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餐飲新變革:社區店生意火爆,商場店生意不如意!

2020-12-15 騰訊網

餐飲新紀元,讓你的餐廳經營更容易!餐飲實戰第一自媒體。

導讀

鄭建林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商場工作人員比消費者還多!

疫情改變了很多,以後餐飲行業開店選址將會更加側重社區店,餐飲商家對商場店選址會越來越謹慎。

深圳的社區街邊餐飲店經營恢復情況比商場餐飲店更快更好!

01

多地發放億萬餐飲消費券

各個城市為了激活城市消費活力,為了幫助餐飲商家恢復門店生意,可謂是絞盡了腦汁,據媒體統計,截止4月15日共有20個省、市、自治區面對居民發放了餐飲類電子消費券。

其中達到億元體量以上的城市有13個,其中深圳發放了1.3億元、杭州發放了16.8億元(包含其他類型消費券)、嘉興發放了2億元,青島發放了3.4億元,南京發放了3.18億元,鄭州也發放了4億元!

1000萬以上餐飲消費券的城市有18個,90%的城市面額為50、100,比如江西地區規定,消費者在餐飲店就餐單筆消費100元以上可以使用50元的消費券,單筆消費200元以上可以使用100元的消費券!

類似於給消費者打了一個5折!

50元100元的面值對於中餐館和大型餐飲店很適用,但是對於小麵館,早餐店等小型餐飲店顯得不那麼友好,關於這一點寧夏的銀川地區顯得更貼心,擁有10、20、30、50、100元不等的餐飲消費券面值,基本上覆蓋了各種類型的餐飲店!

各個城市都想依靠消費券的形式,鼓勵大家外出消費,目的是想要提振消費市場信心,儘快恢復商業經濟。

兩個月沒上班的消費者,囊中羞澀,消費信心不足,利用電子消費券的形式可以吸引一部人出門消費,同時也會對餐飲外的消費形式有效的示範性,比如商場購物、服侍珠寶首飾等商業形成示範效應。

02

商場工作人員比顧客多

努力恢復經濟是所有商家的最期盼的事情,鄭建林在深圳一家商場裡做粉面特色小吃店,期盼著顧客們能夠帶著發放的電子消費券過來店裡就餐!

但是周一到周五整個購物商場店家工作人員比逛街的顧客還多,鄭建林所在的商場是附近最繁華最大的一個購物中心,往日周一到周五前來逛街的消費者眾多,商場已經恢復營業一個多月了,消費者去哪了?

這家商場店的星巴克,一上午就只賣出了兩杯

這是一個謎,所有的商家都在想這個問題!

幸好商場周末兩天逛街的人會更多,鄭建林的特色小吃館,只有周末兩天的營業額才能回本,工作日5天都是在持續虧損,營業額最差的時候一天收入才800元,門店面積120平米,員工10人,一個月房租4萬。

鄭建林這家特色小吃館是2018年開的,品牌是加盟的,鄭建林以前是做家具生意的,這幾年家具市場環保查的嚴,很多工廠都被關閉了,其中就包括了鄭建林在佛山的小工廠,關了工廠後,鄭建林在朋友的介紹下,開了這家特色粉面小吃館。

「我這兩年這家餐飲店賺的錢都快虧完了,以前感覺餐飲是暴利行業,隨隨便便吃個飯都三四百,現在自己做了餐飲才知道根本就兩回事,這次疫情影響太大了,現在整個商場你看看那些賣珠寶服裝首飾的,很多店一個進去看的顧客都沒有,更別說購買了!

4月14日星期二上午11點半的某商場,人流量稀少

鄭建林在店門口,指著樓下的一些珠寶店跟我說道。

「商場這邊有給大家做什麼活動嗎?」我提問道。

「有啊,現在商場聯合所有商家推出了7折活動,不管是買衣服還是餐館吃飯都是一律七折,但是還是很少人前來,除了周末兩天,工作日都冷冷清清!」

「你覺得商場何時才能恢復往日的繁華?」我在店門口對著鄭建林接著說道。

「我覺得至少要等大家開始摘口罩了,才會回復往日的活力,大家才敢光明正大的去消費,你看看現在的深圳街道上,每個人出門都帶著口罩,進入商場保安還要給你測量體溫,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都不太願意出門逛街,我覺得最快也要六月底才能夠恢復過來!

03

社區店或成最佳選址位置

疫情是一個坎,我們每個商家都不得不去正面應對他,有人家底比較厚實堅持了下來,有人家底薄堅持不下去散場了!

筆者近日走訪了深圳幾家大型的商業購物中心,工作日人流量都很少,不管是上午還是下午和晚上,每個購物中心工作人員比逛街的消費者還多,周末情況會更好一些,甚至個別品牌門店出現了排隊就餐的現象。

深圳的街邊店餐飲店情況比商場店好多了,特別是靠近社區的餐飲店,晚上外出就餐的人們很多。

社區很多餐飲店的生意已經恢復到往日的80%左右!

甚至很多品牌門店在工作日都出現了爆滿的就餐現象,周末生意更好火爆,排隊等候就餐現象早已恢復。

反觀商場店,工作日冷冷清清,只能期待周末兩天!

商場店跟街邊店這一次形成了一個比較鮮明的對比,疫情過後更多的餐飲人會思考,商場店其實並不是完美的選址地段,所在的餐飲品類不同,你選址的地段也是不一樣的!

社區店靠近消費者,租金相對便宜,疫情過後或許社區店會成為各大餐飲品牌的新店首選地,疫情危機教會了我們很多,也讓餐飲商家們成熟了很多,穩健策略也會成為以後餐飲企業的主要投資原則!

你附近的街邊店餐館生意如何?

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疫情復工所見所聞!

- END -

共勉

最窮無非討飯

不死終會出頭

美食攝影案例

相關焦點

  • 社區店,成為餐飲業的新藍海市場,搶灘社區生意逐漸火熱
    如果是你會選擇,500萬開一家商場店,還是投50萬開10家社區店?餐飲業的未來在哪裡?餐飲業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大家都認為是社區店,將成為餐飲業的新藍海市場,搶灘社區店生意,也變得火熱起來,社區店會成為下一個競爭的商場嗎?當城市的購物中心變得數量繁多之後,每家購物中心能夠獲取的客流量其實是有限的,整個城市的消費人口其實是恆定的,並不會因為購物中心的增多,也變得更多。
  • 義烏古茗奶茶店生意怎麼樣,奶茶店是夏天生意好還是冬天好,奶茶店怎麼提升店鋪的生意?
    漁具店促銷活動方案,瓷磚店搞活動都贈什麼,群裡都出去搞活動搞笑句子! 618促銷活動方案,新開張怎麼搞活動,村委會七一搞活動信息! 三八節促銷活動方案奧嵐雪,美食節啤酒搞活動方案,國慶節服裝店搞活動話術! 本促銷方案不與其他活動,唯品會怎麼找搞活動的專場,工會搞活動的權利! 蒙牛安慕希促銷方案,在搞活動的漢服店,客戶對搞活動!
  • 武漢餐飲業回暖,特色「網紅」店生意火爆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黃永進)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好轉,武漢大小餐館恢復堂食已有一段時間,本地消費增長,餐飲業逐漸回暖,記者走訪發現,近日來有不少新的餐館開業。各地獨有的特色美食也出現在了武漢的大街小巷,吸引了眾多已經「居家多月」的消費者目光。
  • 小潤發來了,又一巨頭入局,社區mini店到底是什麼好生意?
    7月15日,大潤發mini(小潤發RT-mini)全國首店在江蘇南通正式開業。據了解,小潤發RT-mini定位為新零售社區生鮮超市,也是大潤發聯合盒馬推出「盒小馬」之後,再次進行小業態迭代後的新產物。大賣場在商品豐富度上仍然具有一定優勢,「社區零售」從空間和時間上更快觸達消費者。從成本和運營上來說,大商場成本高、風險大,傳統的商場過於臃腫;由於大商場集中分布於商圈,雖然擁有更廣範圍的流量,同樣也因為距離更難觸及高頻的社區流量,因此大店模式發展進入瓶頸期。在這種背景下,眾多品牌開始跨界聯合,例如大潤發,將自己的賣場入口的家電區,完全交給蘇寧來做。
  • 有人關店止損,有人抄底入局,年末餐飲有哪些新機遇?
    1.二手設備市場異常火爆 在餐飲業因大環境蕭條影響下,餐飲二手設備市場整體行情居然逆勢而上,反而特別火爆。 疫情成了導火索,促使很多餐廳終止經營的腳步,原本花重金裝修餐廳的硬裝、設備只好「賤賣」給二手設備的供應商。
  • 哈囉凱蒂為你分析奶茶店生意下滑的原因
    小編在繁華的地區,卻但看有些店很是冷清,基本沒有客人,隔壁也是火爆。今天哈囉凱蒂為你剖析一下奶茶店生意下滑的原因。1、無意中得罪顧客餐飲業中有這麼一句話:得罪了一個顧客,就相當於樹立起十個競爭對手。因為顧客就是一個移動的宣傳車,可以宣傳你的好同時也會宣傳你的壞,當你得罪了一名顧客,他就會在他的朋友圈對你的店鋪進行負面宣傳,一傳十,十傳百,一樣一來就會影響你的生意,喪失很多的客源。2、服務員不夠熱情人們都喜歡受到熱情的款待,這會有歸屬感。
  • 疫情衝擊客流量,臺百貨商場或上演餐飲店中店撤店潮
    據臺媒3月5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光臨百貨商場熱情,來店人流大減連帶衝擊進駐的餐飲店生意。 據連鎖餐飲店業內人士透露,今年春節前臺百貨商場店業績表現暢旺,對此還特別加訂營運所需的生鮮食材因應。然而,疫情爆發之後,百貨商場春節期間來客量反轉下滑,客流優勢反而變為劣勢,連帶影響餐飲商場百貨店業績,業績下滑2~3成已是常態、甚至出現腰斬慘況。
  • 上半年新開69家店,看它如何玩轉社區餐飲
    根據多地狀況來看,目前社區和街邊店恢復程度比商場店還要快一些。光營業額這一項,社區店比購物中心店就高出了大概10%左右。從社區店和商圈店來看,前者的恢復速度更快一些。受到疫情的影響,以往人流量集中的購物中心、步行街等場所的人氣急劇下降,這種情況為門店分散的社區餐飲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疫情之下,社區餐飲店的優勢開始凸顯。社區店距離消費者更近,有更多的機會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痛點。
  • 鄭州巴奴、海底撈等餐飲巨頭排隊火爆,部分街邊小店集中轉讓
    正弘城商場的百貨服裝鞋帽區人流並不多,但商場內的餐飲區已經恢復人氣。8樓的巴奴毛肚火鍋門口有二三十桌顧客在排隊,據店面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店的生意基本恢復,高峰等位時間長達2小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針對到店就餐的顧客,巴奴在防護措施方面做得十分到位,進店顧客都必須掃碼登記、測溫並進行手部消毒;顧客離店時,還會獲得巴奴贈送的一次性口罩。爐小哥烤肉門口也有不少人排隊等位,生意相當火爆。
  • 武漢一板慄店生意火爆 隔壁竟搬出一把電風扇……
    有人猜測是眼紅隔壁生意火爆才惡意驅離顧客,事實真的如此還是另有隱情呢?視頻也迅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網友表示板慄店應該管管顧客,然而更多的則是評價隔壁的滷品店眼紅別家生意火,心裡不平衡。板慄店生意火爆帶來了大量的消費人流,按理說隔壁的滷品店應該是跟著「沾光」,那為何竟然會作出先前的風扇吹人的舉動呢?賀記滷味店的店長表示,板慄店是從今年9月份做了網絡推廣之後突然火起來的,生意火爆顧客扎堆是常事,但排隊的顧客非常混亂,經常將人行道堵得水洩不通。為此行人通行不僅不方便,還嚴重影響了隔壁左右商戶的生意。
  • 《正常營業》| 一家重慶火鍋店逆襲記:疫情期間生意依然火爆
    「民以食為天」,對餐飲小店的老闆來說亦是如此:受疫情影響,他們度過了最為艱難的一個春天。客源銳減、成本上漲、房租開支、員工工資……每一項都可能成為壓垮老闆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正常營業,成為疫後老闆們最大的心願。《中國人的一天》近期推出「小店正常營業」系列,講述餐飲老闆們絕地求生的故事,分享他們的生意經。今天是第三期:重慶火鍋店老闆逆襲記。
  • 八年1000店,曼玲粥攜手客如雲,做好「一碗粥」的生意!
    近兩年,餐飲業線下獲客的難度愈漸增加。國內千萬家夫妻老婆店還用著傳統的營銷手段,有些在門口賣力的吆喝,有些簡單粗暴地寫個折扣力度……但不知為什麼,對現在的顧客不管用了。
  • 新零售時代下,家紡店的生意為啥越來越難做?
    新零售的變革受到了來自網際網路低成本模式的衝擊,在傳統實體家紡店終端模式中,品牌、產品、渠道、促銷等武器組合已經逐漸失靈,顧客單純從店鋪中進行消費的機會也正大幅降低,終端家紡店獲取顧客的成本不斷增加,大批線下實體店鋪活得很艱難。
  • 疫情二次暴擊下的北京餐飲:「今年只要不關門就是勝利」
    如果說1月的疫情對餐飲行業來說是全面打擊,那麼三文魚事件對北京的餐飲業而言則是定點轟炸,日料、海鮮、進口食材,無一倖免,甚至波及到了其他餐飲品類。6月29日,距北京新發地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天後,內參君走訪了朝陽大悅城、簋街、望京凱德MALL、合生匯、望京美食城等餐飲聚集地。現在大家怎麼樣了?
  • 探訪疫情後南昌各大商圈!南昌實體商圈生意「熱」起來
    記者在一家名為「新商貿男裝」的檔口看到,商戶周秀萍站在凳子上大聲吆喝,「清倉大甩賣,全場100元2件,進來看一看!」記者注意到,該檔口人來人往,生意異常火爆。店主周秀萍說,受疫情影響,檔口50多天沒營業,貨品銷售不出去,導致庫存增加,降低了現金周轉率,與此同時,還耗費了人力、物力,佔用了倉儲,增加了成本。
  • 疫情二次暴擊下,北京餐飲現狀如何?
    6月29日,距北京新發地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天後,內參君走訪了朝陽大悅城、簋街、望京凱德MALL、合生匯、望京美食城等餐飲聚集地。現在大家怎麼樣了?   疫情前,這裡周末和節假日的最高營業額可達2萬元;   疫情後,差的時候300元一天,好的時候也就1000多元;   「三文魚事件」至今,每天收入為0。   店長表示,此前好歹每天也能賺個水電費,現在連這點錢都賺不到了。   內參君:為什麼不暫時閉店呢?   店長:商場不讓閉店。
  • 泰國榴槤店老闆把健身教練招來賣榴槤,生意火爆!
    所以這時候健身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當一個健身和一個不健身的人在你面前,你就會看得出區別。只是由於疫情的打擊,很多健身房都關門了,國內的還好,現在已經陸續開門了,但是國外的健身房普遍都已經關門了。因為健身房關門,所以很多健身教練都沒有工作,之前國內疫情的時候,還看到有的健身教練去送外賣呢,然而,在泰國,有一些健身教練還被叫去了賣榴槤!
  • 成都老闆靠一道「辣子雞」,鎖定顧客進店,生意好到連同行都羨慕
    我相信沒有一位老闆敢說,自己店裡的生意就是可以久盛不衰。不管是什麼行業,不管是多聰明的老闆,只要是做生意,就會有賺有賠。有生意好的時候,自然也有生意不好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吸引更多的顧客,讓他們長期到店消費。
  • 臺北的日本料理店生意火爆,刺身美食人氣超高,遊客:很正宗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混吃小姐推薦語:這篇文章先不說美食如何,首先從文字角度就可以看出政治覺悟不嚴謹,臺北應該稱為 中國臺北,而且不能再同一句說中說 中國遊客 說 臺北 如何如何 這樣的並列句式,會有歧義。有可能是此號作者到中國臺北的網站上找到的吧。
  • 生意不好做,如何破局?
    因為酒店的生意太好了,包括前幾天我去了雲南,一路走來住了好多酒店,個個都是爆滿,房價還要翻倍;在麗江,你向前走都回不了頭,全是旅遊的人;在上海,人均消費1000-1500元的高端餐廳都一位難求,生意甚至比疫情前還要好。很多餐飲人都說今年生意很難,但為什麼有的人看到了生意復甦,看到更好的方向?這就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