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眾號 正氣站樁學堂
圖:網絡(侵刪)
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
站樁的高級階段需要在松靜自然的柔和功態中才能達到。道家有百日築基,相當於蓋樓房時需要先準備材料和打好樓房的基礎框架,而後才能進行裝修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能住人的樓房。
而要做到松靜自然前可以說所做的一切都是作為站樁功進入高級階段的築基要求。基礎打好了,才有了養生的資糧。
初學站樁時,雜念紛飛,身形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忽上忽下;肌肉僵硬發緊;氣血鬱阻;呼吸散亂不順暢;神識動蕩不安,無處安放。這是大多數樁友初學時的寫照。
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句話包涵了養生的精髓。
但由於現代生活環境過於浮躁,各種欲望繁多,人類以追求欲望作為生存的目的,要做到以上精髓難度實在是太大。
要想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就必須要心情清靜,神情安定,減少雜念妄想的產生,身體才能進入真正的放鬆狀態來達到松靜自然,而一旦進入這種狀態,呼吸也會開始變得深、長、細、勻。由此可見,身心是相互結合,互相影響,不可以分開而談。
練功的過程中,需要暫時放下各種欲望追求的念頭,記住,是一點追求欲望的念頭都不可以產生,需要反覆地通過定力的訓練來達到此目的。
當進入這種功態時,也是一種意識的中間狀態,念頭上沒有對與錯,沒有生與死,沒有美與醜,沒有好與壞,而頭腦卻是異常地清醒,如果頭腦昏沉了那就不是這種中間狀態,僅僅是昏沉了。
此時,體內氣血也會四處通達,內氣充盈,人會感覺精神倍增,呼吸變得像棉花一樣柔和,像流水一樣順暢,直達下丹田或者腳底。當進入這種功態後,遇到讓自己不順心的事時,也會感覺異常地冷靜,內氣偶爾浮上來又降下去,不再心浮氣躁。
而要做「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在練習站樁功要先把目光回收內視,如何回收?即目光不外放,平時我們看東西時,目光都是外放盯著東西在看,神識也跟著走,所謂的目光回收就是要把神識、目光回收到自身身上,一開始可能只是回收到身體姿勢上,或者不知不覺地回收到身體上某個部位都是可以的,當功夫越來越深了,會慢慢變成返聽、內視。
這時,養生的效果才真正的開始顯露出來,養生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其本質是延年益壽,而站樁時所練所準備的身體姿勢、心態調和、所拋棄的欲望追求等,都是作為養生的築基條件。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16個字是互相關聯的的,並不是單獨分開去練習的,它是一個整體的練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