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餐具收費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幾乎成了寧波餐飲行業的潛規則。近日,網友「木z木槿」在東論上發帖稱,她去海曙聯豐路一家理髮店理髮,付錢時,店員卻收了她一元錢毛巾使用費。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增收服務附加費」現象在餐飲服務行業比較普遍,不少消費者對此提出了質疑,來店裡消費本身就要支付一定的服務費用了,再額外收費合理嗎?□記者 葉萌茗
市場走訪
理髮店消毒毛巾
5毛錢進貨,1元供使用
採訪中記者發現,網友「木z木槿」所反映的情況已經比較普遍,而這一做法已被越來越多同行效仿,消費者沒得選擇。
該網友在帖子中說,她在店裡做了一個定型,價格是事先談好的為80元,另外還有15元的洗髮費用,1元毛巾使用費。由於當時有急事,該網友並沒有多費口舌,付完錢匆匆走人。可回頭想想,當時是不是應該據理力爭一番?她認為,這樣的收費明顯不合理。
3月12日,記者來到聯豐路上一家子軒美髮店理髮。洗髮時,店員並沒有說明毛巾是有償使用的,而等到結帳時多收一元,並稱這是毛巾使用費。
店員這樣解釋:「別的店毛巾都是自己洗的,我們跟飯店一樣,由專業的清洗公司洗的,現在很多店都是這樣收費的,你可能第一次來不知道,老顧客都知道的。」
該店員透露,以前他們也沒有收費的做法,毛巾都是由店員自己洗,可是一到雨天,一天近百條毛巾一下幹不了,後來才仿效其他理髮店的做法,外包給其他的外包公司去洗。
在錦寓路上一家理髮店,店主告訴我們,一次性毛巾是由專門商家提供的,免費給理髮店使用,用完後理髮店代為保管,商家次日把髒的毛巾回收進行清洗,轉日將清洗後的毛巾再送來。而理髮店則把從顧客那收取的1元錢使用費給商家。
在多家「消毒毛巾」的招商網站中,我們發現,消毒毛巾,洗滌成本在0.2元左右,派送為0.3元左右,供給商家1元錢,可重複清洗200-300次,而很多清洗商也會拿出0.2元給理髮店,作為進店費。
不過,目前多數理髮店還是使用免費毛巾。
餐館消毒餐具
碗筷外包,一套餐具能賺4毛
3月11日,在藥行街一家味千拉麵店,記者以食客身份,向服務員要一張紙巾,卻被告知,要花一元錢自己買。服務員給的理由是,老闆就是那麼規定的,要提倡節能環保。
當晚,記者去了北侖一家阿瓦山寨走訪,飯店內每張桌子上都擺放著消毒餐具和紙巾,餐具包裝上印著「每套一元」的字樣,當我們要求換取免費餐具,服務員瞟了一眼說,店內只有消毒餐具。而當我們就餐完畢,向服務員索要一張紙巾時,她指著桌上一盒紙巾說,得自己花錢才能使用,店裡沒有免費使用的。
走訪中我們發現,餐具和紙巾收費主要集中在中低檔餐飲店,這些一次性消毒餐具都是外包的,店主們認為,這既能節省支出又有利可圖。
在江東飛越廣場做餐飲的一位黃老闆算了一筆帳,以他店裡每天平均100人的客流量計算,一個月至少得洗3000套碗筷,如果僱用一個洗碗工,月薪2000還未必有人願意幹,而如果使用一次性餐具,進購價為0.6元,每個月碗筷成本在1800元左右,這樣一來,不僅省下人工成本,還能省下這部分水電費。此外,這些餐具以一元價格收取使用費,每套餐具還能從中賺取0.4元的利潤,一個月就可多出1200元。
不過,有一些餐飲店並未效仿。海曙一家較大餐廳的塗店長介紹,她們店裡配備了洗碗和消毒機,由店裡的洗菜工進行清洗,並免費提供給顧客使用。
在鎮海莊市一家小餐館,店裡免費提供食客碗筷和紙巾,店老闆黃先生說,他店裡客源是以學生和都市小白領為主,如果額外收取費用,顧客顯然不會接受,因此,他會從其他方面來節約成本。「比如,盛飯時,可以少盛一點,顧客吃了不夠再添,不浪費,每天累計起來,能省不少大米,店裡的燈,都是使用節能燈泡,另外,我請的打雜工,月薪2000,包吃住,她能幫我洗碗、洗菜,這些應該算在自己經營成本裡頭,另外再加一元,給人的印象就不好了。」
記者調查
你多付一元願意嗎?
網友稱之為「霸王條款」
對於諸如一次性毛巾、餐具、紙巾該不該收費?
消費者觀點不一,市民馮女士直言,如果店家提供的消毒用品確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多付一元錢也樂意,為了一元錢跟店主理論,面子上也掛不住。但都市小白領的林小姐則認為,這是商家應該自己承擔的費用,另外收費顯得不夠人性化。
「有的理髮店,總監理髮,都要兩三百元,價格本來就那麼高了,再收一元毛巾費,還有,去店裡吃飯,吃得滿嘴油,我不要求你給溼巾,你給張紙巾總行吧,也沒有,說得過去嘛……」
網友們對此也有頗多看法。網友「薇兒7622」說,太坑爹了,如今去理髮店剪頭髮,洗頭要錢、洗髮水要錢、你用的毛巾要錢、剪頭髮理髮師的等級不同收費更是不同。
ICE璐:打著環保的幌子賺消費者的錢,這種行為讓人很不舒服,尤其是有些飯店,等你吃完了再說,要加錢買紙巾。
水晶Q權:現在好多都收,而且事先說也不說,雖說就是一兩塊錢的事,但是也要讓我們明明白白消費,以環保的名義是好,但是是否應該提前告知,讓消費者明白消費呢?就像限塑令一樣,誰要誰掏錢!
中華神盾052:前兩天到常去的店裡理髮,洗頭時服務員說毛巾要一塊錢很是鬱悶,不是一塊錢的事,有種被逼的感覺,乾脆我下次我自己帶毛巾,對,下次就這樣做。
樂樂happyboy:肯定是霸王條款!若是鼓勵環保,為何不發小毛巾給食客呢?
Baby:萬一商家消毒的小毛巾不到位又是二次汙染,只要價格合理,適當收取紙巾費挺好的。
下天小帥帥:利潤薄的店可以適當收取紙巾費,畢竟也是為環保做貢獻,但收費相對較高的店,在拆零收費就說不過去了,單純鼓勵環保可以適當控制紙巾的使用量。
太陽光暈:有亂收費的嫌疑,畢竟消費者到店裡就餐,商家必須提供包括餐具、茶水、紙巾等在內的硬體服務與軟體服務。將分內之事拆分開另收費,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他多收一元合理嗎?
消保委:一直要求商家取消收取
對於收取一元錢服務附加費是否合理?寧波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周麗娟說,消保委的態度非常明確,並且一直要求商家取消對一元使用費的收取,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如果餐具、毛巾都能額外收費,那消費者使用的桌子、椅子、照明都可以作為收費名目了,毛利裡本身包含了你所提供的服務、設備設施,現在再收這個費用,於情於理說不過去,而且還不告知消費者,也沒有讓消費者有選擇餘地,那就更不合法。」周麗娟認為,商家在事先沒有得到消費者同意,在結帳時才告知要另外加錢,明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消費者有權選擇購買或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把這部分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對消費者而言是不公平的。」周麗娟補充說,如果要額外收費,也應明確告知消費者,並提供免費使用的配套設施,讓消費者擁有選擇權。
浙江波寧律師事務所律師施周態度非常明確:「首先,這是屬於商家義務,由此產生的費用應當自行承擔,而將這部分費用轉嫁到消費者頭上是不應該的。其次,消費者在消費前,商家有義務告知他們,要收取這部分費用,消費者對此有選擇權,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
施周說,目前還沒有相關法律來規範這種行為,這需要政府相關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行業協會加強監管和引導,而餐飲企業更應以誠信為本,自覺維護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