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停止進口後,澳大利亞或損失44億!急求這2國買棉花?

2020-12-14 和訊

  王爺說財經導讀:最近2年,澳大利亞「跟風」美國,和中國雙邊貿易關係緊張,而最近更是升級。

  對此,中國也有所「行動」,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加稅、加大檢查澳大利亞煤炭、牛肉、龍蝦,甚至澳大利亞棉花成為下一個「目標」。

  那麼這對於澳大利亞棉花生產商意味什麼?

  此外,澳大利亞又是如何應對這一舉措的呢?

  外媒:中國或停止購買澳大利亞棉花?

  就在本周四(10 日),中國再次「出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

  當天,商務部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12月 11 日起,採取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的形式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實際上,不僅僅是葡萄酒,包括澳大利亞龍蝦、牛肉、鐵礦石、煤炭等對中國出口都開始受阻,而現在似乎又有另外一種農產品(000061,股吧)——棉花或要面臨同樣的困境!

  與此同時,也在周四,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隨著中、澳關係的再度緊張,中國可能不再購買澳大利亞棉花。

  澳大利亞棉花庫存飆漲,

  44.34億出口收入也將受到衝擊?

  上述報導稱,從今年10月開始,中國內地棉廠被要求停止採購澳洲棉花,這甚至威脅到其價值約9億澳元(相當於人民幣44.37億元)的出口收入。

  雖然中國可能會減少甚至停止進口澳大利亞棉花,不過,由於澳洲持續乾旱,最終導致澳洲棉花產量創新低,所以這樣一來,澳洲幾乎沒有棉花庫存。

  也正式因為這一點,在過去的2個月,澳洲棉花生產商沒有立刻感受到來自中國需求銳減的影響。

  不過,就在10月以後,隨著澳大利亞東岸雨水充沛,棉花種植者可能生產到50.6萬噸棉花,創2018年以來最高,這樣一來,澳大利亞棉花就有大量的庫存,而之前的大買家——中國這個時候也不再購買,所以這迫使澳大利亞棉花出口商開始做出應對舉措,例如:尋找替代買家來買澳大利亞的棉花!

  

  澳大利亞急忙尋找這2國來購買棉花?

  如上,澳大利亞棉花出口商開始尋找替代買家,那麼除了中國,澳大利亞準備找誰呢?

  對此,路透社報導稱,就目前來看,澳大利亞棉花生產商開始和這2個國家——越南、泰國買家開始聯繫、談判。

  報導還援引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澳大利亞棉花出口商正在努力從越南、泰國或其他亞洲國家找尋更多買家,此外,預計澳大利亞棉花在明年的4月開始收割,換句話說,澳大利亞棉花出口商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來尋找新買家。

  不過,王爺說財經認為,中國市場太大,而且和澳大利亞其他出口產品一樣,澳大利亞棉花也是嚴重依賴中國市場——60%的澳洲棉花出口到中國,所以這樣看來,澳大利亞棉花出口商想尋找替代買家並不那麼容易,更何況找的新買家還是越南、泰國這樣的小市場,或許很難解決澳大利亞棉花庫存的問題。

  對此,你怎麼看?你認為,接下來,澳大利亞棉花出口情況會如何?越南、泰國真的能成為越南的「替代選擇」嗎?

  註:本文由王爺說財經編撰,如需轉載請事先關注帳號,私聊聯繫王爺本人,獲得授權後才可轉載,轉載後請原文轉載,不得進行任何的圖文轉變圖集、視頻等形式轉載,侵權必究!此外,文中觀點系個人觀點,僅用於學習交流探討用,不構成投資建議!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失去中國這個大買主後,澳大利亞農業有多大損失?
    澳大利亞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土面積768萬平方公裡,全國人口僅1770萬,農業人口僅80多萬,不足全國人口的5%,所以澳大利亞人均土地資源佔有率極高,人均農牧業用地27.1公頃,人均耕地面積2.75公頃。廣闊的土地,讓農牧業成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之一,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
  • 中國叫停澳洲棉花進口?澳官員要求中方給出解釋,還擺出高姿態
    澳媒報導中國叫停從澳大利亞進口棉花根據澳大利亞媒體10月17日報導,澳大利亞棉花協會透露消息,中國已經棉花企業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棉花。澳大利亞媒體則表示,這對澳大利亞的棉花產業來講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該消息一發出來後,澳大利亞貿易部部長伯明罕則表示目前正在跟中國方面溝通,並且要求中方給出解釋,並且停止這種歧視性行為。澳大利亞的這種口吻一副命令的樣子,既想要跟人貿易又如此咄咄逼人,中國又怎麼會想要跟澳大利亞合作呢?
  • 我國要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一旦成真,對澳大利亞意味著什麼
    我國對外貿易的減少主要出現在進口方面,今年前8個月我國對前三大進口來源國的進口都出現了減少,其中從澳大利亞的進口按美元計算下降了7.5%,跌幅為三個國家中最大。澳大利亞是我國的第三大進口來源國,今年前8個月,我國從澳大利亞的進口額為1078億美元,按照前幾個月的月均進口額,全年應該有望超過1600億美元。
  • 繼煤炭後棉花被禁?澳農業部要求中國「澄清」,否則以後賣給印度
    繼煤炭後棉花被禁?澳大利亞遭到連續打擊根據澳大利亞媒體16日的報導稱,有部分澳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的部分棉花加工企業已經收到了通知,今後將會考慮停止購買原產於澳大利亞的棉花。雖然該消息所表述的內容是否存在偏差還尚不可知,但是可以想見的是,在繼煤炭之後,澳大利亞的棉花可能也要被禁了。
  • 中國對澳洲小麥出手!澳大利亞農產品危險了
    小麥出口商表示,雖然中國市場廣大,但考慮近來對大麥與其他農產品的動作,不敢考慮拓展中國市場。今年1-10月中國共進口小麥647.52萬噸,超過上年320萬噸的總進口量。其中,加拿大是第一進口大國,澳大利亞位居第三。從歷史上看,中國並非澳大利亞小麥出口的主要市場。
  • 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官員要求必須解釋:憑什麼不買!
    最近,澳大利亞再次傳來壞消息,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政府表示很著急。 中國一直秉承合作共贏貿易理念,澳大利亞若繼續做出傷害兩國情誼之事,中國完全有能力和決心做出反擊,以此來證明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中國反擊,澳方受不起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已經對澳進口大麥、牛肉、葡萄酒啟動"雙反"調查,使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市場受到極大衝擊。最近,中國發令要求停止購買澳棉,消息傳開便引起外媒熱議。
  • 叫停澳洲棉花進口後,澳洲找上門,要求給他們一個解釋
    澳洲的農產品出口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之前我們就停止了紅酒牛肉等物資的進口,開始了全面的調查,我們進口的澳洲貨物變少了之後,他們就沒有辦法發展起來了,是一個很壞的消息!其實我國一直都是澳洲最大的棉花出口國,他們種植出來的棉花有一大半都往中國出口,去年一年就從中國賺走了11億澳元,但前一段時間受到了影響了之後,澳洲的棉花就出現了滯銷,67萬包棉花都堆積在倉庫裡面,澳洲已經沒有辦法承受巨大的壓力了!
  • 澳大利亞大麥小麥出口商或將全面失去中國市場
    但如果考慮到此前的澳大利亞大麥出口市場,這預示著澳大利亞對華的小麥、大麥出口市場即將全面陷入停滯,未來是否會涉及到棉花、食糖我們將繼續關注——因為從出口類別和環境來看,這些商品具備同樣的性質。按照往年我國糧棉油進口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總量排RCEP成員國第三位,主要出口物資包括大麥、棉花,以及小麥和糖。
  • 中方停止澳洲棉花進口,澳官員要求給個說法,更擺出強買強賣姿態
    中方叫停澳方進口根據中華網報導,隨著澳大利亞在國際上一直跟隨美國攻擊中國,並且利用國內媒體煽動澳大利亞公民「反華」情緒,中澳關係一跌再跌,現在中國出手進行反擊。近日,中國商務部傳出一個消息,中國正式對澳大利亞棉花進口進行配額限制,配額總量為89.4萬噸。
  • 澳大利亞欲靠鐵礦石創收4465億!去年,中國從巴西進口2.28億噸
    來源:金十數據據澳大利亞4月23日公布的消息,初步數據顯示,今年3月,澳大利亞出口額增加29%至361億澳元(折合約1612億元人民幣)。澳大利亞統計局指出,3月煤炭、天然氣和石油出口額增加,出口至中國的鐵礦石錄得大幅增長。
  • 美英等國表態援助澳洲,將限制中國商品進口,實際早與華加強合作
    近期以來,澳大利亞商品對華出口困難一事幾乎是弄得澳大利亞方面心焦如焚,澳大利亞工商界多次呼籲澳大利亞政府儘快修復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澳大利亞政府也表現出了這方面的意願,向中國傳遞求和信號。但是,澳大利亞的示好,不過是為了緩解當下之急,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問題的錯誤所在。
  • 鐵礦石被澳大利亞掐脖子?背後是誰在搗鬼?最大進口國卻沒定價權
    鐵礦石價格高漲,中國是最大進口國為何沒定價權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呀,特別有意思,有些時候你都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捲入一些國際爭端和國際事務,明明沒有他什麼事兒,他偏要插一腿,偏要選邊兒站,很多事情讓人想不明白啊。但是最近鐵礦石的事兒,確實牽動了我們很多網友的心。
  • 進口鐵礦石有多暴利?澳大利亞賣1噸賺近800元!中國剛剛再度發聲
    國外礦山一噸鐵礦石的成本約為30美元,按照150美元/噸的均價來算,出口至中國的鐵礦石每噸淨賺約120美元(折合約786元人民幣)。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我國進口的鐵礦石規模達107335.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0.9%,已經相當於去年12個月的進口水平(10.7億噸)。按照國內研究機構測算的數據,預計今年我國總計將進口13.97億噸鐵礦石。要知道,鐵礦石買賣可以說是一項暴利生意。
  • ...被眾院彈劾當天,美政府還在宣稱將停止從中國新疆進口棉花和番茄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3日,美國政府又搬出「強制勞動」的藉口,宣稱將停止從中國新疆進口棉花和番茄。報導稱,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宣稱,將限制所謂「涉嫌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禁止來自新疆的棉花、番茄和相關產品進入美國。
  • 僅一個月損失9.2億,澳大利亞嘗到苦頭後,態度出現180度大轉變
    現在想出國旅遊的人因為疫情被困,對澳洲的國際旅遊業非常不利,僅僅一個月,澳大利亞就損失了近9.2億元,疫情持續了很長時間,澳大利亞旅遊業的損失已經非常慘重,看來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對澳洲旅遊業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因此,澳大利亞正在努力減少損失,拯救已經岌岌可危的旅遊業,中國是澳大利亞旅遊業的主要收入來源,過去澳大利亞在很多問題上挑釁中國,所以中國也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
  • 中國大使善意提醒澳大利亞後,遭澳政客反擊:大家都別買中國商品
    今年4月,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會思考為何要購買澳大利亞出產的紅酒和農產品。」這一發言的背景是,澳大利亞在美國煽動下,不友好地掀起了對中國的「國際調查」。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喊話民眾,稱新冠疫情對於中國的打擊「全面且深入骨髓」,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 澳大利亞用鐵礦石卡脖子,但中國在非洲找到破解之法
    中國進口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其中澳大利亞佔60%,巴西佔20%,中國進口的鐵礦石超過60%來自澳大利亞,這也成了澳大利亞的籌碼,也是澳大利亞拿鐵礦石當籌碼叫囂停止向中國出口鐵礦石的依仗。或許有人會問中國為什麼要進口國外鐵礦石,用自己國家的鐵礦石不香嗎?
  • 因頻頻違規,中國禁止第六家澳大利亞牛肉商的進口
    中國海關總署周一表示,不再接受澳大利亞肉類加工企業昆士蘭Meramist屠宰場出口的牛肉。中國海關並沒有提供禁令的原因,但是根據海關的數據,這家被禁止向中國進口肉類產品的加工企業歷來存在合規問題,包括標籤錯誤和裝運錯誤。
  • 國都期貨:供需缺乏亮點 棉花區間震蕩持續
    國內現貨市場棉價先抑後揚,略有收跌。進口棉價上行,內外價差持續收窄。截至11月27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28價格為14578元/噸,月累計上漲-58元/噸,漲幅-0.14%。COTLOOKA 1%徵稅價格12996元/噸,月累計上漲136元/噸,漲幅1.00%。
  • 「中國人必須買龍蝦」!澳大利亞也出現騷亂,官方行為群眾買單
    由於川普的錯誤判斷,導致疫情在美國爆發後,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很多民眾因沒有防護而被感染,川普為了轉移自己的壓力,開始污衊病毒發源於我們國家。儘管川普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但還是有一些國家選擇站在美國這一邊,一時間西方多國發起了對我們國家的追責活動,要求我們為他們國家疫情的損失承擔責任,在他們看來,是由於我們國家沒能控制住疫情,才導致的全球疫情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