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型彩虹-5首飛成功

2020-12-26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鄧孝慈 劉煊尊 劉 揚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彩虹-5無人機團隊近日趕赴外場開展項目履約,執行密集飛行任務。在此次任務中,彩虹-5無人機首次完成海洋應用型功能驗證飛行無人機首次完成海洋應用型功能驗證飛行,驗證了全系統電磁兼容性、載荷功能和平臺性能,為後續應用演示驗證奠定了良好基礎。海洋應用型彩虹-5無人機的研製和試驗背景是什麼樣的?這次試飛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呢?針對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16日向彩虹-5的研製單位彩虹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求證。

彩虹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有關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海洋應用型彩虹-5無人機系統是針對複雜多變的海洋局勢和海洋環境打造的一款高空長航時大型無人機系統。該無人機系統可搭載光電、廣域搜索雷達等載荷,具備廣域偵察監視能力和多種任務載荷集成能力。

據專家介紹,首次完成海洋應用型功能驗證飛行的彩虹-5無人機已完成光電-廣域雷達集成聯動測試等飛行測試,下一步將去真正的海洋環境測試。針對海洋任務高溫高溼、高鹽霧等環境特點進行了適應性改進,比如連接器全部更換為耐海洋環境的鈦合金材料。

彩虹-5中高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翼展21米,巡航高度2000-7000米,升限8300米,最大續航時間35小時,最大飛行速度300公裡/小時,最大起飛重量3300公斤,任務載荷重量480公斤。無人機系統採用全自動飛行控制系統、抗幹擾的數據鏈(包括視距和衛通)及全天候的荷。該系統飛行高度高、載荷能力強、航程大,高原短距起降能力強,操作簡便、易形成戰鬥力,可靠性強、出勤率高,綜合保障能力強、性價比高。該系統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配置調整,滿足火控雷達、電子對抗和幹擾等設備的裝載要求。可用於周邊海域及邊境地區的全天時偵察監視、目標精確定位、邊海防巡邏、打擊毀傷效果評估及對時敏目標攻擊等任務,為作戰提供情報保障。

據介紹,該系統還開創民用無人機使用新模式:一次飛行滿足多行業數據需求。如在航空物探領域,可將航磁、航電、航重、航放等電磁測量設備整合,滿足多種地形和氣象條件下的探測需求,大幅度提升無人機航空物探技術水平。▲

相關焦點

  • 海洋型彩虹-5低調首飛 背後的意義和價值卻讓人很興奮
    事情是這樣,國內知名媒體環球網刊發了一篇名為《海洋型彩虹-5首飛》的新聞,很低調,推薦位置也很不明顯,關注的人也不多,但是這個消息的價值,在我看來,真的不亞於055大驅之服役,為什麼這麼說,咱們接著往下看。
  • 航空工業「十三五」期間多型飛機首飛成功
    家底更殷實獲得感更強一架架新型飛機、直升機成功首飛點燃航空報國的激情和夢想和小飛俠一起來看看這五年來都有哪些「首飛」「願景」SF50首飛成功2016年5月13日,由西銳公司設計研發的單發輕型噴氣式公務機「願景」SF50首架批產飛機P1首飛成功,這是航空工業通飛統籌全球資源發展通用航空取得的又一項顯著成果
  • 我省用於應急測繪的彩虹-4無人機成功首飛
    湖北日報訊(記者祝華、通訊員王歡、周心峰)滑跑、加速、起飛……9月25日10時30分,武漢漢南通用機場,一架標有「國家應急測繪」字樣的灰色彩虹-4無人機,成功飛天,翱翔碧空。與此同時,停在機場的地面指控車裡,操作員面前的屏幕上顯示出無人機拍攝到的高清視頻,自動化處理系統開始繪製遙感地圖。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記者   馬俊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該機具有「水陸兩棲、一機多型」多用途的特殊性,這決定了它與其他陸基飛機在首飛科目上的差異。其中,陸上首飛和大多數其他類型的飛機一樣,驗證飛機的基本功能和飛行性能,是型號從圖紙到實物產品的重要環節;水上首飛則是在湖面進行,驗證飛機在面臨突發火災等自然災害危機情況下,在浪高相對較小的湖面進行起降汲水等功能。
  • 「彩虹」巡天遙看山河用於應急測繪的彩虹-4無人機首飛
    「這是浙江首架民用領域的彩虹-4無人機正式投入使用後的首飛。」跑道邊,省自然資源廳地理信息管理處一級調研員李龍雲告訴記者,「這意味著我省乃至整個華東地區的無人機遠距離、大範圍、全天候、多類型突發事件應急測繪能力,邁上了全新臺階。」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工信部、財政部、應急管理部、民航局等政府部門及有關單位,山東、湖北荊門、廣東珠海等地方政府,中國進出口銀行,森林防火、救援、海監、海事、海洋執法等用戶代表,參與AG600飛機項目研製單位的領導和代表參加首飛儀式。儀式上,田玉龍、凌文、胡振江、羅榮懷分别致辭。
  • 「彩虹4」B型部署印巴邊境、浙江首架民用彩虹-4首飛……
    1.浙江首架民用領域彩虹-4無人機首飛近日,浙江首架民用領域的彩虹-4無人機正式投入使用並進行了首飛。彩虹-4中航時固定翼無人機航空應急測繪系統,是其4個子項目之一,也是整個工程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這架彩虹-4是台州中國彩虹無人機生產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後下線的第一架無人機,具有裡程碑意義。它創下多個浙江民用無人機之最:航時最長,載荷最大,通訊、傳輸、後端自動化處理能力最強。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 填補了發射能力空白
    央視網消息: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3噸到4.5噸之間的空白,為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發射的迫切需求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將探索我國運載火箭快速發射實現路徑 ●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將與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等,構成運載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立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後續隨著批量化生產能力提升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消息,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 外媒關注: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12月22日,中國新一代可重複利用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引發外媒關注。著眼未來「可重複使用」據塔斯社12月22日報導,中國周二首次成功發射了搭載5顆衛星的新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報導援引中國國家媒體報導,長徵八號於當地時間12時37分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長徵八號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剛剛,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驗證可回收重複利用技術
    2020年12月22日12點37分左右,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河北智慧」助推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長城網12月22日訊(記者 王棋 胡競文 通訊員 唐陽 魏後福 周清林 李寧)2020年12月22日12時36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未來將實現發動機回收使用、多頻次發射等一系列科技目標,主要承擔我國未來商業火箭的發射任務。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文昌首飛成功!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文昌首飛成功 2020-12-22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五B首飛成功揭秘!它是胖五嗎?它有哪些黑科技?答案在這裡!
    長五B首飛成功!今天(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的組合體,送入了預定軌道。△視頻: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遠距離看發射同是「胖五」!長五B與長五有何區別?
  • 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飛機性能如何飛出來?專訪首飛機組組長
    湧浪多變 AG600海上首飛需挑戰複雜海洋環境鯤龍AG600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的能力,是填補我國大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國家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需要的重大航空裝備。2017年12月24日,首飛機組在珠海機場西南3000米高度規定的空域內圓滿完成了陸上首飛任務。 2018年10月20日,AG600飛機在荊門漳河機場成功經受了水上首飛的考驗。然而,AG600的終極目標是通過海上風浪的考驗。
  • 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央視網2020-12-23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盤點穀神星一號首飛成功亮點!
    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接下來,跟著小太一起盤點本次商業發射有哪些亮點:火箭「穀神星一號」首飛任務代號:I believe i can fly,載荷天啟十一號。首次發射軌道高度500km,軌道傾角97.4°,射向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