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過氣管插管的人都知道,那滋味,是一種痛苦的回憶。
氣管插管,不僅讓人喉嚨痛,傳統的固定導管用的膠布、寸布帶,也讓人十分不適。而對於醫護來說,清理氣管插管患者的口腔,也是件繁瑣的事情。另外,氣管插管固定不當,後果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患者太惱火了,想讓他們舒適一點。」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北區ICU(重症醫學科),有個愛搞發明的護士長叫楊麗。幾經改良,她用胸罩帶子、海綿墊、射出勾等奇奇怪怪的材料,發明了這一種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讓以上問題迎刃而解。
楊麗展示氣管插管固定裝置所用到的文胸肩帶
她的發明獲得醫院表彰
演示:不勒人,安全,還方便護理
6月17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北區,在ICU病房見到了楊麗。據了解,她發明的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剛剛獲得了醫院的表彰。科室主任盧萍和楊麗拿來一個人體模型,向記者展示了該裝置的使用方法。
楊麗展示氣管插管固定裝置的使用方法
盧萍和楊麗先展示了國內常用的傳統氣管插管固定方式。導管進入人體模型的口腔後,用醫用膠布和寸布帶固定起來,分別貼於口腔部和綁於頭部。她們介紹,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她們發現這種傳統方式具有固定不牢和可能勒傷皮膚的缺點,「膠布沾了口腔分泌物會失去粘性,寸布帶則會勒傷皮膚」。
她們還演示了專門的固定器,據介紹,這種固定器價格較為昂貴,通常100元人民幣以上一個,增加了患者的治療成本。而不管是用固定器或者醫用膠布、寸布帶,在臨床護理中,尤其是幫助患者清潔口腔時,處理起來都比較繁瑣、耗時,「要移開固定器,或剪開膠布,才能為患者做口護」。更為重要的是,「剪開膠布或者拔管時,還有誤剪斷氣囊線的風險」。
隨後她們演示了發明的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器。記者看到,這種裝置用質地柔軟可伸縮的加厚海綿墊替代寸布帶,兩頭用鬆緊帶、射出勾、胸罩帶、風月扣等相連,插管導管和牙墊則固定於相連處。
「改良式固定帶長45cm,寬4cm,採用加厚海綿墊材質,質地柔軟,粘鉤採用射出鉤,固定牢固,拆除簡便,一拉即開。」她們模擬了為患者清理口腔的步湊,記者看到,清理時只用解開一側,清理好一側後扣上,再清理另外一側:「加厚海綿墊不會勒傷皮膚,患者的感受會更舒適;在護理時,也減少了護理人員剪膠布及捆繩的步驟,減少口護及拔管時誤剪斷氣囊線風險。」
想法變成現實用了近半年
試驗:患者舒適,醫護省事,減輕了工作量
楊麗介紹,氣管插管已經讓患者喉嚨非常不適,寸布帶又會勒傷皮膚。2018年6月份,她萌生了改良氣管插管固定裝置的想法。2018年年底,經過反反覆覆實驗,經過護理部主任劉素蓉和科主任盧萍的支持,她的想法變為現實,最終製作出現在的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
楊麗還記得,第一次在患者身上試用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時,她和同事們激動雀躍又緊張,好像剛出嫁的大姑娘。大家熬更守夜陪在患者旁邊,24小時×4天,眼睛都不敢眨,生怕管子被病人「板脫」。
結果試用下來,效果「棒棒噠」!緊接著,她們為此做了嚴謹的對照試驗。2018年6月至12月她們選取該院200例氣管插管患者,對照組患者採用傳統的氣管插管固定帶進行固定,試驗組患者給予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進行固定。
結果顯示,對照組有13例發生不同程度的位移,而實驗組只有4例輕度位移。對照組口腔潰瘍出現20例、頸部受壓10例、誤剪斷氣囊線2例,而實驗組只有口腔潰瘍2例,沒有剪斷氣囊線的情況發生。另外,實驗組口腔護理時間相比對照組也降低了10分鐘,減輕了護理工作量!
目前,已經有數百名病人,使用了600多個她們自己做的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
已獲專利證書,還沒投產
成本:荷花池買材料,一個僅需5角5
楊麗喜歡搞發明,ICU眾人皆知,也藏不住。
她的辦公室內,記者看到了幾大箱實驗工具。除了做模型用的精雕硬油料在淘寶網購的以外,製作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用到的加厚海綿墊、鬆緊帶、射出勾、胸罩帶、風月扣等等,都來源於成都市市民喜聞樂見的批發市場——荷花池。
楊麗製作氣管插管管固定帶用的原材料
這些批發市場的小東西組成的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目前都是手工製作,看起來還有些簡陋,但在ICU派上了大用場。
楊麗說:「都是荷花池買的,前前後後跑了十多次,有些五金攤主都認識我了。」
2019年8月,楊麗的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早在2018年1月份,楊麗還發明了一種氧氣氣囊,配合龍血蠍應用於臨床,同樣成本低廉,同樣製作簡單,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降低了醫療費用。
目前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還未投產,所以看起來比較簡陋,但好在成本低廉。楊麗算了一筆,一個改良式氣管插管固定帶,成本僅需5角5。她說,如果可以投產的話,應該能做得更美觀。
「患者太惱火了,想讓他們舒適一點。」談起初衷,楊麗這樣回答。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位戰役一線護士。今年2月,她曾作為專家組成員,到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傳染病院區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治療工作。
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王拓 實習生 李歡 攝影報導
編輯 包程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