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日本電影美術發展史和階段特徵

2020-12-12 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為呈現藝術視覺形象的「表象」,遵從電影藝術發展脈絡的電影美術往往可以展現深層次的審美特徵。本文試從歷史時間維度對日本電影美術的發展進行階段性探析。

日本電影自19世紀開始,經歷了高潮與低谷。在日本自身的美學作為一種「地緣文化美學」不斷嬗變的過程中,其電影美術也經歷了不同發展階段。它從傳統戲劇的舞臺美術轉化而來,經歷東西方不同文化的拉扯,再到如今獨具風格特徵的多元化發展,展現了不同的階段特徵。

舞臺美術起源下的傳統色彩

19世紀即將結束之際,電影作為一種新興媒介進入日本。1896年11月,日本神戶地區的民眾第一次見到了由美國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的工作團隊設計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次年日本引進了攝影機,主要拍攝歌舞伎影像。在當時的日本,受明治維新和「脫亞論」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為現代文學和電影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是先進的。但是對電影這個「年輕的外來移民」,日本的傳統藝術界是嗤之以鼻的,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電影的發展較為緩慢,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在其發展初期,日本電影吸收了大量傳統文化元素,以爭取更為喜愛傳統文化的觀者的青睞。其敘事、表演、視覺風格乃至從業人員都是從傳統戲劇之中脫胎而來的。日本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導演牧野省三即是「狂言」大師。所謂「狂言」 是一種興起於日本民間,在能劇劇目之間穿插表演的即興簡短喜劇。牧野省三拍攝了電影版《忠臣藏》,全片以全景鏡頭拍攝,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歌舞伎舞臺轉播。傳統戲劇中的舞臺美術師進入新行業,成為了電影美術(布景)師,其視覺藝術風格與傳統戲劇的舞臺美術息息相關,都以傳統審美為基礎。

明治末期,受到歐洲文化的影響,歌舞伎劇場建築和舞臺結構開始向著更為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出現了門類齊全的布景裝置,並形成橫寬扁長的鏡框舞臺與同類布景融為一體的風格化舞臺。作為日本電影美術的前輩,歌舞伎劇場建築和舞臺結構先一步經歷了寫實主義、表現主義和構成主義的風格化探索。這些探索為尚處於發展初期的、與其一脈相承的電影美術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視覺參考。日本電影美術對於戲劇空間的再現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年代末,之後才徹底轉向了電影化的場景語言。

在東西方文化間搖擺

作為西方外來物,電影在東方發展的過程中,往往要面對文化雜糅問題。這也體現在日本電影的視覺藝術表現上。經過主要展現傳統戲劇故事的發展初期階段後,日本電影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元素。20世紀初期,作為日本電影理論的創始人,電影理論家、導演、劇作家歸山教正開始倡導學習純西方電影化的「純映畫劇運動」,並在其所拍攝的《生之光輝》和《深山的少女》這兩部影片中,將戲劇化的棚內拍攝轉向實景住宅和自然外景。這一舉動在當時具有先鋒意義,並為之後日本電影美術轉向現實主義奠定了基礎。到了20世紀20年代,日本電影開始「貪婪地」從好萊塢電影中尋求敘事和視覺表達方法。山中貞雄的《人情紙風船》是對賈克·費戴爾的《米摩薩斯公寓》的改編。其在空間和氣氛的營造上徹底放棄了再現傳統戲劇舞臺布景的方式,轉向好萊塢現實風格布景方式。

戰後日本電影業界不再狂熱追逐西方的「現代化榜樣」,開始向東方傳統價值觀回歸,具有日本傳統文化美學內涵的電影接連問世。在這一時期,日本電影以及電影美術終於確立了自己獨有的風格特徵。在拍攝模式上以遠景和全景的遠距離攝影居多。在空間和氣氛模式上以靜態多點透視的東方繪畫為基礎進行塑造,如衣笠貞之助所拍攝的彩色長篇電影《地獄門》,在色彩和構圖上猶如會動的浮世繪。而溝口健二曾試圖將安藤廣重繪畫的「空間構成」在電影文本中表現出來,並在《元祿忠臣藏》中參考日本畫的透視特徵,凸顯「整體畫面構成」:在一個畫面中有多個視覺中心。區別於歐洲電影美學的視覺表達差異使日本電影脫穎而出。20世紀五六十年代黑澤明、溝口健二、衣笠貞之助等導演陸續在各大電影節中獲獎。20世紀70年代日本電影業走向低潮,從小津安二郎、小慄康平到是枝裕和、河瀨直美,日本電影美學的有意識的「民族性」與「東方化」回落到了現代化家庭情節劇之中,民族特性的畫面表達趨向於日式浪漫的寫實手法。

獨具風格特徵的多元化發展

日本電影在21世紀已發展出影像的多樣化,在類型電影的嘗試中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影像風格和視覺表現,如系列片、戰爭片、青春片、科幻片、家庭情節片、動漫改編等。這些不同類型的電影仍然面臨著不同文化風格的拉扯,甚至在拍攝地的選取上也有京都和東京的分庭抗禮。但在總體的視覺造型電影美術中延續了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日本電影的獨有風格傾向,在美學上傳承了物哀、侘寂、幽玄、意氣的傳統文化美學體系,並不斷地在色彩、空間和造型中融入日式元素,實現了獨具風格特徵的多元化新發展。

綜上所述,在其發展早期,日本電影美術更多地承襲了戲劇舞臺的衣缽,繼而輾轉艱難地從「棚內」走向了「棚外」;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有過審美過度西方化的階段;戰後實現了向日本傳統文化的回歸,並確立了自己的風格特徵。從傳統文化與新藝術的接軌、造型的民族化獨特化塑造以及融合類型化與現代化趨勢實現多元發展等角度來看,日本的電影美術與中國電影美術一樣,堪稱是亞洲地區的典型範例,值得人們研究探討。

(作者單位: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紫昀

精彩推薦:

電影中的倫敦:時代的隱喻

當代韓國電影的文化表達

奇幻電影中的文學敘事資源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新中國美術電影:從「人民動畫」到「中國動畫學派」
    當時東北電影製片廠的生產任務包括:「三化立功運動,保證藝術片、新聞紀錄片、教育片、美術片 (卡通及木偶)、翻版片、照片、幻燈片等的具體生產任務,而以藝術片和新聞紀錄片為重點。」文中所列七個片種就有「美術片」這個名稱,而且明確將木偶和卡通包含在內,因此,新中國成立後的美術電影將「卡通」改名為「美術」是有一定歷史依據的。
  • 中國電影在日本傳播力提升路徑探析
    例如,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東野圭吾在中國有著廣泛的文學粉絲集聚效應,當其作品改編為電影,由文至影,作品粉絲的觀看黏性不減反增。同時,近年來在中國影壇,繼日本電影「黑澤明熱」「小津安二朗熱」之後,出現了「是枝裕和熱」現象。特別是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在法國獲得金棕櫚獎,為亞洲電影增添新彩,他的作品在中國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與連帶效應。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70、80、90後的集體童年記憶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一切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成立開始講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國家首批命名的動畫基地,成立於1957年4月。其前身為長春東北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漫畫家特偉和畫家靳夕為主要領導人。
  • 美塗塗國際兒童美術:兒童繪畫發展階段
    而創造性是每個兒童都具有的潛能,為使這種潛能得以實現,教師或家長應該為孩子排除幹擾,避免讓兒童使用著色畫本,也不要從成人角度評價兒童作品,這樣,每個兒童都會無拘無束地運用創作欲望,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體驗生活,這就是發揮創造力的最佳途徑。
  • 美術編輯學有哪些特徵?
    ,因而具有藝術特徵、文化特徵、新聞特徵、商業特徵。美術編輯學的藝術特徵美術編輯追求大眾審美,是具有明確主題的審美,與藝術的美結合,使編輯內容在提高審美愉悅度的同時更具欣賞性、主題性、傳播力。藝術創造性,為美術編輯提供源泉;藝術審美性,確定美術編輯學指向美的情感特徵;藝術時空性,為美術編輯學賦予時代特徵。
  • 關於電影電視美術設計專業,你了解多少?
    電影電視美術設計專業是一個藝術類的專業,在不同的美術類院校,會因為不同的課程設計和授課模式、專業差別等有所不同。但是想要學習電影電視美術設計專業這個專業的話,還是要參加相應的美術專業考試的。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發展史,及漢字書體的演變階段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和漢字書體的演變過程。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大致經歷了發展期、成熟期、繁榮期三個歷史階段。一般而言,唐代以前,中國書法藝術的演進是以新書體的出現為主要特徵的,如大篆、小篆、隸書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楷、行、篆、隸、草書五種書體體式完全固定下來。唐代以後,再沒有新的書體出現。在這個歷史條件下,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就以個性風格的變化為主要特徵。在書體演變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漢字書體由甲骨文發展為西周金文,進而發展為小篆、隸書。
  • 插畫與電影視覺美術設計
    這是日本當代具代表性的舞臺設計家妹尾河童(Senoo Kappa,1930年6月23日)在其《窺視歐洲》書中的一幅。《窺視工作間》一書中的插圖而在《窺視歐洲》《窺視日本》這類旅行書籍中,河童先生不僅把旅行中看到的風景、住過的酒店,入住的房間的門、窗、床、桌椅、電話,廁所馬桶、水龍頭等的位置與尺寸都按比例與方位畫得非常清楚,並標明旅店的名稱
  • 對日本動畫電影的藝術風格解析
    優秀的美術風格不是一開始就已經確定,需要長期積累,觀察周圍的環境,動畫電影的美術風格也同樣是這樣的。有些學者認為「宮崎駿是令日本動畫邁向世界的先驅,大友克洋就是他的繼承者」。例如早期1988年《阿基拉》中場景設計以表現慘敗、落魄的場面為主,人物卻表現出細膩的色彩,個性化特徵十分明顯,凸顯「異類」人物在大友克洋動畫世界變得真實。在《阿基拉》從側面描寫一群人的生活方式狀態,反映出社會的邊緣人物。
  • 美術研究|論中國現代美術三大學派的文化整體觀!
    東系淵源流沛於中國本部,漸納西亞、印度之灌溉,浪湧波翻,沿朝鮮而泛濫於日本。故言西畫史者,推義大利為母邦;言東畫史者,以中國為祖地,此我國國畫在世界美術史上之地位也。②鄭昶著中國畫史,下限為清代,未及現代。可在鋪敘國畫的歷史流變時,他注重繪畫自身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有四段分法:實用時期——禮教時期——宗教化時期——文學化時期。
  •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2021級)最新考研信息及真題
    方向介紹:電影美術設計方向是美術學院的核心學科專業方向,具有「電影」、「美術」、「設計」等跨學科研究脈絡與實踐歷史,是全面認知電影造型,研究電影製作工藝的主要門徑之一。涵蓋電影視覺效果、電影人物造型、電影衍生產品等專業創作與方法手段的研究。電影視覺效果:致力於研究電影視覺特效的前期概念設計、電影特效鏡頭的設計與製作 、電影視覺特效拍攝方案的設計與製作、電影視覺特效前期的拍攝, 同時並掌握電影視覺創作的基本規律,電影視覺創作的技術的運用研究和新技術開發 。
  • 高中美術《變革與突破——19世紀西方美術》說課稿
    二、說學情合理把握學情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我面對的學生群體特點如下: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具有較為豐富的美術知識以及鑑賞能力。四、說教學重難點以美術課程標準為導向,根據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現有的學習困難以及現階段的心理特徵,我確立了以下重難點。重點是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和代表作品。難點是美術作品中所傳遞的社會價值。五、說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我還準備了多媒體、電影海報等多種教學工具輔助我的教學。
  • 漫威第三階段電影觀看順序指南,不要先看《美隊3》
    通常遵循影院上映時間表來看漫威電影是最常見的方式,尤其是對於那些剛入坑的新粉,這樣可以循序漸進的了解漫威電影宇宙的發展史。 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三階段由11部漫威電影組成,是目前為止漫威最重要、最賺錢、最具影響力也最吸粉的電影階段。
  • 消失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中國動畫曾經的傳奇去哪裡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去,但我們都曾活在同一種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中,而作為特殊環境下的產物–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卻悄然的消失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孩子長大了,大人變老了,曾經帶給我們無數歡樂與回憶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好像也不見了。
  • 高中美術《變革與突破—19世紀西方美術 》說課稿
    二、說學情合理把握學情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我面對的學生群體特點如下: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具有較為豐富的美術知識以及鑑賞能力。四、說教學重難點以美術課程標準為導向,根據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現有的學習困難以及現階段的心理特徵,我確立了以下重難點。重點是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和代表作品。難點是美術作品中所傳遞的社會價值。五、說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我還準備了多媒體、電影海報等多種教學工具輔助我的教學。
  • 《明天的我和昨天的你約會》:日本版的班傑明·巴頓,另類的純愛電影
    美國的社會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寫過一本很著名的書《菊與刀》,介紹日本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在這本書中,她反覆描寫了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雙重性,比如說他們尚武但有好禮,喜新但又頑固等等。他們這種特徵表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在拍電影這件事情上,他們可以拍出感動全世界人的純愛電影,像《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也可以拍出你無法想像的大尺度的情色電影,AV甚至成為一種行業,像我們熟悉的蒼井空老師。但不管純愛片也好,情色片也好,日本都是一把好手。比如說最近剛剛有資源的《明天的我和昨天的你約會》就是一部感動人心的純愛電影。
  • 對遊戲來說,如何歸納和分類美術風格比較合理
    :日式魔幻:最終幻想系列,英雄傳說系列,光明之魂,王國之心系列,勇者鬥惡龍日式哥特:惡魔城,鬼泣,獵天使魔女日式蒸汽朋克:最終幻想系列,櫻花大戰(如果列舉電影的話會更多,蒸汽男孩,天空之 城,哈爾的移動城堡,最終流放等等一大波蒸汽朋克作品,這一題材日本 人也非常喜歡。)
  • 名美美術——五美最終篇!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是怎麼樣的存在!
    說起日本藝術私立院校,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東京五美」了吧,他們是日本頂級的藝術院校,更是許多藝術生嚮往的殿堂。東京有五美分別是:武藏野美術大學(武藏美)、多摩美術大學(多摩美)、女子美術大學(女子美)、東京造形大學(東造)、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日藝)。
  • 名美美術教育——日本頂級藝術院校五美最終篇
    本網12月3日訊 說起日本藝術私立院校,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東京五美」了吧,他們是日本頂級的藝術院校,更是許多藝術生嚮往的殿堂。東京有五美分別是:武藏野美術大學(武藏美)、多摩美術大學(多摩美)、女子美術大學(女子美)、東京造形大學(東造)、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日藝)。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老本」還能吃多久?
    近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訴安徽衛視《來了就笑吧》節目侵權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來了就笑吧》綜藝節目中藝人王祖藍cosplay成「葫蘆娃」造型構成侵權,要求立即停止播放「葫蘆兄弟」的相關內容,並賠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0萬元經濟損失及2000元合理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