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大教授柯卉兵病逝,終年41歲,該校半月已失5位教授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據人民日報2月19日報導,中國共產黨黨員、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工會主席柯卉兵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19日晨6時在武漢逝世,終年41歲。近半個月來,華中科技大學已有5位教授離世。

公開資料顯示,柯卉兵為湖北人,1979年2月5日生於黃梅縣;2002年6月獲湖北大學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士學位;2005年6月,獲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社會保障專業碩士學位;2008年6月,獲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社保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7月至今,在華中科技大學工作,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

根據華中科技大學官網簡介,柯卉兵致力於中國社會福利政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項目、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的研究。曾任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理事兼秘書長、中國社會保障30人論壇青年學者聯盟成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訃告全文如下:

中國共產黨黨員、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工會主席柯卉兵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19日晨6時在武漢逝世,終年41歲。

柯卉兵教授,湖北人,1979年2月5日生於黃梅;2002年6月,獲湖北大學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士學位;2005年6月,獲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社會保障專業碩士學位;2008年6月,獲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社保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7月至今,在華中科技大學工作,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

柯卉兵教授畢生致力於中國社會福利政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項目、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出版個人專著兩部、合著兩部,參編教材五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公共管理學報》、《社會保障研究》(京)、《中國社會保障》、《當代財經》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40餘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另有2篇獲2008年中國社會保障論壇優秀論文獎。個人專著獲第十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第八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和武漢市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曾任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理事兼秘書長、中國社會保障30人論壇青年學者聯盟成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柯卉兵教授愛黨愛國,忠於祖國的教育事業,勤勉敬業,任勞任怨,為教育、科研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他治學嚴謹、開拓創新、為人師表,深受廣大師生喜愛和尊敬。

柯卉兵教授的病逝,讓我們深感惋惜和哀痛,我們失去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優秀老師。我們對此表示沉痛的哀悼!

柯卉兵教授千古!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

2020年2月19日

柯卉兵教授的不幸離世令人無比惋惜,更令人心痛的是,近半個月來,華中科技大學已有5位教授離世,除了柯卉兵教授,其他4位不幸離世的教授是:

紅凌教授

紅凌教授(圖片來源: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官網)

2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發布訃告,該學院教授紅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7日晚11時在(武漢)協和醫院逝世,享年54歲。

訃告顯示,紅凌教授畢生以模式動物果蠅和人體細胞為模型,研究人體重大疾病如腫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基因和蛋白調控機制及調控網絡,主要研究與人體重大疾病及稀有疾病相關的基因UBIAD1的分子機制,在該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曾任中國國家科學獎評委、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中國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學會委員和中國稀有疾病研究聯盟全國協調主任。

「紅凌教授愛黨愛國,忠於祖國的教育事業,為學校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訃告寫道,紅凌教授勤勤懇懇,淡泊名利,任勞任怨,為教育、科研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開拓創新,一心向學,桃李滿天下,深受廣大師生愛戴和尊敬。

「紅凌教授的病逝,讓我們深感惋惜和哀痛,我們失去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優秀老師。我們對此表示沉痛的哀悼!」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在訃告中表示。

林正斌教授

據健康時報報導,2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科的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逝世。

據公開資料,林正斌醫生1983年畢業於同濟醫學院醫療系,從事器官移植專業30餘年。現任武漢市器官移植分會副主任委員,曾赴日本金澤醫科大學留學。特別是在腎移植術及術後治療,慢性移植腎腎病的治療,腎移植術後的各種併發症的處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此外,林教授在科研領域亦出類拔萃。他的論文《國產環孢素賽斯平的實驗及臨床研究》1997年獲湖北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一等獎。《腹部多器官聯合移植及外科技術的研究》1998年獲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從事臨床腎移植的研究。

劉筱嫻教授

圖片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官網

2月13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劉筱嫻教授因病逝世。

公開資料顯示,劉筱嫻1933年5月22日出生於廣州市一個華僑家庭,祖籍廣東臺山,1953年入原中南同濟醫學院衛生系(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學習,1957年畢業並留在武漢醫學院(現同濟醫學院)衛生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並先後擔任同濟醫科大學衛生統計學教研室主任、社會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婦幼衛生系主任職務,於2000年2月退休,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劉筱嫻是我國高等教育婦幼衛生專業創建者。為培養婦幼專業人才,她於1985年創辦我國第一個本科婦幼衛生專業,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婦幼保健專業人才並成為我國婦幼衛生事業的中堅力量。劉筱嫻教授為我國婦幼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她曾兼任衛生部政策與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婦幼衛生項目中南區域專家組副組長,《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雜誌常務副主編,《同濟醫科大學學報》、《中國兒童保健雜誌》及6種國家級期刊編委。

段正澄院士

段正澄院士(圖片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官網)

2月15日,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澄逝世。

段正澄院士是段氏伽馬刀發明人,他的伽馬刀用於腫瘤治療,惠及一百多萬人。2009年,段正澄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學生們都叫他「機械狂人」,因為他認準的事從不放棄。他曾告訴學生們,做科學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來一個「脈衝」,自己就要「震蕩」。

華中科技大學的訃告中寫道:

段正澄院士60餘年來一直工作在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學科的教學與科研一線,與生產緊密結合,致力於國家重要需求的自動化、數位化加工技術與裝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發。先後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2011年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發表論文200餘篇。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他所領導的教學與科研團隊,1993年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並獲得"五一"勞動獎狀。

段正澄院士為人師表,注重立德樹人,教育學生"將文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到車間裡"。他治學嚴謹,重視團隊合作,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他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帶出一支理論與實踐結合、能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團隊。他的團隊中有多位成長為院士。

段正澄院士的逝世,是華中科技大學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國科技工程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損失!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段正澄院士!

編輯|孫志成 肖勇 杜波 杜恆峰

相關焦點

  • 華中科大李浩洪教授團隊近兩年成果匯總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李浩洪教授實驗室主要綜合運用膜片鉗電生理技術,在體多通道活體動物記錄技術,動物基因操縱以及光遺傳學和成像技術,對情感記憶及相關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和衝動控制障礙等,在細胞水平,神經環路水平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以期能闡明正常生理狀態下,情感記憶形成的神經環路機制,以及其在相關疾病形成中的作用。
  • 打破技術壟斷:華中科大研製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已交付使用|量子...
    圖 |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經過武漢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順利通過驗收。
  • 「斯內普教授」艾倫-裡克曼去世 終年69歲
    艾倫-裡克曼扮演的斯內普教授為觀眾所喜愛   搜狐娛樂訊(森月/文)1月14日,據英國媒體《衛報》報導,出生於1946年的英國男演員艾倫-裡克曼在倫敦因病去世,終年69歲。其中在《虎膽龍威》中的角色曾入選美國電影協會電影史「100位最佳英雄/惡棍」。1996年他因《拉斯普廷》獲得金球獎和艾美獎,不過他最為中國觀眾熟知的是在《哈利·波特》中扮演了西弗勒斯·斯內普教授,一頭黑髮和全身黑袍的肅穆裝扮令人印象深刻。對於許多人來說,艾倫-裡克曼不僅是一名演員,更是貫穿了童年記憶的重要角色。  艾倫去世的消息經其經紀人在BBC新聞頻道確認,艾倫家人稱死因是癌症。
  • 《蠟筆小新》聲優野原廣志因癌病逝,終年55歲!
    在蠟筆小新中為「爸爸」野原廣志配音的聲優藤原啟治今天驚傳因病逝世,享年55歲。(網絡圖片)著名日本卡通「蠟筆小新」中為爸爸「野原廣志」配音的知名男性聲優藤原啟治於今天 (4月16日)驚傳因病不治逝世,享年55歲。
  • 華中科大、中科大、天大、武大校徽,今天,它們都來了!
    01華中科技大學圖片來自網絡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st)華中科技大學校徽為該校機械學院工業設計系李春富教授設計藍色是該校的基準色調,代表素雅和純潔,寓意著天、海一般廣闊的文化包容的精神,兼聽各種文化的聲音,思想具有自由性。紅色是熱火般的顏色,積極熱情,寓意對學習的熱情,積極開拓進取,不斷求實創新。
  • 12歲考上中科大 31歲成為哈佛教授 問其何時回國效力 他卻如此回答
    在其9歲半的時候,破格進入了入北京市第八中學智力超常實驗班。12歲的時候,尹希就從北京八中考入中科大96級少年班,一時轟動全國,甚至於1996年9月6日《人民日報》第四版就刊登了這樣的一篇報導,「北京第八中學少兒班12歲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成為該校最小的一名學生。」在學習期間,尹希在學習上依然沒有絲毫的懈怠。
  • 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天才尹希現狀如何?
    2001年,年僅17歲的尹希完成了中國科大五年制本科畢業,獲得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並赴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2006年,打破哈佛大學博士不得在該校繼續讀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留校繼續研究工作;2013年,獲得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 P
  • 哈佛大學人類學三位教授被指性侵犯,系主任髮長文回應|羅東|the...
    今年78歲,主要研究後殖民時期的非洲;以及加裡·烏頓(Gary Urton),今年73歲,主要對前哥倫布時期進行研究。而根據哈佛校報掌握的資料,去年12月時,哈佛人類學系就已經停用了科馬羅夫的辦公室並中止了他即將教授的課程。面對這些指控,三名教授分別做出了回應。其中,科馬羅夫否認了全部針對自己的指控,並聲稱自己沒有被人類學系除名,也沒有被中止使用辦公室。在5月26號的一個郵件聲明中,科馬羅夫表示:「我不曾對任何哈佛的學生有過不正當行為,我對我遭遇的如此多的指控感到十分困惑。」
  • 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17歲哈佛碩博連讀 31歲當上哈佛正教授 33歲獲物理學新視野獎 1983年,尹希出生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 華中科大提出量子傳感新方法 為突破海森堡極限測量精度提供可能
    近日,華中科大物理學院量子傳感與量子信息實驗室蔡建明教授團隊提出一種量子臨界動力學增強的量子傳感新方法,該方法為實現基於量子臨界現象的量子傳感,突破標準量子極限並達到海森堡極限測量精度,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在量子臨界點附近,體系的序參量通常具有發散的極化率,相鄰量子基態的可區分性也被明顯增強,可利用量子臨界效應實現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
  • 看中國農大、華中科大、中南大學給幫扶地產業...
    微言教育推出「我的2020·教育脫貧攻堅微視頻接力」特別專欄今天,一起來看中國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直到2015年,中國農業大學李小雲教授團隊的到來,徹底改變了河邊村的「極貧」命運。李小雲教授團隊於河邊村成立了小雲助貧中心,與貧困農民共同生活,在扶貧「最後一公裡」進行實踐創新。通過團隊和村民的共同建設,30多間具有瑤族特色的客居在兩年內迅速建成,農戶的收入大幅提高。
  • 12歲被中大錄取,31歲成為哈佛年輕的中文教授
    在2001,年僅17歲的尹希完成了美國科技大學五年制本科課程,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並前往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博士;他打破了哈佛大學博士不得繼續學習的慣例博士後,並獲準留在大學繼續研究工作;在2013中,他獲得了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他被P授予美國斯隆研究獎,SloanFoundation),他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裔教授(物理學教授);
  • 幾本禁慾系男主是教授的小說《你是我學生又怎樣》《至此終年》
    禁慾系男主是教授的小說:《你是我學生又怎樣》,《至此終年》,《把愛錯給了你》,《衾何以堪》,《靠,被潛了》《你是我學生又怎樣》作者:田畈這本書講的是趙水光和老師淡書墨的愛情成長故事。當十八歲的高中女生趙水光遇上二十七歲的英文老師談書墨── 他說:「我大你九歲又怎樣,這有什麼不好的呢?所有的快樂我與你分享,所有的苦痛我比你先嘗。
  • 華中農大金梅林教授團隊硬核抗疫
    2月12日,華中農業大學金梅林教授告訴記者,團隊近20人組成了新冠肺炎科研攻關先鋒隊。1月24日大年三十,金梅林開完湖北新冠肺炎應急科研攻關研究專家組的會議,已是晚上8時。來不及吃上一口熱飯,她立即趕回實驗室,一直工作到第二日凌晨1時許。回到家,近90歲的婆婆給她留了飯菜,溫暖著這不尋常的大年夜。
  • 武漢市內的211大學排名出爐:中南財政倒數第2,華中師範難進前3
    1、綜合排名根據2020年軟科和校友會排名情況來看,武漢排名最低的211大學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其中軟科排名第54位,校友會排名第73位;排名第一的是華中科技大學(軟科第8、校友會第7),可見其綜合實力在湖北省是數一數二的。
  • 永遠的鄧布利多教授
    最重要的是他遇見了鄧布利多教授,哈利波特人生成長的引路人。鄧布利多教授-理察.哈裡斯扮演麥可·剛本和理察·哈裡斯都飾演了鄧布利多這個角色,理察·哈裡斯在出演完《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之後就病逝。
  • 臺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病逝 享年80歲
    來源:新浪娛樂楊牧資料圖新浪娛樂訊 據臺媒報導,2020年3月13日,臺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終年80歲。而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須文蔚向臺灣媒體透露,楊牧上禮拜送進加護病房就昏迷,沒有清醒過來,過世時十分安詳。另據臺媒《聯合報》報導,楊牧遺孀已向友人發簡訊告知。據悉,楊牧於1940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本名王靖獻,最初用「葉珊」作為筆名,1966年赴美國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19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並將筆名改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
  • 中科大教授耗時11年解決兩大數學猜想,他是第三位獲西蒙斯獎華人...
    曉查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已在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發表,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論文的審稿人評論認為,「該文是幾何分析領域內的重大進展,毫無疑問將激發諸多相關工作」。菲爾茲獎得主唐納森也多次在媒體和文章中稱讚此文為「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
  • 麻省理工學院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我們正在付出巨大的環境代價、不可持續的代價,以及勞動力成本;5. 對於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我們必須依靠技術,不能像過去那樣發展;6. 科學創新成為核心,我們意識到不僅僅是自主創新,還需要國際化來規劃和促進。閉門造車的創新是行不通的,創新也是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