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處女率高達40%,到適婚年齡也不嫁,日本已成低欲望社會

2020-12-13 東方文史

引言:愛情是人類社會無法避而不談的話題,我們從不同的跑道開始出發,第一次面對愛情的時候是那麼的手足無措,經歷的多了,我們也從曾經的懵懂害羞蛻變成了愛情達人…

美好的愛情值得我們去不斷地找尋,不斷地維護,我們願意把自己最美好的一切都奉獻給最契合的那一個人,當我們漸漸長大,懂事,再也不復曾經的單純,我們變的市,面對愛情得心應手的我們似乎也有什麼東西在不斷的離我們遠去。

1.日本陷入低欲望社會

欲望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欲望讓我們不斷地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因為欲望我們才有了期待,當一個人變得無欲無求的時候,我們整個人也就沒有了期待,很難想像一個人沒有了欲望之後,到底該如何去生活呢?日本是一個很奇葩的社會,大家都在奮力前進的時候,日本陷入了低欲望社會。

日本的轉變讓我們無所適從,從曾經那個不斷掠奪的猛獸到現在無欲無求的骷髏,日本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呢?日本在二戰之後搭上了科技的快車道,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帶動了國民的前行,那時候的他們不知道以後面對的是什麼,但是他們還是不斷的前進著。

然而凡事達到了一定程度,盛極必衰,在過往那些流逝的時光裡面,日本的經濟飛速發展,但同時也埋下了很多的隱患。日本學者有一部作品《低欲望社會》引起了很多日本人的共鳴,在這部作品裡面,日本陷入低欲望社會已經成了事實。那麼究竟日本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呢?

2.日本處女率40%,年輕人不願意買房結婚

2016年,根據日本政府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18—34歲這一最適合結婚的黃金年齡裡面,竟然有40%的人對於性沒有任何經驗,而且他們都選擇了不結婚,這樣的調查結果在我們看來是荒誕至極的。對於我們來說,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按部就班的,一旦出現了插曲就會讓我們無所適從,結婚本來就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即便有那麼多的不幸婚姻,大家還是願意去賭一把,那麼到底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日本年輕人對於婚姻一點興趣都沒有呢?

這些日本人他們拒絕戀愛,牴觸婚姻,這樣的思想也慢慢的影響了下一代,周而復始,人數不斷的遞增。在日本國內,獨自成家立業的家庭比例飛速攀升,社會的高壓力讓他們無法適應,對於他們來說成家立業所要背負的重擔讓他們無法呼吸。

不僅對於精神世界越發的單一,對於物質追求也早就不復從前了。似乎生活的欲望和物質的追求成為了日本新一代人的逃避方向了,他們逃避一切,不願去面對。這樣的現象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日本百貨行業全年營業額連創新低。

3.不願意結婚買房的真相

社會的高速發展是由年輕人來主導的,年輕人的選擇也讓社會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因為日本經濟連年低迷,職場壓力也不斷的增大,就業崗位的不斷減少讓年輕人的生存環境越來越緊張,他們的眼裡已然看不到未來。因為收入不穩定,導致他們的支出越來越困難,他們沒有能力買房,買車,他們寧可選擇睡在網吧,他們年紀輕輕就似乎不如老年了。

總結:欲望低下,多重壓力讓日本青年難以喘息,誰不期待美好生活呢,只不過這一切都因為現實的無奈而低頭。40%的不婚數字真的看得人觸目驚心,其實青年人何必如此的負面,生活每一天都是嶄新的,物質欲望和精神欲望既然可以促進我們,那麼為什麼要摒棄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日本文化和歷史,推薦史學經典《菊與刀

參考文獻《日本》

相關焦點

  • AV行業如此發達的日本,為何處女率這麼高?
    日本的色情行業其實嚴格受政府控制,未成年人是被禁止購買愛情動作片光碟的。在島國AV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風潮中,很多國人都以為日本女性,就像AV中那麼開放,但事實恰恰相反!不久前公布的一份日本"處女率",報告,結果令人驚訝——在日本20-24歲的女性中,有45.4%是處女。在不是處女的範圍中,婚前沒有性經驗者高達70%。
  • 低欲望社會: 日本「新標籤」
    文/劉慶彬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所著的《低欲望社會》最近引發熱議。這本書的副標題叫「胸無大志的時代」,在這本書中,他感嘆道:日本年輕人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會」。與此同時,日本著名廣告與調查公司博報堂調查顯示,到2035年日本1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4805萬是單身者,有配偶者約為5279萬,即約有一半日本人會過單身生活,「超單身社會」和「單身大國」正在成為日本的新「標籤」。日本應該是發達國家中,人口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了。無論是「低欲望社會」還是「超單身社會」,這些「專有名詞」的背後,是日本出生人口減少和人口老齡化的現實。
  • 日本正淪為低欲望社會,而我們需要警惕了
    連著名導演北野武都說很不理解自己的兒子,90後的他對掙大錢買豪車什麼的全無興趣,最喜歡的事情竟然是在門口小吃店排隊,買一個好吃的便當。「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麼日本正淪為低欲望社會?
  • 你知道低欲望社會嗎?一起去看看低欲望中的日本吧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世界五大管理大師之一的大前研一指出,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會」。未滿40歲的日本人,從懂事以來就面對「失落的20年」。 在連續的經濟低氣壓下,大前研一提出日本已經陷入了「低欲望社會」:即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之前購房的人數卻依然逐年下降
  • 中國會變成日本式「低欲望社會」,還是美國式「欲望過剩社會」?
    另外,我國目前單身人口達到了2.4億,20到24歲的「90後」女性的未婚比例為75%,25到29歲的「85後」女性的未婚比例高達27%,而她們60後的母親輩們,在25到29歲時的未婚比例還不到5%!因此,持續走低的出生率加上高調崛起的單身文化,讓不少中國人擔心,中國會不會走上日本「低欲望社會」的老路,當然中國和日本國情存在根本不同,因此也不少人認為,以上這種趨勢只是暫時的,隨著RCEP等協定的籤訂,未來的中國將會重新回歸世界經濟中心的位置,不但不會進入「低欲望社會」,反而會進入像美國一樣的「欲望過剩社會」,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未來中國的道路將通向何方!
  • 低欲望社會——中國的明天
    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會日本著名學者大前研一曾針對日本的狀況撰寫出版了《低欲望社會》一書,該書在日本被稱為新國富論(《國富論》為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所著)。根據大前研一的介紹,低欲望社會的特徵有四個方面:年輕人不願意背負風險,不像從前世代一樣願意獨立購屋,背負幾千萬的房貸。
  • 少子化、老齡化、東京化、移民難,日本「低欲望社會」依舊無解?
    據厚生勞動省預測,該國人口將在2053年跌破1億;2065年,日本人口將降至8808萬。日本人口面臨著悲觀的未來。來自聯合國的最新預測也表明,到本世紀末,日本人口將下降到8000萬,低於峰值的40%。「事態嚴重,可謂國難。」2019年12月26日談及低生育率危機,首相安倍晉三就要求負責「少子化」對策的首相輔佐官衛藤晟一:動員一切手段,推進相關對策。
  • 日本式職場社會:年輕人們低欲望的小確幸
    通過這些新變化,也許我們都能察覺到日本作為一個國家其社會氛圍的逐漸異常化。這種異常化,實際上是日本整體社會欲望逐漸負數化的體現。2015 年,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會》這本書中把討厭消費的年輕人構成的日本社會稱為「低欲望社會」。
  • 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不消費,年輕人已進入「低欲望」時代?
    有人說,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低欲望」的「四不時代」,很多年輕人不想結婚、不想生子、不想買房、不想消費,掙的錢只要夠自己吃飽就行。 如果我國真的進入了所謂的「低欲望」時代,那麼,我們要弄清楚,是人們主動進入低欲望時代,還是被動進入低欲望時代。
  • 日本人為什麼低欲望,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
    中國的出生人口逐年降低,造成的後果是,勞動人口不足,老齡化嚴重,未富先老,社會養老成為大問題。這點,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日本,日本老齡化早就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了。同為東亞國家,中日兩國有相似的文化,女性地位都比較低;我們可以來看一看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的名作《低欲望社會》,是怎麼談日本的問題的。
  • 低欲望社會到底有多恐怖,令你無法想像!看看日本就明白了
    說到欲望,人們能想到的基本是負面的意思,可以說多少有些偏見。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生活中欲望也是不可缺少的。這種欲望可以在各個方面表現出來,無論是你們認為的負面意義還是金錢,都必須由欲望來支撐。某種意義上欲望也是動力。因為那個可以讓你奮鬥。
  • 直擊:日本房產崩盤之殤,失去的不是房價,是低欲望下的社會行為
    很多人說,這是日本人的冷靜消費行為,但更進一步分析,這更是一種低欲望社會的行為。 這是頹廢的一代,很多日本學者擔憂。造成這一切的因素很多,其中那場爆發於1991年的房地產崩盤責無旁貸。很多人說,那場房產大崩潰讓表面上看,使得日本經濟經濟失去了20年、30年,但真正的房產崩盤之殤,當是這種低欲望行為。
  • 什麼是日本的低欲望社會?後發國家民眾都很苦?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低欲望社會確實是日本社會的一種常態,很多人認為低欲望社會短期內在我國不會出現,但是話不要說的太滿,不要講的太簡單,低欲望社會最簡單的說就是社會上的總需求不足,而且年輕人似乎不在堅持自己拼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再加上國家的經濟蛋糕無法做大,很多問題都無法解決,只能一代又一代的積壓著。
  • 「昭和養鬼平成養豚」,日本年輕人的低欲望生活,誰該背鍋?
    ,而養豚指的是日本當代整體散發出的氣象,豚是日本對於豬的稱呼,豬除了吃就是睡,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欲望,藉此來形容日本低欲望社會下的年輕人,也是我們常掛在嘴邊佛系青年。日本人從來沒有這麼富有過,那個年代的日本大媽可以用豪橫形容,買奢侈品價格連看都不看,財力和底氣比中國大媽還要強,日本富豪甚至直接買下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美國人至今都覺得很氣憤,不過自從90年代初期,美國刺破日本的經濟泡沫之後,日本經濟就進入了看不到盡頭的衰退中,而日本低欲望的社會也由此開始。
  • 古人的結婚年齡一般是多少歲?歷朝歷代對適婚年齡有什麼規定?
    不過按照舜禹結婚年齡為三十歲,他們作為當時的帝王,可以推斷出,堯舜禹時代的適婚年齡應該是三十歲在周朝倡導「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在《禮記·曲禮》說:「男子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室始得理男事,女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大概意思是,男子二十歲就成年了,女的十五歲就成年了,但是還未完全成熟,生產和生活的技能還有所欠缺,到了三十歲這些技能基本完善,可以結婚生子了。
  • 日本18至39歲女性40%不結婚,中韓越跨國戀增多,低欲望生活成主流!
    日本18至39歲女性40%不結婚,中韓越跨國戀增多,低欲望生活成主流!日本這兩年的婚慶和母嬰行業已走入下坡,滿大街都是老年人,四處全是老年公寓和養老院,雖然日本給了很大的補貼針對於結婚和育兒,但現在日本年輕女性越來越多不願意走入婚姻,而育有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少,而日本的很多行業開始另闢蹊徑,開始在老年人身上下功夫,連珠寶店都推出老年人喜歡的款式,旅遊業也發揮自己的優勢,開設各種夕陽紅的路線,專門服務於年紀超過50歲的顧客。
  • 90後低欲望?透視日本「平成廢宅」和中國「佛系青年」的差距
    日本管理學宗師大前研一在的《低欲望社會》一書中描述了日本年輕人目前極低欲望的狀態:衣:不追求大牌,平時喜歡打扮得比較樸素;食:可以接受一日三餐都是便利店的微波爐食物,一天食物開銷可以不到1000日元(約60元人民幣);住行:即使貸款利率低至2%,也不願意貸款買房買車。在這種狀況下,少子化、老齡化問題會持續下去。
  • 超4成日本年輕女性不結婚不戀愛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享受單身?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超4成日本年輕女性不結婚不戀愛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享受單身?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結婚的欲望卻越來越低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超4成日本年輕女性不結婚不戀愛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年輕人都不想結婚了?
  • 低欲望的日本:優衣庫受歡迎 村上春樹也喜歡淘二手衣服
    編者按:   不消費、低生育率、老齡化、年輕人失去上進心,這就是日本作家大前研一所說的「低欲望社會」表徵。今年10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欲望社會》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這是「大前研一獨家授權唯一完整中文版」。   第一財經專訪《低欲望社會》中文版譯者姜建強,請他談日本社會的這種普遍狀態。
  • 日本40歲以下成年人1/4沒有性經驗?真相太吃驚!
    40歲以下日本人中有1/4沒有性經驗,比例還在不斷上升日本一項調查結果發現,40歲以下的成年人中,處男和處女的比例都在增加,甚至已高達四分之一:在18-39歲的日本男性中,從未有過性經歷的人群比例已經從1992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