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街鎮為上岸漁民廣開就業門路

2020-12-10 湖南24小時

本報訊(記者夏訓武通訊員謝清)11月24日,驟然變冷的天氣與南縣茅草街鎮社會事務中心招聘會場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這是一場針對幫助退捕漁民重新就業的特殊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前來參加招聘會的漁民們主動諮詢,企業代表熱情回應,工作人員貼心服務,場面熱鬧非凡。「幹了幾十年的漁民,一下子退捕禁捕了,心裡是有落差的,也一度為自己今後的工作、生活擔憂。今天的招聘會提供了很多就業信息與機會,讓我又有了盼頭。」前來參加招聘會的漁民張爹說。 招聘會挑選了來自南縣的6家企業前來招聘,提供就業崗位200餘個,月薪在3000元以上。招聘現場吸引約120人求職諮詢,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近10人、達成培訓意願40餘人。下一步,茅草鎮將積極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等幫扶活動,做好漁民就業跟蹤回訪,更好解決退捕漁民的後顧之憂。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漁民上岸當上金牌導遊
    早在兩年前,這個古老漁村的漁民就陸續上岸轉產。特別是從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和鄱陽湖開始實行漁業禁捕,所有漁民收起漁網,開始新的生活。袁田娟今年27歲,祖祖輩輩都是漁民。2018年,餘干縣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以府前村附近的忠臣廟景區為依託,重點打造忠義文化園景區,引導漁民轉產轉業。袁田娟幸運地成為景區一名導遊,月工資3000多元。
  • 益陽南洞庭湖漁民整體搬遷上岸!湖心村回歸大自然……
    從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十年禁捕政策沅江市決定將洞庭湖中三個湖心島村的漁民進行整體搬遷讓1248戶3344名漁民上岸生活這也意味著整個湖區定居漁民將成為歷史從沅江市出發,通往瓊湖街道蓮花島村的公路,止於資陽區茈湖口鎮資江河畔,再向北,
  • 「五心行動」讓退捕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
    在人社局的創業幫扶下,譚方成不等不靠,開了一家火鍋店,經過一年多的勤勞經營,得到眾多消費者認可。在奔向小康路上,譚方成慢慢從被幫助對象轉變為幫助更多人的退捕漁民。據了解,隨著退捕漁民轉產安置「五心行動」即將進入收官階段,全市建檔立卡退捕漁民10489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 陽新新聞:龍港鎮退捕漁民迎來2578個就業崗位
    20日,黃石市退捕漁民轉崗就業暨金秋招聘月招聘會在陽新縣龍港鎮舉行。據悉,從今年1月1日0時起,我國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長江流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將用十年時間涵養長江漁業資源,修復水域生態環境。
  • 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①)
    圖為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物流園碼頭,專業拆解公司將退捕漁船吊裝上岸,運往專門場所拆解。吳令劍攝(影像中國)編者的話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長江禁漁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更考驗相關監管者、執法者的能力和耐心。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如何保證市場上魚類的正常供應?如何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報導,關注長江「禁漁令」實施以來,各地的實踐和探索,以及目前還待進一步解決的相關問題。
  • 還地於湖 洞庭湖區最後三個湖心島漁民搬遷上岸
    湖南沅江市決定將洞庭湖中三個湖心島村上的漁民搬遷上岸定居。這兩天,管竹山村、澎湖村和蓮花島村這三個湖心島村的村民正在忙著搬遷,總臺記者也上島對他們的搬遷進行了探訪。       12月4日一大早,管竹山村的漁民袁桂珍早早就開始收拾打包。袁桂珍的丈夫去年去世了,她自己帶著兩歲的孫子一起生活。考慮到家裡缺少勞動力,村幹部主動上門幫他們搬家。
  • 周俊文:靈活解決退捕漁民就業 讓他們生活水平不降低
    今年,山棗鎮按照《湘鄉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嚴格執行退捕程序,通過聘請有資質的評估公司,對漁民的合法漁網漁具、漁船的價值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進行公示。目前,山棗鎮金白沙村的23隻捕魚船已全部退捕上岸,相關補助資金也按照文件要求發放到位。
  • 漁民戴恩月有了新營生
    原來,駐龍灣村幫扶工作隊為他量身定製創業計劃,幫他承包周邊村民閒置土地種植蔬菜。今年8月,村裡還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水上漂』相比,還是岸上的產業靠得住、更長久。」從「退捕漁民」轉身「實體老闆」,戴恩月算了筆帳:17個蔬菜大棚,100餘畝時令蔬菜,3個月銷售額達17萬餘元。
  • 安慶日報:宿松309名漁民揮別「水上漂」近一年,漁民岸上新生活有...
    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禁令之下,非法捕撈、私下兜售「江鮮」的情況依然存在。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近一年來,作為全省水面最大、從事漁業捕撈人數最多的宿松縣做了成功嘗試,縣鄉聯動、多措並舉,漁民上了岸,開啟新生活。  老楊自主創業忙  轉型創業,是50多歲的老楊之前從沒有想過的。
  • 漁民岸上新生活有哪些改變?
    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禁令之下,非法捕撈、私下兜售「江鮮」的情況依然存在。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近一年來,作為全省水面最大、從事漁業捕撈人數最多的宿松縣做了成功嘗試,縣鄉聯動、多措並舉,漁民上了岸,開啟新生活。老楊自主創業忙轉型創業,是50多歲的老楊之前從沒有想過的。
  • 「江湖」不再見:鄱陽湖世代「水上漂」的上岸新生活
    江西省鄱陽縣的退捕漁民範細才正在查看養殖廠內甲魚的生長情況。 李韻涵 攝中新網江西鄱陽11月14日電 題:「江湖」不再見:鄱陽湖世代「水上漂」的上岸新生活作者 李韻涵 姜濤「我祖輩都是漁民,我現在上岸了,還是在和魚打交道。」
  • 湘鄉市: 精準「滴灌」澆開就業扶貧幸福花
    面對經濟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湘鄉市切實推進就業扶貧工作,精準施策,真抓實幹,多管齊下,不斷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努力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用精準「滴灌」澆開就業扶貧幸福花。紮好退捕漁民就業「網」「我在村上搞衛生,每月能拿到800元的工資,再到鎮上幫別人跑點運輸,也能拿到千把塊的酬勞,還可以幹點零活掙外快,只要雙手勤勞,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家住山棗鎮金白沙村的陳勃飛滿意地告訴記者。2020年,長江全線禁捕後,陳勃飛一家的生活曾一度像被拍上岸的魚,沒了養家餬口的「活水」,生計問題成為擺在眼前最大的困難。
  • 十年禁捕,以漁為生的人們怎麼辦?
    世代以漁為生的人們的生計怎麼辦?禁捕不可打半點折扣4月13日起,湖北省蘄春縣全面啟動長江幹流禁捕漁船退捕,蘄春縣漁船即將全面「上岸」。而早在2019年12月31日,在蘄春縣蘄州鎮長江岸邊,當地就舉行了長江禁捕啟動儀式,漁民們現場籤訂退捕協議,39條小漁船現場被拆解。
  • 洞庭湖禁捕之後,湖南岳陽君山區——漁民上岸 日子更好
    原標題:洞庭湖禁捕之後,湖南岳陽君山區——漁民上岸 日子更好湖光瀲灩,成群的鷗鷺在水天間飛舞。因為緊鄰洞庭湖岸,湖南岳陽君山區六門閘社區漁民眾多。社區臨湖的一條街,曾有26家野生魚館,尹龍初的魚館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家。2019年,湖南省出臺政策:長江湖南段、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幹流於2020年開始實施禁捕。
  • 安徽蕪湖:鋪好「上岸路」 安穩迎「新生」
    家裡祖祖輩輩都是捕魚為生,我以為自己會一輩子幹漁民,兒子也會繼續當漁民。」施青英黝黑的面孔上顯出幾分悵然,但隨即,他又笑了起來。「我跟長江感情太深了,原來是捕魚人,現在變成護魚人,還是不離長江。」施青英不無觸動地說,「為了我們上岸,區裡、鎮上幹部上家來了多少趟,有一句話我聽進去了,就是『今天護魚為了子孫』,所以我們一家人支持禁捕。」
  • 就業創業有「門路」 一技在手有「錢途」
    ——河南省力促農民工好就業、就好業,2020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元旦前夕,開封市尉氏縣莊頭鎮牛家燈籠扶貧作坊的工人在趕製節慶燈籠。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11600多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 告別「水上漂」安心搞種養 長江枝江段漁民退捕轉產記
    「從去年5月開始,我們村13個漁民就陸續上岸轉產了。」百裡洲鎮沿江村黨支部書記周金山對記者說,「轉產最快的是周傳生,他種了近百畝豇豆。」在通村公路旁的一片蔬菜基地裡,記者見到帶著3個工人正在採摘豇豆的周傳生。「國家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實施全面禁捕,這個道理我想得通,就是剛開始上岸時有些不習慣。」
  • 上海90%以上街鎮建立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
    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錢培堅 通訊員徐晗)12月3日,記者從2020年上海市政府與市總工會聯席會議上獲悉,上海90%以上街鎮建立了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215個街鎮中已有170個召開聯席會議,其餘多數街鎮也已制定相應推進計劃。
  • 江都266戶漁民怎麼辦?
    專用生產設備報廢,12月27號開始,評估公司將要和漁民一一對接,對漁船、漁網、捕撈工具等專用生產工具進行評估,對船舶所有人給予補償,並統一集中拆解報廢,徹底清理上岸。「臨時生活補助目前發放標準是每個月680元,補助時間是兩年。」朱志武說,按照我區當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安排轉產期臨時生活補助。
  • 巢湖市銀屏鎮做好「三字」文章 ,讓漁民禁得了漁上得了岸
    為推進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銀屏鎮全力做好「摸」、「談」、「穩」三字文章,全面實現所有漁民退捕上岸。精準「摸」清家底。全面摸排「三無」船隻,截止目前,全鎮共摸排「三無」船隻430餘只,其中第一批上報48條,第二批摸排345條,第三批摸排30餘條。進一步完善協議籤訂,建立了一船一檔,目前對430餘只「三無」船隻全部籤訂拆解協議,進行統一拆解,現已全部拆解完成,為退捕後續工作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