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是與我們的私密部位親密接觸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內褲的衛生非常重要。下面這些習慣會讓私處很受傷,大家一定要避免。
衛生巾背後的粘膠,可以讓衛生巾牢牢地粘在內褲上,但是這個膠不會因為洗滌完全從內褲清除,不能徹底清除就會直接威脅到女性的生理衛生,因此建議經期穿的內褲平時不要穿。
有的人認為陽光能夠殺菌,所以在晾曬內褲時會把內褲反過來。其實,內褲反著曬,反而更容易讓與肌膚接觸的一面沾染上灰塵和細菌,這樣在穿著時,很容易因此引發過敏瘙癢,甚至誘發各種婦科炎症。
衣服在從布料到成衣的製作過程中,會添加各種化學製劑,比如螢光增白劑、甲醛等,這些化學物質會刺激皮膚,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甲醛更是公認的致癌物。因此,新買的衣服一定要先洗過才能穿,內衣內褲這種貼身之物,更是不能馬虎。
當我們用洗衣粉、肥皂、消毒液等清洗內褲後,一定要注意用清水漂洗乾淨,如果漂洗不乾淨,某些化學殘留可能會對健康不利。
很多人嫌麻煩,把每天換下來的內褲攢到一起洗,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內褲上的分泌物大多是蛋白質成分,如果不及時清洗,很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此外,內褲殘留的異味容易吸引一些蚊蠅等飛蟲,增加清洗難度。如果穿著清洗不徹底的內褲,可能引起發炎。
由於內褲與特殊生理部位緊密接觸,對衛生有特殊要求。如果與外衣混洗,很容易將外界的致病菌和汙染源傳到內褲上,特別是襪子,極易帶有黴菌。如果與內褲混洗,會將黴菌傳染到內褲上。
有的人認為內褲是私密物品,不宜晾曬在外面,因此習慣把內褲晾在衛生間陰乾。但是內褲晾在衛生間這種陰暗、潮溼的環境中,不容易幹的同時,還容易滋生黴菌,穿著後易誘發黴菌性陰道炎。內褲清洗後最後放在陽光下晾曬,沒有條件的也應儘量晾在通風的環境中,避免細菌滋生。
內褲是直接與私密部位接觸的,化纖材質的內褲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導致私處瘙癢,甚至還可能引起陰道炎等婦科炎症。建議大家儘量選擇棉質內褲。
穿過緊的內褲,私處透氣不好,容易滋生細菌,而且在活動時外陰與內褲磨擦,容易造成皮膚損傷。
有的內褲廠商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各種劣質染料來染色,而這些化學染料殘留與皮膚接觸後,容易引起過敏或婦科炎症。如果內褲買回來後入水就掉色,說明有質量問題,建議不要再穿了。在購買內褲時,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在顏色的選擇上也應儘量選擇淺色系。
穿過了「保質期的」舊內褲會帶來衛生問題,不僅僅會造成婦科病隱患,還可能導致各類接觸性皮膚病或者皮膚敏感。每年都會有超過15%的成熟女性盆友會因為穿著不夠衛生的舊內褲造成外陰溼疹。在臀部皮膚的小疙瘩現象中,有45%的原因是因為舊內褲的衛生問題造成的。
當然,內褲不是食物,我們一般不會嚴格按照保質期來衡量壽命。不過從使用頻率上來看約半年換新一次。它的具體壽命取決於以下幾個條件:
●內褲鬆懈不再合身
內褲的鬆緊皮筋使用一段時間後會鬆懈,不貼身的內褲會增加摩擦,引起泌尿感染等。而且如果腿根的皮筋也鬆了那就更不能猶豫的換掉啦!
●內褲開始出現異味
內衣穿久了會有氣味。這是因為含有聚酯纖維的內衣會滋生一種特別臭的細菌。它會從你的一件衣服上傳染到另一件上。而且沒有辦法根除,無論什麼洗滌劑與陽光照射都沒用。所以在整理內衣時乖乖把異味的也扔掉吧~
●內褲開始掉色
新買的棉質內褲會有輕微的掉色情況,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次次都掉色的話就不要再穿了,這種化學染劑會影響生殖健康。儘量買淺色內褲而不是深色內褲。
綜合39健康網、新浪健康、生理期保養、網絡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廣告合作
QQ:2005904 電話:1555714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