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祛有名(四):君子祛溼法

2021-02-07 術後調養

歡迎點擊上面術後調養關注我們


      雖然我在昨日推文《「溼」祛有名(三):改「邪」歸正》上表明:祛溼邪的首選方法不是祛溼湯,而是改「邪」歸正。

     

      但,在「祛溼」的路上,大家盡顯君子風範:動「口」不動手


      口口聲聲關心的都是:吃啥祛溼,喝啥祛溼?


       這種祛溼法,我稱之為「君子祛溼法


       我也就不掃各位君子的祛溼之性,


       今天就介紹一個跟「口」和「手」都有關的祛溼佳品:

        

    

 「佛 手」


詠佛手

                      清代 / 弘曆

全體是華嚴,

三身五蘊兼。

底緣名佛手,

一物不曾拈。

       

性味

味辛、苦、酸,性


歸經

歸肝、脾、胃、肺經。


功能

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燥化痰的功效。


主治

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咳嗽痰多。


由於佛手性偏溫,溼得溫則化,氣得溫則行,瘀得溫則散


所以:

    歡迎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術後中醫體質檢測系統(整個測試大約花費5分鐘,測試結束後,請截屏保存您的體質辨識結果),了解一下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宜使用「佛手」來祛溼邪!


【推薦食法】:佛手粥



    大部分腹部外科術後患者,由於胃腸功能的恢復需要一段時間,粥類成為他們非常重要的飲食選擇,但一般的白粥,其性偏寒,故臨床上,多建議添加一些性溫健脾之品來調和,佛手就是其中佳選之一:

主 料:佛手15克,紫蘇梗15克,粳米60克。


做 法:先將佛手、紫蘇梗洗淨,水煎取汁,待粳米粥八成熟時入藥汁共煮至熟,入白糖少許調味食。



「溼」祛有名(一):「祛溼」是做不到的


「溼」祛有名(二):「溼邪」邪在哪?


「溼」祛有名(三):改「邪」歸正

1.部分文字和圖片引自網絡,如有侵權,在此致歉,並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he-yibin@163.com;
2.各種食療養生方法,最終以自己的實踐和感知為主,「舒服為度」,我們根據中醫體質推薦的相關健康建議和方法,只是為您提供一種符合中醫養生的參考原則,不能替代疾病的規範治療方案;3.如您對我們推薦的養生食材有過敏史,切勿照搬使用;

相關焦點

  • 祛溼排毒茶,可能讓你越祛越溼!
    十人九溼,夏天是祛溼的最佳時期,只需7天,一杯祛溼茶幫你輕鬆解決~
  • 四君子湯,千年脾胃第一方
    這4位君子是:黨參、茯苓、白朮、甘草。沒錯,它們是中藥材中的4位君子,它們的藥效宛如君子的品德,水利萬物而不爭。這4位藥材的組合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湯」。四君子湯最大的功效就是健脾養胃。四君子湯配伍非常精妙,可謂天衣無縫,完全符合中藥君臣佐使原則。黨參是君藥,茯苓是臣藥,白朮是佐藥,甘草是使藥。
  • 四君子湯是什麼?四君子湯的功效與作用
    化裁:若嘔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嘔;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以行氣寬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以寧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乾薑、附子以溫中祛寒。   附方: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保元湯   附註:該方為治療脾胃氣虛證的基礎方,後世眾多補脾益氣方劑多從此方衍化而來。臨床應用以面白食少,氣短乏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 知道自己有溼氣,卻不知道怎麼祛溼?治溼十三法
    二是溼邪可兼挾其他病邪為患,如溼為陰邪,常與寒邪相挾而為寒溼;風為百病之長,溼與風合而為風溼;溼邪阻滯氣機,氣鬱化熱而為溼熱;暑熱天溼與暑相合而為暑溼等。三是溼邪可侵犯人體多個部位,如溼邪侵犯肌表而成表溼證;溼邪侵犯脾胃等臟腑而成裡溼證;溼邪流竄經絡而成痺證;溼邪侵犯皮膚又可出現溼疹、瘡毒等疾患。四是溼邪重濁而纏綿,病難速已,病程較長,溼邪還可進一步發展為痰為飲為水等。
  • [每日一方]--四君子湯 補氣第一方:四君子湯的神奇
    臣以苦溫之白朮,健脾燥溼,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溼,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溼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本方與理中丸比較,兩方均用人參、白朮、炙甘草以補益中氣,僅一藥之別,而功能相異。四君子湯配茯苓,功用以益氣健脾為主,主治脾胃氣虛證;理中丸用乾薑,功用以溫中祛寒為主,適用於中焦虛寒證。
  • 祛不了溼,別怪薏仁,原來都是因為煮錯了!
    祛溼都會想起薏仁(也叫薏米、薏苡仁,以下通稱薏仁),說到薏仁大都知道它性寒,不能長期用。本草的古籍裡有這些描述:薏仁味甘淡,性降而滲,利水。所以薏仁的「祛溼」是從下而祛的,溼氣排除的渠道主要是二便。吃薏仁後,二便增多,甚至可能有腹瀉現象,都是正常的排溼現象,只要排便後神清氣爽就好。「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凡溼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視病之輕重,準用藥之多寡,則陰陽不傷,而溼病易去。這裡對薏仁的評價尤其高,不僅祛溼,而且還不損耗「真陰之氣」,且對用量並沒有嚴格的說法,可以「安全放心」的食用。
  • 治溼十三法
    二是溼邪可兼挾其他病邪為患,如溼為陰邪,常與寒邪相挾而為寒溼;風為百病之長,溼與風合而為風溼;溼邪阻滯氣機,氣鬱化熱而為溼熱;暑熱天溼與暑相合而為暑溼等。三是溼邪可侵犯人體多個部位,如溼邪侵犯肌表而成表溼證;溼邪侵犯脾胃等臟腑而成裡溼證;溼邪流竄經絡而成痺證;溼邪侵犯皮膚又可出現溼疹、瘡毒等疾患。四是溼邪重濁而纏綿,病難速已,病程較長,溼邪還可進一步發展為痰為飲為水等。
  • 喝了薏仁湯也祛不了溼?那可能是你煮錯了
    祛溼都會想起薏仁(也叫薏米、薏苡仁,以下通稱薏仁),說到薏仁大都知道它性寒,不能長期用。
  • 祛溼 做乾淨清爽的小美人兒,從排「溼濁」開始!
    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此刻,有一個忍不住做詩的我,請相信,這絕對是一個有深度,有內涵的公眾號!這種皮膚油膩膩、毛孔粗大、頭髮出油、長痘痘長閉口不清爽不乾淨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是由溼氣導致的。
  • 五指毛桃祛溼祛湯
    ▲ 點擊藍字「粵菜廚師策劃網」,關注       為餐飲投資者提供策劃 籌建 託管 經營 管理 菜品出品 規劃設計五指毛桃祛溼祛湯
  • 治溼十三法(珍藏)
    二是溼邪可兼挾其他病邪為患,如溼為陰邪,常與寒邪相挾而為寒溼;風為百病之長,溼與風合而為風溼;溼邪阻滯氣機,氣鬱化熱而為溼熱;暑熱天溼與暑相合而為暑溼等。三是溼邪可侵犯人體多個部位,如溼邪侵犯肌表而成表溼證;溼邪侵犯脾胃等臟腑而成裡溼證;溼邪流竄經絡而成痺證;溼邪侵犯皮膚又可出現溼疹、瘡毒等疾患。四是溼邪重濁而纏綿,病難速已,病程較長,溼邪還可進一步發展為痰為飲為水等。
  • 祛不了溼別怪薏仁,是你煮錯了
    日常食物中清溼氣最主要的就是薏米、紅豆了,這兩者都是食材中「滲溼」的代表者,幫助人們在溼噠噠的春天裡,把溼氣拒之體外。說到祛溼,薏米可謂食材裡的大神了。所以薏仁的「祛溼」是從下而祛的,溼氣排除的渠道主要是二便。吃薏仁後,二便增多,甚至可能有腹瀉現象,都是正常的排溼現象,只要排便後神清氣爽就好。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凡溼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視病之輕重,準用藥之多寡,則陰陽不傷,而溼病易去。
  • 中醫祛溼治法中:「化、燥、利、滲、勝」 的區別?
    故祛溼又可分為化溼、燥溼、利溼、滲溼、勝溼等法。     一、化溼法化溼藥多為辛溫芳香之品,適用於寒溼、暑溼、溼溫病證。1.疏表化溼:是治療溼邪在上焦或在表者。證見惡寒、頭重而脹、身熱不揚、肢體酸重而軟或痛、胸脘痞悶等證。
  • 六種方法,排溼祛溼
    溼氣重的人怎麼排溼?在用熱水泡腳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一些祛溼的中藥材,就可以讓居室的效果變得更好。 很多人都知道艾葉是一個可以祛寒的藥材,很多人通過泡腳的方法來起到這方面的作用,其實艾葉用來泡澡的作用也是比較好的。再通過艾葉泡澡去溼的過程當中,人們也需要暫停吃一些寒性和涼性的食物,不能夠再讓溼氣再次侵入人體,慢慢的你就會發現體質有了明顯的變化。
  • 古今醫案研讀:趙冠英用四君子湯與平胃散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治法:健脾祛溼,理氣和胃處方:四君子湯與平胃散加減。黃芪、黨參、白朮、茯苓、丹參、烏藥、法半夏、陳皮、厚樸、莪朮、雞內金、生三仙、黃連。每日1劑,水煎服。上方去法半夏、生薑,加乾薑,白芍藥。繼服12劑。四診:怕涼緩解,進食增加,隱痛減輕。上方去厚樸,加炙甘草。再服6劑,請症完全緩解。本案引自(《趙冠英臨證驗案精選》)。
  • 紅豆薏米水,不一定能祛你的溼!
    又熱又溼的三伏天兒來了,「祛溼」又被提上了日程。夏季溼氣大。因為降水多的地方陰雨綿綿,乾熱地區人們又長時間呆在空調屋裡吃冷飲,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體內溼氣的來源,一般分為內溼和外溼。內溼源自身體內部,與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係。經常吃生冷的食物損傷人體陽氣,溼氣就會在體內形成;吃太多油膩食物,過量食肉,消化不好會導致溼氣堆積;身體免疫力低下時,體內多餘的水分排不出去,也可以在體內形成溼氣。外溼來源於外界環境。一般情況下,若工作或者居住環境長期潮溼寒涼,或者恰逢陰雨、梅雨季節,就容易導致溼氣侵襲。
  • 身體溼氣重,四招祛溼很好用!
    身體溼氣重,四招祛溼很好用! 一、艾葉泡澡 很多人都知道艾葉是一個可以祛寒的藥材,很多人通過泡腳的方法來起到這方面的作用,其實艾葉用來泡澡的作用也是比較好的。
  • 史上最全的治溼十三法
    二是溼邪可兼挾其他病邪為患,如溼為陰邪,常與寒邪相挾而為寒溼;風為百病之長,溼與風合而為風溼;溼邪阻滯氣機,氣鬱化熱而為溼熱;暑熱天溼與暑相合而為暑溼等。三是溼邪可侵犯人體多個部位,如溼邪侵犯肌表而成表溼證;溼邪侵犯脾胃等臟腑而成裡溼證;溼邪流竄經絡而成痺證;溼邪侵犯皮膚又可出現溼疹、瘡毒等疾患。四是溼邪重濁而纏綿,病難速已,病程較長,溼邪還可進一步發展為痰為飲為水等。
  • 皎如玉樹臨風前|四君子湯
    寥寥三句詩就把君子瀟灑飄逸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我總感覺這種君子如玉的氣質,令我心生好感。有的人是顏控,有的人是聲控,有的人是手控。而學習中醫的我是「方劑名控」就像上期分析的《像詩一樣的古方 | 玉屏風散》,這期我們來繼續分析補益劑名方《四君子湯》。
  • 高立山針灸治療皮膚病四法:散、清、利、調
    我從事中醫針灸三十多年,在針治皮膚病方面,常用以下四法:散、清、利、調。許多皮膚病,都有刺癢之症。如中醫風疹(類似西醫的蕁麻疹),其刺癢多因外風侵襲肌膚,有汗後受風病史,證見突然發癢,癢無體止,抓之稍輕,脈浮苔白;有因血虛生風,素有心慌、頭暈、健忘、失眠、失血病史,證見逐漸發癢,時輕時重,抓之不輕,脈細數,舌質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