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股份:公司和騰訊的微信和企業微信合作了百貨的數位化解決方案

2021-01-08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19日訊,有投資者向天虹股份提問, 天虹投資者關係及董秘都得獎了,我覺得是不是要考慮市值管理了?依託那麼好的國資平臺,面對免稅政策及大灣區區位優勢,你們在被動等待嗎?還擺出國有老大的作風等免稅牌照送上門嗎?與騰訊合作沒下文了嗎?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將繼續致力於做大做強主營業務,力爭用更好的經營業績來回報廣大投資者,同時,公司也會做好投資者溝通、信息披露等工作,傳遞公司戰略,力爭取得資本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認可。 公司正積極關注和研究有關政策及動向,目前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公司從2013年開始與騰訊展開合作,推出天虹微信公眾號等。2018年,公司與騰訊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成立智能零售實驗室,在智能識別、AI、大數據等領域逐步開展合作。同時公司與微信支付聯合打造了首家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門店,並逐步上線了天虹到家小程序、手機快速買單小程序、智慧停車小程序、人臉識別自助收銀等,使消費者快速完成支付閉環。2019年,公司和騰訊的微信和企業微信合作了百貨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導購通過企業微信添加顧客微信,實現在線的經營及服務。感謝您對天虹的關注!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天虹x微信支付X企業微信 百貨數位化向2.0時代進擊
    雖然很多品牌商嘗試開設線上微商城、導購與顧客微信連接,但是由於線上線下未打通,顧客難以被品牌留存為數據資產,且百貨商場與品牌方常常因為場外交易風險和會員數據安全等問題不斷上演著「貓鼠遊戲」。百貨數位化的努力依然存在很多難點。   在此背景下,5月7日,天虹聯手微信支付和企業微信,在深圳保利大劇院舉辦「連接·共創——百貨數位化解決方案發布會」。
  • 「表裡歸一」百貨轉型數位化 天虹股份2019年線上銷售增42%
    天虹曾在2018年與騰訊成立智能零售實驗室,在智能識別、AI、大數據等領域逐步開展合作,並與微信支付聯合打造了首家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門店,並逐步上線了天虹到家小程序、手機快速買單小程序、智慧停車小程序、人臉識別自助收銀等,使消費者快速完成支付閉環。
  • 天虹:從老牌百貨到新零售樣本
    天虹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作為深圳最早的百貨品牌之一,天虹從來沒有停止過創新的腳步,在營銷、業態等方面創新舉措不斷。近年來,面臨新零售大潮到來的時候,天虹更是成為新零售的擁抱者和實踐者,堅定實施數位化轉型,成為傳統百貨業轉型新零售的代表品牌。 從深圳出發 腳步拓至全國 1984年,天虹成立,是深圳最早的百貨品牌之一。
  • 天虹數位化:從甲方到乙方
    天虹是1984年註冊成立的老牌商場,也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零售企業。2002年,天虹在江西南昌的首家分店開業,正式開展異地連鎖經營。2010年,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20年,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12月4日,天虹在北京、廣東等8省市開設了29家購物中心、70家綜合百貨、112家超市、195家便利店。
  • 天虹「 進化論 」
    因此,當微信和企業微信互通之後,天虹迅速聯合微信支付和企業微信,在微信生態裡打造了一套百貨數位化的解決方案。2019年5月7日,天虹與微信支付、企業微信共同發布了首個針對百貨業態的數位化解決方案,通過微信支付和企業微信豐富的產品與連接能力,為門店、品牌商、導購和顧客等與百貨行業息息相關的群體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的營銷和基礎能力支持。
  • sp@ce天虹超市:數位化經營的邏輯和打法
    天虹股份在業內率先突破傳統購物模式,從實體店走向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消費服務平臺,開啟自己的數位化轉型之路。2010年天虹上網觸電,到2014年初步形成「網上天虹+天虹微信+天虹微品」的全渠道立體電商模式。2015年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天虹打造了門店網際網路化+本地社區服務平臺的O2O模式,到2016年天虹全面實現門店電商化和數位化的智慧新零售。
  • 從「匆忙應對」到「主動出擊」,CCFA攜零售購百企業團訪學騰訊
    12月11日,以「夯實數字基建,共建繁榮商圈」為主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騰訊廣告共同組織了零售購百走進騰訊和天虹系列第二期訪學活動。一天的時間,近80多家購百頭部企業的代表深入騰訊和天虹,探討購百行業數字營銷新基建、全渠道增長新機會等議題,研判購百數位化增長機會點。
  • 騰訊產品經理解密: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地圖如何做To B
    大家都知道,企業微信和騰訊會議火了。只用了245天,騰訊會議成為最快突破1億用戶的視頻會議產品。同樣,企業微信也幫助數百萬企業為2.5億微信用戶提供專業服務,而這個數字在去年12月只有6000萬。疫情期間,改變悄然發生。
  • 專訪天虹超市事業部總經理王濤:從「商場」改名「數科」,疫情讓...
    「微信開始起來了之後,我們意識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到來了,於是天虹2012年開始和騰訊合作,做了自定義服務號。」王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後來騰訊的微信支付在零售企業落地,天虹也是第一批參與」。正如天虹股份2012年年報所說,消費市場在2012年遭遇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又一個「寒冬」。
  • 天虹數位化:從甲方到乙方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客戶是一家全球500強的日本大型零售商,定製業務數位化系統的最後一輪招標,僅剩3家企業入圍,兩家競爭者都是經驗豐富的知名數位化系統供應商。靈智數科,是零售企業天虹旗下成立不足一年的數位化服務商。有意思的是,今日的對手們,也是天虹當年的乙方。換句話說,靈智數科,和自己曾經的服務商們同臺競技。在最後一輪競標現場,靈智數科和另外一家諮詢公司打了個照面。
  • 聯合國宣布騰訊為全球合作夥伴 用騰訊會議和企業微信舉行周年慶
    美東時間3月30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宣布,騰訊公司成為其全球合作夥伴,為聯合國成立75周年提供全面技術方案,並將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和騰訊同傳在線舉辦數千場會議活動。這意味著,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全球對話將在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技術支持下進行。
  • 天虹股份擴張雖猛藏隱憂 股價年跌幅30%面臨成熟平臺擠壓
    而公司在北京地區超市僅為兩家,百貨僅3家,且均非公司自有物業,另外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華南區和華中區分別達約57億元和15億元,北京地區僅1.65億元,無論從門店數量,還是營業收入,均可見南北區域的巨大差異。零售行業中素有「北王府,南天虹」一說。王府井百貨和翠微股份等企業已然深耕北京市場多年,這似乎讓人們認為,這些老牌商超吃盡了本地市場,令天虹北向拓展艱難。
  • 36氪專訪丨天虹:百貨商場可以沒有李佳琦,但要有超級導購
    早在2013年,天虹便率先實現商場的微信支付功能;2018年,與微信支付聯合打造了首家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門店……作為天虹數位化業務負責人,譚曉華和團隊一起深度參與了天虹大大小小的數位化工程,可以說見證了從0到1的全過程。  過去的2019年,天虹數位化改造成效已顯現。
  • 天虹股份:2019年營收193.93億 「超市與百貨」到家業務實現雙增長
    3月19日,天虹股份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據贏商網查閱公告顯示,天虹2019年營收193.93億元,去年同期為191.38億元,同比增長1.3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8.59億元,去年同期為9.04億元,同比減少4.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利潤為7.17億元,去年同期為7.92億元,同比減少9.54%。
  • 企業微信擴容朋友圈生態,12億數位化扶持基金一半投入教育
    此次大會,企業微信宣布與微信互通的能力再次升級:客戶群人數上限提升至500人,並支持發放客戶群紅包,離職、在職繼承和互通開放能力進一步優化。活動現場,企業微信面向教育、政務以及中小企業的「企航計劃」正式發布,將為相關合作夥伴提供12億元數位化扶持基金。
  • ...化經營快車|數位化|微信支付|嘉和一品|微信小程序|漢光百貨|快車
    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商超、餐館老闆們的無奈和掙扎。得益於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居民外出消費有序增加。電影院逐步開放,餐館開始有序排隊,久違的煙火氣息回來了,二季度經濟增長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疫情也成為對商家數位化經營能力的突擊測試。測試結果顯示,較早布局、完善數位化運營能力的企業,擁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更快的經營增長效率。
  • 財報看天虹的「破圈」
    2013年,天虹就提出全渠道、數位化轉型。可能是中國傳統實體百貨行業中數位化改革較早的。到今天,天虹股份董事長高書林已能在多個場合說出:「天虹已經不是一家傳統百貨公司了」。對於天虹的「破圈」,高書林例舉了兩個維度。
  • 廣東五大本土上市百貨,上半年「活」的怎麼樣?
    近日,各上市企業紛紛披露上半年業績報告,歲寶百貨、茂業國際、廣百股份、天虹股份、佳華百貨五大廣東代表性上市百貨業也相繼發布公告。 據了解,友誼集團主要從事百貨零售業務,與廣百股份的主營業務接近,此次重組將有助於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 天虹股份變更公司名稱 匹配業務未來發展方向
    5月19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獲悉,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名稱的議案》,根據公司業務轉型進展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同意公司將中文名稱由「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Rainbow
  • 騰訊微信事業群、企業微信高級行業總監陸昊:時尚這門To C生意
    大家都知道騰訊去年經歷了「930變革」,核心就是王博士講的騰訊做產業網際網路。內部說法就從消費網際網路過渡到產業網際網路,毫無疑問在消費網際網路年代,騰訊還做得不錯,每個人的手機裡都會有一個微信,超過一半人還有QQ,當然還有遊戲等內容方面的APP,騰訊已經做到很好的成績單。但是騰訊要跨越下一個十年,要去到產業網際網路。當然產業網際網路有很多人做,大部分都是朋友,都是合作夥伴。騰訊在這裡面的優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