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圖書」系無人閱讀的圖書 常助突破學術難題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童話故事裡有「睡美人」,現實的圖書館中也有「睡美書」。那些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沒人借閱過的「睡眠圖書」,是不是就該扔掉?其實,圖書館裡每一本書都是靜靜躺在那兒等待它的知音,有的書甚至過了100年,才認識其價值。

  例如,在中大圖書館有本躺了80多年無人借閱的《人生地理學》,近年卻發現它是日本執政黨公明黨的精神源頭;出版於1921年講述清末民初廣州市政建設規章制度的書,88年後一位寫博士論文的副省長成為其第一個讀者……命運微微一笑露齒,洩露的卻是無價之歷史信息。近日,記者走訪了廣州幾大圖書館,挖掘「睡眠圖書」不為人知卻應被大眾了解的故事和價值。

  1921年出版的圖書助副省長寫論文

  圖書館界有個著名的二八定律:20%的藏書就能滿足80%讀者的需求。那些借閱率很低甚至幾十上百年才有人借閱的「睡眠圖書」,猶如等待王子的「睡美人」,靜靜躺在那兒等待知音,重新甦醒煥發生命。誰是「王子」?下至百姓學者,上至副省長都有可能哦!

  一本1921年出版,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睡了80多年的「睡美書」,終於等來了它的「王子」——一位做博士論文的副省長。廣東省副省長許瑞生,2009年在中大讀博,寫博士論文《廣州近代市政制度與城市空間》,需查找清末民國期間廣州城市規劃、管理的規章制度、法令彙編。此前,在臺灣學者的一些論文裡面,有當年相關制度的一些描述,但原始出處在哪裡卻並不清楚,這讓許瑞生很困惑,遊走於廣州的各大圖書館尋找相關史料。

  他找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倪俊明,諮詢尋找相關史料,最終在庫房找到了一本《廣東省單行法令記纂》,「這本書是1921年廣州光東書局出版的,八九十年了,沒人借過,找出來後發現,很多書頁都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這本書出版後都沒人看過,許省長是這本書的第一個讀者。」

  作為第一個讀者,許瑞生將連在一起的書頁小心攤開閱讀,解決了論文的一些關鍵問題,還發現臺灣學者提到的晚清民國市政建設的那些規章制度,來源就是出自於這本書。「有理論認為,7年內沒人動的書就沒價值,其實很多書,也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學者會用到,價值才體現出來,找不到這本書,研究某個問題就會受影響。」倪俊明感嘆。

  日本公明黨源頭竟躺中大圖書館86年

  為了一本書,日本的大學全球尋找,最終在中國的中山大學才找到。日本知名學府創價大學翻遍全球的犄角旮旯,只為尋找一個人的一本書!——創價學會創始人牧口常三郎的《人生地理學》。「全球有三個圖書館記錄有這本書,但另外兩家有書目卻找不到書,最後終於在中大圖書館找到了。

  「這本書在書庫幾十年來也沒人借過,創價大學來找才發現其價值。」中大圖書館館長程煥文說。牧口常三郎著名教育改革家,對日本教育有深遠影響。1930年創立了「創價教育學會」(創價學會的前身)。他因拒與日本軍權政府的政策妥協,而被捕入獄,在獄中因營養不良而逝世,享年73歲。牧口認為,當時的教育制度抹殺學生的創意和思考能力;教育不應是國家的應急品,而是為了學生的幸福才存在的,他注重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自發心,並排斥填鴨式教育和盲目服從軍政的學說。

  《人生地理學》出版於1907年,是牧口1903年寫的一本地理學書籍。該書改變了日本傳統的地理學教科書的知識傳授模式,而是引導孩子從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人生存的角度認知自然。這種觀點在現代看來也許並不新鮮,可別忘了,那是110年前,中國還在考八股文,科舉制度的廢除(1905年)還晚於該書兩年。

  這樣一本書怎麼會來到中大的?這得感謝中國近代教育的先驅、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陳子褒。陳子褒是誰現在很少人知道了,但今天所有男學生和女學生都得感謝他,因為他是中國男女同校的創始者。該書是陳子褒的女兒受父母之託,於1927年捐贈給中大前身——嶺南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在當年,這本書不僅是對地理學的創新,也是對教育思想、社會價值理論的重大衝擊。從書中已然可以窺見牧口日後創立「創價學會」及創價教育理論和體系的思想底蘊,是創價學會乃至公明黨的精神源頭,這就是為什麼創價大學挖地三尺,也想找到這本書。後來,中大將該書的複製本送給創價大學,兩校就此結下友誼。

  被日軍掠走70年後回歸的學位論文

  今年的諾獎剛剛頒發,中國教育界不由再發諾獎之問。抗日戰爭期間的嶺南大學至今名震天下,當年的學生是怎麼學的?水平為啥那麼高?由於戰亂,最能反映當年學生水平的學位論文幾乎都沒了,對歷史研究來說是個遺憾。可誰也沒想到,躺在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70年的一批資料,彌補了這個空缺和遺憾。

  前年,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煥文突然收到一封來自日本的電郵,「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告訴我們:日本國會圖書館發現一批沒有編目的原嶺大藏書。因為嶺南大學在1952年時已併入中大,所以決定將這批文獻資料歸還給中大圖書館。」

  兩個月後,兩個紙箱漂洋過海回到中大。「打開一看是1939-1941年間嶺大40本學士學位論文,在日本國會圖書館躺了幾十年,從來沒人借閱翻閱過,他們清理書庫才偶然發現。」程煥文說,論文題目有《我國抗戰經濟政策論》、《中國三十年來社會思潮之檢討》、《我國公路運輸交通之研究》、《中國共產黨之研究》等,他分析「這些論文是在當年上千篇論文中被挑走的,大多涉及中國的交通運輸、共產黨建設、礦業政策、經濟建設等,具有重要的情報價值,因此被掠走。」此次「還書」也開創了二戰以來日本歸還戰時掠奪中國書刊資料的先例。

  「睡眠圖書」常助突破學術難題

  「經常有專家學者突然來感謝我們,說找到了一本塵封多年的書,幫助解決了某個問題。」程煥文說,經常有沉睡多年的書突然發現有用。

  倪俊明也說在省圖有很多類似情況:「著名的東西通常更多人知道,更容易找到。往往是二三流學者的邊邊角角的資料,往往被大家漠視,少有人關注,但一個領域一個難題的推進、突破,往往就是基於這些邊邊角角所謂二三流的文獻,從中找到突破口。」他舉例,「有專家研究解放後政府的掃盲活動,在館裡找到一批延安時期以及解放後的掃盲教材,教材非常淺顯,但如果當年因其淺顯就認為沒價值而扔掉,後人做相關研究就沒有第一手資料了。」

相關焦點

  • 建議積極推動學術圖書開放存取出版
    王保真 繪  由於每年高校、科研院所課題結題、職稱評定等需要,我國每年出版的學術圖書種類不少,但反差很大的是,銷售數量只能用慘澹形容,因此,這些圖書普遍只印刷一兩千本,有的甚至更少,主要滿足研究者評獎
  • 世界史圖書閱讀推薦
    這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世界史圖書,作者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這本書各個部分水平不一,但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什麼樣的人都能看,內行看門道,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外行看熱鬧,能了解很多事情。但總體來看,雖然《全球通史》比湯因比的《歷史研究》要容易閱讀,對於毫無歷史基礎的朋友而言閱讀起來仍然非常痛苦,這畢竟是歷史,不是故事。《全球通史》兩卷分別出版於1970年和1971年出版,作者已於2004年去世。
  • 楊浦區圖書館無人值守的圖書自助借還服務升級
    喧囂的城市,快節奏的生活,捧起一本喜歡的書慢慢賞閱似乎很「奢侈」,其實閱讀可以很簡單。近期,楊浦區圖書館圖書自助借還服務點,新增了楊浦公園、江浦公園、松鶴公園、翔殷路1015號、通北路540號、國歌紀念館廣場六個點位。
  • 「中國閱讀」榜單圖書圖片展在湖北省圖書館開展
    「中國閱讀」流通專架倡導全民閱讀,傳遞文化力量。11月27日,「中國閱讀」榜單圖書圖片展在湖北省圖書館開展。本次展覽圍繞「2019年度圖書推薦榜」,將榜單圖書的裝幀封面、書籍簡介等內容用展板的形式向讀者集中展示,共計展出展板38塊。
  • 圖書二維碼 原來是擺設?
    但所謂的二維碼卻幾乎變成了廣告導引,通過掃描二維碼讀AR圖書,卻變得稀有。幾年前,眾多出版社競相推出AR圖書,沒想到如今卻徹底沉寂了下來。   近日記者走訪了京城多家書店,用手機掃描了近70本圖書,發現新出的AR圖書不僅稀有,而且之前推出的AR圖書也因缺乏技術維護而無法使用。
  • 圖書二維碼,原來是擺設?
    來源:北京日報現在的圖書封底流行加上二維碼,但基本上已經淪為廣告,並不能給讀者提供新鮮內容。記者 路豔霞攝如今,在圖書封底,二維碼成了標配。但所謂的二維碼卻幾乎變成了廣告導引,通過掃描二維碼讀AR圖書,卻變得稀有。幾年前,眾多出版社競相推出AR圖書,沒想到如今卻徹底沉寂了下來。
  • 塑封,美了圖書傷了環境
    圖書被塑封包裹得嚴嚴實實,這似乎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但十年前的圖書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標配」,如今卻很少有人質疑塑封的存在。圖書真的有必要塑封嗎?記者近日走訪了書店、圖書館、讀者、出版人、環保專家,對圖書塑封展開了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對此意見不一。圖書塑封是順應市場還是順應環保,儼然是一個難題,眼下尚缺乏破解之道。
  • 圖書推介類電視節目的現狀及發展建議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閱讀是每一個社會個體日常必需的精神需求。因此,要發揮電視這種大眾傳媒的作用,引導人們常讀書,讀好書。 關鍵詞:圖書推介;電視節目;節目策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閱讀是每一個社會個體日常的精神需求。因此,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引導人們常讀書,讀好書,是每一種大眾媒體的責任所在。電視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和娛樂媒介,對人們精神生活產生著重大影響。
  • 書店如何玩轉圖書盲盒營銷
    3月9日,一場以售賣圖書盲盒為方法的「保衛獨立書店」公益行動,引起了讀者們對圖書盲盒的關注,反響熱烈。在淘寶主播薇婭的直播間裡,圖書盲袋在6分鐘內銷量便突破了3000件,價值99元一份的圖書盲袋,其中至少包含一本書和一件文創產品。
  • 獨立書店開設少兒圖書俱樂部,閱讀體驗與社交並重
    但是近來,美國有很多書店為少兒建立起了圖書俱樂部,並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為什麼書店願意在這上面投入那麼多資源和人力,Books & Company書店員工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能讓孩子閱讀,讓即將上市的圖書收到反饋,讓家庭走進書店,讓學校和社區保持密切的聯繫。」
  • 直播成為圖書行業新風口,智慧熊將如何布局?
    其中,作為專注於青少年閱讀、唯一一家同時與國內一流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合作的民營圖書出版機構,智慧熊更是從年初開始就不斷試水直播帶貨,8月7日,智慧熊帶著其剛剛全新升級的「中小學生閱讀指導叢書·彩插勵志版(簡稱「彩插勵志版」)」入駐著名主持人周群的直播間
  • 圖書「盲袋」上架蘭州 開啟未知驚喜式閱讀約會
    記者了解到,近日,蘭州一家書店推出了圖書盲選福袋。圖書「盲袋」怎麼玩?市民選購熱情如何?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現象圖書「盲袋」上架蘭州書店12月4日,記者走進位於張掖路步行街的蘭州目言書店發現,在一進門的新品陳列區,新增了一整排圖書「盲袋」。
  • 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圖書出版生態
    雖然電子形態的圖書也發展較快,但圖書到目前為止仍主要以紙質形式存在,這是因為圖書的閱讀需要長時間、連續的注意力,而紙質的形態與圖書的內容有天然的契合。紙質圖書的閱讀要求和體驗,網際網路時代的主要終端電腦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主要終端手機還無法做到和替代。
  • 讓「沉睡」的圖書「活」起來
    □晴 空推動全民閱讀,無論是對於提高文化素質還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由於經濟條件有限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地方農村的閱讀氛圍並不濃厚,群眾性閱讀活動也不多。究其主要原因,除了閱讀習慣亟待養成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圖書種類不多。
  • 書業新探|出版社紛紛創立圖書品牌,被逼著從頭開始?
    圖書品牌logo集合本就握有豐厚版權資源、讀者基礎的老大出版社們,自然有資源在這一輪商業化轉型中,造新瓶,裝陳釀,將經典叢書系進行包裝後,重新上市,如商務印書的「四菜一湯」典藏本(「精選漢譯名著」系列封面別稱)、人民文學的重製外國文學「網格本」以及上海譯文的彩條版「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等,均在此列。
  • 北京「築巢引鳳」助民營圖書企業規範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 塗銘)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綜合性出版產業園區,中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自2010年5月揭牌成立以來,通過整合出版資源,積極為園區內民營圖書企業搭建出版服務平臺,引導民營圖書企業在政治導向、出版質量上走向規範發展的道路,探索出一條國有出版社和民營圖書企業合作的新路子。
  • 2020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揭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12月19日,2020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評選會在京舉行。本項評選活動自2014年起,至今已舉辦7屆。本次評選共有六十餘種圖書入圍,這些候選圖書,由中華書局編輯委員會從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出版的新書精選出來,分古籍學術和大眾人文兩類進行評選,代表了書局多年耕耘的傳統文化優勢,為出版領域最新成果。
  • 圖書裝訂與大眾閱讀:從捲軸、線裝到熱熔膠
    捲軸裝的卷首一般都貼著一張叫作「褾」的、質地堅韌而不寫字的紙或絲織品,褾頭再系以絲「帶」,用以保護和捆縛。這種裝訂形式始於周,直到唐代以前,書籍大都為捲軸裝。因此如果看到《三國演義》相關的電視劇或者畫中人物手捧線裝書,其實不符合書籍發展的史實。
  • 靜心閱讀 與「豫」分享,贏取圖書代金券!
    小豫在評論區期待您的分享活動規則2、在本篇文章評論區分享您對某一本書或某篇文章的閱讀心得,也可以是讓你頗有感觸的一句話,字數不得少於150字;3、最後邀請朋友為您的心得點讚!目前公司業務涉及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發行,圖書策劃、編輯、出版及數字出版,文化產品的創意、生產與銷售;是一家以教育信息化、教育諮詢培訓、教育產品銷售、教育綜合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國有文化企業。創建16年來,大河書局始終秉持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擔當意識,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開展全民閱讀和讀書推廣活動,成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傳遞正能量、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原的主陣地之一。
  • 魯版圖書再次強勢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快來看有哪些精品佳作
    1月9日,有著中國出版「風向標」之稱的第33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在京拉開帷幕。山東省委宣傳部共組織全省16家圖書出版社參展,展示魯版精品圖書萬餘冊,舉辦閱讀主題活動10餘場。北京圖書訂貨會每年一屆,已連續舉辦32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