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幾年前,跨界品牌更多,方式也更多元化,取得成功的案例同樣多了不少。
by_ 張婉怡 楊玉雪
近兩年,「跨界」一詞在化妝品領域被演繹得淋漓盡致:賣炸雞的店裡也賣彩妝,手機攤上還賣口紅,賣礦泉水的居然也做起了面膜……一時間熱鬧非凡。
當然,有一定行業閱歷的人應該很清楚,日化行業的跨界並非近兩年才有的新鮮事。
早在2010年,生產中藥洗髮水的霸王就曾跨界做涼茶;2013年,索芙特曾嘗試收購文創產品《印象劉三姐》母公司,涉足文化產業;2014年,地產大亨許家印也將恆大的業務板塊延伸至水飲產品,恆大冰泉礦泉水由此誕生。
遺憾的是,這些跨界之舉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除一些特殊的商業因素外,較重要的一點,無非是因為盲目進入未知領域,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打法,根本難以應對市場沉浮。另一方面,彼時的跨界其實並沒有相對成熟的模式,跨界雙方也缺乏可契合之處,想成功自然就非常難了。
如今,跨界之風再次被掀起,相比幾年前,跨界品牌更多,方式也更多元化,取得成功的案例同樣多了不少。那麼,如今日化行業的跨界到底出現了哪些新玩法?能夠實現一定效果又是基於怎樣的原因?
單個品牌發展成熟後,可能會具有比較突出的優勢,但短板也很明顯。如果一味地想跨進新領域,在摸不清方向時很容易走彎路。而品牌間的聯合,則可能融合雙方不同的優勢,彌補互相之間的短板,來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我們都深知,跨界的目的本就是希望能達到「1+1>2」的營銷效果,其核心在於為雙方品牌增加更多知名度,同時引入精準流量。而兩個在各自領域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聯起手來,更易產生轟動效應。
去年的6月10日,OPPO R11發布會剛剛召開,就引起了廣泛關注;緊接著,6月12號,OPPO官方宣布與法國奢華美妝品牌嬌蘭跨界合作,並獨家推出OPPO X GUERLAIN熱力紅限量禮盒,再次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
一個是手機界的大佬,一個是極受歡迎的美妝大牌,都有一定知名度和數量龐大的粉絲群。而限量版禮盒又是集時尚與實用於一體,非常美觀,因而一經推出,光是預售就掀起了不小的購買狂潮。
需要指出的是,手機廠商與美妝品牌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事物,二者合作本身就具備極強的話題性,雙方受到的關注度都能在此次跨界合作中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OPPO優勢在於觸及到的消費群體更廣,能夠幫助嬌蘭在更多消費者心裡留下認知,而嬌蘭的優勢在於品牌調性較高,可藉此合作提升OPPO調性。因而,二者的跨界融合,能夠產生「1+1>2」的效果,真正實現了優勢互補。
無獨有偶,除了嬌蘭和OPPO外,還有兩大品牌的跨界合作同樣引發了一場轟動。
據了解,知名彩妝品牌瑪麗黛佳與快餐界大佬肯德基也曾強強聯手,推出了遇見「莓」好唇膏禮盒。相關數據顯示,該禮盒開賣28分鐘銷量就已突破1萬套,次日銷量就超過了2萬套。活動三天內,瑪麗黛佳天貓旗艦店銷售額高達1250萬,位列天貓美妝排名NO.1。
而據相關負責人透露,二者的合作是一拍即合的,KFC可提供全國門店做展示平臺,投入跨界線下主題店對這個合作進行宣傳,瑪麗黛佳可提供產品和創意。對於瑪麗黛佳來說,藉助KFC強大的網點覆蓋能力,可接觸到更多消費者。而KFC藉助瑪麗戴佳的創意,也可增強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
此外,選擇這樣的合作方式,也能讓瑪麗黛佳藉助肯德基的流量,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知名度。正如瑪麗黛佳品牌總經理陳海軍所說:「一個好的品牌要主動走到消費者面前。」
除了強強聯合外,跨界還有一個重要的形式就是藉助自己的優勢來擴展相關的領域。
其中,農夫山泉就是一個典型。
農夫山泉的天然水可謂聞名遐邇,其廣告語「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也是家喻戶曉。而就是這樣一個在飲料行業做到頂峰的品牌,卻推出了一系列以樺樹汁為原料的護膚品。
不同於恆大跨界自己不擅長的礦泉水領域,農夫山泉的這次跨界並非「任性」而為之。
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曾經表示,如果要介入化妝品領域,很可能會做水,比如補水類產品、化妝品噴霧水等。「對於水的研究,農夫山泉顯然具有絕對優勢」。
因而,雖說推出養生堂護膚品是跨界,但依然沒離開「水」,其相繼推出的面膜及清爽型、滋潤型化妝水,都主打「補水」概念。
從喝的水,到護膚用的「水」,農夫山泉的跨界圍繞的是自己最擅長的「水」,等於是藉助了自己的優勢,因而成功的機率就更大。
像農夫山泉這樣其他行業跨界化妝品的還有很多,比如阿迪達斯做男士護膚和洗護、雲南白藥做牙膏等。諸如此類跨界,所跨的領域與之前的主營業務都有相似基因,在跨界過程中本就具備一定的先天優勢,相對容易成功。
品觀APP主筆張兵武就指出,雲南白藥做牙膏是其中比較成功的案例,因為牙膏裡也含有雲南白藥活性成分,「它的跨界立足於藥的特性,並且依託的是很強的品牌力才能做到這一點」。
由此可見,跨界並不是說哪個行業最熱就往哪個行業跨,也不代表跨界最熱的領域就能夠成功,真正好的跨界要結合自身獨特的優勢,將這個優勢放大,並嫁接到所跨界的另一個領域,這樣自己的優勢才能在跨界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除了上述案例,還有的品牌跨界可以用「趕時髦」來形容。
如今,時尚、潮流、年輕化是跨界中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彙,這一現象與消費者群體的年輕化不無關係。90後、95後甚至00後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力消費群體,消費者正在慢慢年輕化,而如何抓住這一群體,成為諸多品牌面臨的難題。
領繹品牌機構CEO馬萬山表示,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自身的品牌魅力會固化,甚至淡卻。在他看來,選擇合適的品牌進行跨界,進行獨特的產品設計,並藉助新型的營銷和傳播手段形成熱度和轉換,對於喚起品牌活力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一如雅詩蘭黛跨界奶茶。前不久雅詩蘭黛推出的奶茶玻璃瓶包裝,瓶身用上了雅詩蘭黛明星粉底產品double wear的系列文字印刷,奶茶的顏色也根據粉底色號製作了深色和淺色兩款,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這是72歲的雅詩蘭黛為「取悅」和抓住千禧一代而採取的別樣「套路」。
同樣是涉足新領域,為何雅詩蘭黛沒有像霸王跨界涼茶一樣結果慘澹?
究其原因,還在於雅詩蘭黛抓住了年輕人的喜好。在飲品中,奶茶是年輕人心中的熱門選擇,從飲用場景和頻次來看,都比涼茶要更受歡迎,加上雅詩蘭黛本身是時尚用品,其奶茶也採用了時尚感較強的包裝,跨界奶茶的舉動,顯然比賣洗髮水的霸王跨界涼茶要更易被年輕人接受。而這樣的選擇,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雅詩蘭黛的年輕化戰略。
作為一個大趨勢,跨界是繞不過去的話題,品牌和企業又該怎麼做呢?
對此,微播易CEO徐揚表示,在現階段,品牌之間更多是憑藉經驗進行跨界,跨界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一定的盲目性。他認為:「真正合理的跨界,應該通過大數據理性分析品牌之間是否具有真正的契合點,進而作出跨界與否的決定。」
此外,徐揚強調,產品有共通性,用戶群體有共同契合點,是跨界成功必不可少的兩大因素。
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前段時間刷爆網絡的跨界案例——「首發當天17秒內5000瓶被秒光」的六神RIO雞尾酒。據六神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作出跨界這一重大決定之前,六神也進行了幾番考量。
她指出,六神之所以選擇這樣的跨界對象和跨界形式,源於六神花露水和RIO雞尾酒有很多共性:首先,二者都是適宜於夏天使用的產品;其次,二者的產品形態相似,都是玻璃瓶包裝的液態產品;再次,產品中都含有酒精成分。
這些共性,使得六神和RIO雞尾酒的產品契合度較高,成功自然就容易多了。
而阿迪達斯運動品牌產品,與其開發的男士護膚和洗護產品,受眾群體也有相當大的重合度,對於兩種產品都是有需求的。
品觀APP主筆馮瀚毅老師強調,不論是品牌之間的跨界還是企業自身的跨界,消費者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未來的商業模式,是以消費者為主導的C2B2S(C即customer,是消費者、客戶或採購商;B即business,是商家負責分銷業務;S即supplier,是供貨商)模式,只有關注消費者,以消費者為中心,才有助於實現良性跨界;傳統的化妝品企業做跨界存在一定的難度,只有企業具備構建平臺的能力之後,即具備S2B2C模式中『S(供貨商)』的能力,才有可能實現成功跨界」。
可見,回歸產品和消費者,在跨界這樣的流行趨勢中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