歲愛女不如媽嫩。
    英國女王同框長公主!穿碎花裙緊鎖眉頭顯憂愁,69歲愛女不如媽嫩! 當地時間6月11日,94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69歲的王室長公主安妮共同向護老者的醫護人員表達了崇高的敬意,花了20分鐘時間老聽取參加這場會議視頻婦女們經歷的伊莉莎白是給人很強的親切感的。
  • 透過古代女性地位發展分析——宋仁宗寵愛的公主,為何結局悽慘?
    安帝在位時,開始為不改嫁的寡婦豎起了"貞節牌坊",那時候一個貞潔烈婦是對整個家族的榮耀,在明代甚至有女子自斷十指來自證清白。著名的儒家學者劉向編校了《烈女傳》,主張女子應以"三從"為德,儒家學派開始對女性的地位一再的壓制,但是因為此時的政治需要,婦女的社會地位並沒有太低。
  • 公主:我是真公主,太后回朝:這公主是假的,誰在說謊?
    話說靖康之變後,在外負責組織抗金武裝的皇子趙構,因為成了北宋宗室裡面唯一的漏網之魚,而被宋朝殘餘勢力擁立為新皇帝,這便是宋高宗趙構。至於認不出來?其實,宋徽宗有子女數十個,這些子女之間來往還真不多,因此,宋高宗和自己的妹妹關係不熟,也還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宋高宗見了這個自稱是柔福帝姬的女子後,通過回憶,大約斷定這應該是柔福帝姬,不過,宋高宗沒有立刻下結論,而是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詢問一些過去宮廷的秘聞,比如有關宋徽宗本人與後宮,以及有關柔福公主的,總之,關於皇族家事且外人肯定不知道的內容。
  • 歷史上的趙薇柔原來那麼慘,宋仁宗把娃坑瘋了?
    在宋仁宗之前,歷史上的公主都是在快結婚的時候才給予封號,但是宋仁宗由於特別寵愛這個孩子,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直接給了她封號:福康公主。福康公主在幼年的時候聰明伶俐,對父皇和母后都特別孝順,貼心又乖巧,簡直就是冬天的小棉襖,夏天的雪糕。在福康公主9歲的時候,宋仁宗就開始給自己的女兒甄選駙馬了,比他大幾歲的李偉被宋仁宗選中。
  • 宋仁宗美人傳之周貴妃:張妼晗的養女,出身十閣,官家最高壽妃子
    01,貴妃張妼晗的養女昭淑貴妃周氏,生卒不詳,是宋仁宗趙禎的後宮諸美之一,也是官家禎後宮最長壽的妃子,活了93歲,就連周貴妃給官家禎生育的兩個女兒,也都遺傳了她的長壽基因,健康的活到成年,其中十皇女慶壽活了86歲,到南宋高宗時期才去世。
  • 《清平樂》中徽柔喊親媽為「姐姐」?古代母親都有啥別稱?
    電視劇《清平樂》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鏡頭,福康公主徽柔在和親媽苗昭儀相處時,對親生母親的稱呼竟是「姐姐」。福康公主趙徽柔是苗昭儀的女兒,也是宋仁宗的長女。不過,自徽柔會說話起,她就沒有喊過苗昭儀母親,而是叫姐姐。
  • 小逄觀星|郭瑞祥:宋仁宗更像一面闊大的背景牆
    逄:創立「神韻說」的清初詩人王士禎是山東桓臺人,他在著作《池北偶談》裡,評價宋仁宗和宋徽宗:「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郭:這段話經常被引用,大部分人從正確處理主業和副業的關係上去考慮。皇帝就應該做好皇帝分內的事。但這段話對於宋仁宗還有一層深意,那就是宋仁宗這人不瞎折騰,不逾規矩。
  • 昭慈聖獻皇后孟氏:兩廢兩立兩度垂簾,不計前嫌兩度救國
    這位原本可以嫁得一個富貴人家的姑娘在十六歲那年徹底改變了命運。孟氏十六歲那年,當朝皇帝宋哲宗已經逐漸長大,快到了大婚成親的年紀,哲宗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和嫡母皇太后向氏為其挑選了百餘名世家女子入宮,當時年僅十六歲的孟氏就在其中。
  • 盤點幾位皇權不旁落,但卻過得很憋屈的皇帝,皇帝也不能事事如意
    劉娥死後,壓在頭頂的大山沒有了,但文官集團卻及時填補了這位位置,士大夫們自己以在青樓揚名為樂,卻不允許宋仁宗愛好美色,宋仁宗稍許殆政,他們就集體施壓,強迫宋仁宗把自己喜歡的兩位妃子送出皇宮去當尼姑。宋仁宗想給自己寵愛的張貴妃的伯父升官,被包拯吐一臉口水,只好放棄。
  • 公主被迫嫁暴發戶,33歲不得善終,千年古畫暗藏的是喜還是悲?
    在男子地位為尊的古代,皇室女子大都淪為了聯姻的棋子,也可以說與戴皇冠必承其重。在不能夠做自己的古代,古人會通過繪畫來表現自己的情感,無論是悲憤、還是開心,以物來暗指是一件比較安全的事情。有一張千年古畫就暗指了宋朝福康公主與宦官梁懷吉的一段悽美愛情故事,這張畫比喻的較為隱晦,就連作者題名的地方都是與眾不同的。這便是1000多年的古畫《雙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