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該如何評價雍正皇帝?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帝王?

2020-12-23 奧古說歷史

對於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來說,雍正在中國歷史上二百餘位皇帝當中,他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皇帝。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若以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眼光來看,中國歷史上沒有絕對的明君,像唐太宗、宋仁宗、明仁宗、清聖祖等等,普通老百姓在他們的治下過得並不怎樣,只是相對其他朝代要好些罷啦!至少有一頓飽飯可以吃,但是除了這個,其實其他並不差別。

雍正的黑料,有史可察的無非就是虐待兄弟、殘殺功臣,但是說實話這跟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有何關係?雍正殘殺幾個功臣,虐待幾個愛新覺羅家的子孫,和我們這一介草民有什麼關係?

對平民百姓來說,只要有一口飽飯吃,他就是好皇帝。

封建時代,平民百姓最怕的是什麼?

一怕戰爭,戰爭意味著動亂,意味著家破人亡;

二怕橫徵暴斂,賦稅的加重,意味著財盡人逃;

三怕大興土木,國家修的東西越多,徭役就越重;

四怕天災人禍,天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朝廷不管。

對百姓來說,只要這位皇帝在位期間沒有發生這四件事,那就是好皇帝。除此,皇帝是殺功臣也好,還是害兄弟也罷,這些頂多就是成為平民百姓的飯後談資,其他的,老百姓根本就不關心,更不在乎。

雍正在位期間,清朝是否發生以上這四件事呢?

戰爭發生過,但其他三件事在雍正朝卻並未發生。

雍正朝戰事相對頻繁,西北用兵,耗銀無數,兵士死傷眾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可是,除了戰爭,老百姓擔心的其他三件事,在雍正朝卻並未出現,至少在明面上並未出現。

雍正一朝,橫徵暴斂之事那是從未做過,雍正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為挽救康熙末年以來農民起義頻繁出現的局勢,拯救大清江山,他推行各項惠民政策,主動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百姓的負擔。

先是攤丁入畝,所謂的「攤丁入畝」,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廢除人頭稅,把固定下來的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徵收統一的地丁銀,不再以人為對象徵收丁稅,以後農民繳稅只以田地多少為準,田地多繳納賦稅就多點,少就少點。這項政策直接就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

再是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火耗歸公,這兩項政策也間接地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讓百姓可減輕徭役的負擔,火耗歸公則可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住官員對百姓的剝削。除此,這兩項政策使得國庫充盈,也間接地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最起碼要用兵,要救災時,就有錢了,用不著攤派給老百姓。

同時,雍正本人不是個一個喜享受的皇帝,他不像康熙那般好大喜功,更不像乾隆那般七下江南,他就是靜靜地待在紫禁城中,最遠也就到圓明園,後勤於政事,為挽救大清朝而努力著。對於下江南、修園子,雍正是絲毫不感興趣,他唯一感興趣的也就是處理國事了。

此外,對於百姓而言,雍正做的最大快人心的事情,那就是廢除賤民籍,讓那些連做草民都沒資格的老百姓終於能成為一個草民,一個自由的大清國民。

這些事情,那些王侯將相們定然是在意的,甚至是不樂意的,但是平民百姓樂意啊!他們高興啊!

對於我們這些底層的老百姓來說,雍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好皇帝,至少在他治下為民,只要肯幹,就不用擔心吃不飽飯,即使天災到來也不用怕,至少朝廷會官,會發救濟糧,會相應的減免賦稅,總歸在他的治下生活著,活著的機會要大於中國歷史上多數朝代。

說實話,底層老百姓對皇帝是好是壞的確定很簡單,能讓自己吃飽飯的,不用每天都擔心受怕的,能讓自己平平淡淡過完這輩子的,那這個皇帝就是好皇帝。

和成人的世界相比,孩子的世界很小;

和帝王的世界相比,百姓的世界也很小。

百姓眼中,沒有遠大的志向,更沒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願,他們眼中只有「苟且偷生」,活著就是幸運。

在他們心中,能勉強吃飽飯就是神仙一樣的生活。

哪個皇帝在位,肚子能飽一點,就是好皇帝!

百姓眼中的好皇帝,就是這麼簡單,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雍正 | 中國最逗比的皇帝
    雍正看了田的奏疏後,喜不自禁,大筆一揮,就寫下了那句強悍的硃批:「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有面傳口諭,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連著用了兩個笑話,還直言自己笑得不得了,全然沒了皇帝的架子)還有一個揭老底的批示,更是讓人忍俊不禁:「汝以朕為可欺乎?汝忘朕即位之時,已年過四十矣,官吏情偽朕盡知之。朕在藩邸時,即知汝名曾列彈章,汝又送朕禮物,冀朕在大行皇帝前轉圜。汝此後其小心謹慎,一舉一動,不能逃朕之洞鑑也。」」你以為我是好騙的嗎?
  • 雍正:中國最逗比的皇帝
    畫像中的人明明是一個亞洲人的臉,卻留著西洋人的棕黃捲髮,還繫著一條悶騷勁兒十足的圍巾。但我要告訴你,這不是胡亂塗鴉,更不是PS惡搞,而是雍正皇帝親自授權別人給他作的英倫風畫像。作為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康熙的兒子,乾隆的皇阿瑪。雍正的一生,因為他位居朝堂之上,頭頂天子威名而充滿神秘色彩。
  • 《雍正王朝》雍正皇帝最初飾演者是張豐毅,唐國強原定飾演配角
    作為該劇的男主角雍正皇帝該由誰來出演,在開拍前一直有爭論,我們都知道最終我們看到的版本是由唐國強飾演的雍正皇帝,唐國強雖然很早就來到劇組,但劇組給他安排的角色並不是雍正,而是八爺愛新覺羅·胤禩,也就是後來王繪春飾演的角色。
  • 帝王之殤,雍正皇帝是怎麼死的?他死後頭顱去了哪裡?
    導語:雍正皇帝不可否認是古時懂得政治的人,其歷史上對他的登基都存在著很多疑點。但是不管真相如何,起碼我們可以看到雍正繼位後他的貢獻是後人所崇敬和讚許的,他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8個小時,可以說是清朝最有名的"工作狂"。
  • 雍正王朝:精明如圖裡琛,為何會敗給田文鏡?他有一個致命的把柄
    圖裡琛,一個曾在沙場上拼殺的武將出身,一個表面上看來五大三粗的魯莽武夫,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的信任和倚重?僅從上面的這段話,我們就能找到具體原因——圖裡琛,是最會做人、最會說話的人精!對圖裡琛的這段話進行通俗翻譯,我們能夠得出這樣幾層意思:1、做官,我可能比不過你們,但若論對皇上的忠心,你們可比不過我。
  • 雍正通過康熙皇帝的遺詔即位,證明自己地位的合理性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古代時期,最高統治者就是皇帝。如果從第一代皇帝說起的話,那麼我們國家共有六百多位皇帝,在這麼多皇帝中有精明強幹的一代明君,也有貪生怕死的君王。其中,最為了解的應該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清朝時期,在清朝時期誕生了很多著名的皇帝,比如說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他們在歷史上造福百姓,都是非常有成績的,他們的美名現在還在傳頌,而和前面兩位皇帝相比較,最沒有什麼成績的,那應該是雍正皇帝了。
  • 他是一個性格孤僻的皇帝,但是一生卻十分負責,還十分深情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了這個人物就和電視劇非常的相關,因為在很多電視劇中經常將他復刻出來。這個人就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雍正皇帝。看過電視劇的朋友們就知道了,這位皇帝的性格可不是那麼的熱情哦,到底是什麼導致的他這樣比較孤冷的性格呢?小編這篇文章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首先,雍正的童年並不幸福。他的母親在皇帝面前並不是那麼受到尊敬,而是比較卑微的。他的母親並不是家裡非常條件好的。
  • 對待敵人,雍正皇帝究竟有多無情?清朝一本日記,揭露其殘忍一面
    皇八子胤禩的「病逝」時間雖然太過巧合,但也不能直接證明就是死於雍正皇帝之手。只是,皇九子胤禟的「病逝」過程如此迅速,又該如何解釋呢?或許,胤禟病逝以後,雍正皇帝的具體態度,能給我們些啟示:1、在表明了自己「朕心惻然、於心不忍」的態度後,雍正皇帝依然認為皇九子胤禟的病逝是「雖未受國法,亦不能逃天譴」之大快人心的結果,是一個「不忠不孝、大奸大惡之人」該有的下場。2、胤禟病逝以後,雍正皇帝立即做出了「塞思黑之妻,逐回其家,嚴加禁錮」的決定。
  • 雍正皇帝的藝術品味
    這就是清代的雍正皇帝。其時他四十五歲,是清入關後帝王中登基時最為年長的新君。歷史學家至今懷疑他是陰謀「奪嫡」而登大寶,反正屁股不乾淨。雍正當政,將君主獨裁搞到極點。天下的一切,事無巨細,都要他說了算。他斬手足、鏟心腹,種種毒辣手段之外,最最體現變態控制欲的,是他鼓勵朝廷和各省官員相互告密,並安插特務,弄得人人自危相互猜疑,假話成風。這套龐大的「小報告」系統,由他一手掌控。
  • 「名人百科」一個爭議頗多的皇帝——清世宗雍正
    【歷史功過】他是個讓人充滿疑竇的皇帝,從他的繼位到他的死亡都流傳著各種版本。至於真實的情況,我們也許只能保持在猜測之中。但是這一切似乎也不再重要,關鍵是我們能看到他在位期間的成績就已經足夠。該誰做皇帝,那只是封建帝王制的一種傳承,或者那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在那個時期能夠做好皇帝,便是朝中之幸,百姓之幸!
  • 雍正王朝:圖裡琛,為何能「官場常青」?領導的秘密,他懂得迴避
    職場生活中,如何處理和領導之間的關係是一件極為關鍵的生存技能;在《雍正王朝》這樣的朝堂爭奪、權力角逐中,如何保持和皇帝之間的距離、維持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更是一件關乎恩寵程度、仕途升遷乃至性命攸關的重要事情。
  • 權臣鰲拜,到底怎麼死的?康熙:病死;雍正:病死;嘉慶:別鬧了
    嘉慶四年,嘉慶皇帝的一道諭旨打臉康熙、雍正兩代帝王經過康熙皇帝的安撫、雍正皇帝的厚恩,乾隆皇帝雖然將鰲拜評價為「當日自恃政柄在握,輒敢擅權骫法,邀結黨羽,殘害大臣,罪跡多端,難以枚舉」,但同時也肯定了康熙皇帝「厚恩寬待、特旨免死」的盛恩。
  • 故宮出品帝王自拍照:全年無休的雍正,如何在閒暇時間取悅自己
    四爺近幾年來是真的收割了大波的人氣,幾乎每部大清古裝劇都喜歡拿他當主角,大概是九子奪嫡和他的後宮妃子間的故事比較多,總而言之,四爺雍正算是成了大清王朝最受歡迎的皇帝了。在這種四爺熱潮之下,許多關於雍正背後的趣事被挖掘出來,比如他那特立獨行的批閱奏摺的方式。康雍乾三代爺孫,都是好皇帝的典範,雍正在康乾盛世中承上啟下,他登位後勵精圖治,極其勤勞,在位13年,留下了數萬份奏摺,批語達到1000多萬字。
  • 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
    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時間:2020-09-01 16:1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 雍正最器重的大臣,死後葬在雍正墓旁,為何乾隆卻推平其墓葬?
    今天小編就給你們講講雍正朝的田文鏡,死後被恩準葬在雍正墓旁,為何後來乾隆皇帝卻推平其墓葬呢?一朝君子一朝臣然而,被雍正器重的這樣的一位大臣,在乾隆晚年的時候,竟然將田文鏡的墓穴推倒了!要知道,田文鏡的墓附近便是雍正的陵墓,乾隆也不怕他這樣的舉動會驚擾到祖宗們的安息。那麼,田文鏡到底和乾隆有什麼仇怨,才導致乾隆竟然連他的墓也不放過呢?
  • 李世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該如何評價?
    一個被鼓吹起來的千古一帝,把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這句話做到了極致,歷史上修改史書第一人,開啟了修改史書不良作風!一個名氣比能力大的皇帝,資敵和親第一人,被儒門忽悠的第一個皇帝。卻是職工最喜歡的領導,群臣最喜歡的皇帝。
  • 雍正登基後,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但是最後的結局卻出人意外,康熙皇帝選擇了由四阿哥胤禛承大統、繼皇帝大位。公元1722年,四阿哥在暢春園繼位,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帝繼位後,對曾經參與到奪嫡紛爭中的兄弟們都是如何處理的呢?我們一個個來介紹。大阿哥胤禔終身監禁胤禔是康熙帝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惠妃那拉氏,雍正的異母兄。因為康熙的前四個兒子全部早夭,所以他續齒成了皇長子。胤禔對太子之位一直有覬覦之心,二阿哥胤礽第一次被廢時,他十分得意。加上康熙此時對他十分器重,讓他嚴加看守廢太子,負責宮廷護衛。
  • 揭秘:雍正皇帝十大極品嗜好!!!
    通過對雍正帝生活、情趣、飲食習慣等研究,一個活靈活現且男人本性十足的雍正帝呈現在我們面前:1.酗酒。曾靜曾說雍正帝有酗酒的毛病。傳說,雍正帝時與隆科多喝到深夜,把酒臨風,來緩解工作壓力。他曾留下這樣的詩句:「對酒吟詩花勸飲,花前得句自推敲。九重三殿誰為友,皓月清風作契交。」
  • 雍正是個怎樣的帝王,真的是小說中寫的那樣殺弟篡改遺詔嗎?
    而說起雍正帝可能大家首先會想到九子爭帝,而忘了他是康乾盛世的承接者,沒有他也不會有康乾盛世。比起康熙和乾隆的仁愛,雍正算是一位較為嚴苛的帝王,而他的登基也多受後世非議。往往說到他時,大家更多的關注的是他的這些宮闈秘辛,而忽略了他自身的功績。
  • 「常務副皇帝」胤祥,為何不會被雍正猜忌?3大原因,雍正很放心
    皇四子胤禛之所以和其生母關係不好,和其古怪的脾性有著很大關係;「九子奪嫡」事件中,他之所以勢單力薄,也是其性格起到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幼年時候的雍正恐怕就只有胤祥這一個親密無間的兄弟和朋友。有著如此難忘的同年,雍正皇帝和怡親王胤祥之間的關係自然非尋常兄弟能及,這種自幼培養、知根知底的感情就是絕對信任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