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親密關係的真相:婚姻裡,要臉還是要錢?|百家故事

2020-12-18 視覺志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圖片來源 網絡

作者|不一

「你覺得,別人會因為什麼跟你結婚?」

「結婚的話,臉重要還是錢重要?」

「怎樣邁出脫單的第一步?」

「你真的了解你的另一半嗎?」

「你們之間隱藏著什麼樣的問題?」

……

這是《幸福實驗室》裡提出的問題。

本是偶然在網上看到有人推薦這檔節目,只當作消遣來看,卻沒想到看著看著感觸頗深。

節目裡沒有什麼明星大咖,也沒有多少煽情催淚,而是用理性的實驗方式,將那些男女親密關係裡的潛規則,一一揭示。

/01/

匹配原則,是愛情和婚姻的普遍原則。

第一個實驗參與者是40名單身男女(男20名,女20名)。

每個人頭上帶著標有1-40不同數字的帽子。

參加實驗的人不知道自己帽子的數字,也不能說出對方帽子上的數字。

實驗要求在15分鐘內男女自由配對,配對成功後,兩個人可以獲得一筆獎金,獎金為兩個人帽子上的數字相加之和,再乘以10 。(比如一個人帽子是1,另一個人帽子是30,他們就可以獲得30+1=31*10=310元)

最後結果發現,配對的20對男女,分差大多在5分以內。

高分配高分。

低分配低分。

其實那個帽子上的數字,就暗示著一個人的財富或者是經濟水平。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曾對5000對夫妻做了研究,發現大多數夫妻不是互補,而是匹配,這個匹配不僅是經濟上的匹配,更是性格三觀上的匹配。

用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就是門當戶對,這在財產和精神上都適用。

此前亦有研究顯示,當男女收入相對匹配,婚姻關係就會比較穩定。

永遠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全盤交託給另一個人。

不管在戀愛還是婚姻裡,經濟獨立,都是最大的安全感和底氣。

而在實驗過程中,還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一對男女已經匹配好了,但不久後,另一位號碼較大的女生走過來希望與男生配對,男人猶豫了一下便選擇了拆夥,和後者走到了一起。

這和現實生活中的出軌、離婚何其相似。

在建立匹配關係後,那對被拆開的男女便沒了互動,而在現實生活中,一旦激情退去,如果雙方沒辦法產生良性的互動,那麼雙方建立的關係便能輕易被外來者打破。

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還說出很重要的一點:婚姻的穩定需要靠財產制度來保障

古代男人擁有「一紙休書」可休妻的事後優勢,於是古代女子會要求彩禮,要求一個隆重的婚禮來增加事前優勢,當意識到結婚需要花費自己很多,男生對待結婚則會更慎重。

而今天女子要求男子買房,在房產證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其實也是在增加自己的事前優勢。

婚姻其實很現實,一旦離婚成本增加,雙方對於婚姻的態度就不會那麼隨便。

/02/

失戀,越刻意想要忘記,越忘不掉。

「我一定忘記那個人」;

「我要將他徹底移出我的世界」;

「我再也不要想他了」

……

失戀後,大多數人可能都會產生這樣的念頭,在心裡下定決心要忘記,但結果往往越想走出來,越走不出來。

《幸福實驗室》第二集設計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對兩組回憶完前任的實驗者提出要求:一組禁止去想前任一組禁止去想長城

結果禁止去想前任的,再次回憶前任,情感波動劇烈;

反而禁止去想長城的,再次回憶前任,情緒卻舒緩下來。

這其實便是韋格納著名的「白熊理論」。

—— 你越告訴自己"不要去想白熊","白熊"的形象就越會在你的頭腦中時隱時現。

換言之,你越想忘掉某事,記住它的機率就越高。

中國心理協會註冊心理師陳海賢直言:「情感的愈療有他自然的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改變的企圖,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一段戀情結束後,難過、悲傷都是要走過的歷程。

我們要做的不該是刻意遺忘,而是不讓自己沉湎在過去的回憶裡,成為上一段感情的犧牲品。

/03/

36個問題,愛上一個人。

1997年心理學家亞瑟·艾倫,設計了一個實驗,讓完全陌生的兩個人通過回答36個逐漸深入的問題,看是否能建立親密關係。

而參加實驗的一對男女在6個月後結婚了。

後來在2015年,一位叫曼蒂·萊·卡特隆的大學教授,同樣通過這個方式在很短時間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生活大爆炸》裡也曾提到這個「愛上陌生人」的實驗。

圖片來源:《生活大爆炸》

這36個問題,有關於興趣愛好,有關於人際關係,有關於對愛情對生死的態度,還有隱私的分享。

在節目裡,參與實驗的男女,在回答完36個問題後,從最開始的尷尬陌生,漸漸熟悉起來,也都打開了話匣子,並表示以後會成為不錯的朋友。

這場實驗的主旨,其實就是分享。

觀察嘉賓陳海賢有句話說得極好:「希望大家只注意到這些問題,更要注意到這種形式。」

你有多久沒有和愛人,像這樣坐下來聊聊天了,坐下來很深刻地聊聊彼此的心事?

在一段關係裡,如果不分享,兩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也會像陌生人一樣。

有些話不說出來,對方永遠都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彼此一定要定期溝通和檢討反思,可惜的是無數婚姻都走不過這一條。

/04/

沒有完美的婚姻。

節目最後一個實驗,選擇了心理學上經常使用的「箱庭療法」。

夫妻、情侶雙方通過輪流在沙盤裡擺放玩具,共同完成一幅畫。

誰第一個擺,擺在哪裡?

你擺的玩具有什麼用意,我要不要跟著你擺?

你擺的玩具不是我想要的怎麼辦?

……

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個遊戲,卻如同一面照妖鏡,暴露出愛人間的相處模式和問題。

一位丈夫放了一匹馬

妻子立刻覺得要放頭獅子懟住它

女孩在擺放遊戲過程中

總是設下各種考驗來證實自己在男孩心中的重要性

另一對夫妻一直在豐富對方放的東西

你放代表家的塔,我放代表我們的小人

你放代表工作的挖掘機,我放幫著運土的卡車

在擺放過程中默契的懂得了

彼此想要呈現的場景

在這場實驗中,參加情侶夫妻,每一個都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各種矛盾,金錢、性格、家庭瑣事……

「曾經就想摔門而出,換一個」

「回家只想睡覺,誰還要和你談人生啊」

……

小說電視劇裡,無論經歷了什麼,男女主都是一生一世一雙人,許下了白頭偕老的承諾,便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但故事畢竟不是現實。

現實的愛情都是千瘡百孔的,尤其進入婚姻,婚姻更是比我們想得要脆弱。

上一秒恩愛甜蜜,下一個階段就可能面臨背叛,冷漠、任性、缺乏有效的溝通、缺乏信任,爭吵.....扛不住,就選擇了分開。婚姻好壞,全靠自己經營。

即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婚姻也有2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要掐死對方的衝動。

但幸福就是,在吵吵鬧鬧、互相磨合中,走了一天又一天,走了一年又一年。

越走越默契,越走越安心。

圖片來源:紀錄片《幸福實驗室》

相關焦點

  • 男女親密關係的真相:婚姻裡,要臉還是要錢?
    「結婚的話,臉重要還是錢重要?」「怎樣邁出脫單的第一步?」「你真的了解你的另一半嗎?」「你們之間隱藏著什麼樣的問題?」……這是《幸福實驗室》裡提出的問題。本是偶然在網上看到有人推薦這檔節目,只當作消遣來看,卻沒想到看著看著感觸頗深。
  • 《三十而已》細思極恐的婚姻真相。|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三十而已》作者丨山野《三十而已》,三個女人一臺戲。各有千秋,各有苦衷。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細思極恐的婚姻真相。
  • 婚姻中的親密關係:自我成長的修煉場
    網絡世界裡,無論是明星們有意無意地「撒狗糧」,還是普通百姓朋友圈裡的恩愛秀,都很容易成為人們競逐的目標和津津樂道的話題。 日常生活中,婚姻關係的種種景象同樣吸引大眾的眼球。一方面,海誓山盟、甜蜜美滿的橋段每天都在上演;另一方面,雞飛狗跳、一地雞毛的離婚鬧劇也真實存在。「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後的「終身廝守」與「一言不合就劈叉」的狗血劇情,撕扯著大眾的神經。 人們不禁要問:婚姻中的親密關係到底怎麼了?在婚姻裡真的可以找到幸福嗎?
  • 莫讓《婚姻故事》淪落為離婚故事:夫妻應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許多人評價這就是最醇厚真實的婚姻故事,從戀愛時的相互欣賞到婚後的不對等付出,最後以狼狽離婚收場,一個家庭的離婚過程就這樣真實的展現在觀眾面前。影片不僅是在探討了愛情與婚姻的關係,也展示了現代社會傳統婚姻對女性和男性的不同標準和要求:母親必須要完美無缺,父親卻可以有很多缺點。
  • 《婚姻故事》暴露的3個婚姻真相:90%的夫妻關係,都死於這幾點
    長期緊繃著一張臉的人,自然給人拒人千裡之外的感覺。最近重看了一遍斯嘉麗主演的《婚姻故事》,再次感受到婚姻的不易。《婚姻故事》講述的是查理和妮可這對夫妻的離婚經過。何炅在《深夜食堂》裡說:「在一段關係裡,最重要的,不是外貌,也不是麵包,甚至不是忠誠與否,而是分享。」如果不分享,兩人在同一屋簷下也會像陌生人一樣。夫妻之間不聊天,不分享,久而久之,心必然越來越遠。
  • 婚姻中的殘酷真相:假性親密關係,比出軌更可怕
    有人說,出過軌的婚姻,離又離不掉、過又過不好,實在讓人心累,其實,還有一種關係比這更累。 那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只有親密關係的外殼,缺乏內在親密的核心。
  • 愛情不是苦苦支撐——婚姻裡的「非親密關係」
    婚姻是什麼,親密關係又是什麼?是妻子忙裡忙外,安頓好家庭,每天為丈夫孩子準備一盤水果一餐晚飯;還是丈夫早出晚歸,奔波養家,每天碌碌無果只能給愛人一個疲憊的背影。大多數人的婚姻總是相似的,每天也總是重複重複重複。有些人選擇妥協,故作高深的教導——這就是婚姻的真諦、生活的真實。
  • 胡蘭成找老婆要錢養「小三」,張愛玲分手情難斷!|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至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一句話,讓張愛玲在離別的那一夜徹底崩潰了,她以為會「終生」的人終究還是拋棄了她。她甚至生出了「誅殺」負心漢的念頭,但是理性終究還是讓她冷靜下來,「你要為不愛你的人而死?為他坐牢丟人出醜都犯不著。」
  • 性的問題,背後隱藏了親密關係的真相
    聽起來好簡單,當代談性色變的人少了,可真的能自然順滑處理性議題的親密關係,仍然那麼稀缺。不然,為何無性婚姻、性羞恥感引發的親密關係衝突隨處可見?性本身是一種高度的親密。性有問題,多數折射出了親密關係裡或隱或顯的障礙。那到底什麼製造了性與親密的障礙和不能呢?
  • 全國離婚率居高不下:親密關係裡的第三者,你永遠想不到
    可認真想想:維持一個好的婚姻確實很難,但我們也不該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今天,小愛為大家整理了愛家讀書APP上「親密關係」相關的系列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開聽一聽哦~書中戈特曼博士用大數據還原婚姻關係的真相,並總結出使婚姻免於破裂的7個法則,引導讀者創建一樁高情商的、長久的婚姻。《親密關係》克裡斯多福·孟
  • 夫妻的世界,不是輸得精光就能結束的賭局|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如果說婚姻分成不同的質地,相比年輕人婚姻的輕盈,老年人婚姻的綿長,中年婚姻是婚姻裡最複雜的粘稠形態,交織著各式各樣的社會關係,親密、共謀、撕裂,都是常態。所以結束中年婚姻,往往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不是輸個精光便可以金盆洗手、輕易脫身的賭局。
  • 《完美關係》原生家庭裡缺愛的孩子衛哲,在親密關係裡得到治癒
    黃軒在《完美關係》裡扮演的是男神級別的獨立公關人衛哲,善於用專業的公關知識幫助個人和公司解決問題,處理危機。就是這樣充滿完美光環的成熟職業人,卻有著輕微的焦慮症與親密關係恐懼症,一個高冷人設的不婚主義者。
  • 《婚姻故事》:你的婚姻,有讓你成就自我的空間嗎?
    《婚姻故事》是一部以男女主人公離婚過程為敘述背景的故事,而在這個過程中,展現了他們曾經的感情和婚姻破碎的原因,以及親子關係和個人成長意識的覺醒。這是一部接地氣且真實感很高的影片,而在影片背後,也能引發我們對於婚姻對於人生的思考。
  • 《婚姻的真相》:婚姻根本不是制度,只是陪伴,冷靜期意義不大!
    李子勳老師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婚姻必須要經營。 他認為婚姻是從愛情的種子裡生長出來的,擴展了內延和內涵,這種激情會變淡而相依為命的本質,就會慢慢的顯現出來。需要婚姻裡的兩個人相互實現,相互幫助,相互尊重,才能夠獲得婚姻的幸福。
  • 親密關係:婚姻走到最後,真的是歸於「平淡」嗎?
    就像小時候看了童話故事,自己心中就構建出一個白馬王子或漂亮公主的形象,然後把它作為自己未來的擇偶標準。 只是幻想出來的人,更多的是趨於完美的人,而完美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又沒有,所以我們不僅對婚姻失望,還對自己的伴侶失望。 這是婚姻痛苦的根源。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像小麗和丈夫的這種情況,便是典型的「假性親密關係」。夫妻之間本該坦誠相待,彼此溝通。但是小麗很少願意袒露自己,也不善表達情緒,或者說她根本不信任對方。雖然他們結婚了,可是生活卻是AA制,一人一半的房租,吃個飯都要轉帳。在丈夫看來,他們之間隔的很遠,沒有親密可言。每當出現爭吵時,小麗都會要求丈夫別碰她,更不允許她走進自己規定的安全範圍內。
  • 親密關係中的戀愛與婚姻完全兩回事!莫把妻子當作情婦來愛
    只要是人,都會有親密關係的煩惱,不僅僅限制於男女的愛情關係,像室友、同事、家人等,這些人與我們形成的關係都可以算作親密關係。然而,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給人帶來的衝擊力是最強的,超越了其他關係;當雙方發生衝突時,最容易使人心碎。
  • 童話傳奇人生難題:親密關係只有交換沒有愛,婚姻剩下一地雞毛
    01親密關係到底怎麼了?還能相信婚姻嗎?連宋慧喬都離婚了,還能相信婚姻嗎?《與人親密---相處是一門可以習得的藝術》這本書用平實、簡單的語言,手把手教你處理親密關係(以下簡稱《與人親密》)。無雞湯、不勵志,就是踏踏實實過日子。只可惜,把真相說的太直白,大部分人難以接受。雖是良藥,卻十分苦口,如之奈何?作者蓋伊·芬利著有多本暢銷書,其著作被翻譯成26種文字在全球熱賣。
  • 婚姻裡,無論男女,出軌的真相只有一個
    很多人,都習慣為一段感情的背叛找藉口,尤其是在婚姻裡。我曾經有一個同事,她和老公結婚接近6年的時間,生有兩個女兒,最後她的老公出軌了。她心裡很委屈,說當初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她的老公什麼都沒有,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跟著他。
  • 丈夫指責妻子「一毛不拔」,妻子一句質問打痛丈夫的臉|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失去工作的菲菲一點也不傷心難過,反倒是覺得是種解脫,打算要好好調理身體,準備懷孕。對於菲菲的決定,阿偉倒是一點都沒有幹涉,但也沒有贊成。菲菲剛辭職那會,一是手裡還有點婚前的積蓄,二是不好意思張口找阿偉要錢,於是兩人沒有因為錢的事情而起衝突,一片歲月靜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