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驚魂:從至暗時刻到柳暗花明

2020-12-16 遠川科技評論

作者:羅松松

編輯:董指導

出品:遠川研究所製造組

對所有光伏人來說,2018年的兒童節是一場不堪回首的噩夢,突如其來的消息在行業裡引發了一場大地震,晃得很多人找不到北,不到半年時間裡,20多家相關上市公司的50多位高管陸續離職或跳槽。

2018年6月1日,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大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除了常規的降低補貼標準之外,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補貼規模被嚴格限制,市場一片譁然。

資本市場立刻感到苗頭不對,龍頭公司連續跌停,股價慘不忍睹,有些企業入不敷出,不得不斷臂求生,變賣資產。隨後,由於需求暴跌,停工停產、破產倒閉、欠薪討債等新聞漸次傳來。

高歌猛進的光伏行業突然被人扼住喉嚨,讓從業者一時難以喘息,很多小公司沒有挺住,從此銷聲匿跡,也有一些人被迫轉行,遠離了他們眼中的朝陽產業,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挺到現在的人來說,至暗時刻已經過去,高光時刻正在到來。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今年公布的報告,2010-2019年間,全球太陽能累計裝機量從40GW增長至580GW。目前,大規模太陽能度電成本(LCOE)為0.068美元/kWh,較2010年的下降了82%,平價上網時代近在咫尺,中國作為全球光伏最大的生產國和應用國,無疑將會受益。

2020年被稱為「黑天鵝之年」,海外疫情反覆無常,資本市場風雲激蕩,然而經過多輪洗牌的國內光伏行業卻能刀尖起舞,隆基和通威兩大龍頭在不到半年時間之內股價翻番,其中隆基的市值已經達到2500億元左右,是兩年前的6倍,光伏產業「斷奶」兩年之後似乎又重新駛回了當年的快車道。

在光伏產業邁向平價上網時代的過程中,兩年不算長,而其中531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2018年5月之前,整個行業猶如一輛疾速行駛的列車。2017年,中國光伏裝機總量達到歷史新高的53.06GW,不僅全球第一,而且同比增長高達53.6%,相當於2014和2015兩年的總和。

與此同時,產能過剩以及電網消納等問題逐漸隱現,尤其是越來越大的補貼缺口成為一顆定時炸彈,根據官方數據,截至到2017年年底,光伏累計補貼的缺口達455億元。最終,這些問題被一紙公文所引爆。

根據531新政,能夠享受補貼的分布式項目從不限制建設規模收緊為全年10GW,但是考慮到2018年5月底國內實際新增分布式項目已經接近10GW,因此在當時的背景之下,國內預計可以新增的分布式項目所剩無多,導致市場前景瞬間黯淡,從業者的信心也一落千丈。

這種悲觀的情緒瞬間蔓延到了資本市場。2018年6月前三天,隆基和通威兩大龍頭公司股價跌去約三成。截止到2018年10月初,66家在滬深、港股和美股上市的光伏企業市值蒸發超過2400億元。

於是,531成了一道分界線,完美地切割出兩張截然不同的畫面。上半年,因為需求旺盛,人人幹勁十足,加班,裝機、囤貨、籤單,從業者不是在工廠就是在項目現場。到了下半年,由於需求銳減,產品線價格暴跌,庫存積壓,工廠停工,項目中止,整個行業人心惶惶。

由於文件是突然頒發快速執行,所有人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因此也招來一篇罵聲。6月4日,11名光伏大佬聯名致信新華社,直言「大家覺得天要塌下來」,「希望變革不要太激烈,怕行業承受不了」,並且給出一系列建議,包括給予已經開工的項目一定的緩衝期。

在當年9月份舉行的一個活動上,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指出,531在行業內引發了一場「嚴重車禍」,使得蓬勃發展的產業一時間出現「重大的人為系統性風險」,產業價格嚴重受挫,許多廠家被迫停工停產,各類供應商討債、訴訟官司、員工討薪、上訪事件密集發生。

他以汽車行業為例,「假如去年全國產銷了3000萬輛汽車,今年5月31日有關部門認為汽車行業太熱,道路擁擠太嚴重,所以決定將產銷量控制到1500萬輛,而且時間已經過半,可以想像,對這個產業意味著什麼?」

和新能源汽車一樣,光伏也是支撐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新興行業之一,所以在很長時間裡都是依靠政策和補貼所驅動,補貼的多寡直接決定下遊的需求,即所謂裝機量。

2011年-2013年,國內光伏企業受到歐美國家「雙反」政策(反傾銷和反補貼)的劇烈衝擊而命懸一線,為了保留火種,國家決定出手救市,最直接的就是給予補貼,拉動內需。

2013年,發改委發布文件,第一次正式明確分布式光伏的補貼標準,隨後,國家能源局跟進,陸續發布集中式電站三類地區的標杆電價,不僅點燃了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同時也讓社會資本瘋狂湧入,開啟了中國光伏行業的高增長階段。

2013至2017年正是發展最快的階段,短短四年時間,中國光伏領域的註冊公司從不到8000家飆升到7.4萬家,平均每年增加1.6萬家,行業內充斥著一股「大幹快上」的浮誇風。

然而,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後實際上暴露出比較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一方面是補貼的窟窿不斷擴大,財政力有不逮,另一方面是擴張速度過快產生了諸如騙補、盲目擴張、高負債以及產品以次充好等行業亂象。

此外,長期補貼也滋生出了惰性。一些公司不願意將利潤用於技術研發和提升管理能力上,而是通過低價競爭來幹擾市場的正常秩序,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時有發生。

於是,那些在天晴的時候光顧著曬太陽,而沒有修屋頂的公司則成為最早受到政策衝擊的對象,出現了嚴重的「戒斷反應」,比如振發新能源、青島奧博、旭陽雷迪、南京中電等光伏企業陸續被爆出欠薪或破產,531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補貼一方面是催化劑,加速了整個產業的壯大,同時也是一劑退燒藥,當行業出現一些令人不安的亂象時,適時適當的調整有利於加速落後產能的被動出清,531之後,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布局不科學、負債纍纍以及不擅經營的公司被淘汰出局,行業資源逐漸向龍頭企業靠攏。

531出臺之後引發的直接結果是光伏各條產品線價格劇烈跳水,比如矽料價格下降44%,矽片價格下降43%,電池片價格下降36%,組件價格下跌27%,為了爭取儘可能多的訂單和市場份額,降價在所難免。

從6月開始,兩大單晶矽龍頭公司隆基和中環股份多次宣布降價,幅度之大極為罕見,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是龍頭公司為了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不得已而為之,但與此同時也給很多中小玩家造成了明顯的壓力,行業分化愈發明顯。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18年,行業矽片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約為40-80%,組件企業產能利用率約為30-75%,而作為行業龍頭的隆基,矽片和組件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1%和93%,通威股份的產能利用率甚至超過100%。

光伏行業屬於半導體行業,遵循一定的摩爾定律,成本會隨著時間有所降低,而531的出現更是加速了技術進步。

2018年,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531新政」出臺之後,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光伏領域內成熟技術將在較短時間內投入市場,部分企業可能受限於盈利規模而暫時放緩研發,而實力強的龍頭企業可以趁機擴大技術優勢。

2018年10月8日,國家發改委組織了12家光伏企業召開光伏發電價格政策座談會,確認2019年仍然會有補貼,這一消息也刺激了資本市場,光伏板塊逐漸爬出低谷。

恰好這時候,海外也傳來了好消息。

2018年9月,歐盟宣布結束對中國光伏產業長達五年的「雙反」政策,使得光伏企業在國內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紛紛布局確定性更強、收益水平更高的海外市場,來對衝531的不利影響。

事實上,這並非國內公司第一次集體出海,相反,十幾年前,國內光伏產業極為依賴歐美市場,這種依賴一方面體現在供給端,關鍵原材料受制於人,另一方面是需求側,絕大部分組件產品都出口海外,也就是業內常說的「兩頭在外」。

直到2012年左右,這種情況才得以逆轉。

受「雙反」影響,再加上歐債危機之下歐洲國家紛紛下調補貼力度的影響,國內光伏公司遭遇當頭一棒,大量公司倒閉,大全新能源、尚德、晶澳和賽維四家在美國上市的光伏龍頭都收到退市警告,全行業出口額從2011年的358億美元一路暴跌至2013年的123億美元。

在出口幾乎崩潰的情況下,政府決定出手救市。經過多年補貼和培育,中國光伏產業才逐漸擺脫了受制於人的尷尬境地,而且在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都牢牢佔據主導地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531新政頒布的2018年,全球光伏行業前20強中,中國企業獨佔16席,無論是在技術和成本上都具有顯著優勢,這些優勢也為光伏公司在新一輪的出海潮中提供了有利條件。

這種優勢的獲得主要源於四方面:

技術迭代,以單晶矽為例,單晶滲透率從2016年18.5%提升至2018年的46%。工藝改進,比如金剛線切割技術的普及大大減少了上遊矽料的使用。龐大的市場容量,中國不僅是全球光伏產業最大的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應用國,規模效應有助於邊際成本的降低。財政補貼,一方面能夠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以及市場滲透率,另一方面適時適當的退坡有助於提高行業門檻,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提升行業集中度。

從數據上來看,2018年,在531的衝擊之下,中國光伏新增裝機43GW,同比下降18%,但是光伏產品(矽片、電池片和組件)出口總額達到161.1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創下自歐美實施「雙反」政策以來的最高水平。

得益於技術進步、規模經濟以及供應鏈競爭力增強等因素,光伏相比於傳統化石能源的經濟性優勢正在日益凸顯,531被視為是平價上網之前最後一次擠泡沫。

所謂平價,意味著發電側(不含輸配電成本)與火電上網電價平價競爭,用戶側(含輸配電成本)與電網適用電價同價競爭。2019年,在印度、中國以及歐洲部分地區已經可以實現發電測的平價上網。我國光伏產業於2021年全面進入平價時代已成為行業內外的共識。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市場普遍擔心國內外光伏裝機需求不足,會讓行業出現短暫倒退,但是到了下半年,隨著疫情好轉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釋放,形勢發生反轉,包括矽料、光伏玻璃等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行業出現新一輪的搶裝潮。

過去十餘年,中國光伏行業幾乎都生活在補貼的魅影之下,補貼也造就了行業的周期屬性,但這些狀況都將屬於從前了。驚魂兩年,光伏經歷了一場大變革,而「臺上的成功表現」,也正應了尼採那句話: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相關焦點

  • 2018,我的至暗與高光時刻
    就來數一下2018的高光瞬間與至暗時刻吧,給時光打上標記,也算是一種記下,一種留住。三月間老父突發疾病,恰好就在身邊,送急診後經緊急救治、住院觀察、轉院手術,雖過程不免苦痛煎熬,但幸得現代醫學昌明、醫生妙手仁心,終於一切順利,康復出院——親人轉危為安的時刻。
  • 突遭變故,人生從雲端到低谷,如何走出人生至暗的日子
    歲月縱橫,世事無常,疾病、意外、離婚、失業、破產,突如其來的變故,頓時讓人感覺到無能為力與絕望,曾經繽紛多彩的世界突然毫無色彩,深陷痛苦的泥淖裡難以自拔……身處人生的至暗時刻,如何才能熬過這段晦澀的日子?一、時間是良藥,像一隻冬眠的熊,好好睡一覺,順勢而為,安靜地等待時來運轉。二、不用去想明天和未來,做好眼前的每件事。
  • 生意社:多晶矽經歷至暗時刻 曙光或不遠
    從需求的角度來看,終端需求依然相對乏力,尤其是海外需求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國內組件端海外訂單延遲或取消,導致國內組件廠商開工率陸續下調,從而傳導到上遊產業鏈矽料部分,尤其是目前印度疫情日趨嚴重,印度上周宣布「封禁」將繼續延遲1個月至7月份,作為中國光伏產品主要出口地區,該地區多晶需求下降比較明顯,使得出口受到很大影響。
  • 水發興業能源走出「至暗」背後:「水發系」效能疊加裂變
    老牌上市公司在經歷國資「輸血」、市場突進、強化科創以及降本增效後就此走出流動性緊張的至暗時刻。對於上述表現,無論是身為水發興業能源董事長鄭清濤還是水發集團掌舵者的王振欽均表示,一切並不意外,但距離其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 人生至暗時刻,咬著牙也要挺過去,因為還有美好可期
    這一年,我相信不少人都有過人生的至暗時刻,都有過「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落寞。面對這樣人生的艱難處境?我們該怎樣面對?我們該如去何從?是修得隨意而安的淡定禪意,還是依然義無反顧得勇往直前?人生的每次選擇,其實都是一次賭注,沒有什麼對與錯?
  • 遊民遊戲商城《孤島驚魂》系列特賣 全場低至2折
    遊民遊戲商城《孤島驚魂》系列特賣 全場低至2折> 遊民遊戲商城現開啟《孤島驚魂
  • 泰戈爾《飛鳥集》:越是人生至暗時刻,越要相信愛
    在人生至暗時刻,有的人會被現實困難擊倒,深感無所適從、茫然失措、最後一蹶不振。有的人懂得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經過無數次的「試錯摔跤」,反而越挫越勇,最後成為人生贏家。究竟是什麼思維導致不同結局呢?我想一定是因為:「是否相信愛?
  • 陳思和:在至暗時刻,做真正清醒的理性主義者
    陳思和:在至暗時刻,做真正清醒的理性主義者 【編者按】曾寫過自傳體小說《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的周勵,即將出版新作《親吻世界——曼哈頓手記》。
  • 心理學家:人生至暗時刻,堅持做這3件事,你會走出人生低谷
    如何度過人生至暗時刻?如今的社會,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應該如何變得成功,怎麼才能不辜負身邊人的期望。但很少有人會教你做錯事時,面臨挫折時應該如何度過。(2)管理情緒人生至暗時刻,最重要的就是情緒管理。因為負面情緒具有沉迷的效果,很多人會沉浸在悲傷,懊悔,難過中無法自拔,甚至做出抱憾終身的事情。而情緒管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睡一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情緒是無法在睡眠中保存到,無論你再傷感,睡了一覺後,這種情緒都會減少很多。
  • 堅守、復甦、博弈,看2020中國電影業如何從至暗時刻到涅槃重生
    從上半年的全行業停擺到下半年的逐步復甦,2020年的中國電影業仿佛坐了一趟驚險不斷的過山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經過半年的至暗時刻,中國電影業在下半年迎來涅槃重生,成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
  • 從配角到王者 淺談光伏玻璃熱對2021年光伏產業的影響
    普通3.2mm鍍膜玻璃從年初的24元左右上漲到當前的30-34元區間,甚至35元/㎡的價格也有成交,光伏玻璃價格漲幅達25%~40%。緊俏的供應下,不斷走高的價格,讓它成為近期市場熱議的焦點:光伏玻璃會成為短期內製約光伏產業發展的短板嗎?
  • 基思·羅威談英國的至暗時刻
    先做個小小的硬廣: 我計劃在「少年得到」APP寫一套給孩子聽的世界歷史的音頻課,叫《少年世界史·古代:一場穿越4000年的神奇旅行》,適合10歲到15歲的孩子。
  • 中芯國際的至暗時刻
    本以為梁孟松會持續在臺積電輝煌的工作生涯,但到了2009年2月,梁孟松轉赴國立清華大學任電機工程學系和電子所教授,半年多後離臺赴韓,後於2011年正式加入三星集團,擔任三星LSI部門技術長。從臺積電先進位程研發的頭號戰將,到三星集團的技術大牛,造成梁孟松轉投三星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其中最被眾人接受的版本來自一場人事變動。
  • 中概股的至暗時刻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適合。。。暴雷的季節。 一周前瑞幸咖啡經不住渾水的做空之後,後續可能的調查攻勢,選擇自爆,並發動技能:甩鍋。
  • 潼關喋血二十萬,大唐如何走出至暗時刻?力量是根本但歷史有變數
    大唐要走出至暗時刻,實現逆襲重生,就必須顛覆目前的力量對比,實現西北邊軍和江淮財富的有效整合。但是,這個過程靠大唐自己是無法完成的,只能等待歷史出現變數。01.大唐的至暗時刻有多慘唐玄宗與楊國忠倉皇出逃,而且出逃得極不要臉。
  • 未來5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規模增長至1096億元
    原標題:未來5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規模增長至1096億元   2021年全球光伏進入平價發展的高速增
  • 香港奢侈品零售的至暗時刻:對零售業失去信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觀察| 香港奢侈品零售的至暗時刻奢侈品品牌們正在對掙扎中的香港零售業失去信心。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內地赴港人次從1997年的236萬攀升至2016年的4277萬,增長超過17倍。2018年則更是創下6515萬人次的新高,這甚至讓過去十年來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0%的海港城在這一年創下了驚人的24%的增幅,銷售額高達370億港元。源源不斷的高客流量支撐著香港各大商業地產持續高位的租金政策。
  • 英國的至暗時刻:1665年倫敦大鼠疫
    17世紀60年代中後期,堪稱英國歷史上的至暗時刻。 1665至1666年,倫敦發生大鼠疫,並且迅速蔓延到整個英格蘭。官方統計,在這場鼠疫中,倫敦失去了15%的人口,整個英格蘭共有68596人喪生,但事後估計,鼠疫的遇難總人數超過10萬人,這是繼14世紀的黑死病後,倫敦遭遇的最嚴重的瘟疫。
  • 局座丨綠城·鳳起朝鳴的至暗時刻
    他們到售樓部維權,沒有什麼過激行為,維持著與財富等值的體面。四川人愛說一句話:總要講道理噻。任何評判,都逃不開一個理字。業主認為,鳳起朝鳴地塊不大且一二期同時開工,一期取證時二期也符合預售條件,當時一併申請預售,就不會出現如此價差。
  • 「華豫朗讀者」柳暗花明朗誦谷語的散文《冬至》
    冬至的含義有二,一是「陰極之至」;二是「日短之至」。陰極之至,聽起來可怕,沒事的,還有「陰極陽生」隨著呢。如同冬天枯敗的葉梢上,必然隱匿著一個綠綠的嫩芽。這個寒冷的節骨眼上,你有意無意地念叨著「九九消寒歌」。剛念到一九、二九不出手,心裡早想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