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根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傷寒論》入方4次,《金匱要略》入方6次。
一、藥物基原
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乾燥根。全國南北各地均產,以河南安陽一帶產者質量較好。秋、冬二季採挖。本品呈不規則圓柱形、紡錘形或瓣塊狀,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有縱皺紋、細根痕及略凹陷的橫長皮孔,有的有黃棕色外皮殘留。質堅實,斷面白色或淡黃色,富粉性,橫切面可見黃色木質部,略呈放射狀排列,縱切面可見黃色條紋狀木質部。
二、炮製加工
略泡,潤透,切厚片,乾燥。
三、性味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
四、用法用量
現代用法:煎服,10-15g。仲景最大量方:柴胡桂枝幹薑湯(四兩)、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四兩)。
五、經方應用
1、生津止渴,用於熱病煩渴。
本品甘寒,既能清肺胃二經實熱,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熱病煩渴,內熱消渴。仲景用栝樓根,必見口渴,如:柴胡桂枝幹薑湯「渴而不嘔」(147);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瘧病發渴」(四);栝樓牡蠣散「百合病渴不差」(三);栝樓瞿麥丸「其人苦渴」(十三);小柴胡湯加減法「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40);三黃湯加減法「渴加栝樓根三分」(五)。
2、消腫排膿,用於瘡瘍腫毒。
本品既能清熱瀉火而解毒,又能消腫排膿以療瘡,用治瘡瘍初起,熱毒熾盛,未成膿者可使消散,膿已成者可潰瘡排膿,此功效仲景未曾涉及。
附:含栝樓根經方一覽表
方名
出處
用量
配伍
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
金匱
四兩
柴胡黃芩生薑大棗等
柴胡桂枝幹薑湯
傷寒金匱
四兩
柴胡黃芩桂枝幹姜等
栝樓桂枝湯
金匱
二兩
桂枝湯
瓜蔞牡蠣散
金匱
等分
牡蠣
牡蠣澤瀉散
傷寒
等分
牡蠣澤瀉蜀漆商陸等
栝樓瞿麥丸
金匱
二兩
瞿麥薯蕷附子茯苓
附:天花粉與瓜蔞
天花粉是瓜蔞的根,瓜蔞是瓜蔞的果實,它們是母子關係。天花粉為葫蘆科植物栝蔞的根,為清熱瀉火類藥物,其具體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主治: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痿。對於治療糖尿病,常用它與滋陰藥配合使用,以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瓜蔞果卵圓形或類球形,果皮稍厚,內表面黃白色,果瓤橙黃色,與多數種子粘結成團。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用於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痺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王松,遼寧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委員,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中醫經典教研室教師。長期講授《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中醫各家學說》等中醫經典課程。師承關東火神張存悌主任。善於治療頭痛、牙痛、痤瘡、口舌唇瘡、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感冒、咳嗽、鼻炎、咽炎、糖尿病、冠心病、眩暈、失眠、心悸、胸悶、胃炎、胃痛、腹脹、便秘、尿頻、尿急、陽痿、遺精、痛經、閉經、不孕、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症等多種內科及婦科雜病。
<出診信息>
出診地點:瀋陽市蘇家屯區文竹街24號3門同漢堂中醫診所(正大香格城東南角)。
出診時間:周六上午8:30-12:00。
聯繫電話:13889366508(可簡訊預約)。
乘車路線:坐333、335路公交車到雪松路牡丹街站下車步行900米即是;坐324、145路公交車到蘇白路市場站下車步行100米即是,外地就診可坐高鐵到瀋陽南站東出站口轉乘333路公交車。。
往期回顧:
話說附子(一)
話說附子(二)
經方藥解(一):麻黃
經方藥解(二):桂枝
經方藥解(三):紫蘇
經方藥解(四):生薑
經方藥解(五):防風
經方藥解(六):細辛
經方藥解(七):蔥白
經方藥解(八):柴胡
經方藥解(九):升麻
經方藥解(十):葛根
經方藥解(十一):淡豆豉
經方藥解(十二):石膏
經方藥解(十三):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