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便知金陵秋 文旅融合發新枝

2020-12-26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記者 李蘇珺)「棲霞紅樹爛如霞,十月天晴風日嘉」,這是明末清初上元(今南京)詩人紀映鍾,在《旃檀閣候楚老人不至》中,讚美秋天棲霞山的詩句。當下的南京,正是一年之中,棲霞山最美的季節。事實上,棲霞旅遊度假區,美輪美奐的不只是棲霞山的楓葉,其蘊藏的千年文化內涵,同樣值得我們去探尋。11月19日,中國江蘇網記者隨同江蘇省文化和旅遊自媒體聯盟採訪採風團一起走進了棲霞山旅遊度假區。

「秋棲霞」 明代文人墨客佳句傳

上述文字中,儘管紀映鐘沒有明確「秋棲霞」一說,但在他的眼裡,秋天的棲霞山,「紅樹如霞」,層林盡染,是最美的季節。一夜秋雨,小路被落葉鋪滿,滿眼的銀杏和紅楓,記者恍若進入了一個五彩世界。

當天的南京氣溫略降,一路上記者發現遊客卻一丁點沒有減少,遊客紛紛駐足與紅楓合影。「現在正值紅楓藝術節期間,楓葉開的正盛,我每年都來,只要不下大雨,在蒙蒙的細雨中觀賞紅葉還別有一番情趣呢。」一位棲霞區本地的李姓大姐興高採烈的說。

據悉, 「秋棲霞」紅楓藝術節自2001年發展至今已是第二十屆,已然成為江蘇乃至全國旅遊的一大特色品牌。今年的「秋棲霞」節慶活動將從10月初延續至12月20日。以紅楓為媒,以懷舊為情,展現20年來栖霞山的日新月異。

記者從景區了解到,在跨度72天的活動期間,景區精心策劃了20項線上線下系列活動。據景區園林負責人介紹,對於大家最關心的南京的勝景之一「秋棲霞」,棲霞山也在不斷致力於「棲霞丹楓」景觀的逐年提升。今春,景區在各個景點共計新增植了色葉喬木及觀花植物萬餘株,品種更加豐富,多以雞爪槭,楓香為主,遊客可一次性領略不一樣的秋楓之美。

「活起來」 石刻文化插上「旅遊翅」

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沉睡千年的石刻文化也隨之活了起來。在棲霞,散落著這樣一批特殊的文物,它們被稱作「南朝石刻」,正吸引著省內外各地的遊客。

南朝石刻,是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流傳於世。而在南京現存的十多處南朝石刻中,蕭景墓石刻名氣最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走近蕭景墓,只見地表上存有石望柱、石闢邪各一座。該闢邪昂首張口,長舌垂胸,右腿前邁,體態肥碩,雄俊壯美。據棲霞區文旅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以蕭景墓石刻的石闢邪為取樣原版,南京市將官方城市標誌物圖案定為石闢邪,這也使得南朝石刻為更多人所熟識。

品讀歷史古韻,領略石刻文化。散落在棲霞的南朝石刻,見證了悠悠歲月的變遷,成為棲霞文旅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據該負責人介紹,為了讓文物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棲霞區文旅局近年來也在不斷探索,通過「文旅融合」發展方式,一方面強化對文物的保護力度,為每個南朝石刻修建了「庇護所」,另一方面通過文旅融合拉近民眾與文化遺產的距離,推出「走六朝之棲霞國寶」公益旅遊線路,邀請業內資深導遊,帶領大家尋訪棲霞國寶,解讀六朝石刻藝術,全程免費參加。線路一經推出,便吸引無數遊客、學者前來探秘、觀摩。讓廣大遊客更加方便的是,此線路後期也可以通過江蘇智慧文旅平臺「蘇心遊」APP報名參加。

棲遊紀」 文創IP助推文旅消費

打好文化牌,實現文旅深度融合。為了深挖棲霞歷史文化,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創產品,由棲霞區文化和旅遊局打造、南京名城文化有限公司承接開發的「棲遊紀」是棲霞山景區「棲霞旅遊文創」進行整體商業模式輸出服務的文創商品店。

金陵摺扇、龍潭金箔創意製品、文化繪本、旅遊手札、旅遊地圖、四季明信片、黑檀木車掛……步入「棲遊紀」,記者便被裡面琳琅滿目的旅遊文創商品所吸引。「2017年9月,首家「棲遊紀」文創商店在棲霞山風景名勝區開業,目前已研發出6大類700餘款棲霞特色文創商品。」「棲遊紀」文創商店相關負責人說,「每年大概從10月中旬到12月的第一個星期,是我們的銷售旺期,以紅楓為主題的產品還是最受遊客歡迎的。」

值得關注的是,棲霞區圍繞「一核、一帶、一城」的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區內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高校數量眾多、旅遊要素齊全的優勢特點,探索屬於棲霞的獨特文化IP。除了遍布轄區的古剎棲霞寺、南朝石刻、金箔鍛制、金陵摺扇等文化遺存外,驚濤拍岸的燕子磯,金陵四十八景之達摩古洞、幕府登高、燕磯夕照等七景經過全新的修葺,成為休閒旅遊好去處;龍潭「水一方」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荷花節」創出棲霞特色品牌;「周末走紫東、打卡新南京」活動在西崗樺墅村持續開展;八卦洲「農業嘉年華」連續成功舉辦4屆,已成為南京市鄉村休閒旅遊的靚麗名片。

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全力助推棲霞旅遊業「新消費」。權威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共接待遊客680萬人;實現旅遊總收入80億元。今年儘管遭遇疫情影響,但是隨著復工復產步伐的加快,全區遊客接待量和實現旅遊業增加值逐步上升,增速不斷加快。

「棲霞紅樹爛如霞,十月天晴風日嘉,這是明末清初上元(今南京)詩人紀映鍾,在《旃檀閣候楚老人不至》中,讚美秋天棲霞山的詩句。當下的南京,正是一年之中,棲霞山最美的季節。事實上,棲霞旅遊度假區,美輪美奐的不只是棲霞山的楓葉,其蘊藏的千年文化內涵,同樣值得我們去探尋。11月19日,中國江蘇網記者隨同江蘇省文化和旅遊自媒體聯盟採訪採風團一起走進了棲霞山旅遊度假區。「秋棲霞」明代文人墨客佳句傳上述文字中,儘管紀映鐘沒有明確「秋棲霞」一說,但在他的眼裡,秋天的棲霞山, 「紅樹如霞」 ,層林盡染,是最美的季節。

相關焦點

  • 棲霞山:紫東「文旅之城」起峰巒
    丹楓似火、遊人如織的美好時節,「第一金陵明秀山」正書寫新的傳奇,不僅是紅動全城的火熱景區,更是蘊藏千億投資的城市新空間,正崛起為紫東文旅之城新地標。 矗立大江奔流「轉折點」,棲霞山自身正迎來華麗蝶變。未來五年,棲霞山片區建設全面提速,一座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產業發達,宜居、宜業、宜遊的新棲霞山,正從藍圖走向現實。
  • 陳永鏘·一葉落知天下秋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詩人們對於秋來的感慨自古皆然,屈原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首發悲秋之聲;宋玉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被譽為"千古悲秋之祖"。
  • 深化文旅融合 決勝脫貧攻堅——貴陽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展示...
    省會城市的戰略抉擇 推動文旅融合深度發展「文化因旅遊而興盛,旅遊因文化而精彩」,兩者相得益彰,融合共生,是新時代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在貴陽,「文旅融合」種子早就在醞釀。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要求,緊扣「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加速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深化文化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打造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遊名城,通過舉辦文旅節慶活動,大力開展文化、文物和研學旅遊,大力發展文化體驗旅遊,加快推進對外通道建設,以文旅產品與國際時尚高端消費品嫁接強化貴陽元素的世界表達等一系列措施,走出一條具有
  • 「科技+文化創意」加速文旅融合,騰訊文旅助力河南打造行業新名片...
    數位技術正在加速文旅融合進度。1月8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上,騰訊文旅攜手文旅客戶、合作夥伴,深度解讀數位技術如何加速重構文化和旅遊產業新格局,利用科技來激活傳統文化和旅遊資源的新產業運營模式,也正在成為行業新趨勢。
  • 惠州惠陽秋長:串串葡萄串起農旅融合產業鏈
    在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北部,水源優質,土壤肥沃,孕育出品的優質葡萄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七月,驕陽似火,當地多個農場內,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掛滿枝頭,又迎來了一個充滿喜悅的收穫季節,惠陽秋長藉助葡萄串起了農旅融合的產業鏈。
  • 詩詞:恰是青春綻放時,一粒當年豐潤種,而今猶可發新枝
    題圖文/康旭昔日捨身追浪潮,一腔熱血未曾消。經春歲月不言老,又發新芽千萬條。文/泊逸天高地闊騁英姿,恰是青春綻放時。一粒當年豐潤種,而今猶可發新枝。尋鳥路(張幸生)詠蘭崖豁尋芳醉忘歸,前庭品蕙惜相依。冰肌玉立逑君子,血滴柔唇綴翠微。
  • 何必去日本京都賞楓葉,金陵第一明秀山賞秋一日遊攻略
    好像每一次到了秋天都會有人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是當你來到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的金陵第一明秀山—— 南京棲霞山之後,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也會追加詩人劉禹錫的後一句「我言秋日勝春朝」。2/棲霞山賞秋·交通1. 南京火車站乘206路公交車可達。2.乘坐南京地鐵2號線到學則路站下,轉公交138路直達。3.
  • 展網融合新文旅,創新飛躍再出發——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
    在文化旅遊進一步融合、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旅遊業發展持續向好的市場背景下,當前文旅行業面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困難和當下全球經濟和政治形勢的複雜性及不確定性。為了持續推進文旅產業實現復甦回暖,本屆中山遊博會將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展覽範圍、獎項設置、論壇會議等方面大力發展文旅景區板塊,提高文旅企業參展比重,並邀請來自全球各地的文旅企業參觀參展,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 視頻|新文旅·新融合名家沙龍十期精彩匯總
    為了精準展示「文化為魂、旅遊為體、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新業態、新發展,2019年9月起,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與湖南日報社共同策劃了「新文旅·新融合系列名家沙龍」活動。「新文旅·新融合系列名家沙龍」是一場頭腦風暴帶來的思維碰撞。
  • 「融合新媒體·走進樂山文旅」主題研討會在犍為縣舉行
    人民網成都6月23日電 (王軍)近日,「融合新媒體·走進樂山文旅」主題研討會在犍為縣舉行。來自四川省新聯會新媒體和網絡人士分會21市(州)會員代表齊聚樂山,發揮人才密集、智力薈萃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 騰衝瑪御谷:打造「溫泉+」旅遊模式 助推文旅融合發展
    新華網發(騰衝瑪御谷溫泉投資有限公司 供圖)  雲南騰衝地處滇西,位於高黎貢山山脈南段西側,地熱資源十分豐富,旅遊特色分明,共有88處溫泉,泉水中富含硫磺等礦物質,並含有氡、硒等微量元素,適合開發溫泉康健療養項目。
  • 牡丹故裡出新彩 農旅文商巧融合
    直播過程中,文旅精品薈環節的旅遊項目與文創產品特價秒殺成為一場「嗨購盛宴」,5.5折巴谷宿集房間、9.9元的愷之峰旅遊區和牡丹櫻花世界門票、1元秒殺莎仕莉純蛋糕和墊江石磨豆乾……網友們紛紛拼手速,搶購自己心儀的物品。   除了特價秒殺,直播間的實惠價格也讓人心動。
  • 朔州:打造品牌推廣「擴音器」 釋放文旅融合新潛力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朔州依託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多措並舉促進文旅消費,塑造新優勢,激活新動能,擘畫文旅融合發展新藍圖。在朔州經濟開發區慧源創新科創園裡,最新打造的文旅長廊,通過圖片、實景、3D模型展示等形式將我市的地域文化、民俗風情、旅遊景點融入其中,全面展示文旅融合新格局,打造朔州形象新窗口。
  • ...副總經理、媒體融合發展中心總監張棟到磁縣指導文旅產業發展工作
    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副總經理、媒體融合發展中心總監張棟到磁縣指導文旅產業發展工作 2020-12-11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故宮以東」旗艦店上線美團,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11月30日,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與美團達成戰略合作,東城區文旅品牌「故宮以東」整合區內百餘家文、商、旅企業,打造「故宮以東」美團旗艦店,再次豐富「故宮以東」產品體系。通過合作,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推動「文旅+」的融合發展新模式,加速東城區文旅產業的「提質降密」。
  • 立秋古詩詞十首,一葉梧桐一報秋
    「滿階梧葉」,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立秋夜扇的風特別涼爽。這都反映出詩人對事物的變化特別敏感,對生活的觀察與體驗特別細緻。先秋一葉莫驚蟬。白雲鄉裡溫柔遠,結得清涼世界緣。立秋前一日,作者在西湖遊賞,白鷺、紅蓮,俱是風景。詩人在遊覽中,對即將到來的秋天,十分喜悅,因為有清涼世界就要來了。
  • 三湘印象:文旅融合的反面教材
    將觀印象裝置體內,三湘印象就構建了文旅+地產的雙主業發展格局,這幾年也在經歷著股海的浮浮沉沉。過於依賴政府背景的投資平臺觀印象曾作出業績補償承諾,承諾2015-2018年的觀印象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億元、1.3億元、1.6億元、1.63億元。
  • cos 全職高手 葉修 一葉之秋
    cos 全職高手 葉修 一葉之秋
  • 省專家組赴蒼南驗收文旅產業融合試驗區創建工作
    根據關於開展浙江省文旅產業融合試驗區命名考核驗收工作的通知要求,12月3日,由省文化旅遊廳資源開發處處長林衛興帶隊的第四專家組抵達蒼南進行驗收工作。溫州市文廣旅局副局長杜成威,蒼南縣副縣長莊小將,蒼南縣文廣旅體局局長林天望,礬山鎮委書記鄭都等陪同考察。
  • 一葉落知天下秋
    一葉落知天下秋出自《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意思是看到一片樹葉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現代人正好相反,可以說是「漫天落葉不知秋,只會低頭數日子」。對現代人而言,時間觀念只剩下日曆,有時日曆不足以形容,只剩下鐘錶了。誰會去管是什麼節氣什麼日子呢?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春天是早出晚歸,冬天也是早出晚歸;季節和天氣已經沒有明顯的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