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哪怕緊衣縮食也要送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得到最好的教育。
這麼做,是為了孩子以後步入社會做準備,畢竟,一步慢步步慢。如果因為自己能力不夠,而導致孩子比不上同齡人的話,自己就算再後悔也沒有用了。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文靜將孩子送到了幼兒園。
可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後發生的變化卻讓文靜不能接受。孩子突然講究起穿著、吃食,還有用具(比如水杯),覺得這個不如同學的好看,那個太便宜在同學面前丟臉了。
文靜怒髮衝冠,怎麼才上幼兒園就學會攀比了?她和老師反應後,學校立即採取措施,這才止住了這種不良風氣。
那麼,攀比究竟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01孩子價值觀會受到影響
孩子年齡小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在這種時候養成攀比的習慣無疑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如果只是比成績還好,會讓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如果孩子在物質方面與人攀比的話,那麼很可能會形成扭曲的金錢觀,變得拜金又虛榮。
02產生自卑心理
如果孩子養成了與人攀比的習慣,但家庭條件又不能支撐他與別人肆意攀比的話,那麼他心裡就會產生自卑感——別人都有的東西,我卻沒有,我與他們玩不到一起,沒辦法交朋友。
正是因為這種心理,導致他們在交友方面會有些困難。
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畏畏縮縮,甚至出現心理問題,比如形成討好型人格、變得敏感尖銳、不與人交流等,這些都是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
那麼,家長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產生攀比心理呢?
1)以身作則
孩子一生要經歷三種類型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觸到的,也是對他們影響最為深刻的。
因此,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說「某某家又買轎車了」、「某某比我家窮多了原來,現在天天看到他老婆挎著名牌包包」,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父母應該教導孩子知足常樂,讓他們明白精神世界的富足比物質富足更加重要。
2)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年齡小,沒必要讓他們知道家裡的情況,只要他們開開心心、快樂地長大就好。殊不知正是因為孩子不知道賺錢的艱難,才會毫不顧忌地向父母張手要錢。
哪怕孩子年齡小,父母也應該教導他知道金錢的概念,有條件的話可以帶他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讓他知道,家裡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血汗錢,不能隨意揮霍。
總之,孩子還是應該從小教導。
父母在家要以身作則,不能浪費或是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炫富。在幼兒園,老師也要帶著孩子玩一些符合幼童年紀的玩具,而不是讓他們無意識地學習大人或模仿電視劇進行物質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