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角鯊烯的納米顆粒可用於治療中毒性休克及非可控性炎症

2020-12-06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李宏策

隸屬於巴黎-薩克雷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蓋倫研究所近期發現了可以用於治療多種嚴重炎症的有效納米顆粒。這些炎症出現在多種病理中,尤其是由於新冠肺炎引起的感染。此項成果於4月27日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發表。

非可控性炎症可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因為其可以導致許多嚴重的、甚至致命的病狀。特別是一些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在遇到非可控性炎症之後,可能出現呼吸衰竭,導致病情惡化,需要插管及心肺復甦治療,甚至致死。

目前,極少療法能有效地治療此類嚴重的炎症,而現有的治療方法存在不良的副作用。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此類急性炎症是由兩個因素共同導致的:炎症和氧化應激互相作用,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加劇並傳播炎症反應。

蓋倫研究所的科研小組專門從事納米藥物的研發。在藥理學中引入納米技術,特別是通過矢量化原理,徹底改變了藥物的管理方式。藥物的矢量化是基於尋址原則,即將藥物封裝在納米載體中(通常是脂質體或納米顆粒)。此類載藥顆粒的大小通常在20到300納米之間,極小的尺寸可以保護活性成分、穿越某些生物屏障,從而將藥物更有效地運載至體內。因此,尋址的目的是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同時更好地控制其治療指標,從而降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蓋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巴黎-薩克雷大學創新治療研究院合作,將不同的活性成分組合在一個納米顆粒中,並與一種天然脂質角鯊烯和一種免疫調節劑腺苷相結合,此後再將一種天然抗氧化劑α-生育酚與之相結合。

他們對動物模型中毒性休克進行的體內研究表明,通過利用急性炎症部位的內皮屏障功能障礙,這些多藥納米顆粒可以有針對性地傳送治療藥物,從而顯著提高生存機率。

這些可喜的成果,輔以長期臨床研究,以期開發一種有效的新藥,用以對抗嚴重炎症及非可控制性炎症。並為抗擊此類反常的炎症反應,如新冠肺炎感染開闢新的治療途徑。

相關焦點

  •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女性生理期潛在殺手
    背景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TSS)是Todd等於1978年命名的一種嚴重威脅生命安全的、發生率低的細菌性感染,由細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所釋放的毒素引起、以休克和多臟器功能衰竭為主要特徵。
  •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女性生理期潛在殺手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SS)是由一定類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感染引起的嚴重細菌性感染疾病,早期病例多為經期使用衛生棉條的女性。
  • 中國農業大學高彥祥、陳帥:基於玉米醇溶蛋白和透明質酸的層層納米顆粒用於共傳遞薑黃素和槲皮萬壽菊素
    基於玉米醇溶蛋白和透明質酸的層層納米顆粒用於共傳遞薑黃素和槲皮萬壽菊素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成果展示|英都斯特杯獎學金薑黃素是一種天然多酚,具有很多有益於人體的生理功效,可用於預防和治療許多慢性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多發性硬化症等。
  • 仿生超小納米顆粒可靶向小膠質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
    仿生超小納米顆粒可靶向小膠質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6:04:28 蘇州大學Zhen Li研究團隊通過仿生超小納米顆粒靶向小膠質細胞來治療帕金森氏病
  • 使用氧化鋅納米棒,還可以基於納米技術對肺癌進行靶向治療
    在研發過程中,科研人員使用了從印度安達曼和尼科巴島的熱帶雨林生長的尼古巴龍菊葉子中的提取物,從醋酸鋅中獲得了用於治療肺癌的納米棒。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期刊JOM上。氧化鋅納米棒用於治療各種疾病,比如用於將藥物注射到患者器官中並獲得人體受影響區域的圖像。由於氧化鋅納米棒具有抗菌作用,可通過損壞癌細胞的細胞膜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
  • 25歲女性不明原因感染性休克,竟因一根衛生棉條?
    關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 (TSS),大家是否有所耳聞?之前一直有個梗是說TSS「是一個由衛生棉條引發可怕的疾病」。TSS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何選擇抗菌藥物治療?讓我們通過案例來一探究竟?
  • 帶有離子液體的磁性納米顆粒 用於水淨化
    在《Angewandte Chemie》雜誌上,科學家介紹了一種新的水淨化方法,該方法基於塗有所謂「離子液體」的磁性納米顆粒,該顆粒同時去除有機,無機和微生物汙染物以及微塑料。然後用磁鐵容易地除去納米顆粒。
  • 2020年膿毒症與膿毒性休克治療新標準|膿毒症|膿毒性休克|標準|...
    膿毒性休克被定義膿毒症儘管進行了大量液體復甦仍需血管活性藥物支持的伴低血壓和器官功能障礙者。2001年,膿毒症定義進行了臨床和實驗室指標的更新。2004年,《拯救膿毒症運動指南》依據這些定義衍生出基於方案的全球膿毒症治療策略。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多項重要進展
    超聲作為一種非侵入式、高穿透性的外源,在臨床上常被用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其傳播過程中的聲螢光也常常被用來激發聲敏劑進行聲動力腫瘤治療(圖4)。而實際上,超聲作為一種機械波在其傳播過程中,還伴隨著周期性的應力作用,最高可達108 Pa。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基於之前鐵基芬頓催化劑的納米催化腫瘤治療,進一步與其他治療模式相結合,可實現基於催化腫瘤治療的協同治療模式。超聲作為一種非侵入式、高穿透性的外源,在臨床上常被用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其傳播過程中的聲螢光也常常被用來激發聲敏劑進行聲動力腫瘤治療(圖4)。而實際上,超聲作為一種機械波在其傳播過程中,還伴隨著周期性的應力作用,最高可達108 Pa。
  • 科學家研發可在癌細胞內釋放藥物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科學家研發可在癌細胞內釋放藥物的納米顆粒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22 14:34:24 為此,慕尼黑大學(LMU)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了一種納米顆粒,它可以選擇性地在腫瘤內部釋放藥物,而與此同時在健康細胞中安全地將藥物鎖起來。 目前,放療和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但任何有過這種經歷的人都會表示,這不是一個愉快的治療過程。這種療法會讓健康的細胞也受到影響,這會導致人感到噁心和疼痛。
  • AFM: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複合水凝膠
    納米複合材料水凝膠的組裝方法也可以分為四種,即:i)在納米顆粒存在下進行水凝膠交聯,ii)在交聯的水凝膠模板中原位形成納米顆粒,iii)納米顆粒通過向內擴散併入交聯的水凝膠中,iv)作為水凝膠交聯劑的納米顆粒。文章主要針對不同的刺激類型,對不同的納米複合材料水凝膠進行了介紹。 1.
  • 磁性液態金屬納米顆粒可粉粹細菌 還不傷害有益細胞
    這項技術使用磁性液態金屬的納米顆粒來粉碎細菌和細菌生物膜——細菌賴以生存的保護性「房子」——而不傷害有益細胞。 這項由RMIT大學領導的研究發表在ACS Nano雜誌上,為尋找更好的抗菌技術提供了一個突破性的新方向。 抗生素耐藥性是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威脅,每年造成至少70萬人死亡。
  • 納米金剛石可在單分子水平檢出病毒 靈敏度比金納米顆粒高5個數量級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低成本納米金剛石的量子感應能力可提高紙質診斷測試的靈敏度,其靈敏度比廣泛使用金納米顆粒的測試高出5個數量級,有望更早檢測出諸如HIV之類的病毒性疾病。
  • 【科研進展】新型二氧化矽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去除水溶液中的...
    因此近來開發了不同的工程納米材料,包括二氧化矽或碳基、金屬或氧化石墨烯納米顆粒。其中,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的出現不僅因為其良好的吸附性能,還因為其可以從水體系中輕鬆去除。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MNPs),的確具有表面積大、吸附金屬離子的活性位點多、選擇性好、毒性低等特點。但由於其表面具有疏水性,在水介質中會發生聚集,降低了吸附效率。
  • 《ACS Nano》綜述:用於組織工程的磁性納米複合水凝膠
    在生物醫學領域中使用的不同納米材料中,磁性納米顆粒(MNP)是最令人感興趣的一種,因為它有可能被外部施加的磁場遠程驅動。單獨或作為更複雜結構的一部分將其摻入水凝膠已被廣泛評估。MNP的固有特性可通過施加外部磁場來控制其在水凝膠網絡的3D空間中的分布,從而實現各向異性磁響應支架材料的受控設計。
  • 中山大學張輝團隊開發新冠病毒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另外,RBD-HR納米顆粒疫苗接種還能促進針對其他冠狀病毒的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恆河猴接種這一納米顆粒疫苗後體內也產生了相應的中和抗體、T細胞和B細胞應答反應,並且這些反應持續超過三個月。因此,基於RBD和HR的納米顆粒提供了一種頗有前景的疫苗接種策略,或能抗擊SARS-CoV-2和其他冠狀病毒。
  • 納米脂肪聯合顆粒脂肪注射治療下瞼混合型黑眼圈的療效研究
    納米脂肪聯合顆粒脂肪注射治療下瞼混合型黑眼圈的療效研究本文來源:《中華整形外科雜誌》2019年8月 第35卷 第8期DOI: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9.08.007作者單位:
  • 生物材料在牙髓再生治療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納米纖維的抗菌效果,並且基於使用TAP作為牙髓再生治療標準的幾項研究,進一步開發出了三聯(甲硝唑、環丙沙星和米諾環素)抗生素洗脫納米纖維,選擇內氏放線菌,使用共聚焦雷射掃描顯微鏡測定活/死細菌細胞,發現暴露於三聯抗生素洗脫納米纖維(即TAP支架)的感染樣本中大量細菌死亡。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主要針對兼性厭氧菌,然而原發性感染的根管中定植的主要是專性厭氧菌。
  • 水體環境中納米塑料 | 危害與檢測
    組織病理學分析表明,5 μm和70 nm PS塑料顆粒均可引起魚肝臟炎症和脂肪積累。PS納米塑料還能顯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的活性,說明其可誘導氧化應激。此外,代謝組學分析結果表明,暴露於PS納米塑料環境下可引起魚肝臟代謝過程的改變,並幹擾脂肪和能量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