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藝復興,一直被認為是整個歐洲與西方世界的最重要的時期,為何近現代以來,西方文化席捲全球,勢不可擋,除了文化,經濟科技等等,也成為西方標榜高貴的優越籌碼。就算到得2020年的這個時候,西方的文化、經濟、科技等,依然是全球最重要拔尖的。
這便與歐洲文藝復興密不可分。當然,這裡主要只談單一個面向:繪畫藝術。
文藝復興指的是一個較廣的時代時期,大約在14世紀和16世紀之前。前後不到兩百年。往大了說,相當於一個二百年王朝的統治時間。文藝復興出現了但丁,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莎士比亞等傑出藝術大師,這一批人,是歐洲藝術的奠基者與開創者。
相信只要上過中學的人,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對但丁和莎士比亞熟悉,因為他們早已成為必修課。幾乎是權威的存在。如果一個人想要了解西方歐洲文化,必須學習和了解莎士比亞、但丁。否則你去歐洲,有可能鬧笑話。就好像想要了解中國,必須了解孔子文化一樣。
最熱衷於歐洲文藝復興文化的,當屬清末民初那一批文化人,譬如魯迅,周作人,朱自清,梁實秋等等,他們的文章裡,出現西方文化的符號非常多,這帶動了幾乎所有知識分子嚮往西方,所以民國文人的作品,無論誰的,幾乎都有歐洲文化的影子。朱光潛先生還專門寫了很多談論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的文章。
由此可見,歐洲文藝復興對中國文化人的影響。
在繪畫方面,同樣如此。諸如黃胄,徐悲鴻等現代畫家,都是學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技法的,尤其是在素描上,幾乎都是取法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繪畫就多了一個樣式,或者說流派吧。所以上美術學院的,學習素描成必修課。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的雕塑等作品,皆是世界頂尖藝術。學習模仿他們的人實在太多,歐洲後來的畫家無不是頂禮膜拜。但是,越到現代,帶有古典藝術味道的繪畫越少了。尤其是近現代的歐洲繪畫,朝狂亂怪誕、極力表現自我自由方面走,失去了文藝復興繪畫藝術的重要元素。
許多歐洲畫家丟掉了文藝復興純正的藝術基因,追求爽快,奪眼球,刺激,狂亂等等。所以某些畫家的畫展,你去看,看不懂,不是畫圈圈,就是潑灑一片,或黑咚咚像末日一樣。全都是「狂亂怪」。如果你去看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得到的是心靈的安靜,不管是貴婦,還是田園,和中國古山水畫一樣,絕對沒有俗氣。
筆者相信,喜歡西方油畫的人,大多都喜歡古一點的繪畫,因為時間越往後退,藝術越天真越淳樸。藝術不是純熟而有頂峰,藝術是天真淳樸。可惜歐洲藝術家,很多都只追求表面的東西了,並宣稱是自由。
有一點值得肯定,可貴。那就是歐洲對古代藝術保護得比較好,讓世人得以目睹真跡。而我國就有點汗顏了,古老東西多,卻都損毀了,尤其是城鄉大發展這二三十年,毀了很多古蹟,現在很多地方復古,不過都是複製品,反而掉了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