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臨終前想吃一道菜,太子聽了菜名後,冷笑著終結了他

2020-12-26 騰訊網

在我國古代有這樣的一句話:無情自是帝王家,這句話的意思是帝王家裡沒有親情可言,比如歷史上曾有這樣的一位君主,跟太子表示想吃一道菜,而太子聽說菜名後,冷笑一番就將君主殺了,

君主到底想吃什麼,導致太子殺了自己?

這一切,還要從春秋時代說起。

圖片:君主被殺劇照

一、春秋往事

春秋時代的特點是一個字:亂,在春秋時代,主持天下大局的周天子因為實力衰敗,而成為了擺設。諸侯之間互相火併,與此同時,各國也政變不斷。翻開《左傳》就會發現,在這個時代裡,君主被殺實在不算什麼新鮮事兒,所以孔子才會不由哀嘆:這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

圖片:周天子劇照

1、

楚國的特殊性

本文要說的故事發生在楚國,孔子周遊列國,曾經去過楚國,但如果結合孔子的價值觀來說,楚國無疑是一個不適合自己去的國家。

當時的周天子雖然沒有了真正的實力,但是直到秦昭襄王在位前,諸侯國對周天子,在名義上還保持尊重態度的。

因此,各大諸侯國的尊號,依舊採用周朝冊封的,所以才有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稱號,來表明自己諸侯的身份,因為王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周天子。

此時的楚國算是比較另類的國家,楚國本來的爵位是子爵,但是早在西周時代,楚國的君主就背地裡自稱楚王,到了東周以後,楚王更是明目張胆使用王的稱號,按照孔子的觀念,楚國的君主都是亂臣賊子。

圖片:楚王劇照

2、

楚國的發展

楚國的發展其實比較勵志,有學者認為,早在商朝時期,楚人的部族就已經形成,當時楚人生活在淮河流域,商朝十分熱衷對外擴張,因此,很多楚部族的成員被商朝抓去祭天,楚人雖然仇恨商朝,但是商朝絕對實力擺在那裡,楚人再怎麼不爽,也只能忍著。

不過,所謂惹不起但是躲得起,楚人打不過商朝,於是向南遷移,抵達長江領域,客觀來說,這樣的躲避還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指不定哪天,商朝的勢力就會侵入長江流域。

武王伐紂的時候,楚人在長江領域聽說有人要覆滅殷商,也派人前往周武王那裡表示願意討伐殘暴的殷商。周朝滅亡商朝以後,限於自身的實力發展,短期內沒有對外擴張。

周天子考慮楚人在南方確實有了一塊地盤,於是順水推舟,冊封楚國的君主為子爵,

其實按照楚的實力,最差也該冊封一個侯爵,不過,周天子多半沒看得起楚國,刻意冊封為爵位最低的子爵,楚人當然十分不爽,但也無可奈何。

周朝穩定住中原局勢的同時,楚國也在長江流域站住腳,並不斷和周朝發生衝突,為此,西周時期,周朝和楚國的戰爭不斷,不過主體來說,周還是可以壓制楚的,但這一切到了東周時代開始發生變化。

總之,楚從一個背井離鄉的部族,發展到一個可以和西周時代的周朝相抗衡的政權,這個發展歷程,絕對算勵志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楚國地理位置

3、

楚的落後性

不過,楚的文化比起周還是比較落後的,比如周朝內部的王位傳承,基本上沒有產生較大的動蕩,當然也存在王子朝之亂這樣的動蕩。因為周朝有一套自己的制度:嫡長子繼承王位,嫡長子不在人世或者被廢黜,嫡出的次子遞補,這個制度雖然有一定的不科學性,但可以保證局勢穩定。

楚人在軍事上不把周朝當回事兒,在制度上,當然也不把周朝的制度當回事兒,這就導致楚國的王位傳承時,政變如同家常便飯。

圖片:發動政變劇照

二、楚成王的興起到悲劇

楚成王在楚國歷史上,算是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國王,不僅他的王位來歷不正,並且,他的結局也比較悽涼。

1、

楚成王篡位

楚成王在成為國王之前,楚國的國王是他的哥哥熊艱,楚成王的能力比熊艱強大太多,因此,楚成王不甘心做熊艱的大臣,漸漸萌生了推翻熊艱的想法。

對於楚成王的野心,熊艱當然知道,於是派人暗殺楚成王,哪料到熊艱沒殺成楚成王,反而被反殺,殺死熊艱以後,楚成王宣布接替楚國的王位。

其實如果周朝王室發生這樣的事情,篡位者首先要面臨來自內部的討伐,不過,按照楚國的傳統,勝利者掌握一切,因此楚人對楚成王的篡位沒有任何意見,楚成王需要擔心的是其他諸侯國以幫熊艱報仇的名義,來找自己的麻煩。

於是,楚成王派人出使洛陽,會見東周天子,並且給了周天子一筆好處,周天子拿到好處以後,一邊暗自嘲笑楚人野蠻、沒教養,一邊表示承認楚成王君主地位的合法性,就這樣,楚成王篡位算是大功告成,畢竟天子都承認了。

圖片:楚國君王劇照

2、楚成王之死

楚成王的太子商臣,在歹毒方面不輸給自己的父親楚成王,本來這對父子的關係就比較敏感,結果,因為王位的事情,這對父子發生了不愉快。

楚成王喜歡自己的小兒子,不喜歡商臣,而楚國也沒有嫡長子繼位的規矩,因此楚成王考慮廢黜商臣,冊立小兒子擔任太子,結果這消息很快被商臣知道,於是商臣先下手為強,對楚成王發動了一場政變。

此時的楚成王做了四十多年的楚王,精力方面早已不敵年輕時代,當楚成王被商臣控制以後,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敗局。

不過,同樣是搞政變上臺的楚成王,當然不甘心坐以待斃,

他對商臣表示,自己有個請求,希望商臣能成全,商臣好奇心頓起,急忙問什麼請求?楚成王表示自己想吃最後一餐——熊掌。

商臣一聽哈哈大笑起來,話說熊掌的烹飪時間最少需要一天一夜,楚成王說想吃熊掌,其實是為了拖延時間,以求轉機,商臣識破了楚成王的計謀,於是直接吩咐下人勒死了楚成王。當然,商臣做了楚王很多年後,也沒落到太好的下場。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皇帝臨死想吃一道菜,當說出菜名後,被太子一劍殺死
    而今天要說的這位因一道菜名而被兒子殺死的君王。楚成王,本名熊惲,是楚國的君王,楚文王的兒子。 公元前672年,熊惲的兄長繼位,為楚堵敖,登基稱王的楚堵敖一心想除死熊惲以防後患!
  • 菜名「草頭圈子」:光聽名字不像菜,但吃起來真是好吃又營養
    菜名「草頭圈子」:光聽名字不像菜,但吃起來真是好吃又營養做出一道菜來必須是要有一個名字,大菜一般都是有一些比較響亮的名字,比如是佛跳牆等。雖然說名字好聽的未必一定好吃,但是沒有好的名字,也是會讓人對這道菜的檔次有一定的懷疑,甚至是有些菜的名字如果沒有吃過的話,光聽會讓人覺得這是一道菜嗎?草頭圈子聽這樣的名字很多人可能是會懷疑這是不是菜名。但這還真是一道菜的名字,並且這道菜的味道還是屬於非常不錯的,不光是味道比較不錯,它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是能夠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 她被太子未婚夫陷害,差點淪為京城笑柄,她冷笑「太子算哪根蔥?調頭,回府!」
    話落,他一個旋身便飛出了房間,臨走前,他還給流月解了穴道。門外腳步聲愈發近了,最終停在了廂房門口。「事情成了沒有?」有壓低的刻薄女聲傳來。「成了,我親眼看著王二麻子把人抱進去的。」聲音刻薄的女人輕嗤一聲:「上官流月這病秧子,還想肖想太子殿下,綠蘿,你進去檢查一下她,那守宮砂還在不在。」「是。」
  • 羋月傳:難怪鄭袖的兒子當不了太子,看羋槐正妻臨死前做了什麼事
    所以,南後關注的重點從來不在君王的寵愛與否上,而是在兒子的太子之位是否牢固上。她所籌謀的核心,也是如何保全兒子的前途。因為生病,她很少參加宮廷宴會。威後念及她身體不好,連日常請安都給免了。她就想趁跳少司命祭舞的時候,跟黃歇共舞。這樣就可以借少司命的名義提出婚戀請求了。羋姝問羋月,這件事找誰幫忙合適?羋月就讓她去求南後幫忙。羋姝大喜,來到南後這裡一切順利,不僅被答應了幫忙,南後還把自己的陪嫁——一具價值連城的「繞梁琴」贈給了她。羋姝又驚又喜又感動,在欣喜之餘,也答應了幫南後的傳話,南後說自己病體不支,想讓楚威後幫著兒子羋橫選太子婦。
  • 皇帝臨終前,擔心年幼太子,對覬覦皇位的兄弟說:「要奪就奪,但不要...
    高殷被立為太子。559年,滿手血腥的高洋得了怪病,無法進食,餓了幾天之後,終於一命嗚呼。臨終之時,他擔心年輕的太子無法應付眾多窺視皇位的叔叔,一再囑咐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高演和高湛好好扶持太子,最後又對高演說:「要奪就奪,但是不要殺他。」
  • 秋天最該吃的一道菜,潤燥解渴,清甜爽口,連菜名都特好聽
    秋天最該吃的一道菜,潤燥解渴,清甜爽口,連菜名都特好聽。就像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食物——蓮藕,就是秋天最該吃的蔬菜之一。蓮藕,蓮花的地下莖,肥大的根莖,微甜微脆,生食熟食皆可。蓮藕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膳食纖維和鞣質,開胃助消化,清熱去燥,營養充足。
  • 盤點那些奇葩的菜名,你都吃過哪些
    看完這個笑話,很多人都狂笑不止,像這樣事情並不少見,主要是有一些奇葩的菜名誤導了大家。菜品的創造者在創造菜品的時候都想讓自己的菜品有詩意,並且容易被人記住,結果這些奇葩的菜名真的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我們日常所吃的菜裡面,有哪些奇葩的菜名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呢?下面就來一一盤點一下,看看你都吃過哪些菜。
  • 搬出宮去住,發現太子沒我想得那麼蠢
    「皇上,嬪妾真的冤枉,嬪妾不認識這個人……」 聽她這麼說,那男子連忙開口:「表妹,你怎麼能說你不認識我呢?若不是你遣人給我傳信,我怎會冒著生命危險進宮找你?你進宮前,我們便是情投意合,若不是有人從中作梗,我們現在一定已經成親,十分恩愛……」 皇上怒極反笑:「好啊,有人從中作梗,說的怕不是朕吧?
  • 廚師起菜名要小心了!因菜名帶有「樟樹港辣椒」,讓餐館吃上了官司!
    但是,近日卻有幾家餐廳因此而吃上官司,要賠錢了。 起因是來自菜單上的一道菜——「樟樹港辣椒」。 真想不到,菜單上的一個菜名就能惹上官司,廚師們以後起菜名還是要謹慎為妙。 那麼,如何給一道菜品命名,才能儘量避免吃上類似的官司呢?
  • 蔣經國臨終前說了一句話,眾人聽後都落淚,兒媳說:他看錯人了!
    上任後,他重視本土人才,大量啟用本省籍官員,積極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其執政後期,逐步開始改革,包括:解除「嚴」,開放禁和報禁,以及實行「民意機構改革」,開放部分人士赴大陸探親等。蔣經國主政時期,更是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獨」。
  • 風水先生提醒:老人臨終前一天的表現
    爺爺去世前幾天,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但他卻越來越開心,家裡人每天總能看到他笑呵呵的,因此也沒有太關注。畢竟那時的爺爺因為長期抽旱菸而不幸得了肺癌,全身都疼,每天都是煎熬。爺爺很愛乾淨,可能他也知道自己大限快到了,去世前幾天就讓家裡人給他洗澡。然而那是冬天,家裡人並沒有注意到爺爺最近的變化,並沒有給他洗澡。
  • 後趙石虎選太子的坎坷路
    「何不食肉糜」,這一句話使他遺臭萬古,古今無匹。從此開啟了「五胡亂華」的年代。石虎是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侄子,勇武無比,但是生性殘忍。年輕時候在軍中用彈弓四處彈人,石勒氣昏了頭腦,想要殺了他,但是石勒母親母性泛濫,溺愛說:小牛犢想要跑得快,難免會損壞牛車,你就饒了他一回吧。
  • 吃法餐 一定要先要搞清菜名
    在國內,一般餐廳的菜單上是有菜的照片的,但是在布魯塞爾我生活的法語區,法餐廳裡的菜單上只有文字,沒有照片,而類似 「在風中飛」這樣的菜名比比皆是,讓人一頭霧水,不知其到底是什麼食物。當然,除了充滿想像力的菜名,法餐還有一些菜名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 故事:將軍嫌我潑辣欲退婚,太子聽後直接把我抱走:他不要你我要
    這便又導致許多原本並沒有注意到我母后的男子注意到了她,並有幾個男子當場拜倒在她威風凜凜的藤鞭下,想邀她一起討教討教武藝的同時再談談人生理想。這件事被跟我們一起出宮的我父皇的細作添油加醋說給了我父皇聽,我父皇知道後,氣得臉都綠了。二話沒說,給我送來一車的書卷兼三個監督夫子:「什麼時候把這些書抄完三遍,什麼時候可以出門玩!」
  • 琅琊榜:靖王長子臨終前,在庭生懷裡,含淚說出兩個字!
    琅琊榜:靖王長子臨終前,在庭生懷裡,含淚說出兩個字!
  • 羋月傳:南後臨死前做了一件事,令鄭袖至死都難以超越!
    好在,南後的心思也不在爭寵上,對於羋槐的愛,遠不如對自己兒子羋橫的愛更深切、更無私。所以,南後關注的重點從來不在君王的寵愛與否上,而是在兒子的太子之位是否牢固上。她所籌謀的核心,也是如何保全兒子的前途。因為生病,她很少參加宮廷宴會。威後念及她身體不好,連日常請安都給免了。所以,南後與羋姝、威後等人也甚少有親密往來。
  • 大秦賦:李斯醉酒大鬧秦王書房笑料不斷,三招俘獲君王心不得不服
    他接下來的三招可以說成了經典的上位三部曲,不僅能讓他在古代官場中脫穎而出,就連現代社會中想出人頭地亦可借鑑。 首先是使用激將法,成功引起秦王的興趣,給他爭取到了一次難得的陳述良機。 在書房吐槽完畢後,李斯(李乃文飾演)尚意猶未盡。一番吐槽不僅沒能熄滅自己心中積攢已久的熊熊烈火,反而更加急切地需要引起君王的注意。
  • 菜名萬裡挑一,看了這些菜名後,直接刷新你的世界觀!
    大概每個人都吃過很多的食物,也看過很多的東西,但這些菜名,你肯定沒見過!今日和大家聊聊有趣的菜名萬裡挑一,看完這些菜名後,直接刷新你的世界觀!這是一道涼拌開胃菜,又是一句雲南話,形容自己煩透了。用料不限,但一定要放辣椒,而且多數情況下是放雲南小米辣,把用料都切成絲,用醬油、鹽、醋一醃,辣得很好吃。
  • 羋月傳黃歇歷史原型,把懷孕的妻子獻給君王,結局怎麼樣
    這個事件後,他把自己的命運和楚太子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與太子在秦國相依相伴。 公元前263年,楚王病重。這時,黃歇陪著楚國太子在秦國呆了十年。秦王卻不想讓楚太子回國。黃歇找了與太子關係好的秦國宰相去說服秦王,秦王才鬆口說讓太子的老師先去楚國看下情況回來再說。
  • 那些菜名聽起來像罵人,卻讓人愛到難以割捨的美食,你吃過幾個?
    中國的飲食文化可以說是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從古至今民間各地就有著諸多特色美食,而中國美食就光是從名字上就帶有著濃重的文化特色,有一些美食是以食材取名,而有一些美食則是用名人的名字取名,比如東坡肉,但是有一些菜的名字,感覺卻是在罵人一樣,今天說的就是那些菜名聽起來像罵人,卻讓人愛到難以割捨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