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曉周天子,卻不知尊貴的周天子他的下場何止一個「慘」字

2020-12-15 正經罈子

最近隨著《大秦賦》的熱播許多的網友產生了對當時時期的好奇心,也有不少的網友對於大秦帝國的統治手段有了一些了解,但今天罈子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並不是秦始皇,而是在歷史中被人搶了地盤又奪了位子的周天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周朝周天子

首先,周天子並不是指一個人,它是在當時周朝最高統治者的統稱,比如周武王姬發和周平王姬宜臼他們二人也是周天子。「周天子」這一稱呼又是怎樣得來的呢?在當時周武王滅商建周,那時候天下實行分封制,周天子為天下之主,共傳30代37王,後期周天子大權旁落,但仍為名義上的華夏最高統治者。周天子的大權旁落這就是後來七國互相打擊對方的原因之一。

周朝是分為西周和東周,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朝代歌中有一段「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為什麼單獨的拿出這一段是因為從這一段中可以得出朝代交替的順序,東周分兩段「主要是為了接入下面的春秋和戰國,關於東周最後是被秦昭襄王所滅,這一結果從當時的潮流來看也是有所依據。

其實在上篇文章罈子有講到過,在東周時由於分封了許多的諸侯國從而使得國家分崩離析,每位諸侯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最終周赧王姬延在位時期,東周王室的影響力僅限於洛邑(注意:他是東周最後一位君主,同時也是周朝在位最長的君主。),而早在他的祖父周顯王姬扁在位期 間,秦國的勢力迅速膨脹,以西戎霸主居。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秦國失控

在周顯王姬扁在位時期發生了許多的變法,舉例在姬扁在位期間單是齊國與魏國就有兩次著名的戰役」第一次史稱桂陵之戰、第二次次史稱馬陵之戰「,其實在這兩個國家的背後,還有在悄悄發展的國家便是秦國,那時候的秦國由秦孝公執政,秦孝公重用衛國人商鞅的變法,值得一提的是呂不韋也是衛國人。

悄悄發展的秦國的經濟已經不再是短板而是快速發展,值得注意那個時候的東周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相反戰國七雄在先後進行了變法以後,展開了更為激烈的」兼併「戰爭。是對於當時戰國時期各國都在爭戰,那麼相反的是中央集權的周天子他又在幹什麼呢?當時戰國七雄都在變法圖強,為增強自己的實力四處徵兵,周天子又在做些什麼呢?

在那個時候有幾件事是比較重要,其中之一便是祭祀,那個時候國家都在發展,但是周天子他不一樣,他在準備舉行祭祀等活動,換在現在來講就是觀光團到處去旅遊,畢竟在當時的中央權力分化過於嚴重,不再是之前的風光召喚諸侯國來賀禮的周朝了。

最後下場

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降秦,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盡收其獻,歸其君於西周國。周赧王六十年(公元前255年),一百多歲的赧王駕崩,周民東亡,秦取九鼎,後七歲,秦滅東周公國。

周天子最後的下場可以是慘的,因為當時得周天子想著退位把自己的位置讓給秦王來坐,但秦王完全不吃這一套,直接出兵攻打了當時身為東周的諸侯國——東周公國。後來才沒過幾年,全國的實力越來越強直到後來周天子去世後,周朝徹底滅亡了……

隨著新興文化的不斷發展一些小朋友也對著我們國家傳統而又古老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給他用一些容易理解內容豐富的書籍和她科普一些相關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只需要引導就可以不用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孩子,因為孩子和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也有相關的動畫,大家可以給自己的孩子觀看,內容十分的有趣且形象非常的豐富,適合的年齡是在5歲及以上,其實年齡的限制大家可以忽略,因為許多小朋友們對於世界的好奇心往往超乎了你的想像。

相關焦點

  • 小故事大道理,周天子被推翻只因他的一個決定,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天下四分五裂有一個統治者,他被人們稱為——周天子。周天子成為了統治者後,每一天都在擔心自己的手底下的人們不老老實實的工作,於是乎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我們的故事也就由此開始了。熟讀歷史的小朋友們一定有所耳熟在那個春秋時期有一個超級霸氣的一個稱呼——春秋五霸。他們一開始並沒有非常的強大,因為周天子發布了那個消息之後,每個人都在悄咪咪的發展自己的力量沒有告訴周天子,所以那個時候周天子他的權力已經慢慢慢慢的減少了許多,到後來一位國家的統治者,權力的最巔峰,周天子他成為了一位吉祥物,可想而知周天子他的落差到底是有多麼大。
  • 禮制的崩塌:跌落凡間的周天子,九鼎是他僅剩的尊嚴
    也不知是時間來不及,還是周幽王失去了大部分人心,諸侯們趕到時,周幽王與周太子已死,西周宣告滅亡。太子宜臼即位周天子,史稱:周平王。鎬京一帶因此次戰爭大亂的緣故,已經變得殘破不堪,人口和資源不足以支撐周王室的統治,因而周平王決定向東遷都,帶著沒多少的王公貴族和錢財珍寶到成周洛陽。從此春秋戰國的新篇章開始,周王朝由盛轉衰,周天子的權勢和威望遠不如之前。
  • 美食 | 如何優雅地吃一頓周天子同款蓋澆飯?
    本       文       約     2042  字閱       讀       需       要6min周朝距今兩千多年。兩千多年前,土豆、西紅柿、胡蘿蔔等諸多食材肯定是沒有的,那周天子豈不是沒啥可吃的?其實不然。
  • 周朝國祚近800年,最後卻一統於秦,周天子是如何漸失地位的?
    這種制度在一開始的時候,仗著天子的威信和臉面,而且這些諸侯國君主之間關係還都比較親近,關鍵的是,他們之間是一種相互制衡的局面,誰也不敢先對周天子不敬,更不敢無緣無故地發動戰爭攻伐。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諸侯國君主之間以及他們與周天子之間的關係已經是越來越疏離了。他們之間偶有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他們無論是在名義上還是在行動上,還是以周天子為共主。
  • 周王室的最終掙扎,當最後一絲土地分封之後,周天子也是寄居
    東周末年的周天子被秦國滅國擄走之時,還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嗎?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東周末年的周天子連僅有的一點土地也分封出去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所謂的周天子便是一個寄居他人之下的名存實亡的周天子。也許這就是周天子的無奈吧,往日的輝煌,終究是過往,此時的周天子在被秦國圍困之時,也曾反抗,但是卻毫無用處。等待他的不過是八百年的榮耀就此滅亡,周赫王,這個周王朝最後一代天子,成為了歷史,周王朝也成為了歷史。
  • 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周天子以及周王室成員是否還在?去了哪裡?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周朝早就不復存在了,所以那時候也早就沒有周天子了。最後一任周天子是周順王姬傑,也就是昭文君,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49年在位,是東周公國的第二任君主。嚴格來講真正最後一任周天子是周赧王,他才是正統的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姓姬名延,是東周第二十五位帝王,也是最後一位。他從公元前三百一十五年到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在位,整整做了六十年的傀儡帝王。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楚國想抑制住秦國的不斷擴張,派使者到周王宮見周赧王,讓他以天子之名號令諸侯合力攻秦。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大秦賦》畢竟是部歷史劇,講述了戰國末年秦始皇嬴政吞併六國一統天下的創世偉業,但關切到歷史的一個個小細節,不是很熟悉歷史的人,難免會看得有些迷惑,或者說是知識的淺薄,造成了先見為主的想當然。比如,這部劇裡有周天子,還有西周君,東周君,一時令人傻傻分不清楚。
  • 春秋戰國哪些國家不是周天子賜封的,諸侯國什麼時間開始稱王的?
    這時已進入東周時期,周天子也就只能管理雒邑附近的地方。熊通天不怕地不怕,帶領軍隊南徵北戰,縱橫馳騁,佔領了長江與漢水之間所有土地,成為春秋小霸主。面對楚國的僭越之舉,周天子無力討伐,而東北面的齊國也隔岸觀火,其他諸侯又不敢惹楚國。於是,熊通在一片口頭抗議聲的浪中,恢復先祖遺願而稱王,並世代傳承,一直到楚國滅亡。
  • 西周滅亡後,兩個周天子的正統之爭
    眾所周知,周平王東遷洛邑是西周過渡到東周的一個標誌性歷史事件,然而從西周滅亡到東周建立的這段歷史時期,周王朝卻出現了兩個周天子,並且為了爭奪正統之位,他們展開了一場鮮為人知的較量,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要想了解這些,我們必須回到那個風詭雲譎的時代一探究竟。
  • 《孔子和他的時代》:還世人以真相,讓你認識真實的孔子
    孔子出生在2000多年前,出生在現代的一些人認為,這是與自己毫無相干的人,特別是近代對孔子的批判,使一些人誤解孔子,人云亦云地認為他是阻礙社會發展的封建餘孽,中國近代的落後因為受儒家思想的束縛,全是他的錯。其實,這些人並沒有讀過孔子的《論語》,也沒有看過孔子的有關史料,根本不知道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對於中國的意義。
  • 做已婚男人的情人下場有多慘?看看陳昱霖的下場就知道了
    文/江左梅娘明明知道這個男人有老婆,還要硬撲上去,說自己不在乎男人是不是有老婆,甚至不在乎有沒有名分,好像是只在乎他對她有沒有真愛,其實她最在乎的是男人能夠給她多少錢,這樣的女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已婚男人的婚外情人。
  • 君王臨終前想吃一道菜,太子聽了菜名後,冷笑著終結了他
    當時的周天子雖然沒有了真正的實力,但是直到秦昭襄王在位前,諸侯國對周天子,在名義上還保持尊重態度的。 因此,各大諸侯國的尊號,依舊採用周朝冊封的,所以才有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稱號,來表明自己諸侯的身份,因為王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周天子。
  • 作為鬼谷子的得意門生,四個都是人中豪傑,為何沒有一個善終?
    這兩對師兄弟,孫臏和龐涓是一個時期的人,蘇秦和張儀差不多一個時期,前者是學的兵法,後者學的是奇謀,比起在戰場上捉對廝殺的孫臏、龐涓,後者的影響力更大,他們當時能夠憑藉一張嘴,攪動戰國局勢,使得當時的王公貴族都俯首聽命。
  • 青黃不接的東周甲冑:從小兵到周天子都只穿皮甲?曾侯乙墓實錘了
    廣闊的戰場上,勇猛的戰士頂盔摜甲,無畏的和敵人搏鬥,箭矢從戰士的身邊不停的飛過,但戰士並沒有絲毫的畏懼,即便有一兩根箭矢擊中了戰士,也無法擊破他堅固的鎧甲……上述場面,是一般人心中古代戰場的模樣
  •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而呂不韋能夠成為富商,這與他的出生地是分不開的,呂不韋屬於衛國人,這個地方在戰國時代屬於存在感非常弱的國家,儘管衛國曾經是和周天子血緣最近的,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周天子自身都難保,更不要說自己的正牌宗親了。
  • 湖北的簡稱為何選擇了「鄂」字,而放棄了「楚」字?
    歸根結底還是流言惹的禍,由於「鄂」和「惡」在發音上相同,一些人便總是開玩笑將湖北人稱為「惡人」 ,又因為「鄂」字左上角有兩個「口」、左下角有個「虧」、右邊又是一個耳字旁,很多無聊之輩便編撰了一些段子稱兩個「口」代表口角之爭,「虧」代表吃虧上當,耳字旁則代表聽信一面之詞,聽到這些,實在是佩服他們的聯想能力,好好的字竟然被曲解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