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放的所有員工福利都要繳個稅?這2個問題需要注意!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

並不是所有的員工福利,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你需要知曉!

這是您在祥順財稅俱樂閱讀的第13,213篇

作者簡介

職工福利費包括什麼

首先搞明白企業職工福利費包括什麼?

企業職工福利費是指企業為職工提供的除職工工資、獎金、津貼、納入工資總額管理的補貼、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和補充養老保險費(年金)、補充醫療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發放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集體福利。

那麼問題來了,只要是發給員工的福利,是否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

答案是否定的。

問題一

問題一:支付給職工的醫療補貼、職工療養費、工傷補償費是否需要繳個稅?

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進一步解釋道:稅法第四條第四項所說的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國稅發(1998)155號文解釋說,生活補助費是指由於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納稅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其任職單位按國家規定從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向其支付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

因此:按規定從企業福利費中支付給職工的困難補助、救濟金、醫療補貼、職工療養費、工傷補償費、喪葬費、撫恤金、獨生子女費、職工異地安家費等,不需要繳個人所得稅。

問題二

問題二:公司在每位員工過生日的時候,都會發一張蛋糕券作為單位福利,此項支出作為「福利費」是否可以免繳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生活補助費範圍確定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155號)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不屬於免稅的福利費範圍,應當併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徵個人所得稅。

因此,該公司對所發蛋糕券應當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溫馨提醒: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按月按標準發放或支付的已實現貨幣化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車改補貼、通訊補貼不再作為福利費開支,應納入工資總額管理,並計徵個人所得稅。

相關焦點

  • 這5項員工福利,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情形一 用餐福利: 比如員工食堂、工作餐,屬於職工福利費範圍,但是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情形二 話費福利: 比如公司統一購買手機、員工報銷通訊費,屬於職工福利費範圍,但是無需併入工資薪金來扣繳個稅!
  • 實務:企業發放員工福利,這幾個問題財務處理需注意!
    這裡就需要注意,員工福利在財務處理上需要非常細緻謹慎,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讓福利變成負擔,讓我一起來看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吧↓一、企業員工福利費有哪些?二、企業員工福利需不需要繳稅?總結一下就是:集體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現金方式的福利一般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單位發的明確到個人的福利,人人有份的,不論是現金還是實物,向員工發放的購物卡屬於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應該由企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三、發放員工福利後企業帳務應該怎麼處理?
  • 員工工資為零,單位只繳納社保,個稅如何處理?今天統一回復!
    需要提醒的是,退休人員如還取得返聘工資,不需要合併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和離休生活補助費計算繳納個稅;退休人員取得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和離休生活補助費不需要匯總到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稅。
  • 疫情期間,工資發放、社保減免、福利補貼...你都了解嗎?
    3、公司組織員工向公益性社會組織捐款用於疫情防控,公益性社會組織沒有為每個人開具捐贈票據,而是統一為公司開具了捐贈票據,這種情況下員工可以進行個稅稅前扣除嗎?  2、企業社保費減免單位繳納部分,是直接減免還是先繳後返?  答:符合此次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的企業,在申報時直接享受減免政策,不需要先繳後返。  3、我是外地戶口,孩子入學條件是家長要在工作地連續繳納社保滿3年,這次減免企業社保費,我個人社保繳費會中斷麼?
  • 即日起,趕緊自查這25個風險點
    2 警惕這6種情況 除了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屬於違法外,以下6種情況,也通通不合法! 三 找發票,領工資 有些公司自認為很聰明,為了「避稅」將工資拆分,一部分通過公戶發放,一部分需要員工找票來發工資,這樣做既避免了社保、個稅的麻煩,又可以抵稅。
  • 這4類人要特別注意!應趕緊停繳社保,因為交了也等於浪費錢
    好的一點是,我國及時推出了社保福利制度,其中的養老保險則專門為了解決養老難的問題。這一政策也備受好評。如今的人在找工作的時候,也首先關注公司是否為員工繳納社保。即便是靈活就業人員也會主動為自己繳納。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了社保的重要性,這也是值得欣慰的。
  • 工會經費發放年終福利,企業應關注的3個問題
    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二、工會經費稅前扣除的合法憑證是什麼?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 公司走私帳發放工資,程式設計師被欠薪8月,仲裁公司贏了,員工輸了
    收到網友提問:公司工資分2部分發,私帳已經有8個月沒發了,公司不認私帳工資部分。勞動仲裁,結果公司贏了,員工輸了 。(1、同事A仲裁輸了一分錢都沒有得到,打了官司還在審理中 。公司是IT企業,主要員工為程式設計師,工資在1.5萬到2萬工資,公司在2014年成立之初到2018年上半年,一直都是全額發放工資,直到2018年下半年工資分為2部分發放,一部分公帳(公帳金額沒有達到繳稅標準),一部分私帳。
  • 年終獎該繳多少個稅?1萬~100萬對應稅額全解析!企業派「大紅包」時...
    趕緊向單位主動申請減個萬兒八千,包你吃不了虧……」臨近歲末,又到了各個單位給員工派發年終獎的時候。雖然大家不時會對媒體曝出的「別人家的年終獎」無比眼紅,但真正需要操心的,其實是自己的年終獎到底要繳多少個稅?到手後真正能拿到多少錢?
  • 這些員工福利,你公司有嗎?我沒有我先哭
    劉強東表示,「我們大部分的員工都是一線的兄弟,都是家裡的頂梁柱,一旦出事整個家就毀了,我們希望所有的兄弟都好,但人生無常,公司要成為大家最後的依靠」。對於此舉,網友們大加讚賞,京東「負責任」的形象一下子又提升了許多。
  • 2020年只有最後一個月了,這18個涉稅問題要注意!
    比如研發費加計扣除,一定要在帳上清楚的列出明細,不要設置帳外表格記錄了。同時為降低風險,可以事先向科技部門申請研發項目的界定。需注意,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年底到期,抓緊時間享受。軟體企業、離岸服務外包、西部大開發等都有類似的指標要求,我們關帳前需要對此保持高度關注並儘量爭取享受優惠。
  • 工資計提和發放,90%會計都寫錯過的分錄!
    轉眼就到月中了,你的公司發工資了沒? 每個月發放工資,是員工的頭等大事,也是會計工作人員比較頭疼的一項工作,絕對不能出錯。
  • 未享受或者少享受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辦?問題不大,補扣!
    現在填了還能補扣前面11個月的嗎? 小C:就剩一個月了,我不填了,直接到明年3月個稅彙算時填了一次性扣完可以嗎? 小D:我填完就可以退回之前月份多繳的個稅了嗎?
  • 財務請通知員工!建議列印下發 確認2021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通知
    政策規定: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需要納稅人每年都提交一次。一年一度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確認開始啦!最後一個月,抓緊時間確認!否則影響2021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涉及到每個員工切身利益,請財務和人事部門提前做好準備:1、個稅APP填報操作手冊和郵件通知2、組織宣傳,提醒員工提交及時收集3、告知個稅和彙算清繳最新政策4、財務/人力專崗:盡力讓員工少繳個稅
  • 答疑|未享受或者少享受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辦?問題不大,補扣!
    現在填了還能補扣前面11個月的嗎?小C:就剩一個月了,我不填了,直接到明年3月個稅彙算時填了一次性扣完可以嗎?小D:我填完就可以退回之前月份多繳的個稅了嗎?2子女教育、繼續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可以選擇在單位發放工資薪金時按月享受扣除,也可以在綜合所得彙算時再扣除。如果您有符合扣除條件的上述5個專項附加扣除中的一項或者多項,則可以馬上填報補扣啦!
  • 2021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為什麼需要現在確認?
    這兩天周圍很多朋友在討論2021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事情,今天老妹來跟大家說說這個問題。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2021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不用著急確認,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確認日期還比較長,2020年12月裡的時間內基本都能確認;二是因為確認201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並不會影響你2021年實際應繳個稅的總額度。
  • 「避稅新招」:用勞務費發票規避個稅?
    深圳市某企業通過利用勞務公司開具的勞務費發票的方式,來發放員工獎金及補助,從而達到少扣繳個人所得稅的目的。結果被深圳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在對企業進行檢查時發現了該公司的違法手段,並最終對該公司的涉稅違法行為作出了補扣繳個稅1600多萬、罰款800多萬元的稅務處理處罰決定。
  • 個稅計算方法這幾條一定要知道!
    就是我們的這個5000的起徵點是進行累計計算的,比如我們1月有5000的起徵點額度,然後你的工資是1w,那麼你就要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1月多出來的這5000的繳稅(一般是公司進行代扣代繳)。然後2月你又有了5000的額度,但是你工作沒有了,或者你工資低於5000,這樣你這個月的額度就沒有用完可以用到之前1月裡面去。
  • 個稅彙算倒計時!單位能查詢哪些員工未辦理嗎?
    隨著個稅年度彙算截止辦理期限(6月30日)的臨近,不少朋友都在擔心「我的個稅年度彙算辦成功了嗎?」,「單位幫我辦好了嗎?」也有企業財務和辦稅人員問道,「單位能否查詢有哪些員工需要辦理年度彙算?」或者「哪些員工是應辦而未辦年度彙算的呢?」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答案都在這一篇裡。
  • 個人獲得股息分紅,三種模式,個稅差距居然這麼大?
    臨近年末,很多企業除了為員工發放年終獎外,還會為持股人士發放本年度的股息分紅,一般而言,企業的效益越好,持股份額越重,那麼獲得的股息分紅的收益金額也就越高。但是收穫高額收入的同時,問題隨之而來:個人獲得企業股息分紅,要不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需要的話,具體應該怎麼繳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