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傳奇人生難題:親密關係只有交換沒有愛,婚姻剩下一地雞毛

2020-12-21 王小喵讀書

01親密關係到底怎麼了?還能相信婚姻嗎?

連宋慧喬都離婚了,還能相信婚姻嗎?宋慧喬堪稱「國民女神」,她擔綱主演過多部韓國偶像劇,包括很多韓劇經典。她還是聲名赫赫的「男神收割機」,連劉亦菲現任男友宋承憲都曾拜倒在她的盛世美顏之下。然而,美成這樣也沒能留住婚姻。

2019年,民政局公布了最新大數據,國人婚戀狀況實在不容樂觀。2019年全國離婚人數高達310.4萬對,比2018年多出20.5萬對。如今離婚竟然成了潮流?還有一個難以忽視的數據:73.4%的離婚要求是由女方提出的,男人們措手不及都懵了。

婚姻到底是一座圍城?還是遮風擋雨的港灣?歷時20年,哈佛大學的研究數據表明:我們一生的幸福,80%的因素跟人際關係質量有關。

看,結婚太痛苦,不結婚又難以幸福,該如何走出困境呢?

《與人親密---相處是一門可以習得的藝術》這本書用平實、簡單的語言,手把手教你處理親密關係(以下簡稱《與人親密》)。無雞湯、不勵志,就是踏踏實實過日子。只可惜,把真相說的太直白,大部分人難以接受。雖是良藥,卻十分苦口,如之奈何?

作者蓋伊·芬利著有多本暢銷書,其著作被翻譯成26種文字在全球熱賣。20多年來,蓋伊在北美和歐洲主持了4000多場研討會,出席了400多個電視和電臺節目,「蓋伊·芬利直播間」在全球網絡上播出。

02這三個痛點直擊人心:你敢面對嗎?

《與人親密》初看沒什麼,細讀卻相見恨晚。書中很多觀點讀來令人慚愧,也讓人深思。權且挑三點,與諸君共勉。

其一,親密關係中,到底是誰沒有好好過日子?

中國自古就有怨婦詩,說來說去都是男人的不是。各種指責男性的語句千古流傳,比如,自古男兒多薄倖;再比如:痴情女子負心漢;還有更直白的:男 人沒個好東 西。

可是看看男性的苦水更多,什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什麼「黃蜂尾後針,最 毒 婦人心」,如今女權崛起之後男人們更是大呼:活 不下去了。

到底是誰的錯?古人云:清官難斷家務事。可是《與人親密》卻說:不關女人的事,也不關男人的事?因為婚姻當中的痛苦,我們無法承受,故此才會把責任推到對方身上。如果可以處理這些痛苦,婚姻就不是個事兒!

啥意思?打個比方:面對一條小河,老牛輕輕鬆鬆趟過去,松鼠差點淹死,而麻雀打算飛過去卻不小心跌進去就被衝走了。

說白了,大部分人應對不了婚姻這件事兒,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其二,遇到婚姻中的各種困境,總原則是什麼?

市面上成千上萬的書,講親密關係都是在說技巧,方法,但是都沒有落在重點上。

如果情感和婚姻的重點落在利益上,那就是搭夥過日子,相互傷害不說還彼此消耗。社會上這種夫妻最多,你要求我貌美如花洗衣煮飯,我要求你能力出眾房子車子。柴米夫妻,必然為著油鹽醬醋爭吵,也會為著你多我少不滿。

如果落在體諒和互幫互助上,那就是夫妻店,最佳合作團隊。像李彥宏和馬東敏,像黃光裕和杜鵑,不但家庭幸福還把事業做得很大。

如果落在愛和成長上,那就是彼此成全、神仙眷侶,比如錢鍾書和楊絳。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滿腦子都是房子車子,如何收穫幸福美滿呢?所以,《與人親密》說,只有愛才是婚姻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其他都不是。

如果你過得一地雞毛,如果你在婚姻裡焦頭爛額,捫心自問:我是為了愛才結婚的嗎?如果不是,出發點就錯了,豈能指望種西瓜收芝麻呢?沒有愛,再多技巧也沒用。

其三,與其滿腹怨懟,不如自我承擔

自己過成什麼樣,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說,婚姻其實是一個人的事兒,你信嗎?把自己處理利索了,婚姻自然幸福。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獨立有承擔,另外一種依賴凡事都把責任推出去。大部分人都是後者,獨立者極少,所以幸福的人很少。

都說婚姻就是避風港,可是都想避風誰是港?

真相是什麼?

「很多看似屬於伴侶之間的問題,其根源都在於自身過去發生而未解決的部分。過去的創傷使我們懼怕傷痛,形成厚厚的保護層,保護層太厚,愛的光就無法照射進來,也把我們的愛人拒之門外。」

事實真是扎心啊,要想感受到愛,就得翻越內心那道自戀的牆,看清自己才是解決之道。

03總結:《與人親密》來一招回馬槍,很多人怒了

我們總是怨懟不休,怪父母,怪配偶,怪孩子,然後怪社會怪環境,獨獨不曾怪自己。《與人親密》一招回馬槍,要求你回來看自己,哈,這下麻煩了。

很多人都是丈八燈臺,照的見別人照不見自己,這回照妖鏡來了,一照:裡面的妖怪是別人,你竟然說是我?!於是,怒了,差評。

有人說,愛是什麼東西?不接地氣,完全無用。

還有人說,道理誰不懂,淨說些廢話做什麼?事實是,三歲孩子都懂的道理,到八十歲都做不到,這該怨誰?

是書沒用?還是你沒拿來用?還是你本身就沒用?

一般人連靜下心來讀完這本書的耐性都沒有,更沒有功夫細讀,真是可惜了一本好書。

最後,說個小故事:有個盲人晚上走路,總是打著一盞燈籠。其他人笑:反正你又看不見,打燈籠做什麼?這不是白費蠟麼?盲人笑笑:我不過是提醒其他人,走路小心,不要撞著我才好。

親密關係當中,都是盲人,卻無人打燈籠,這又能怨誰呢?

關注@王小喵讀書,每天分享新知識。

愛生活,愛讀書。

相關焦點

  • 婚姻中的親密關係:自我成長的修煉場
    日常生活中,婚姻關係的種種景象同樣吸引大眾的眼球。一方面,海誓山盟、甜蜜美滿的橋段每天都在上演;另一方面,雞飛狗跳、一地雞毛的離婚鬧劇也真實存在。「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後的「終身廝守」與「一言不合就劈叉」的狗血劇情,撕扯著大眾的神經。 人們不禁要問:婚姻中的親密關係到底怎麼了?在婚姻裡真的可以找到幸福嗎?
  • 顏值碾壓摩納哥王妃,婚姻同樣是一地雞毛
    顏值碾壓摩納哥王妃,婚姻同樣是一地雞毛美人總是相似的,能夠成為時代靚麗的風景線,但卻難逃「紅顏薄命」的宿命。比利時的保拉王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位「天鵝王后」一生讓人唏噓不已。如今83歲保拉美人遲暮,顏值碾壓摩納哥王妃,婚姻同樣是一地雞毛。傾國傾城的美人尚且如此,可見婚姻幸福與否,對一個女人的影響力有多大。
  • 誰的婚姻都是一地雞毛
    婚姻是現實的需要,也是兩個人的需要。但當真正走進婚姻時才發現,理想中的婚姻和現實的婚姻是兩碼事。理想中的花前月下成了茶米油鹽,山盟海誓成了相看兩相厭。真的是《圍城》中所言,城內人想出去,城外人想進去。即便人們把婚姻說得如此可悲,一輩又一輩的人還是前赴後繼,義無反顧地走進婚姻。是的,這就是生活,沒有了婚姻便沒有了生活。婚姻就是被人這樣需要著。既然需要,那就得認真看待自己的婚姻。好多人抱怨婚姻的不如意,但卻不知道,誰的婚姻都是一地雞毛。
  • 婚姻之外的「愛情」能有什麼真愛,愛過了,只會剩下「一地雞毛」
    如今已經人到中年的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感觸:還單身的人,會發現身邊其他人陸陸續續結婚後,從此就失去了消息;已經結婚的人,會在忙活自己婚姻的過程中,恍然發現身邊很多人都失去了聯繫。這是人生的一種常態,很多人都會經歷這種事,年紀越大,你能關注得越少,最後只剩下你過你的生活,別人過別人的生活,彼此互不打擾。
  • 莫讓《婚姻故事》淪落為離婚故事:夫妻應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但是當激情漸漸消退,多巴胺帶來的生理衝動漸漸趨於平靜,生活被瑣碎的小事充斥,婚姻走到最後,只剩下一地雞毛。《婚姻故事》導演鮑姆巴赫繼《魷魚與鯨》後又一部取材於自己真實故事的電影,不僅僅影射了自己的婚姻,更著重表達婚姻中的夫妻應該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 婚姻一地雞毛,戀愛意義何在?
    見到有人提問說:婚姻一地雞毛,戀愛意義何在?不知道讀者看到這句話是怎樣的感覺呢?認同?或者,疑惑?亦或者覺得不對?至少在我的角度,第一感覺是可惜,因為來訪者說到的:婚姻一地雞毛;可能就是自己婚姻的寫照,婚姻經營成這樣的結果,真的挺可惜的。
  • 格蕾絲.凱利:傾國傾城的摩納哥王妃,其婚姻童話,終究碎了一地
    但讀過她的成長史後,深深地感覺到,她就是一個長期缺愛的女生,是一隻從小就被父親打壓、忽視、不在意的醜小鴨。為了滿足父親的虛榮,得到父親的首肯,她最終嫁給了童話中的王子,最終一地雞毛……01格蕾絲.凱利,出生在1929年,她的父親約翰.凱利,是三枚奧運賽艇的金牌得主,退役後,成為一家磚廠的大老闆,身家豐厚。格蕾絲母親,曾是一名遊泳運動員,後來在賓州大學體育系,成為第一位女性系主任。
  • 親密關係中的戀愛與婚姻完全兩回事!莫把妻子當作情婦來愛
    歸根結底,他們並未進入內省階段,相反的,看到的是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是如何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而更加的要求對方為自己負責。親密關係是我們修行的道場其實,親密關係是我們修行的道場,我們則需要在這份來之不易的親密關係中成長、學習。這樣來看,實在太可惜。一個人錯過了這樣的成長的機會,下一次的關係可能會再次發生同樣的情形,因為沒有學會自己的人生功課。
  • 晚婚不婚流行,親密關係缺失,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一個親密愛人?
    01親密關係是人生問題,要正確地看待;勇敢地面對。所以當今社會上,存在著大量既期待婚姻的美好又害怕因此而萬劫不復的年輕人,他們不僅向親戚朋友求助諮詢,甚至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學習情感經營的課程。《親密關係》一書是加拿大國際演說家克裡斯多福·孟和他妻子在相處過程中的感悟與體驗,它以獨特的處理方法使很多人將這本書奉為夫妻關係處理的寶典。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兩個人在這段關係中,相互抱怨。卻沒有試圖去反省。於是,婚姻漸漸走到了死胡同裡。婚姻教皇戈特曼說過:理解和接納是一段婚姻的基礎。而許多失敗的婚姻,源於既不理解對方,也不願接納對方。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假性親密關係」中呢?
  • 有態度 | 世界首富離婚卻沒有一地雞毛?靠她
    但其實,這樣的理想的親密關係節奏並不好掌握,大家在這段感情中成長、幫持,自然會形成依賴;但同時要記得你們依舊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自由。有生命力的感情,從來都不是相互制約。Jeff Bezos前妻Mackenzie Bezos 的Twitter「我很感激在彼此的支持下,在所有善意幫助我們的人的支持下,我完成了與Jeff解除婚姻關係的過程,並期待著(我們)成為「共同父母」和朋友相處的下一階段
  • 親密關係:婚姻走到最後,真的是歸於「平淡」嗎?
    文/學乃身之寶 小時候,我們相信童話都是美好的,因為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了。 但長大後,我們又發現,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因為婚後生活根本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美好,有爭吵、有平淡、有鬥爭,甚至有暴力。
  • 專訪張德芬:維繫親密關係全靠這四個字
    她是一個離過兩次婚的女人,她承認自己沒有處理好親密關係; 但另一面,她又是知名作家,創辦張德芬幸福研習社, 幫助別人探尋解決親密關係的方法。 婚後的張德芬依然非常忙碌,丈夫心有怨言; 丈夫也延續自己的生活節奏,無法用她想要的方式愛她。 漸漸地,他們在親密關係中變得越發孤獨。 最終,她結束了婚姻。
  • 親密關係:愛情到底是什麼?愛是動詞,需要去做
    愛情貌似童話,婚姻是現實 「我愛、我不愛、我不愛、我愛……」 朱唇輕啟,默念無聲之中,古往今來的玫瑰花瓣 愛情,是荷爾蒙和多巴胺刺激下的幻象與童話,而婚姻,卻是柴米油鹽裡的一餐一飯、一言一行。 婚姻和愛情的關係仿佛兩種神奇的物質,可以融合產生更加美妙的化學反應,也可以互相排斥,兩敗俱傷。 究其原因,還是那一句「戀愛雖易,婚姻不易」道出了真相:相愛容易相守難。
  • 愛情不是苦苦支撐——婚姻裡的「非親密關係」
    悲劇的現實是,很多婚姻已經不再是親密關係,他們變成了義務關係。兩個人在一起就不僅沒有了激情,沒有了耳鬢廝磨的親密。甚至連家庭的空間都凝固了,雙方的感情不再流動,過日子就像上班打卡,心照不宣的苦苦支撐這種「假的親密關係」。01兩性關係能維繫,靠的是什麼?
  • 愛情只是婚前序曲 誰的婚姻不是一地雞毛 打掃乾淨就美滿了
    愜意十足的我發現友人看上去並沒有那麼輕鬆,漫不經心地問了句,結果友人打開了話匣子,道出了心中的疑慮。沒有經過別人介紹,自己交了個男朋友,這個小夥其他還好,也沒有不良嗜好,只是自己沒有正式工作,在一個鄉村小學做一名臨時體育代課老師,家庭也一般,什麼也不能提供。王姐深感焦慮,多次旁敲側擊,還找來親戚相勸,但女兒一意孤行,越勸反而適得其反,最後差點到斷絕母女關係的程度,但最終沒能阻止。
  • 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婆媳關係,而是貌合神離的「假性親密關係」
    一提起結婚,很多人會擔心婆媳關係,因為婆媳不和是我們常見的問題。但我們卻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彼此是否足夠親密。對於那些十分親密的伴侶來說,他們會越來越愛對方,信任對方。但對那些不太親密的伴侶來說,他們的生活容易化成一灘死水,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相敬如賓,卻難以讓心的距離靠得更近。
  • 《美麗心靈》的啟示:親密關係,是跌宕起伏人生中的「鎮定劑」
    面對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難題,納什在深愛著他的妻子艾麗西亞(詹妮弗·康納利飾)的鼎力支持幫助下,與被認為是只可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精神疾病作鬥爭。經過十來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過自身強大意志的力量,他一無抱怨地堅持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在博弈論方面頗具高瞻遠矚性質的工作也成為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
  • 如何維護長期的親密關係?守候我們的人生幸福密碼是什麼?
    寫在前面--在十幾年的情感諮詢經歷中,來訪者有一個共性,就是感受不到幸福,接受不了愛,包括自愛。為什麼總是感受不到幸福的感覺呢?究竟守候我們人生的幸福密碼是什麼呢?我們不防用案例來分析,答案見仁見智吧。最近,接訪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 2020 情人節丨發現婚姻的密碼,轉化你的親密關係
    對於不同的個人而言,土星回歸可以是成長的挫折或幻想的破滅,也可以是頂住壓力後成熟的慶賀,意義不盡相同。即使是面對土星的四分相或對分相,帶來的壓力不一定是挑戰,對於成熟進化的靈魂,可以是釋放、成長與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