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老人悶死中風妻子,日本媒體揭開了長期看護家人的慘烈現實

2020-12-16 生活短長

近日臺北檢察院以殺人罪起訴了一位老人,但考慮老人的動機和悔罪表現,建議輕判。

被害者是老人的妻子,故意殺人,本應該被嚴懲的行為,為何建議輕判呢?

原來老人的妻子已經臥床養病近30年了,還曾經7次中風,一直都是老人在身邊照顧。

妻子身體不舒服,就經常哀嚎不斷,事發是在9月份,妻子因發燒入院。

晚上,老人獨自照料妻子,打點滴時妻子再次哀嚎,插著點滴的針頭脫落噴出血來。

一個經受數十年的疼痛折磨,一個數十年的身心俱疲,老人動了讓其解脫的想法,伸手用身邊的塑膠袋將妻子悶死,直到妻子不再動彈後才回過神。

之後老人跑出病房,哭喊「對不起」、「我太太解脫了」,之後雖經過搶救,老人妻子還是死亡了。

這是一起人倫悲劇,觸犯了法律,也確實應該得到懲罰,但背後折射出的看護困境也的確讓人唏噓。

數十年地照顧臥床或者其他原因不能自理的家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沒法想像。

日本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曾做過一個專題,對家庭看護問題進行探討,最後將採訪定位在與家庭看護相關的案件。

對,你沒看錯,是案件,與看護相關的殺人和共同自殺案件

後來,這些在《每日新聞》上刊登的「看護家族」相關內容,被整理成一本書:《看護殺人: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書中的內容包括收集的庭審記錄、新聞資料、辦案警方的採訪內容,還包括案件當事人的內心獨白。

《看護殺人》裡提到的案件共44起,時間是從2010年到2014年,涉及地域是日本首都圈一都三縣及近幾圈兩府四縣(對比日本行政區劃:1都,1道,2府,43縣)。

在這些案件裡,許多加害者都是長期盡心盡力照顧家人的看護者,誰都無法想到,有一天他們卻變成了「殺人犯」。

這些人裡有丈夫、妻子、母親、兒子等最親近的家屬,都是至親,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背後都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事實呢。

採訪組通過深入家庭看護者的內心世界,揭開了家庭看護的慘烈現實,並探尋預防此類慘案再度發生的可能。

每個加害者,都曾是盡心照顧的看護者

書中主要詳細講述了幾個案例:

殺害71歲妻子的75歲老人、勒死65歲丈夫的61歲妻子、殺死63歲母親的46歲女兒、勒死44歲兒子的73歲母親,還有帶著86歲母親共同自殺的54歲男子。

這些加害者在做出殺人舉動前,都曾照顧被害者超過十年,被看護者基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等方面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那個71歲的妻子幸子,和丈夫茂結婚已經超過了40年,育有三個子女,原本幸福地期待金婚的時候,卻遭遇痴呆症的侵襲。

從記憶減退、要人照顧生活起居,到大小便失禁,再到認不出人來、經常性地暴躁易怒,晚上吵鬧不睡覺。

身為看護者的茂,為幸子清理汙穢、帶其洗澡或者為其擦身、準備吃的,還要清洗弄髒的衣物、床、地面,一天數次帶其上廁所,為了晚上不吵鄰居,每晚帶她出去兜風。

這是每個看護者的生活日常,不僅白天沒有喘息的時候,晚上往往也得不到休息。

和臺北老人一樣,勒死丈夫時,61歲的澄子也是不停地說「對不起」,「讓自己和丈夫都得到解脫」。

被女兒早苗殺害時,母親真由子已經臥床12年了,身上絲毫沒有褥瘡。

早苗辭掉工作回家照顧母親,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和男友也分了手。

73歲的芳子勒死兒子時,已經照顧了他44年,因為兒子先天性腦癱,幾十年的時間,幾乎都是芳子獨自照顧,辛勞可想而知。

他們從一開始就接下了這個重擔,真心地想親手照顧愛人、親人,想讓他們得到盡心的照顧。

長期看護,就像一條看不到頭的隧道

日本警察廳做過統計,從2007年到2014年,共發生過371起看護殺人案件,平均每年46起

在這些案件中,看護疲勞、睡眠不足、內心絕望是關鍵詞,而這些都是長期看護的必然結果。

在庭審中,早苗自述「身心狀況都已到極限了」,案發時,早苗患有腸梗阻等疾病,案發後經鑑定,她已患有中度抑鬱症。

芳子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力不從心,以至於陷入絕望。

帶著母親共同自殺的龍一,先是邊工作邊照顧母親,後來只好離職,面臨著經濟的壓力,不知道何時是個盡頭。

長期看護,就像是一條看不到頭的隧道,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到出口。

《每日新聞》曾對看護者做過一個調查,回收的245份問卷裡每一個現實都令人震驚:

約有兩成回答者曾有殺害家人、共同自殺的想法七成的人曾因看護感到身心俱疲六成的看護者存在睡眠不足情況

獨自看護,要操持家務,不分晝夜照顧病人,周而復始,很難有喘息的機會。

在身心俱疲之外,再加上睡眠不足,人很容易絕望,並進入抑鬱狀態。

那時候的我,有種走投無路的感覺,精神幾近崩潰內心感覺已到了極限

是什麼讓他們向最愛的人痛下狠手,可能就像殺害丈夫的澄子說的那樣:

「當時一刻不停地看護著丈夫,忙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自己一定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改變吧。」

如何讓看護的殘酷現實不演化成悲劇

看護病人有多辛苦,很多人可能無法預測,像茂,從一開始他就打定主意要好好照顧妻子,卻根本沒意識到難度有多大。

後來在看護援助人員的勸說下,他意識到應該送妻子去看護機構,但因為妻子夜晚喊叫,根本沒有護理機構收。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採訪組不僅採訪了案件相關人員,還對看護機構、看護援助專員等進行了採訪,企圖找到預防悲劇的可能。

對於需要長期護理的家人,首先要改進「必須自己照顧的認知」,讓家人分擔或者入住護理機構。

看護者需要什麼幫助?

通過對日本全國範圍內的看護援助專員進行的調查顯示,68%的回答者選擇了「確保夜間或緊急時有充足的應對服務」。

「要想預防悲劇的發生,需要行政機構等方面介入,採取措施,制定相關制度,在緊急情況下讓當事人及時入住護理機構」。

但日本雖然在2000年就落實了護理保險制度,但依然面臨等待床位,或者付不起費用的問題,因為護理險並不能全面覆蓋。

截至2016年5越日本需要護理程度的劃分及認定人數

所以更殘酷的現象是貧困,無力支付哪怕短期的入住護理機構。

除此之外,相關人員表示,心理援助也很重要,通過聚會等活動,減輕看護者的心理負擔。

當然,希望是美好的,實際操作卻也是困難重重。

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會變老,這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我國有60歲以上老人超2.5億,有超4000萬的失能人員,還面臨著進一步人口老齡化、高齡化。

日本社會出現的看護難題,也許會擺在我們每一個人面前。

2016年我國開始試點長期護理險,2020年試點增加到49個,但暫時也只能解決一部分人員的部分護理問題。

當家有需要專人看護的病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只能依靠自己和家人的力量。

這確實是個難題。

相關焦點

  • 妻子中風臥病在床30年,丈夫為讓其「解脫」,用塑膠袋將其悶死
    就在近日,臺北一位老人就將自己的癱瘓在床的糟糠之妻給殺害了。據了解,一位70歲的蔡姓男子的妻子已經臥床養病近30年了,30來中風的7次一直都是老人在身邊照顧,每次中風妻子都是疼痛難忍哀嚎不斷,在今年9月5日又因尿道炎住院。
  • 日本看護殺人案背後:我為什麼殺了我最親近的人?
    據初步審訊,植松聖曾是這該院員工,因疑似虐待老人而被辭退。而在事件背後更值得注意的是,諸如此類的看護殺人案件,早已不是單獨案例。2014年11月,日本曾發生震驚全國的川崎養老院殺人事件,三名老人相繼在川崎市的收費養老院「Sアミーユ川崎幸町」墜樓身亡。經調查,兇手為養老院的前職員今井隼人,殺人動機是看護壓力過大。
  • 虐待毆打老人,江蘇一保姆獲刑1年並被禁止看護工作3年
    子女僱傭保姆照顧中風老人,保姆卻不耐老人吵擾,對其進行威嚇虐待,子女從家中監控視頻中發現後隨即報警。庭審現場母親中風,子女請來保姆看護2017年,年近80的顧某突然中風。從醫院回家後,顧某雖然還可以起床,但吃飯、穿衣等都離不開人照應。
  • 福州89歲高齡老人心臟裡裝「保護傘」,從此遠離中風
    房顫可使腦卒中(俗稱「中風」)的風險增加5~7倍,同時,房顫所引起的腦中風具有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事實上,老人已經中風過一次。如何不讓老人再發生第二、三次中風,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最終,福建省立醫院心內科房顫卒中預防中心的專家們,為老人的心臟裝上了「保護傘」,可有效預防房顫導致腦中風的發生。
  • 請看護好家中老人和孩子
    >最終回到家人身邊尹莊派出所3月25日中午,熱心群眾報警稱:一位老人在市區某幼兒園附近來來回迴轉了半天,疑似迷路。民警迅速前往現場,與老人溝通時,發現老人無法說清自己的具體情況。民警將老人帶回所裡,安撫老人情緒,並通過「一村一警」工作群,轉發消息尋找老人家屬。
  • 江蘇保姆悶死老人被刑拘,網友熱議:時候人比魔鬼更恐怖
    虎撲5月12日訊 5月2日,江蘇溧陽一名83歲的老人被其保姆悶死。監控中保姆先用毛巾捂住老人面部,然後一屁股坐在老人胸口,期間老人多次掙扎,但保姆手裡搖著扇子,視若無睹。5月12日,溧陽市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 「臺北故宮」將國寶借給日本 媒體:恐淪為「臺獨」工具
    這件國寶就是顏真卿書寫的《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顏真卿《祭侄文稿》(視覺中國)1月16日至2月24日,東京國立博物館將展出中國臺灣和日本等地收藏的多件顏真卿名作,展覽名為「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
  • 保姆悶死老人,熱搜頻頻第一,熱點素材如何運用寫出滿分作文?
    67歲保姆悶死83歲臥床癱瘓老人。老人癱瘓,保姆將毛巾捂在老人臉上並且坐在老人胸口將人活活悶死。期間老人多次掙扎,保姆則面不改色扇扇子。事後曾抵賴說對老人非常好,老人是自然去世的。在得知有監控之後,她才終於無話可說。目前警方以故意殺人罪對保姆進行了拘留。
  • 老小孩行為異常難相伴,老年失智疾病更需專業看護
    父親10年前就有老年痴呆症狀,變得任性且不愛理人,但家人沒有密切關注。「5年前的一天,母親質問父親為啥不理人,父親也不搭腔,要出去散步,還推搡了攔上來的母親,結果母親摔倒頭磕在門框上,導致腦幹出血。」劉先生說,如果當初他和母親都清楚父親的病情,及時理解、及時治療、及時看護,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現在母親去世了,父親也住進養老院,幾乎不認識他了。
  • 老人看護新生兒有這4種行為,翻臉也要制止,寶媽別不以為然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很多寶媽生產過後剛剛恢復好身體就要返回工作崗位,看護新生兒的任務常常就落在了老人的身上,因為找保姆的話,花錢不說而且還不放心
  • 妻子因腦梗塞半身不遂,丈夫照顧5年後終於忍不住用領帶將其勒死...
    近幾年,被警方稱作為「看護殺人」的事件層出不窮,指看護人因某些原因傷害、虐待甚至殺害被看護者的案件。本月4日,在日本廣島又發生了一件丈夫因長期照顧妻子感到疲憊不堪,在車內將妻子殺害的事件。4日在廣島的中國道安佐服務站裡,警方發現了在計程車內失去意識的高齡女性,隨後確認以死亡。
  • 「養老模範生」日本危機隱現,中國又該怎麼辦
    日本是全球最早進入老齡化,也是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19年,該國65歲以上人口達3588萬,佔比28.4%。據預測,到2036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也因此,經濟發達的日本成為了養老制度最完善、養老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多次被媒體評選為「最適合養老的國家」,甚至被譽為「養老天堂」。
  • 知名臺灣藝人自曝險中風花費二十多萬 擔憂小十八歲嬌妻與家人極速...
    12月12日,據港臺媒體報導,藝人康康近期現身時,自曝今年三月險些中風,好在今年一直吃藥以及控制飲食,身體得到很好的恢復,並且將頸部側面動脈阻塞從百分之四十二降到百分之十九。
  • 老人突然嘴歪、手麻,是中風了嗎?中風的其他症狀是怎樣的?
    很多老人會出現嘴歪流口水左手麻,那這是中風的前兆嗎?跟中風有關係嗎?首先了解下什麼是中風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因發病急驟,症見多端,病情變化迅速,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卒中。
  • 日本老人生活窘迫現狀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最近發生的這一宗新聞,在日本也惹來廣泛注視,令人再度對老人晚年的福祉問題產生熱議。緣起是在14年11月,有長者在安老院中墮下,但在其後的12月,竟然再出現兩宗同類事件,經過長期調查後,警方最終發現乃職員今井隼人所為,並在16年2月正式落網被捕。
  • 拿千年國寶討好日本,臺北故宮,你真的做錯了!
    臺北故宮,你真的做錯了!作者:李楚憤怒!不負責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將於1月16日在日本東京博物館展出,為期一個月。這件國寶級文物距今已經1261年,是唐朝一代書法宗師顏真卿所書。這個消息爆出之後,兩岸網友憤怒了。熟悉內情者憤慨難耐,紛紛痛罵臺北故宮「不是東西」,「對日本太大方了」。
  • 84歲成都老人走入日本法庭 當庭控訴日軍轟炸罪行
    6日4日,是「成都大轟炸」受害者正式向日本提起索賠訴訟以來進行的第29次開庭,84歲的成都婆婆蘇良秀完成了自己畢生的心願,「站在日本的法庭,控訴『成都大轟炸』暴行。這位身患高血壓被戰爭病痛折磨了一生的成都老人,於4日下午1點15分昂首走入了「東京地方裁判所」,以原告證人身份對日本軍國主義進行控訴,當這場庭審進行到1個小時的時候,蘇良秀突然痛哭失聲,講出了連女兒都不清楚的受害細節。
  • 連線武漢|輪流當「約束帶」看護病危老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段桂洪河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護士李俊姍在結束12個小時夜班之後,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病房裡對一位病危老人的特殊照護:夜班接班後例行查房
  • 醫師看護老人到凌晨4點:老人即將出院很興奮,總想下床收拾東西
    近日一護師在門外隔窗守護老人的視頻被發出,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該護師實在是太可愛的女孩子了啦!她在門外守著老人家到凌晨4點,看到老人家睡著後,她開心得跳了段手勢舞。超級可愛的啦!一起跟隨小編來去了解一下吧!醫師隔窗看護老人到凌晨4點:老人即將出院很興奮,總想下床收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