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仙李白的身高,歷來是一個飽受非議的問題。由於古代度量衡與現代的不同,李白的身高也被如今的人猜測為一米五到兩米一不等。詩仙如果看到這樣的猜測,想必要氣的吐口老血,酒後揮劍砍人。那麼,李白的身高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不妨一起來探究一下。
古代度量衡及其演變
想要弄清楚長度,就必須先了解古代度量衡的具體所指是多少。古代以尺和寸為長度計量單位,但是一尺究竟有多長,各朝各代都有所出入,不完全統一。在戰國時期,一尺大約為23釐米,七尺男兒也就是161釐米,也就相當於現在社會一個普通成年女性的身高,可見當時戰國時期的七尺男兒並沒有多麼高大威猛。根據這個尺寸換算,身高八尺的男人,大約有184釐米。具體看看下面的這份統計與總結:
由上表可見,由商朝到明清時期,尺的長度一直以來有所改變,總體呈現一個逐漸上升的趨勢。至於為什麼會上升呢?可能是時代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為了更方便的計量吧。除了尺寸,古代的「丈」也是比較常見的長度單位。一人高為一丈,故有「丈夫」之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後期將推出更詳細解說。
關於李白身高的說法
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寫道,「白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從這句話的表述中看,「雖...而...」的轉折句式暗含了李白的身高其實不高。對自己的出身和身高,他是有幾分自卑的。當然,考慮到這裡的「七」可能是為了詩句的押韻協調,或是古代的一種通俗謙卑的修飾用法,所以其準確度有待考究。
細究唐「尺」
根據現在的一尺為33.33釐米來算的話,七尺得有2.33米,那得比姚明還得高上不少,這當然是不可信的。
有一段關於唐尺的綜合概述:「關於唐朝度量衡單位量值,還存在不少疑闕,如對唐尺的研究,由於過去所見唐尺不多,故前代學者有從城郭、錢幣和測景臺等各種外沿資料去推算、佐證,各家使用的論據雖略有不同,但結論並無相悖之處。大都認為唐朝一尺約合今30釐米左右。現今所搜集到的唐尺已達30餘支,凡大尺尺度也參差不齊,其伸縮範圍在29~31.8釐米之間。如何得到一尺之真值,絕非易事。目前我們只能根據所見的各種文獻資料,更著重對唐尺本身綜合的分析研究,暫時將唐一尺之長釐定為30釐米。」
這種暫將一尺定為30釐米,7尺則為2.1米,這種身高放在生活條件極大改善的現在,也是不常見,肯定不符合李白句中暗含的意思,所以我猜測肯定還有更小的唐尺尺寸。
果然,經過一番尋找,有一個唐小尺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唐小尺),一尺合今24.65cm;計算一番,7尺約為172.55釐米,這種身高應該比較符合李白大仙身短心高的志向。
參考唐小尺的標準,再看那句「雖長不滿七尺」,李白的身高很有可能在一米六左右。六尺到七尺,換算到現在就是150cm-175cm。我們不妨猜測李白真實身高也就「170釐米左右」,也算是正常身高,至於具體真實身高,也只有把酒問清風了。
以上就是關於李白真實身高的講述,你認為男神李白的身高是多少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