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芳華》:劉峰那麼慘,我還要做一個好人嗎?

2020-12-13 毒舌的態度
電影《芳華》劇照

電影《芳華》中的劉峰,是一個所有人都公認的好人,劉峰關心幫助身邊所有需要關心和幫助的人,而且這種幫助是不求回報的。在劉峰心裡,他想做一個善良的人,所以劉峰認為當別人遇到困難時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時理所應當的事情。

電影《芳華》劇照

而他的戰友們也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劉峰幫助他們是理所應當的,所以沒有人會在心裡感謝劉峰。劉峰是個好人,是一個不被大家善待的好人,甚至劉峰的好讓劉峰受到了戰友的嘲笑和鄙視,這些劉峰心裡非常清楚,但是他不在乎,依舊堅持做一個好人。

電影《芳華》劇照

劉峰把做好人好事當成了一種習慣。劉峰看到戰友想上大學,從小夢想上大學的劉峰毅然決然地把本屬於自己的上大學名額讓給了戰友。因為劉峰的腰因為任務受傷,使得劉峰無法再在文工團跳舞,劉峰作為文工團的榜樣,本來可以向組織申請「特別照顧」。

電影《芳華》劇照

可是他甘願在文工團裡當一個「萬金油」。戰友結婚,女方堅持要沙發,在戰友買不起沙發的情況下,劉峰自己花錢買材料餵戰友做了一套沙發。因為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劉峰親自在後廚為不適應餃子的女戰友做了一碗麵……等等。每天劉峰都在幫助戰友,並且不求回報。

電影《芳華》劇照

劉峰又得到了什麼呢?

在劉峰因為「觸摸」事件被調查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出來為劉峰說情。在劉峰就要被下放連隊的時候,他曾經幫助過的人沒有一個人來送他,除了楊小萍。因為被下放到連隊,所以劉峰需要上戰場,在戰場上丟掉了自己的一條胳膊。轉業後的劉峰,沒有人記得他曾經是戰鬥英雄,被城管辱罵毆打……劉峰過得非常不如意!

電影《芳華》劇照

看了電影《芳華》中的劉峰,有人就要說了「劉峰做了一輩子的好人,最後落下了個這樣的下場,我還有必要做個善良的人嗎?」

答案當然是有必要的!

電影《芳華》劇照

我們善良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或者不失去什麼,我們善良其實是對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交代。

一個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的可貴,也最珍視善良。

電影《芳華》劇照

林丁丁選擇落井下石,讓林丁丁在異國他鄉孤獨寂寞。郝淑雯選擇門當戶對,讓郝淑雯成了粗俗無理的潑婦。

電影《芳華》劇照

劉峰和楊小萍,他們選擇了善良,他們珍視善良,讓他們在人生最後階段有了陪伴自己的人,讓他們這一生都沒有了遺憾。在電影《芳華》中,最大受益者是善良的劉峰和楊小萍,善良讓他們收穫了他門的愛情。

電影《芳華》劇照

你是一個好人,你做好事,卻沒有換來應該有的獎賞和好運,也許這就是上帝對你能否堅持做一個好人,堅持做好事的一個考驗!所以,作為過來人,我勸你善待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好人有好報嗎?《芳華》裡的爛好人的下場有多慘
    《芳華》作為2017年的熱播大劇,打動了無數人的心。為什麼這部電影會打動人呢?原因之一便在與劇情的巨大落差,這種落差造成了一種悲劇美。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開頭的美好與結局的殘酷,讓大家覺得很悽涼,相當的煽情。這種巨大的落差毀滅的美好,同時又擊垮了人心的善。
  • 《芳華》中劉峰的人生有些悲慘
    劉峰是個好人,嚴歌苓《芳華》裡面的人物。他又叫劉又峰,大家都公認的大好人,其實就是雷鋒的化身。這個好人一生並不平安,他命運多舛(chuan),我認為他是不幸的,上天對他太不公平,就這麼一個大好人應該一生平安才對。
  • 電影《芳華》裡的人生
    可是最後我還是想明白了,馮小剛是對的,對這樣一個從小不被善待的人,在清醒的時候她還可以勉強假裝強大,而精神失常的時候也是她最真實最脆弱的時候,她的膽小、她的怯懦只能讓她躲到沒人的地方,翩翩的起舞、自如的舞蹈。何小萍最讓我感動的那一幕是在影片的結尾,他對劉峰說,「還記得你離開的前一個晚上嗎?
  • 誰才是電影《芳華》裡面最大的爛好人,為什麼不能學他!
    電影《芳華》講述了一代人的青春,看了給人無限感慨,主人公叫劉峰,他有聖母情節,不食人間煙火,年輕的時候是大家心目中的活雷鋒,後來因為和林丁丁的感情問題被林丁丁不實舉報。受到了不公正的處罰,再後來因為參軍打仗成了殘疾人。可以說後半生,直接進入悲催模式,令人痛心和惋惜。
  • 《芳華》:楊小萍和劉峰為什麼最後沒有結婚?
    電影《芳華》劇照電影《芳華》中楊小萍和劉峰相互扶持地走完了這一生,看得出來,他們兩個人是彼此相愛的。電影《芳華》劇照電影《芳華》中的劉峰,暗戀了林丁丁十多年,暗戀林丁丁十多年後的劉峰終於在一種曖昧的氛圍中向林丁丁表白了。
  • 《芳華》:為何林丁丁嫁給劉峰不會幸福
    我時常想:若林丁丁沒有告發劉峰,而是選擇和劉峰在一起,他們會幸福嗎?何小萍的人生會不會也因此而不同?後來,我終於明白,即使林丁丁嫁給了劉峰,他們也不會幸福。因為,他們根本不是一路人,走不到一塊兒。她向郝淑雯哭訴劉峰抱她的時候,郝淑雯毫不留情地說:「攝影幹事、醫生幹事都抱過啊,劉峰抱一下怎麼了?」一下子揭開了她「白蓮花」的嘴臉。電影中的林丁丁是一個美貌並且懂得利用美貌為自己爭取利益的人。而劉峰卻是「學習標兵」。
  • 嚴歌苓《芳華》:為什麼劉峰沒有接受何小曼的愛情?
    文\一藻小說《芳華》中,劉峰為什麼到最後都沒有愛上何小曼呢?這是我讀過小說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01 一個好人一個人被冠以「好人」之名,似乎並不是好事。而事實上,一個好人在現實的生活中,往往成為一個另類。
  • 為什麼要做一個好人?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裡面有一個活雷鋒。他總是主動吃食堂沒人吃的破餃子;只因戰友的表太過名貴沒人敢修,他就自己研究如何修表;為了幫準備結婚的戰友省錢,他自己買材料親手做了兩個沙發;他拱手相讓別人做夢都想去上的大學,他竭盡全力地幫助所有人。但就是這樣一個好人,最後的結局卻有點悽涼。
  • 《芳華》:電影裡所描述的美好;終究抵不過現實的殘酷
    《芳華》:電影裡所描述的美好;終究抵不過現實的殘酷 《芳華》這部作品相信有非常多的人都有聽說過,這部劇從最開始上映就吸引了非常多人的眼球,這一一部由馮小剛導演指導的青春文藝片,主要講述的就是文工團中一幫少男少女們的人生發展故事。
  • 《芳華》:影片結尾,面容滄桑的何小平倚靠在劉峰肩頭,美極了!
    幾乎是時代背景下的故事,編劇也同為嚴歌苓,票房上的巨大差別的原因顯然很明顯:也許,一代人的芳華顯然比一個人(一個群體)的苦難更容易讓普通觀眾面對和接受。自二OO八年以後,張藝謀和馮小剛都開始在電影風格轉型的路上各自探索,縱觀結果,單從票房上來說,小剛似乎略佔上風。這樣說,並不是說張藝謀就真的江郎才盡了,電影的真實水平從來都不是以票房為單一標準來衡量的。
  • 《芳華》:為什麼善良的人都不被善待?
    電影結尾處,劉峰和何小萍依偎在車站的座椅上,看到他們這樣,覺得為什麼好人就沒有好報呢?兩個人都是戰鬥英雄,年老時,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安置,劉峰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都是何小萍照顧他,那些稱讚他「活雷鋒」的人,那些經常受到過他幫助的人,又在哪裡呢?
  • 《芳華》獻給一個年代的青春
    無論是一部電影,還是一件事,甚至是一個人,都可以折射出一個時代。芳華到底在講什麼呢?我想馮小剛導演想表達在那個年代下年輕人懵懂愛情,和在時代巨浪下不可捉摸的命運。電影將生活中的人性一點點的剖開,把裡面的各種不堪一寸一寸的展示出來,然後再用光鮮的回憶打包好,滿滿的青春卻讓我們陷入了無限深思。
  • 電影《芳華》幕後故事,觀眾為什麼喜歡《芳華》的9大原因
    《芳華》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一:芳華的來曆本片來自於導演和編劇的文工團經歷,《芳華》故事來源於2013年馮小剛和嚴歌苓在文工團的一個約定,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當時這本書還叫《你觸摸了我》。五月份馮小剛導演就已經決定按照小說來挑選演員,而芳華故事的講述者蕭穗子就是以嚴歌苓為原型的。在鍾楚曦試鏡時,馮導還問嚴歌苓像不像她那個時候的樣子。二:電影為什麼叫芳華為什麼這樣名字叫《芳華》?當初嚴歌苓在電影名上提供了幾個名稱,《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
  • 嚴歌苓《芳華》‖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於是,在這些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之間,成長中的愛情萌動和命運變數緩緩拉開帷幕。「You Touched Me」,是《芳華》的英文名,意即「你觸碰了我」。而似乎整個故事的人物都是由一件「觸摸事件」推動著走向不可知、亦無法回頭的未來。
  • 《芳華》:一部普通青春疼痛電影,真空檔期打造影院奇葩
    看似沉重的歷史枷鎖和人性主題之下,導演卻百分百miss了這個時代獨有的,發人深省的元素,用著最煽情的畫筆,描繪出的卻竟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青春疼痛電影。劇情前半段向我們展現了男女主人公在文工團的生活與遭遇。充滿了年輕人的文工團在感情上與任何一個年代的青年們都無太大的區別,有曖昧的戀情,拉幫結對的舍友,不知忍耐和收斂的惡意。
  • 《芳華》:通過主人公「我」的演繹方式
    敘事結構:通過主人公「我」的演繹方式,結合全能視角的敘事結構,使得情節更完整、人物更飽滿其實,全能視角的敘事結構在電影應用中是很常見的。但是在這部影片中導演的敘述方式很獨特,每個人的故事並非是一氣呵成,而是通過敘述人「我」和其他人的視角在不同地方分別講述,讓觀眾根據這些碎片化的情節,在大腦中拼湊起每個人物的完整形象。可以說這種跳躍式地講述伴隨著回憶的味道將這種敘事方法表現到了一種極致。
  • 《芳華》:致匆匆那年的輕狂年少
    觀影后,我一定程度上贊同他的看法,但更傾向於另一種看法——做溫暖的陌生人。在《芳華》裡,主人公劉峰就是因為是過於善良的人,所以總是被理所當然地佔便宜、欺負與辜負。但劉峰本人並沒有錯,錯的是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頭腦。倘若每個人都深諳「沒有人有義務理所當然地對你好」,劉峰的結局還會依然嗎?當然,如此,《芳華》就不是《芳華》了。
  • 《芳華》:現實意義:基於影片中的人物經歷
    現實意義:基於影片中的人物經歷,結合實際的現實生活經驗,談談我對這部影片的幾點思考①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夠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影片中對男女主角劉峰和何小萍的人物形象以及最後的命運歸宿可以說給觀眾的爭議性極大
  • 《芳華》電影裡沒忍心告訴你的殘酷現實,原著都說全了
    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據嚴歌苓在一篇創作談的文章裡提過,「大概在四年前,馮小剛導演跟我說:我們倆拍一個文工團的電影吧,你我都是文工團的,我現在特別懷念那段生活。」
  • 《芳華》理性?青春的顏色各有不同,但是最後都變成黑白的回憶
    電影中男兵、女兵生活化的場景表現,像一個兩小無猜的大觀園,其中隱含的人與人之間的緊張、對立減少了,尤其是小說營造的禁欲主義的氣氛沒有了。然而在電影《芳華》裡,馮小剛又借到了坦克,可這一次,他卻不是為了逗人家笑的,他在用心講述一個西南軍區文工團的故事,還有那些被無情的國家機器和肆意的時代車輪所碾碎的善良與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