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士兵譁變,國家政權被推翻,發起者曾接受美軍高級訓練

2021-01-20 築壘地域Z

近日,非洲發生了一件大事。西非國家馬裡發生了譁變,當地叛軍成功的推翻政府,成為了國家掌權人。

據報導,本月17日當天,馬裡首都馬科附近軍事基地的士兵突然發生譁變,大軍在一位名為戈伊塔的特種兵司令帶領下,侵入了國家的首都。而在一天後這些叛變的士兵就完全的控制住了首都地區,國家的掌權者以及政府要員被叛軍抓獲,面對情緒激動的叛軍,為了不再出現流血事件,這些政府高官不得不向叛軍妥協,最終馬裡的總統凱塔按照叛軍的要求,宣布解散了馬裡政府。至此,策劃並實施此次事件的戈伊塔成為了馬裡的實際掌控者。

在政府宣布解散後,為了能夠名正言順的接管,這些叛軍成立了"人民救助委員會",打著為人民的旗號,推選出戈伊塔做委員會的負責人,以此來正式的接管政府工作,隨後戈伊塔還對此進行了媒體宣傳。此次叛軍推翻政府可謂是乾淨利落,僅用3天就完成了發起、推翻、接管等一系列工作,可以稱得上是十分完美。這名完美的操作背後一定有著周密的計劃和安排,這也成為了外界討論的熱點。

在外界關注這件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慢慢的浮出水面。這夥叛軍的領頭人戈伊塔背後有著強大的背景,它不僅僅是馬裡的特種部隊司令,還是美國的得意門生。他此前曾受到過美軍的"神秘培訓"。美國曾打著提高軍事素質的旗號,對很多馬裡人進行過軍事訓練,戈伊塔正是其中的一員。雖然這個訓練是面對大眾的訓練,但是戈伊塔卻享受了與其他人有著不一樣的待遇。

在美軍對馬裡人進行訓練期間,戈伊塔除了和大家一樣參與常規的訓練外,他這名"優秀"的學生還被老師選中,學習了美國空軍的高級軍事課程。不僅如此,最後他還被美國與德國聯合設置的一個軍事項目選中,被美國與德國進行了重點培養。在這件事被挖出後,很多人表示,此次戈伊塔推翻馬裡政府,很有可能是美國在背後進行了支持。

一位不願意透露身份的分析師表示,此次馬裡譁變很有可能與美國有關,如此大的行動,並不知道簡簡單單就能促成的。近些年來,美國也一直不斷的做著幹擾他國的政權的事,就像是美國近一段對伊朗採取的種種行動,實際上就是想推翻當前的德黑蘭政府,讓對美國有利的人替代。而在馬裡的事件中,戈伊塔正是美國的學生,非常符合這個邏輯。

相關焦點

  • 馬裡軍人譁變!曾高調炫富的「黃金國」如何變成最窮的國家
    一則來自非洲的消息19日登上各大平臺頭條——馬裡軍人譁變總統和總理被扣押隨後不久總統凱塔在電視上發表講話:「我宣布立刻辭去我的職務,一切職務」19日凌晨,馬裡總統凱塔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職「阿拉伯之春」的顏色革命席捲伊斯蘭世界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葉門、敘利亞先後發生革命和戰爭2011年利比亞卡扎菲被打死大量武裝人員和武器裝備進入馬裡北部加入以獨立為訴求的民族武裝組織2012年1月馬裡北部發生武裝叛亂3月馬裡首都發生軍事政變民選總統被軍隊推翻
  • 一塊小小的巧克力,有何能力成為美軍的精神依靠,甚至因此譁變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士兵在行軍打戰,除去必要的訓練和裝備,食物必須充足。所以部隊中必定會設有炊事班,畢竟民以食為天,但前線戰火紛飛,不可能一日三餐按時按點做,這時候就需要有應急口糧,以此維持軍隊的戰鬥力。
  • 泰國國王權力滔天,就是真正的皇帝,為何美國不推翻其政權
    【提問】泰國國王權力那麼大,幾乎是「真正的皇帝」,為什麼美國不推翻其政權至於是皇帝,國王,還是總統,那都泰國人自己的事情,其他國家管不著他們內部的事情。美國是跟泰國一樣的獨立政權國家,管好美國自己的事情就行,其他任何國家內政的事情,美國都不應該參與,也不應該幹涉,更沒有權力去推翻其他國家的政權與統治者。
  • 馬裡士兵戰術演習,用包頭布代替口罩,56衝仍是他們的主力裝備
    訓練中的馬裡士兵,注意右側這位的臂章是藍、白、紅三色條紋,這是法國軍隊的象徵,說明他是法國派來的軍事教官,指導馬裡士兵的軍事技能。 疫情當下,不管是法國士兵還是馬裡士兵,演習過程中都戴上了口罩。
  • 擔心川普發動民兵推翻大選,美軍方正在秘密做準備
    擔心川普發動民兵推翻大選,美軍方正在秘密做準備) 據美國媒體報導,五角大樓和華盛頓地區的軍事高層人員正處於戒備狀態,警惕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在其總統任期最後的日子裡可能會做些什麼。
  • 為了一條運河,美國就入侵一個國家
    1989年12月20日美軍發動突然襲擊,入侵了中美洲小國巴拿馬,推翻了諾列加政權。諾列加被指控走私毒品到美國,壓制巴拿馬境內的民主,以及威脅美國公民人身安全。
  • 委內瑞拉反對派欲武力推翻馬杜羅
    原標題:委反對派欲武力推翻馬杜羅[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2月8日報導]題:瓜伊多不排除使用武力推翻馬杜羅(記者路易斯·加西亞)委內瑞拉臨時總統胡安·瓜伊多表示,不排除使用武力讓馬杜羅下臺。瓜伊多8日在接受西班牙國家廣播電臺採訪時說,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繼續對馬杜羅政權施壓。
  • 多枚火箭彈從天而降,美軍基地再次遇襲,目標已鎖定頭號對手
    圖為中東美軍最近中東地區又傳來爆炸聲,美軍基地再次遇襲,多枚火箭彈從天而降,直接命中了美國大使館,爆炸的火光照亮了整片天空,而有消息稱,這次襲擊是親伊朗武裝發起的,看來這支武裝的目標已鎖定頭號對手美國了
  • 巴拿馬領導人諾列加上臺後做了什麼事,為何被推翻下臺了
    重者則會赤膊上陣,直接軍事入侵顛覆政權。1989年12月20日,美國出動3萬名士兵和300架戰機,公然入侵主權國家巴拿馬。將一國領導人諾列加綁架至美國接受審判,眾多巴拿馬軍人和平民在此次入侵中喪生。奇怪的是,早在1954年,就成為美國中情局情報員的諾列加。不正是在美國扶持下,才於1981年成為巴拿馬領導人的嗎?
  • 穆巴拉克政權被推翻4周年 埃及多地爆發衝突至少18死
    25日是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政權被推翻4周年「紀念日」。當天,埃及多地爆發遊行示威並引發衝突,造成至少18人死亡。 前總統穆爾西的支持者當天在埃及首都開羅以及亞歷山大、法尤姆等多省的遊行示威中同軍警和居民發生衝突,一些示威者被逮捕。 埃及衛生部發言人稱,25日全國範圍內的衝突共造成至少18人死亡。
  • 美軍不敢對伊朗開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以美軍現有的實力,如果正兒八經的和伊朗開戰,伊朗根本頂不了多長時間,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大家不要過分高估伊朗的軍事實力。但戰爭不像玩遊戲那樣,打完一局就沒事了,真正讓美國棘手的是戰爭結束後的問題。伊拉克戰爭,美英聯軍很快就把薩達姆政權推翻了,但直到現在,17年時間過去了,美軍不僅不能從伊拉克的泥淖中完全抽身,「民主化」的伊拉克國內一片混亂,甚至反美呼聲越來越高。所以美國知道,如果他現在徹底從伊拉克撤離,美國在伊拉克十多年的經營就會付之東流,甚至伊拉克再次高舉反美旗幟也大有可能。
  • 被美國侵略過的國家,還會倒向美國?作這種夢的人該醒醒了
    近日,隨著美國國勢的逐漸衰落,以前很多被美國侵略的國家,也紛紛開始站出來反對美國了,雖然國際輿論上有聲音說,還是有不少被美國扶持起來的政府親美,但是那些被美國侵略過的國家,也並非全部都導向了美國,比如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在亞洲發生的兩場戰爭,與美國交戰的兩個國家就都沒有倒向美國。
  • 美軍另眼相看的「人民聖戰者」 令伊朗政府頭疼
    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的成員正在進行訓練  日前,伊朗革命衛隊成功俘獲一架美國無人偵察機,令美國對伊朗的多年暗戰露出冰山一角。面對目前的形勢,美國迫切需要有關伊朗內部的情報,由於美軍的高技術偵察作用有限,美國正竭力搜羅伊朗反對派充當耳目,其中就包括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MEK)。  讓美軍「另眼相看」  據美國CNN披露,當美軍忙於撤離伊拉克之際,美軍中央司令部卻為一個恐怖組織的前途與伊拉克政府交涉,希望後者給予其政治避難的待遇。
  • 美國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今年1月,美國在伊拉克發動空襲,導致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死亡後,伊拉克就與俄羅斯恢復了有關購買S-300防空系統的談判。伊拉克外長還在訪俄期間表示,希望在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中,俄方能向伊拉克軍方提供情報支持。
  • 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喊話美軍:所有戰爭必須結束,是時候回家了
    剛剛上任不久的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Christopher Miller)第一次向全體美軍的喊話,核心內容只有一條。據美國福克斯新聞(FOX)11月14日報導,克里斯多福在本周五寫給所有美軍的一份備忘錄中表示,所有戰爭都必須結束,而結束戰爭需要妥協與夥伴關係,我們迎接過挑戰,我們全力以赴,而現在是時候回家了,「我要對我們所有的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以及其他專業人員說,繼續勇敢!我們將一起把我們的國家帶向新的高度。」
  • 美軍F16戰機在深夜訓練時突然墜毀,是伊朗動手了嗎?
    圖為F16戰機近日,據媒體報導,深夜大洋彼岸又傳來一聲巨響,美軍一架F16戰機在深夜訓練時突然墜毀,飛行員生死未卜,對此有網友表示,難道是伊朗動手了嗎?圖為F16戰機F16是一款單座單發布局噴氣式多用途戰鬥機,服役於美國空軍,並被超過30個國家引進,採用了較為先進的氣動布局,發動機的推重比也較高,擁有十分不錯的機動性能,戰機共有9
  • 美四星上將:短期內開戰美軍無敵,但中國軍力將在2035年趕上美國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環球網12月9日報導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四星上將馬克·米利12月8日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CEO理事會峰會上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尋求更多的經濟投入,使其軍事實力在2035年趕上美國,並計劃到本世紀中葉有能力在武裝衝突中擊敗美國
  • 《戰爭機器》首曝預告 皮特變身前美軍作戰司令
    《戰爭機器》改編自麥可-哈斯丁的小說《經營者》(The Operators),講述了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將軍的故事,他麾下部隊曾經活捉薩達姆,推翻塔利班政權曾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他任職期間,美軍屢次發生虐囚事件,最後因為不當言論引咎辭職。  導演兼編劇大衛-米肖德重新創作了故事,真實與虛構相結合,讓影片更加荒誕。
  • 如何看待無產階級的政權「巴黎公社」?
    巴黎自法國大革命後社會動蕩不斷,加之沒有一個社會制度能夠體現各階級的利益,而各階級特別是中下層階級漸漸發現自身可以掌握了變革社會的力量,所以無數大大小小的國家思想辯論和暴動起義從未停息,而共產主義的思潮就在這樣的前提下蓬勃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