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內鬼?電信聯通員工倒賣個人信息……

2020-12-23 騰訊網

8月24日,涼山德昌縣公安剛打擊了一個跨境「殺豬盤」詐騙團夥,涉案金額高達1200餘萬元。這起案件中,當地電信、聯通公司的員工竟成了幕後黑手,精準篩選用戶信息倒賣,成為詐騙團夥的「秘密武器」。

運營商「內鬼」盜取用戶個人信息販賣給他人,這早已不是新鮮事。每次類似的個案被曝光後,涉事企業均會表態,將從完善制度、健全技術手段等多個方面,切實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但頻頻出現的內鬼,卻一次次讓他們被「打臉」。

「內鬼」頻現,問題在哪?

自2016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餘起,抓獲各行業「內鬼」3000餘名。乍看起來,相較於落網的「1.7萬餘案件」的總量,「3000餘內鬼」的數字並不算多,但請注意——正因為有了「內鬼」,才有了後面一群接一群忙活在電信網絡詐騙「產業鏈」上的嫌疑人。這些行業的「內鬼」,正是電信網絡詐騙產業鏈中信息洩露的源頭。

發生這樣的事情其實原因很簡單。目前國內各大電信運營商的業務網絡分散且複雜,如果要想對所有用戶隱私洩露的風險點進行管控,所需要的投入是非常之大。但這種對用戶隱私的嚴密保護,一般來說是沒有直接的經濟收入,在效益普遍下滑的當下,運營商自然不願在這方面投入成本。

另外,運營商在保護用戶個人信息上的問題,也凸顯出電信部門監管的缺失。一方面,運營商的內部管控機制是否有用甚至是否被貫徹執行都沒有具體考量;另一方面,主管部門對於運營商的考核,重心在於上交了多少稅金,對類似用戶信息安全保護等問題,並未進行有效考核監督,而是直接交給了公安等其他監管部門。一旦運營商內出現內鬼,大多追究相關個人了事,對於企業並無經濟處罰,撓痒痒一般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加強監管和追責

面對電信網絡詐騙猖獗的現實,各個部門也出臺很多針對性的措施。然而,首要之舉應是從個人信息洩露的第一道關卡開始,守住大門,嚴防「內鬼」。於此而言,作為國企,電信運營商應是全社會的表率,應該要求企業員工像保守國家秘密一樣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做到最基本的職業操守。

電信運營商保護用戶隱私不力,也凸顯出外部監管缺失。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內鬼」被執法機關揪出來之後,不妨考慮以剛性制度追究企業部門的疏於監管等連帶之責。

最後為了從源頭上治理個人信息安全防護難題,更重要的是讓每個人都具有強烈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知法、用法、守法,做負責任的數字時代公民。

相關焦點

  • 倒賣簡歷猖獗警示求職者保護個人信息
    而這背後掩藏著一條完整的黑產業鏈,大肆倒賣求助者的個人簡歷牟利。筆者認為,倒賣簡歷嚴重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這條黑產業鏈必須堅決斬斷。<br/><br/>  隨著網絡和科技信息技術發達,網上求職比較方便,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為了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不少求職者,特別是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他們往往「病急亂投訴」,在多個招聘平臺註冊和投出個人簡歷。
  • 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姓名、地址、電話……每條僅售1元
    、出現莫名其妙的到付…近兩天,圓通快遞一直掛在熱搜上,兩個話題的熱度都相當高,分別是#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和#圓通回應內鬼洩露公民信息#。據微博@新京報貝殼財經發文稱,在近期的一起部都案件中,發現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
  • 電信詐騙背後調查:大量個人信息被肆意買賣
    近九成電信詐騙源於個人信息洩露「近年以來,電信詐騙不斷高發,導致受害者多年積蓄落入不法分子口袋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個人信息洩露」!在翟安看來,網際網路技術發展至今,個人信息特別是身份證號、住址、電話等基礎信息,在流動過程中極易發生不同方式的洩露。
  • 誰是內鬼?
    洩露了我們的隱私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網民規模不斷擴大,公民的個人信息逐漸變成一種資源。個別不法分子通過倒賣公民個人信息非法獲利,為網際網路的信息安全埋下隱患。日前,四川省涼山州寧南警方經過兩個月的連續奮戰,成功破獲一起通過網際網路手段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共抓獲49名涉案人員。
  •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網點直接拍運單
    偷拍運單,批量調取,「內鬼」稱每天千條信息唾手可得在引起關注的「圓通速遞40萬條快遞用戶信息洩露」事件中,快遞公司的「內鬼」充當了信息竊取者的角色。11月17日,圓通速遞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利用員工帳號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洩。」但圓通的回應未明確指出「內鬼」外洩快遞用戶信息的規模及販賣金額等情況。其實,圓通洩露用戶信息並非首次。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被圓通快遞內鬼洩露的四十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只是龐大信息販賣江湖的冰山一角。1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引起大眾對於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的重視。
  • 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
    累計倒賣個人信息500餘萬條 非法獲利300餘萬元真的好可怕,不知不覺中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專案組全面摸清了以劉某(女,33歲)、田某(男,40歲)、張某(男,30歲)為首的3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和人員情況。專案組發現,每個犯罪團夥中既有利用職務之便倒賣個人信息的「內鬼」,又有層層轉賣信息的「中間商」,還有眾多求購個人信息的裝修公司、房產公司等「買家」。
  • 2019年以來公安機關偵破的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
    2016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在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犯罪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淨網2018」「淨網2019」「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重拳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餘起,抓獲各行業內部人員3000餘名,發現並通報一大批涉及金融、教育、電信、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
  • 4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洩露!圓通內鬼只為一天賺500塊
    有內鬼,停止交易!圓通快遞5名員工利用內部員工系統帳號牟利,以每天500塊錢的價格租借給外部"黑產"團夥,造成圓通快遞40多萬條用戶信息洩露。"黑產"團夥將竊取的圓通快遞用戶信息,以1元每條的價格賣到全國及東南亞等電信詐騙高發區。據悉,被洩露的信息中包括發件人的地址、姓名、電話,以及收件人電話、姓名、地址。 寄送快遞要求用戶實名登記,結果快遞公司員工轉手就將用戶賣了,說來還真是諷刺。
  • 二手平臺倒賣個人信息 幾百元成交
    原標題:二手平臺倒賣個人信息 幾百元成交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
  • 2019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全國公安機關在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犯罪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淨網2018」「淨網2019」「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重拳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餘起,抓獲各行業內部人員3000餘名,發現並通報一大批涉及金融、教育、電信、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打掉了一批非法採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公司
  • 個人簡歷被倒賣屢禁不止 「最難求職季」再蒙陰影
    《中國經記者》記者注意到,簡歷信息被倒賣並不是新鮮事,去年3月,一家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招聘類數據公司巧達科技,因為販賣8億份個人簡歷,所有員工被警方帶走。儘管有前車之鑑,但受利益驅動,簡歷被倒賣的事情仍在持續。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公民信息,1元/條打包賣?回應來了!
    11月17日,針對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一事,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回應稱,已報案,相關嫌疑人於9月落網,堅決配合打擊非法售賣和使用快遞用戶信息的行為。
  • 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商家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出入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絕大多數被收集的紙質個人信息定期銷毀;律師:商家收集信息後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最近幾個月,各種推銷電話明顯增多了。」近期,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存在這樣的煩惱。
  • 精準打擊倒賣簡歷亂象
    所以,簡歷被倒賣,不僅給廣大求職者尤其是畢業生們求職添堵添亂,更涉嫌非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從報導來看,簡歷倒賣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黑色產業鏈,甚至還有人在這條產業鏈上做起了「學問」,研究平臺監管機制確保帳號不被封禁,擁有高曝光量。黑色產業鏈形成的背後與求職者在選擇招聘平臺、招聘企業投遞簡歷時的隱私保護意識不強、疏於防範有關。
  • 「一周安全資訊1121」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
    該攻擊雖然範圍有限,但卻利用了WIZVERA VeraPort,它被稱為「旨在集成和管理與網上銀行相關的安裝程序的程序」,例如銀行為個人和企業發行的數字證書,以確保所有交易和流程的安全。除了使用上述安裝安全軟體的技術從合法但受到破壞的網站上分發惡意軟體外,攻擊者還使用非法獲得的代碼籤名證書來籤署惡意軟體樣本,其中一個已頒發給美國的分支機構。
  • 個人信息洩露引熱議,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李鳳虎  前不久,圓通速遞「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該事件再次引發社會各方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熱議。  如今,不管是網購、叫網約車、點外賣還是使用App,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該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為什麼會被洩露?
  • 移動、聯通、電信的積分兌換話費流程
    這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三大通信獨角獸公司了。一年到頭了,在你的帳戶上是不是積攢了很多的積分,而有的積分年底不使用就會清零,那麼,積分怎麼辦呢?當然是兌換禮品咯,也可以兌換話費,個人覺得兌換話費比較划算~那麼,三大通信公司的積分分別是如何兌換話費的呢?
  • 防信息洩露,拒做「透明人」
    來源:海外網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網信辦工作人員走進叢臺小學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呼籲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楊揚 攝(人民圖片)「圓通內鬼租售帳號導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相關話題日前引發熱議。數字時代,信息化、大數據極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稍有不慎,信息洩露讓用戶變成網際網路上的「透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