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味道

2021-02-14 你好我是趙牧南

這幾天媽媽在北京的家裡,整個家都有了媽媽的味道。

1.

沙發上掛著一條她常用的絲巾,她是喜歡冬天穿厚實的駝色或者灰色羊絨大衣、小圓領的黑色羊絨衫、高腰緊身的jbrand黑灰色牛仔褲、脖子上繞一條橙粉色絲巾的女人。絲巾上的香水她每天都會噴一點,那些麝香很重的濃鬱氣息的香精讓開著暖氣的室內燻出滿屋子的她的味道。


愛馬仕absolu。

我很煩這種味道。從香水瓶到香味都不是我的style。我和她安利多次我的品位的好:媽媽你快嘗嘗祖馬龍的紅玫瑰的好。

媽媽很堅持:紅玫瑰是臭的。absolu很適合我。

紅玫瑰敗了之後水很容易發臭,可能是因為紅玫瑰的枝幹莖葉汁水豐富,花落了,莖葉泡在水裡很快腐爛。多少次她幫我清理花瓶,一瞄到花瓶底裡的一圈黑色,就捂著鼻子說:「喏喏,又是誰送你的紅玫瑰。惡俗的味道!」

她合理的保存玫瑰的味道:

她把玫瑰的味道掩藏在她的衣領之下。身體乳是玫瑰的。清爽滋潤。頭髮噴霧是玫瑰味的。一覺醒來枕頭上都是細碎的玫瑰味道,好像午夜時分玫瑰綻放,日出之後玫瑰枯萎一樣。她在房間裡點的薰香也是玫瑰的味道。

她其實是喜歡玫瑰的味道。但是說到香水,她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不,玫瑰香用到後來都會發臭的。

我不應該和她爭論,100ml的absolu是爸爸每次出差回家前在機場給她買的禮物。香水包裝盒上,那些白色的布滿蕾絲的包裝盒,金色的滾邊,像極了爸爸購買的瓷器,正是爸爸對精緻生活的理解。

2.

上周五晚上到了北京。她一到家,就忙著從行李箱裡端一盆蟹黃肉圓出來,螃蟹是她前天買好的陽澄湖螃蟹。蟹黃都是她手剝的。

她和我強調用了十個公螃蟹的黃,才做了十二個肉圓。她剝了一晚上,剝螃蟹前才卸了指甲油。她手一伸,把指甲給我看,「喏,指甲油顏色換了吧。」我一看,還真是,她上次和我視頻時候的咖啡色已經不見了,現在是透明的甲油。

她在廚房裡悉悉索索的忙著,我看著她的厚實的肩膀,還有她筆直的長腿在發呆。她不戴手套就把熱好的一鍋蟹黃肉圓端到桌子上,催促我:「不要總是慢半拍,幫媽媽拿一個桌墊啊。」我剛把桌墊放下,她又說我:「趕緊抽手啊,怎麼永遠都是那麼笨拙,不要被燙到啊!」


蟹膏是濃烈的金黃色,肉圓是淡淡的粉色,肉圓入鍋前得用大白菜的葉子放在鍋底,這樣煮的時間即使長了也不會讓肉圓黏鍋。媽媽催促我和萌萌每人吃兩個,說是平常在北京都吃不到一頓像樣的飯。我吃了一個半,萌萌吃了兩個。隔了一天午飯的時候,萌萌跟著我媽屁股後面問,「阿姨,今天還吃肉圓嗎?」我媽在廚房間得意的笑說,「當然有啦,昨天我沒吃,也沒允許讓圓圓的爸爸(我爸)吃。」

肉圓入口即化。牙齒在咀嚼的時候,那些肉蟹也毫不粘牙。媽媽總有本事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把複雜的東西精緻化。萌萌這幾天吃了有六個肉圓,結果是大號之後都能聞到螃蟹味。


3.

她今天早上走。走之前關照我紅棗米飯麵包的做飯,並且強調說我昨天做的不對,因為紅棗太甜,所以米裡不能加糖。而且米飯加麵粉本來就容易發酵,酵母放的太多,回味會有點酸。

她雙手撐在桌子上,並託著腮,一絲不苟的看著我吃早飯。

有一杯很濃厚的燕麥酸奶在等著我吃。燕麥在開水裡過一下,然後放上葡萄粒攪拌均勻,最後加上冰酸奶和一根被切成段的香蕉。我在吃早飯的時候她忙著在加熱梅乾菜燒肉。她說梅乾菜燒肉不剩下許多了,把它和米飯一起蒸,放在蒸鍋裡加著熱,萌萌中午可以做午飯吃。

她在熱菜的時候生怕串味,把廚房門關了還不算,把餐廳窗戶也打開。所以我只聽得到她說有梅乾菜燒肉,鼻子裡卻只能聞到紅棗甜蜜的焦糖的味道,還有香蕉酸奶的冷香。

媽媽講究這個,熱的食物散發的味道重。如果熱食是暖甜的香味,冷食就也要是安靜的冷香。這叫順味。如果熱食是熱辣的味道,冷食最好是一盤酸甜的山楂。酸味會被辣味蓋掉,但是酸味在味蕾持久的時間長,兩者混吃不會有問題。如果熱食裡面有蒜味,那就是葷味重,我媽會在家裡人漱口之後拿出一小碗勾著蜂蜜的溫好的新鮮雞頭米。


雞頭米吃完了。她會安排我們到客廳裡去坐。一刻鐘後,她會端上一壺碧螺春。

我們在喝茶的時候,她往往在廚房裡忙著收拾。等我們喝完茶,她那時候也早已經坐在我們中間。有時候我爸常常會覺察不到她短暫的消失和快速的回歸,他會說著我媽的名字,讓我媽給他的茶杯裡蓄水。但是我總能發現我媽什麼時候來到我們身邊。收拾完東西的媽媽,手上早已經塗抹好護手霜,那支歐舒丹的玫瑰護手霜,就是她的味道。

想你了,媽媽。

————————————————


相關焦點

  • 媽媽的味道,暖暖的味道
    每當想家的時候,想起的便是廚房裡瀰漫的香味,媽媽在裡面忙碌的身影。
  • 尉靜 | 媽媽的味道
    這世上縱有萬千美味,但媽媽的味道卻潛藏在味蕾最深處,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被那親切、熟悉的滋味喚醒,突兀充斥舌尖、激蕩心胸,讓那種無與倫比的幸福感充盈整個身體,那滋味,比吃了蜜還甜。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媽媽的味道,已是我結婚第三天「回門」時,直到今天我都在苦苦思索,吃了三十年媽媽做的飯,為什麼在那一天才品嘗到了媽媽的味道?
  • 媽媽的味道,日久彌新!
    媽媽做的菜中,記憶最深的就是那碗熱氣騰騰的鯽魚湯了。那時候,爸爸特別喜歡釣魚,媽媽就會把那些釣上來的魚清洗乾淨,稍微過油後放入砂鍋內,倒入涼白開沒過魚身,然後放適量料酒、薑片、蔥段,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半小時。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的魚湯便成了我最難忘的味道。
  • 最懷念的媽媽的味道
    一直都覺得「味覺」是個奇妙的詞,融合了味道、感覺。雜糅了味道的感覺,就如同行過道路所留下的足跡,某個瞬間的一個碰巧,過往的曾經便會席捲而來。就比如,學校操場拂過樹葉的秋風的味道,故鄉春雨過後的土地的味道。又或者,家裡熱氣騰騰的飯菜的味道,從廚房飄散到書房、客廳的香氣和媽媽的背影,是一種無可替代的溫暖。
  • 媽媽味道 | 元寶水餃
    進入臘月以來農曆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濃我們杭州年夜飯總少不了一碗八寶飯我我我我而在北方城市過一個團圓年,水餃自然必不可少一份象徵招財進寶的元寶水餃定能為全家迎來好彩頭媽媽味道· 愛的味道 第一季第四期 元 寶 水 餃
  • 媽媽味道 | 油酥糖餅
    寒冬時節一款香噴噴的油酥糖餅端上餐桌金黃香酥的餅皮,豐富多層與糖餡搭配起來甜美又可口 雖然叫糖餅,但口感並不會太甜皮與餡的搭配剛剛好你想試試它嗎媽媽味道· 愛的味道 第一季第八期 油 酥 糖 餅更多媽媽味道 · 愛的味道屬於媽媽們的廚房世界萊亞裡哦啊與
  • 媽媽的柴火灶,媽媽的味道
    或許是家裡老么的緣故,媽媽就忘了教我一技能,就是做菜。雖然現在出來工作,在外面應酬多了,吃到各樣式的菜餚,也總是吃不出那種味道。即使自己慢慢學會做飯,即使按照母親吩咐的步驟來做同樣的菜色樣式,也做不出哪一種味道。所以一到節假日之時,總會事先打電話回去給母親,順便「預約」自己想吃什麼?母親總會答應我的「無理要求」。每次回去總能夠嘗到「媽媽的獨有味道」。
  • 媽媽味道 | 溏心滷蛋
    媽媽味道 · 愛的味道 第一季第二期 溏 心 滷 蛋 這道誘人眼球和味蕾的溏心滷蛋是由美食達人——廷廷媽媽推薦給大家廷廷媽媽可是我們杭州媽媽早餐界裡的老朋友了 蛋蛋雖小,門道不少廷廷媽媽給兒子做的溏心滷蛋你學會了嗎更多媽媽味道 · 愛的味道屬於媽媽們的廚房世界
  • 蔥油花卷,還原媽媽的味道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獨屬於家的味道,可以是幾道菜,也可以是幾種主食。
  • 媽媽味道 | 玫瑰蘋果塔
    美食達人——甜媽教大家製作一道充滿愛的甜點呀呀呀呀呀呀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暈媽媽味道 · 愛的味道 第一季第十六期 hhhhhhhhhhhhhh玫 瑰>甜媽小技巧 蘋果在糖漿裡煮的時候會有水份析出要把水份煮掉再取出蘋果片不能太溼否則很難操作 熱量稍稍高點也無妨孩子們會特別喜歡這個口感不僅顏值高而且味道非常贊
  • 「媽媽飯」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我媽非常善於觀察學習,別人那裡怎麼做飯好吃,她一看就知,回去自己實操往往會「青出於藍勝於藍」,她年齡這麼大了,聽說有什麼新鮮的做菜做飯的方法還是會去學習嘗試,雖然我只配給媽媽打下手,但她偶爾也會採納我的建議去做飯,讓我受寵若驚。
  • 茄餅——那是媽媽的味道!
    記憶中,那是家裡來人,或者特殊節日才能吃到的美食。那會兒茄子苗很珍貴,長勢也不太好,每年收穫的幾個茄子,媽媽都會很用心地做成茄餅。至今我都忘不了當時的畫面:媽媽站在鍋邊,用筷子獎裹好麵糊的茄餅放入滾油中炸熟,再一個個裝入盤中。看到眼巴巴等著的我,總要先拿一個給我嘗嘗。接了茄餅,兩手顛著就要迫不及待往嘴裡送,完全無視媽媽說的小心燙口。
  • 【文藝屈原】媽媽茶的味道
    喜歡喝媽媽香噴噴的姜鹽芝麻豆子茶是有著基因遺傳般的情愫了。    小時候我把此茶叫做媽媽茶,因為我只喜歡媽媽的手藝。這種茶是不能泡的,要在火中進行熬製,所以都叫做煎茶。別人煎的豆子茶不是鹼了就是淡了,不是淡了就是豆子沒熟、茶葉味道不好。     姜鹽芝麻豆子茶在媽媽的手中處理得恰到好處,香中有甜,溼中有脆,脆中有柔。
  • 媽媽的味道:梅乾菜
    對家的思念,往往就是一碗媽媽做的菜。梅乾菜只有媽媽親自曬制,親手燒制的才是最好。有一年去江西婺源,軟磨硬泡買了幾斤農家自己吃的梅乾菜,回家拿給老媽燒肉,頓時吃得食材君淚奔。梅菜扣肉用五花肉片,炸、蒸、燜,出鍋後,梅菜香醇淡雅,扣肉綿軟酥糯,口味獨立,琴瑟相和;梅乾菜燜肉則以方形肉塊燒制而成,很像紅燒肉,味道非常濃鬱厚重,肉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
  • 離家在外,最想念的是媽媽的味道
    媽媽究竟有什麼超能力竟能把簡單的食材做得如此美味現在想來,裡面應該放有一種獨一無二的調味料那就是媽媽的愛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想說一句:「媽媽,我很想您,也想念您的味道。」那段時間身體不是很好,下了晚自習,媽媽總會熬藥膳雞湯等我回來喝,媽媽的悉心照料陪我度過了艱難的高三。媽媽最拿手的要屬這道香辣兔丁,到成都讀書以後,最想念兔丁,嘗試過幾家,還是媽媽的味道最讓人懷念。現在的目標是好好學做這道菜,以後能做給她吃。看到這碗米粉就知道我是個綿陽人。我家開了家米粉鋪,從小我就是吃媽媽的米粉長大的,每天凌晨不到4點,媽媽就要起來準備食材。媽媽熬的牛肉湯色澤濃鬱,吃過的都說香。
  • 媽媽的味道,想家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早已經習慣了戀家,其中也包含那從小到大媽媽做的飯菜,感覺很神奇,疫情期間,自己都不想吃媽媽做的飯菜了,可是來外省上學後,好像更加想念媽媽做的飯菜。這是不是就是常說的遊子思家!今天講講媽媽的味道之疙瘩湯。
  • 【媽媽的味道】-9:咖喱雞翅飯
    【媽媽的味道】-8:菠菜奶酪蝦仁餅糕【媽媽的味道】-7:香菇鵪鶉蛋【媽媽的味道】-6:雞蛋饅頭片【媽媽的味道】-5:一碗菜飯【媽媽的味道】-4:生菜三文魚粒炒飯【媽媽的味道】-3:香煎小蝦餅【媽媽的味道】-2:五彩蔬菜卷餅
  • 《MOMOKA愛·早餐》之媽媽的味道
    而在物質豐盛的今天,也許你去過很多地方,品嘗過無數美食,我們的盤中餐也憑添了很多的含義,我們味蕾充滿了新鮮感,我們感受到美食的藝術感,我們體會到來自美食的悠遠文化······然而,還有一種特殊的味道, 或許是兒時的一碟小菜、一盤餃子、一碗麵條······當你終有一天遠離了兒時的家,那一日,忽然飄過的一縷香,TA人偶爾提及的一味料,或是一個似曾相識的盤子,都會再次觸動心靈深處那熟悉的回憶---那是來自媽媽的味道
  • 媽媽的味道、奶奶的味道、外婆的味道
    有蒜苗、酸菜和白蘿蔔絲三種味道。一盒10個,價格從以前的7蚊慢慢漲價到現在的14蚊。蒜苗菜粄是店裡的top1,軟彈的外皮再加上鹹香的內餡,裡面的蝦幹越嚼越香。酸菜是阿姨每個月讓人從老家寄來的,說是自家的才放心。「不知道,我從小在陸河跟著家裡人學,憑手感弄的。」菜粄一般早上和下午做各做1次,一天最多能包1000個菜粄,用石器壓的皮很薄,通常15分鐘就可以揭鍋了!
  • 媽媽的味道之【蔥油餅】
    我們有多久沒嘗過媽媽的味道了?有人問媽媽的味道是什麼?我說媽媽的味道是家裡的溫度,更是一道道記憶裡的食物,比如這個從小吃到大的蔥油餅!這個是我的媽媽 最拿手之一的食物,因為她有一個技法,可以讓餅的中心不硬,這個點連我們家專業廚子出身的小姑都是從媽媽那學來的,事實證明每次做這個的時候都是家裡最暢銷的早飯,小淘淘恨不得都是每次抱著盤子來吃的,我也是自然愛他不例外,以前發過一期,這次做了一次小視頻,能夠更方便大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