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寒夜難眠,一首禪詩短短20字,卻刻畫細膩,深蘊禪理

2020-12-21 品詩賞詞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是一種緣分,雖然會經歷各種挫折和艱難,但也會有很多美好的體驗。闔家團圓的溫馨、久別重逢的悲喜,大病初癒的感懷、親人離去的惆悵,每個人都在各種酸甜苦辣的感受中長大和成熟。

既然人有七情六慾,就免不了各種煩惱和痛苦。禪宗不會告訴大家如何擺脫和消滅這些折磨人的心理和情感,只能引導人們如何修行和覺悟,並通過自身的體驗去減輕、或忘記這些悲怨的情緒。下面介紹的是高僧寒夜難眠,一首禪詩短短20字,卻刻畫細膩,深蘊禪理。

夜感

宋代:簡長

無眠動歸心,寒燈坐將滅。

長恐浮雲生,奪我西窗月。

簡長,河北趙縣人,與北宋詩人林逋是同時代詩人。這位高僧長相清奇,為人雅靜,平時也是深居簡出。偶爾有熟悉的貴客來訪,高僧也會熱情款待,與之談經論道,並切磋詩文。高僧的詩作流傳不多,卻通俗易懂,充滿了禪趣。

簡長大師自小出家,卻很勤奮上進,而且記憶力很好。師父經常在禪堂教幾位小和尚一些知識,別人可能過幾天就忘得一乾二淨,他卻總是牢記在心,並自覺地時常溫故知新。及至其稍微年長,就已經將寺院裡的典藏書籍都讀了一遍。

簡長大師晚年長住東山寺,一年中也會有幾次外出講學雲遊,每次他的講座都是座無虛席,大家聽後也是受益匪淺。大師喜歡讀書,也經常親自到農田幹活,所以身體一直很好,即使三九寒冬,他也就穿幾件單薄的納衣。

不過歲月不饒人,人到暮年時睡眠質量下降,更會平添一些愁思。一個秋夜,詩人依然按照往常的習慣,用膳後先出門散步,然後讀書、打坐,生活有條有理,極有規律。

估計是讀書時思考太深入,大師忽然想起了很多事情。孩提時代雖然不懂人情世故,但在寺院的單調環境裡,他也無緣與外界接觸太多。

倒是這幾年經常在外講學論道,無意間發現了很多以前不曾思考的問題,他發現很多善男信女、以及一些落魄的士大夫都有很多煩惱,其中也包括生老病死的問題。

雖然每個人都會面對,高僧卻沒有他們感覺那麼強烈,也沒有絲毫的恐懼和擔憂。也許是從小就過慣了艱苦樸素的生活,寺院中也不常有這類事情,如今那些痛苦、憂愁和恐懼的臉龐,忽然浮現在眼前,高僧也陷入了沉思。

這首詩就是大師在秋夜難眠中的思考,前兩句抒寫其凡心湧動,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於是他披衣起身,慢慢地坐起,「寒燈坐將滅」,暗喻著詩人的內心也有些浮躁不安,如這不停跳動的燈火。他希望趕緊平靜下來,熄滅這被迷惘和彷徨點燃的火焰。

詩人又來到窗前,屋外萬籟俱寂、月色朦朧,卻不時地有飄動的浮雲遮住月光。詩人忽然有所感悟,他此刻內心不安、妄念不斷,正像這雲層暫時遮住了那潔白的玉盤。

在禪宗裡月亮代表著禪心和佛性,而這漂浮不定的雲層,則象徵了凡塵中的各種妄念。詩人因為心中有很多事情一時想不通,於是便徹夜難眠。

縱覽簡長大師的這首禪詩,語言樸實,情景交融,雖然全文不提一個禪字,卻用詩人的親身體驗,感悟禪理,並引導讀者進入禪境。短短四句話,刻畫細膩,如在眼前,更令人遐思無限。

相關焦點

  • 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只是描寫山色水聲和鐘響草香,卻極有禪意
    有些詩句看似詩人的隨心之作,只是在謳歌大自然,但細細體味,卻比那些禪詩偈頌更有禪味。下面介紹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只是描寫山色水聲和鐘響草香,卻極有禪意。夜歸宋代:釋梵崇暮策返溪寺,松風遵路長。水幽聲斷續,山暝色蒼茫。鍾隱空巖響,露滋群草香。歸來人已久,華月半虛廊。
  • 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畫面生動,語言形象,也充滿了禪趣
    下面介紹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畫面生動,語言形象,也充滿了禪趣。 月裡北宋:竹庵士圭月裡嫦娥不畫眉,只將雲霧作羅衣。不知夢逐青鸞去,猶把花枝蓋面歸。竹庵士圭,俗姓史,十幾歲就出家,因為勤奮刻苦,成為宋代臨濟宗楊岐派高僧,初依大慈宗雅學《楞嚴經》,後參龍山佛眼清遠,並嗣其法。政和末年,他在安徽和州天寧寺當住持,後又在褒禪東林寺、雁蕩山能仁寺當住持。這首詩以嫦娥的妝飾打扮,來說明禪理,頗有新意。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這些僧人與普通的文人不一樣,終日與青燈古佛相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所以他們對於人生的解讀,還有對於現實的感知,其實是要更加深刻,作品自然而然也更有韻味,往往還多了一層禪理。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
  • 作者是王維的弟子,這首禪詩深蘊禪理,讀完頓覺心境淡然
    平凡人雖然不參禪,但也可以懂點禪理。其實坐亦禪,行亦禪,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下面介紹的作者是王維的弟子,這首禪詩深蘊禪理,讀完頓覺心境淡然。 題贈吳門邕上人唐代:皇甫曾春山唯一室,獨坐草萋萋。身寂心成道,花開鳥自啼。細泉松徑裡,返景竹林西。晚與門人別,依依出虎溪。
  • 王維的一首禪詩,景物描寫美不勝收,最後5字更充滿禪意
    同時詩人還深研禪理,經常還含蓄地以禪入詩,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禪境。比如他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詩人絕口不提一個禪字,卻用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下面介紹王維的一首禪詩,景物描寫美不勝收,最後5字更充滿禪意。
  • 道潛的一首禪詩,出語平淡,卻詩畫結合,更充滿了濃濃的禪意
    天人和諧、平和以待,閒情雅趣、禪意深蘊,去除執念才能取捨自如,拋棄幻想方可內心安寧。禪宗就非常重視內心的覺悟,並希望人們擺脫世俗的貪嗔,從而達到超然曠達的人生境界。下面介紹道潛的一首禪詩,出語平淡,卻詩畫結合,更充滿了濃濃的禪意。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但是,通過艱苦修行的高僧,有著極為堅定的信仰,自控力非常人能比,他們早已看透一切,經得起任何誘惑,功名利祿也好,傾國傾城的女子也罷,都不能讓高僧內心蕩起漣漪。北宋高僧道潛,自幼剃度出家,精通佛法經文。另外,道潛還是一位才子,除了念經誦佛之外,他喜歡研究詩詞,所以與蘇軾的關係不錯。
  • 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樸實無華,讀懂了感覺自己終於長大
    下面介紹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樸實無華,讀懂了感覺自己終於長大。禪悅清代:張問陶蒲團清坐道心長,消受蓮花自在香。八萬四千門路別,誰知方寸即西方。張問陶,字仲冶,號船山,清代詩人、書畫家。作者用淺顯的語句,訴說深奧的禪理,妙筆生花,令人嘆服。
  • 朱熹的一首絕句,樸實無華,情真意切,最後7字深蘊哲理
    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是一種緣分,從生到死,雖然只有短短幾十個寒暑,但每個人的精神品質,以及為世界創造的價值都不同。活在世上就要學會感恩,感謝天地賜予生活的必需品,感謝父母撫養我們長大,也要感謝那些無私幫助過自己的人們。
  • 皮日休的一首禪詩,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
    唐代一位詩人仕途失意,人生嘆息,於是一首禪詩寄寓深情。 遊棲霞寺唐代:皮日休不見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蓮吟次缺,青靄坐來銷。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時石上月,相對論逍遙。 皮日休,字襲美,自號鹿門子,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皮日休鹹通八年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等職務,曾隱居在鹿門山。
  • 這些關於「春」的禪詩,意境深遠,看看你能悟多少?
    (一)尋春不見,梅花枝頭一些富有禪意的詩詞和偈語,往往能夠用優美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闡釋出禪理,近日我看到一篇作者不可考證的禪詩: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簡單直白的28個字,無一生僻字,細細品讀,卻意境悠遠。詩人翻山越嶺,踏破芒鞋,想要尋找春,卻怎麼都找不到,失望歸來之際,園中的那縷梅花香,才讓她恍然大悟——哦,原來,春早在那裡。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五言絕句,只有短短的20個字,卻是寫得很深情
    雖然王勃的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歲,但是他的才華卻是令人驚豔,絕對是天才型的詩人,一位二十七歲的青年,如果放到現在的話,可能還不太懂事,可是王勃卻是在初唐詩壇大放異彩,寫下了諸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那麼除了前面所介紹的那幾首之外,筆者今天還要為大家推薦他另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經典的五言絕句《寒夜思友三首·其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太熟悉,其實這也是一首很經典的作品,通篇描寫得很是真誠,把自己對於朋友之間思念描繪的淋漓盡致。久別侵懷抱,他鄉變容色。
  • 蘇軾的一首禪詩,首尾兩句重複,卻境界迥異,充滿禪意
    比如他的《題西林壁》,語淺意深,卻寄至味於禪理。再如他的《琴詩》,表達了有無相生是萬物生成之本,也富有禪機。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禪詩,首尾兩句重複,卻境界迥異,充滿禪意。觀潮宋代: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 那些出過家的皇帝和他們的禪詩欣賞
    她曾經寫過一首千古流傳的頌偈,就是那首直到現在,佛教徒也經常念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下面說的是先坐皇帝而後僧人的故事,以及他們的那些禪詩。梁武帝一生篤信佛教,據說曾經三次捨棄皇位,到同泰寺為僧。群臣沒有辦法,只好用巨資將他贖回皇宮,重新理政。如果這是真的,也算一個奇聞逸事了。
  • 黃升冬夜難眠,這首南鄉子井然有序,鍊字精準,更有詩趣
    聆聽一首好歌,如同暢飲一杯純釀;吟誦一首佳作,仿佛遇到一位故人。唐詩宋詞是祖國的文化瑰寶,也讓後世無數讀者引以為傲。詩人機心巧運、構思精妙,詩行中也凝聚了他們無數的心血,更顯出高超的智慧。下面介紹的是才子冬夜難眠,這首詞鍊字精準,更極具詩趣。南鄉子·冬夜宋代:黃升萬籟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悽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 大晚上睡不著,白居易寫下一首詩打發時間,短短20字成就千古絕句
    我們本篇的主角——大詩人白居易,大半夜睡不著,就爬起來寫了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絕句!這大概就是我們和大佬的區別吧!說起白居易,那可真是一時半會說不完啊!在眾多的詠雪篇章中,白居易這首《夜雪》,顯得那麼平凡,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它就像是陳年老酒一樣,只有慢慢品會,才能悟出其中韻味。別看它只有短短20字,但該說的,該刻畫的,一樣不缺,甚至比那些隴雜繁瑣的詩作,立意更為鮮明。這大概也是成為「千古絕句」的一個特點吧!
  • 詩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蘇軾讀了也愛不釋手
    下面介紹詩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蘇軾讀了也愛不釋手。鞦韆北宋:惠洪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花板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惠洪,字覺範,自號寂音尊者,俗姓喻,北宋著名詩僧。他自幼家貧,19歲於天王寺剃度為僧,後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惠洪一生坎坷,卻隨遇而安,他喜歡鑽研佛學,還擅長寫詩,與大文豪蘇軾也曾很深的交情。高僧的詩文雖然頗有文採,但他還是經常虛心地向蘇軾和黃庭堅請教。而蘇軾天性豁達,也有慧根,更時常拿對方開玩笑。
  • 和尚寫了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只有短短的56個字,讀懂了受益終生!
    寒山的這首《眾星羅列》,那就是一首充滿禪理的詩,通篇只有短短的56個字,但是只要讀懂了一定是受益終生。眾星羅列夜明深,巖點孤燈月未沉。圓滿光華不磨鏡,掛在青天是我心。這是一首很典型的七言律詩,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這首詩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首聯寫了夜空中的繁星,它們眾星羅列,高高掛在夜空中。頷聯依舊還是在寫夜景,遠處的巖石上有一盞孤燈,月色還有沒有沉下去。頸聯又是讚美了迷人的夜色,那明亮的月光好像是一面鏡子。尾聯最經典,也是寫得最為深刻,掛在青天是我心,那浩瀚無垠的夜空,正是我心心嚮往的地方。
  • 宋代不知名尼姑偶見一枝梅花,寫下28個字,無一生僻令人醍醐灌頂
    這些詩歌都富含禪理禪味,讓人讀之如當頭棒喝,總能發人深省,就像六祖慧能的五言禪詩《無相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過所謂禪詩並不是只有佛門弟子寫的才算,只要是詩中蘊有禪理就算,就像李白的《山中問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其實也算是禪詩。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那麼王維眾多的作品中,我個人卻是更偏愛《辛夷塢》,這也是他最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句都美得猶如一幅畫,怎一個美字了得。這首詩也是寫於後期,當時他正是在終南山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時常一個人去到山中遊玩,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