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涵控股第二?這家夫妻創立的淘寶「神店」即將登陸A股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野馬財經

作者 |餘青

編輯 |繆凌雲

來源 |風雲資本界

隨著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入,電子商務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而服裝服飾類產品作為網購的第一大品類,近幾年服裝電商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服裝電商市場規模達10133.7億元。

2019年我國有70.4%的消費者擁有網購服裝經歷,76.9%的消費者購買服裝是通過線上渠道,我國消費者服裝購買價位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在200元以下及301-500元價位區間我國消費者更傾向於線上購買,網購服裝關注因素主要為質量和款式,其中質量和款式關注度分別為62.2%、60.9%。

近日,經營日系中高端女裝的日禾戎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戎美股份」)向深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擬創業板上市。

或許你沒聽說過戎美,但很可能知道「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RUHN.O)。2019年4月,如涵控股成功赴美上市,成為「網紅電商第一股」。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家店鋪——戎美與如涵控股類似,主要在淘寶經營外套、風衣、針織衫、T恤、吊帶、褲裝、連衣裙等日系高端女裝。不同的是,戎美這家店鋪沒有如涵控股中像張大奕一樣的網紅支撐,卻曾在淘寶獲得銷量第一的好成績。

夫妻創立「神店」?

說起這家店鋪,就不得不提起公司創始人溫迪和郭建。早期,溫迪因偏愛日系白領風格的服裝,於2006年在淘寶上開一家女裝店鋪,取名戎美。畢業於清華大學MBA的溫迪曾表示「每個女人都有一顆開店的心,我從未想過小打小鬧」。

但作為丈夫的郭健在2006~2012年期間,對妻子網上開店一直抱著支持並懷疑的矛盾態度。兩人高中相識,畢業後相戀並結婚。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學專業的郭健,同樣擁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作為金融金領,郭健曾於2003年7月至2006年8月擔任常熟市大慶石化產品銷售有限公司項目經理;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擔任BP公司分析師/交易員;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擔任Cargill公司交易員;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擔任Glencore公司交易員。

直到2012年,郭健為了給妻子分擔壓力,從金融投資人的角度出發,逐漸意識到電商的可能性,於是辭去百萬年薪的工作回國。戎美此時的團隊已擴充到近百人,由此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夫妻店。丈夫負責人事和財務,妻子則主抓產品和設計。

創立之初,老客戶想要預訂,新客戶想要嘗鮮,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溫迪選擇了秒殺這種形式,誰搶到誰買。

「有什麼賣什麼,我們做秒殺這種形式的根源在於產品數量少,即使想上聚划算也報不了名,搜索也搜不到自己」,在溫迪看來,淘寶大流量裡最多只有10%是自己的潛在客戶,所以廣義上的引流轉化率並不高,還不如將精力放在產品方面。如果產品質量再不能保證,秒殺也失去了根基。

供不應求的狀況既是無奈的事實,卻意外地成為吸引新用戶的噱頭。「神店」的稱號就此在圈內傳開了。戎美股份也獲得了不錯的業績,2015年榮獲淘寶女裝第一,店鋪成交額達上億規模。

好評如潮,卻業績下降

戎美股份近期表現怎麼樣呢?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戎美高端女裝」在產品相符、服務態度和物流服務三個維度的店鋪評分均接近滿分,粉絲數量超過400萬,門店好評率超過99.9%。2019年度,戎美股份購買次數大於5次的客戶數量超過7萬人。優質的品牌形象和較高的顧客滿意度,使得公司抓住新零售時代帶來的機遇,實現自身業務的不斷發展。

但是,戎美股份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度,公司收入為5.85億元、7.04億元及6.94億元人民幣,營收有所下滑。

對此,戎美股份在招股書中稱,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規模較2017年提升20.50%,一方面公司憑藉其多年線上銷售的運營經驗及品牌塑造,積累了一批粘性較高的客戶;另一方面,通過口碑傳播及公司良好的品牌信譽,亦有新客戶嘗試購買。在此背景下,公司 2018 年銷量和單價均呈現增長趨勢。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與2018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較2018年降低1.46%,主要系2019年春節較早從而縮短了線上服飾銷售旺季時長以及暖冬對消費市場的整體影響所致。

由於服飾消費具有季節性特點,對於服飾零售企業而言,春節假期是其銷售的一個重要時點。春節前銷售的商品以秋冬服飾為主,春節後銷售產品以春夏服飾為主,由於兩季服飾單價和銷量存在顯著差異,導致春節前後服飾零售企業日營業額差異較大。2019年春節比2018年提前十天,銷售旺季時間縮短對公司營業收入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另外,2019年冬季屬於暖冬年份,受暖冬因素的影響,2019秋冬季公司產品中售價較高的羊絨類產品(如針織衫、大衣)的銷售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進而導致公司營業收入有所下降。

毛利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公司營業收入規模是其產品服務質量、市場競爭能力、行業發展前景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影響公司業績變動的根本指標。而毛利率水平反映了公司對產品的定價能力和對成本的控制能力,將對公司盈利水平產生直接影響。

招股書顯示,戎美股份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8.51%、40.31%和46.53%,在報告期內呈現增長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戎美股份產品的綜合毛利率卻顯著低於錦泓集團、安正時尚、欣賀股份、朗姿股份等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對此,戎美股份稱,公司主要系從渠道成本的角度,線下銷售模式由於其終端售價需充分覆蓋門店租金成本和經銷商或直營門店運營成本等,推高了終端銷售價格。

與之相對的是,線上服飾零售企業多採用垂直化的銷售模式,往往為企業和消費者直接溝通,免去了中間環節,大幅降低了商品的流通成本和信息的溝通成本。一方面,公司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經營服裝的設計、供應鏈管理和銷售業務;另一方面公司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服飾,綜合成本加價倍率較低。故公司的綜合毛利率顯著低於同行業服裝零售上市公司。

相關焦點

  • 如涵控股宿命論:網紅命薄?
    來源:易簡財經易簡財經輸了陣的張大奕,帶不動的如涵控股?自己投資時常有走眼的王思聰,對如涵控股(NASDAQ:RUHN)當初上市的判斷卻是相當精準。而張大奕和如涵控股的另兩位「頭部網紅」均未出現在這份TOP50的榜單中。更悲催的是,在這份月度MGV榜單中,TOP3的薇婭、辛巴、李佳琦的月銷售額均比如涵2020財年全年營收的12.96億元高出許多。作為如涵控股的「核心資產」,張大奕與頂流「帶貨女王」的段位差距越來越大,也意味著如涵控股商業價值的「減值」。
  • 如涵控股大「奕」惹麻「凡」,網紅帶貨未阻股價連續下跌
    公開資料顯示,如涵控股所屬公司為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為馮敏,主營業務為從事自營和其他品牌基礎化妝品及美容配件的批發銷售。2016年8月,杭州如涵控股有限公司發布《關於變更公司證券簡稱的公告》,公司證券簡稱由「克裡愛」變更為「如涵控股」,公司證券代碼 832887,登陸新三板。
  • 如涵控股長期虧損擬從美股退市:網紅不努力,三年就過氣
    文章裡會花一兩段介紹,說她算得上是李佳琦和薇婭們的前輩,是中國「初代帶貨網紅」,她背後的公司如涵控股當年上市時稱作「中國網紅第一股」。但令人唏噓的是,距離張大奕大紅大紫其實也就過了四年左右的時間。如今她旗下的公司如涵控股,長期虧損,市值相比一年多以前上市時候已經縮水超過七成,正準備從美股退市。
  • 如涵控股:平臺化成功轉型 高質量紅人矩陣孵化打開增長空間
    在國內領先的港美股資訊平臺智通財經主辦的「2020智通財經中概股高峰論壇暨港美股秋季策略會」上,如涵控股(RUHN.US)投資者關係高級總監宋侃就公司發展現狀、戰略,與現場投資者做了零距離的面對面溝通。
  • 偌大如涵,難抵一個張大奕
    而對於張大奕來說,比銷量更加糟心的,還有背後母公司如涵控股萎靡不振的股價和那一份亟待公布的二季度財報。11月23日,如涵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9月30日,如涵控股第二財季營收2.48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9%;歸屬於如涵控股的淨虧損達3120萬元,而上個財季這個數字是淨利1070萬元。
  • 前有聚美優品陳歐「陳兩塊」,今有如涵控股張大奕「張三塊」
    其中,如涵控股認為的頂級KOL僅有8人,微型KOL則達到了127人。數據顯示,8名頂級KOL在2020年第三季度(對應2021年第二財季)為如涵控股帶來了3320萬元的服務收入,在全部KOL的佔比為31.6%。張大奕則是核心中的核心。
  • 80後打造"網紅孵化器" 阿里3億入股如涵
    不論是旗下網紅頻繁刷新電商記錄,還是不久前借殼登陸新三板,如涵從網紅背後開始逐漸走上臺前,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座「網紅孵化器」由來自蒼南的80後溫商馮敏一手打造。而就在昨天,阿里巴巴3億入股如涵成為其第四大股東。
  • 如涵沒有第二個張大奕,那美ONE會有第二個李佳琦嗎?
    一個頭部主播就能養活一家MCN機構,同樣,一家MCN機構也很難有第二個頭部主播。短視頻直播帶貨達人背後多有MCN機構在發力,像李佳琦背靠的是【美ONE】,張大奕背靠的是【如涵】,薇婭背靠的是【謙尋】,李子柒背靠的是【微念】等等。
  • 揭秘如涵(RUHN.US)巨虧真相:1.5億營銷費花在了哪,為何錯過電商直播?
    但更多的跡象表明,裂哥是去開自己的淘寶店了,去年9月的時候就有過預告。在裂哥從微博「消失」的日子裡,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上市了,成為中國第一家登陸納斯達克的網紅電商。4月3日,公司旗下大部分博主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了一條「慶祝如涵上市」的置頂微博。在上市前的招股書中公布,像裂哥這樣能出現在商務合作刊例上的博主,如涵控股一共籤約了113位。不過,上市可能是如涵真正噩夢的開始。
  • 剛剛,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回應:深表歉意,懇請公司調查!「總裁夫人...
    受此事件影響,張大奕身後的中概股如涵控股開盤一度跌幅超9%,截至17日收盤跌幅為6.36%,市值蒸發約2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且在盤後時段繼續微跌。目前,如涵控股的市值大約3.2億美元。不過,身陷輿論風波的張大奕在4月17日依舊照常發微博「營業」。
  • 如涵控股:業務成功轉型,平臺模式優勢凸顯,平臺服務收入激增101%
    在業內人士看來:「擁有業績支撐的如涵控股才是純正的網紅經濟概念股,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事實上,如涵控股於6月3日公布2020財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業績後,由於強勁的運營業績和良好的財務表現,已引起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股價明顯走強。   數據顯示,如涵控股2020財年GMV一舉突破40億元整數關口(人民幣,單位下同),達40.358億元,同比增長41%。
  • 這家「淘寶神店」要上市了!北大清華夫妻檔年入7億
    近日,深交所公布了日禾戎美(下稱「戎美」)的招股說明書,這家曾經的「淘寶神店」正在衝刺創業板。站在IPO門口的戎美,源於 2006 年一家專賣日系女裝外貿尾單的淘寶店,江湖上流傳著不少它的傳說:開店前 8 年只做「秒殺」, 0 推廣居然做到了 0 庫存,年銷售額早早破億,衝到淘寶女裝榜單前列,這才有了「神店」的稱號。
  • 基於Kol團隊優異帶貨能力,如涵股價呈現40%強勢增長
    在眾多MCN機構之中,如涵控股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網紅電商第一股,在大促活動中更表現出強勁實力。  根據淘寶聯盟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發布618站外達人機構帶貨榜顯示,在618大促期間,MCN機構如涵控股、多麥股份、彥祖文化分別佔據機構帶貨TOP3,而MCN機構如涵控股、多麥股份、彥祖文化分別佔據機構帶貨TOP3。
  • 如涵發布2021財年一季報,淨利超千萬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燕平上年一季報虧損2160萬元,2021財年一季度淨利1070萬元,9月14日,「網紅第一股」如涵控股(RUHN.US)發布的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淘寶總裁疑出軌千萬粉絲女網紅,最受傷的是……
    被警告的「張大奕eve」則是昔日中國電商第一網紅、中概股「如涵控股」第二大股東、「公司核心資產」張大奕。1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八卦這一事件絕非一般的娛樂八卦可比,其「價值」直接可以用美金計算。蔣凡的動作更為正式,據新浪科技4月18日下午消息,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在阿里內網發帖,表達了兩個主要觀點:第一,因為家人在微博上的言論和一些不實網絡傳言給公司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深表歉意;第二,他懇請公司對自己展開相關調查。品品「不實網絡傳言」的提法,也是「一場誤會」的口徑。
  • 戎美股份衝擊創業板 女裝「淘品牌」第一股即將誕生?
    賣零食的三隻松鼠,賣御泥坊面膜的御家匯,賣廚房小家電的小熊電器,登陸A股,如果算上境外資本市場,還可以加上如涵控股等。但是,在電商最主要類目的女裝板塊,至今都沒能誕生一家A股上市公司。7月31日,日禾戎美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戎美股份」)披露IPO招股書,擬登陸創業板募資6.01億元,主要用於建設生產基地。戎美股份主營業務為線上服飾品牌零售,依託「戎美RUMERE」品牌,年SPU達到4000款,通過天貓和淘寶銷售。
  • 戎美股份衝擊創業板,女裝「淘品牌」第一股即將誕生?
    賣零食的三隻松鼠,賣御泥坊面膜的御家匯,賣廚房小家電的小熊電器,登陸A股,如果算上境外資本市場,還可以加上如涵控股等。 但是,在電商最主要類目的女裝板塊,至今都沒能誕生一家A股上市公司。 專攻淘寶渠道? 淘寶升級推出天貓商城後,阿里系平臺實現差異化發展,品牌商以天貓商城為主要渠道,淘寶更適合中小賣家,主打性價比。 從2019年「雙11」服裝類店鋪銷售排名來看,天貓前十均為優衣庫、波司登、森馬、GXG等品牌商家,而淘寶前十大多為吾歡喜的衣櫥、雪梨定製、K姐自製女裝等網紅賣家店。 從規模來看,兩大平臺更是相差巨大。
  • 帶貨達人機構No.1 如涵(RUHN.US)「618」以來股價漲超40%
    近日,據淘寶聯盟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發布的「618站外達人機構帶貨榜」顯示,6月1日-6月20日「618大促」期間,MCN機構如涵控股、多麥股份、彥祖文化分別佔據機構帶貨TOP3,李佳琦所在的美ONE獲得第五名。
  • 九江這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
    九江這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 2020-10-20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