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民針刀解讀——豎脊肌

2021-03-01 天民針刀

豎脊肌群是一個很廣義的,很難以定義的名詞,它們走在脊柱的兩側,通常位於棘突往外一個手掌的距離。大部分的豎脊肌位於胸腰筋膜及中層和淺層的下層,豎脊肌家族包含棘肌、最長肌、髂肋肌。每一組肌肉又再根據三個部位被區分為三組,因此共有九組肌肉。個別的肌肉之間也有重疊的情況,且在大小和長度上都有很大的變異性

      

  豎脊肌大部分都連接到一個扁平厚實的共同肌腱上,共同肌腱就位於骶椎上。這個共同肌腱將豎脊肌固定在許多位置上,從這個共同肌腱往上有棘肌,最長肌,髂肋肌。共同的肌肉附著點將在下面給大家講述。

  棘肌:棘肌包括了胸棘肌、頸棘肌、頭棘肌。一般說來,這組小的且常常不清楚的肌肉從共同肌腱的上端出發的,這些肌肉往上走到大部分胸椎的臨近的棘突,或在頸部區域連到項韌帶,而頭棘肌則常與頭半棘肌融合在一起。

  最長肌:最長肌包含了胸最長肌,頸最長肌,頭最長肌,這整組肌是豎脊肌群中最發達的一族。胸最長肌的組織從共同肌腱往頭部方向散射除去,主要連接到大多數肋骨的後端。在脖子區域,頸最長肌在連接到頸椎橫突的後結節前會稍微向內交角。相反的,頭最長肌則是在連接到顳骨乳突後緣時,會稍微向外走。頭最長肌和頸最長肌上部的小斜角可協助頭項部的同側迴旋。

  髂肋肌:髂肋肌包含了腰髂肋肌、胸髂肋肌、頸髂肋肌。這群肌肉估計佔據了豎脊肌最外側的區域。腰髂肋肌從共同肌腱出發,向上稍微向外走,連接到下肋骨;胸髂肋肌則持續向上垂直前進到中肋骨和上肋骨的外側;從這個點起頭髂肋肌持續向頭部前進,並稍微向內,與頸最長肌一起連接到中頸椎橫突的後結節上。

  豎脊肌肌群橫跨了整個中軸骨,這個解剖學上的特明顯對中軸骨的大動作控制,而非單節的精細動作控制。豎脊肌雙側收縮時可伸直軀幹,頭部,及頸部。這群肌肉相對大的橫截面積也使它們可以產生很大的伸直力矩,應用與抬舉或搬重物時。

  肌連接:

  1,下方,起自骶骨和髂骨

  2,上方,至下6個肋骨的下緣

  功能:伸展、側屈和旋轉腰椎,

  肌連接:

  1,下方,下6個肋骨下緣的內側

  2,上方,上6個肋骨下緣

  功能:伸展,側屈和旋轉胸椎

  肌連接:

  1,下方,至上6個肋骨的上緣

  2,上方,至中間掏椎的橫突

  功能:伸展,和旋轉頸椎

  肌連接:

  1,下方,至腰椎橫突

  2,上方,至所有的胸椎橫突尖端和最後9個或10個肋骨的結節和角之間

  症狀:

  疼痛部位:腰痛,背痛脊柱旁疼痛,脊柱旁的肌肉緊張、彎腰困難。

  1,當緊繃的表淺脊柱肌肉擠壓感覺神經時,可引起表淺脊柱肌肉全長的緊繃。

  2,後背的皮膚感覺過敏或出現片狀的麻木。

  3,從尾骨到顱骨基底部全長均感覺疼痛和緊縮。甚至睡覺時都能感知到背痛,CT,X線、核磁共振等檢查均無結果,伸展運動、正脊治療、一般按摩等沒有什麼明顯效果。後期發展為後背僵硬,表淺脊柱肌肉惑覺就像木柱。

  4,髂肋肌的勞損引起的疼痛還能被投射至身體前方或內臟器官,而被誤認為心絞痛、胸膜炎、闌尾炎或其他的內臟疾病。來自表淺脊柱肌肉勞損的疼痛可被錯誤地解釋為腎結石、腫瘤、肋骨炎症、韌帶撕裂或椎間盤突出等問題與深層脊柱肌肉的損傷相比,表淺脊柱肌肉的勞損引起的疼痛要更深廣。

  5,下背部僵硬或緊縮感是背部肌肉潛在性勞損的一個現象,即便你目前還沒有感覺到疼痛。一側背部肌肉持續收縮的勞損可進而導致脊柱側凸。由勞損引起的肌肉持續緊張還可使骶髂關節脫位,而引起骨盆扭曲或翹起。

  1,突然舉起或當身體沒有站直或重心不對的時候舉起一個對你來說太沉的物品,

  2,長期的不活動或保持一種緊張的姿勢太長,

  3,重複的工作使肌肉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1,用後背按摩器點按胸椎棘突旁的豎辣肌群胸椎棘突上附著點,點按以局部疼痛感減輕為主。

  2,用後背按摩器點按胸椎椎板旁的豎脊肌群胸椎椎板與關節突上附著點,點按以局部疼痛感減輕為主。

  3,用後背按摩器點按胸椎椎板旁的豎脊肌旁的肋骨上的附著點,點按以局部疼痛感減輕為主。

  1,在工作和玩耍時,你應該雙腳站立保持平衡並直接對著要處理的物品,要考慮如何均勻分布負重。

  2,注意勞逸結合,不要持續工作太久,中間穿插著休息。

  3,淺層脊柱肌肉協助呼氣、腸蠕動、咳嗽和打噴嚏,當向前或向兩側彎曲身體時它們還能穩定身體,它們參與保持身體的直立和平衡,與深層脊柱肌群一樣,當靜靜地站著時如果身體的重心控制得很好的話,這些長肌肉也會十分放鬆。

●天民針刀立足於湖北中醫藥大學針刀醫學研究中心,以權威專家張天民教授為首席專家,致力於針刀規範化、標準化操作的推廣,以及由弓弦力學解剖系統和網眼理論為基礎的針刀整體松解術的傳承。

關注微信公眾號 天民針刀【Acupotomy】,回複姓名,電話,郵箱,免費送3d解剖軟體一套。

長按即可識別關注「天民針刀」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豎脊肌群、豎脊肌的詳細解讀
    豎脊肌群:豎脊肌是用於伸展和維持脊柱和胸廓平衡的肌群的集合詞彙,它們在咳嗽和腸道運動緊張時也發生強力收縮。
  • 豎脊肌解讀,很詳細!!
    大部分的豎脊肌位於胸腰筋膜及中層和淺層的下層,豎脊肌家族包含棘肌、最長肌、髂肋肌。每一組肌肉又再根據三個部位被區分為三組,因此共有九組肌肉。個別的肌肉之間也有重疊的情況,且在大小和長度上都有很大的變異性
  • 豎脊肌的位置及豎脊肌鍛鍊方法大全
  • 豎脊肌
    上固定時,使骨盆前傾豎脊肌為脊柱後方的長肌,下起骶骨背面,上達枕骨後方,(豎脊肌在背部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溝通和加固作用,豎脊肌它是受到全部脊神經後支支配,不是分段,在每塊背部肌肉收縮舒張時,它也起到了一個協調作用,比如在做深呼吸的時候,外側為髂肋肌,止於肋角他能和下後鋸肌協同擴張肋骨,豎脊肌它還起到一個限制肌肉的過度收縮和潤滑作用,就像帶脈環腰一周,束縛十二條經絡經,豎脊肌貫穿聯結上下和脊柱的橫突左右
  • 豎脊肌解剖
    上固定時,使骨盆前傾豎脊肌為脊柱後方的長肌,下起骶骨背面,上達枕骨後方,(豎脊肌在背部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溝通和加固作用,豎脊肌它是受到全部脊神經後支支配,不是分段,在每塊背部肌肉收縮舒張時,它也起到了一個協調作用,比如在做深呼吸的時候,外側為髂肋肌,止於肋角他能和下後鋸肌協同擴張肋骨,豎脊肌它還起到一個限制肌肉的過度收縮和潤滑作用,就像帶脈環腰一周,束縛十二條經絡經,豎脊肌貫穿聯結上下和脊柱的橫突左右
  • 豎脊肌的鍛鍊方法
    豎脊肌的位置  部位:脊柱兩側,由棘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組成。
  • 豎脊肌為什麼容易損傷?
    豎脊肌又叫骶棘肌,是位於腰椎旁的一組肌肉,從內向外依次為棘肌、最長肌和髂肋肌。其主要功能是伸展軀幹,如果豎脊肌出現功能障礙,無論是痙攣或者張力增高,都容易使患者出現腰痛症狀。究其易受損的原因,是因為豎脊肌的靜態作用在對患者的日常活動、運動中的維持姿勢和動態活動具有著重大的意義。
  • 訓練乾貨 | 了解豎脊肌
    拉伸是為了恢復肌肉纖維的強韌度,而強化肌肉才是解決豎脊肌磨損的主要辦法。練豎脊肌,背部挺直是關鍵!上面說完了豎脊肌有多重要,下一步自然是來說說:如何正確強化鍛鍊豎脊肌群!首先咱們要知道,豎脊肌,最主要的生理作用就是穩定軀幹!
  • 豎脊肌!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你?
    很多上班族容易腰背疼,尤其是脊椎兩側肌肉疼痛,就是豎脊肌長期勞損造成的。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況,那你可要好好對待你的豎脊肌了。豎脊肌在哪呢?豎脊肌的生理意義——使命必達Fit君之前文章講過脊椎中立位(戳連結複習一下),當我們在脊椎中立位時,豎脊肌和脊椎一樣,是處於一種穩定的生理曲度狀態。一旦我們身體處於脊椎非中立位時(如:含胸駝背等不良姿態),我們的豎脊肌就會立馬發揮它的作用。
  • 豎脊肌怎麼練?4個動作全面提升豎脊肌力量,遠離腰背不適!
    豎脊肌沿著脊柱後面分布,起自骶骨,止於枕骨。豎脊肌對於穩定核心,保護脊柱,保持身體姿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日常的站、坐、走、跑、彎腰等動作都需要豎脊肌的參與。但是當你久站或久坐、駝背以及頭前伸時,豎脊肌都會持續用力,這樣很容易造成肌肉勞損。如果豎脊肌力量不夠或已經產生勞損,就可能導致腰背疼痛和脊柱損傷。因此建議通過訓練強化豎脊肌,提升豎脊肌的力量,保持腰背健康。
  • 怎樣鍛鍊、放鬆豎脊肌,健身必看!
    狐狸相信健身的小夥伴們對豎脊肌都不陌生吧,豎脊肌不是一塊肌肉,而是沿脊柱兩側走形的一組肌群,橫跨整個背部。
  • 強化豎脊肌,就這一個動作,管夠
    那絕對是大錯特錯了,還有一塊肌肉要被重視起來,那就是:為什麼要練豎脊肌多數人,都會忽略豎脊肌的鍛鍊
  • 豎脊肌(01):背屈伸
    目標鍛鍊部位:豎脊肌(後腰或下背) 2.向上挺身時應盡力收縮豎脊肌,動作不要過快。 3.在動作過程中,腰背部必須始終挺直,不準松腰含胸弓背;上體前屈時,儘量慢些,切忌突然快速屈體,防止腰背部肌肉拉傷。 4.山羊挺身這個動作練習腰部強度一般不會很大,如果想增加鍛鍊強度,可以抱一槓鈴片在胸前,或者肩部槓著槓鈴:
  • 瑜伽解剖-豎脊肌:讓我們直立行走的英雄肌肉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組肌肉是豎脊肌,它是我們後背部一組大的肌群。豎脊肌由三組肌群共同組成,分別是髂肋肌(最外側)、最長肌(中間)、棘肌(最外)。我們之所以能站直就是因為豎脊肌的存在,同時骨盆後傾、前傾、駝背都跟豎脊肌有很大的關係。
  • 不可忽視的訓練,豎脊肌.下背部肌肉訓練方法
    然而,腰與腹,胸與背,在人體的力量構成和運動原理中是密不可分的。80%以上的訓練動作都需要腰與背(對背部而言,貼近脊柱的部分更是關鍵)的支撐與主動發力。今天,我們帶您了解與學習不可忽視的腰背部訓練部位——豎脊肌。豎脊肌在哪裡:
  • 怎樣放鬆讓我們直立行走的英雄肌肉——豎脊肌?!
    豎脊肌,也叫骶棘肌、軀幹肌,是沿脊柱兩側走形的一組肌群,它由棘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組成,跨越整個背部。
  • 豎脊肌訓練大法!
    腰部毛病現在已經成為辦公族常見問題,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腰椎側彎……一旦出問題,就得面對長時間的康復治療,同時必須對劇烈的運動說拜拜,嚴重的話可能走路都困難!這麼嚴重的事情,還不趕緊預防起來? 除去運動傷病,大部分人遇到的腰部問題都跟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主要的有三點:肥胖、久坐和不良坐姿。
  • 請問:前鋸肌、豎脊肌、肩後束,有沒有必要專門練?
    比如我就經常收到一些冷門肌肉的提問:「前鋸肌應該怎麼練?」「豎脊肌怎麼練?」「三角肌後束什麼動作更好?」最早當小編的時候,沒什麼文化,當時聽到這些詞彙一下子愣住了,搜了老半天。當然現在也沒什麼文化,什麼斜角肌、菱形肌都沒聽過。但是我想說的就是,你有沒有必要專門練這些肌肉?大肌群帶動小肌群不香嗎?從第一點來講,就是很多人會覺得如果不練前鋸肌、豎脊肌的話,就會造成身體不平衡。
  • 【型男匯】怎樣放鬆豎脊肌?這個你必須要知道,健身必看!
    如果豎脊肌因負擔重而易損傷,當你站著或坐著,習慣性駝背、彎腰以及頭前伸,豎脊肌就必須持續用力而勞損。臨床統計發現,多數腰痛、背痛,臀部疼痛,甚至嚴重的頭痛頭暈都是豎脊肌勞損引起的。豎脊肌病變會引起相應位置的脊柱活動受限,後背、後腰像一整塊僵硬的鐵板,你甚至無法翻轉身體。而中老年人無法糾正的駝背畸形及腰無法直立等問題,都可能是豎脊肌嚴重損傷的表現。
  • 超實用豎脊肌放鬆訓練圖解!解決腰痛需要弄清這個核心點
    豎脊肌是脊柱後方的長肌,下起骶骨背面,上達枕骨後方,填於棘突與肋角之間的溝內。豎脊肌受全部脊神經後支支配。豎脊肌一側收縮可使軀幹向同側側屈,兩側同時收縮可使脊柱後伸。豎脊肌有什麼作用呢?並且豎脊肌深部為短肌,有明顯的節段性,連於相鄰兩個椎骨或數個椎骨之間,能夠加強椎骨之間的連接和脊柱運動的靈活性。豎脊肌與腰痛在背部肌肉中,豎脊肌是最易受傷的肌肉之一,其與腰痛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豎脊肌長期處於高張力牽伸狀態時會出現局部炎症反應,產生腰部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