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聖誕日: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創造西方極……

2021-01-15 重樓逾陀

恭祝 阿彌陀佛 聖誕農曆十一月十七日

阿彌陀佛,梵語 Amitabha,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又義甘露(密教稱為甘露王)。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為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關於阿彌陀佛還有其他不同的說法。

阿彌陀佛手託蓮花,因蓮具眾德,出汙泥而不染,表示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鹹收。

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

「南無阿彌陀佛」義曰:皈依阿彌陀佛。「南無」是梵文 Namas 的音譯,意為致敬、歸敬、歸命的意思,是佛教徒一心歸順與佛的用語。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亦稱為無量壽佛。

#阿彌陀佛誕辰#

相關焦點

  • 普天同慶│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2020年12月31日)
    在《無量壽經》裡,詳細地敘述了阿彌陀佛如何修行成佛,創造極樂世界的偉大事跡……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在成佛之前作為法藏菩薩發了四十八條大願,建立莊嚴清淨的西方淨土,接引十方念佛的眾生往生。     濁世之人,死後隨業受報,流轉於六道,動經千劫,求出無期。
  • 佛曆今日 ‖ 農曆十一月十七 阿彌陀佛聖誕日
    農曆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是阿彌陀佛聖誕日。「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提到阿彌陀佛,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無論學佛與否,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的眾生有著非常深厚的因緣。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Amitā音譯為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在一些佛典中又稱之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 誰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身世關於阿彌陀佛成佛的過程,在幾部經典裡有提到:◎《無量壽經》中說:過去有佛,名「世自在王佛」。當時,有一國王,聽了世自在王佛說法後,便出家為僧,名為「法藏」。有一天,法藏比丘跪在佛前,贊佛後,便祈請佛為他廣演諸佛如來的淨土法門。佛即為他廣說二百一十億佛剎土天人的善惡、國土粗妙。
  • 無量光明 • 西方蓮花部教主世尊阿彌陀佛
    當時之世尊薄伽梵世間自在王如來,為了滿足法藏比丘意欲攝取淨土來饒益有情的誓願,經於億歲,為法藏比丘廣大宣說了二十一億諸佛之清淨剎土的莊嚴。對數量如此眾多的佛土中所有的嚴淨之事,法藏比丘悉能圓滿攝受,並且思惟修習了五個劫的時間。最終,法藏比丘心中誓願攝取之佛國莊嚴超過了如是數量的一切佛土,便於佛前勇猛發起堅固之四十八大菩提誓願。從此以後,「為諸眾生被精進甲。勤行利益,修大涅槃。遍諸佛國,行菩薩行。供養一切諸佛如來。安立恆沙眾生住無上覺。
  • 農曆十一月十七,恭迎阿彌陀佛聖誕!轉發見者得福!功德無量
    另據平等覺經、後出阿彌陀佛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等載,彌陀號稱無量清淨佛,所在之世界稱為清淨世界、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緣,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淨土,歷經五劫之思慮而發殊勝之四十八願。
  • 世自在王佛的名號亦具甚深含義
    在那個時代,有一位轉輪聖王,名世饒王,因聞世自在王佛說法,歡悅愉快,即發無上菩提心,捨去王位,走上出家修行的菩提正道,號曰法藏。法藏比丘才高德尊,意志堅韌,修行精進,心智明哲,禮敬諸佛,稱讚如來。以偈頌讚嘆世自在王如來的功德,並向佛前初發無上菩提正願:「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看完恍然大悟!
    《阿彌陀經》有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段經文是說,從娑婆世界向西方,經過十萬億佛土,有一處名叫「極樂」的世界。那裡有佛應化住世,佛號阿彌陀佛,正在彼間說法。
  • 【圓明解脫服】種子字功德之:阿彌陀佛本尊版
    其時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佛。世間自在王佛在世界上教授佛法,為諸天及世間的人演說經文、講論道要。世鐃王聽到佛的說法,頓然心開,明白了佛法的要義,非常歡喜,發起大菩提心,力求無上正覺,便捨棄了國土與王位,離世出家,成為比丘,法號為法藏。世饒王以國王身,放棄人間第一的富貴與榮華而出家求道,表現出真實的出離心。出離心正是修學佛法的基本。
  •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有何因緣背景?修持淨土極重要的知識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發起因緣,涉及到經典裡一段重要的文字,就是《無量壽經》列舉的五十三佛,五十三佛最後一位是世自在王佛。法藏比丘在因地以國王之身發心出家,可見阿彌陀佛的前身是以國王身出家的。因為是五十三佛一一傳下來,傳到世自在王佛,世自在王佛才展現出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如果連這些佛都沒有,這些諸佛國土從哪裡來?就難以有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這一展現了。有了五十三佛,佛佛相傳,再到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由世自在王佛一佛說出來;法藏比丘在考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之後,經過五劫思維,攝取諸佛國土的清淨之行。前後因果,自然順理成章。
  • 阿彌陀佛的手印有哪些?阿彌陀佛手印圖解
    阿彌陀佛(梵名Amitaba或Amita-buddha),意譯為無量光或無量壽佛。又常以飲之可不死不老的甘露來彰顯其特德,而尊之為甘露王(梵名Amrtaraja)或甘露王如來。阿彌陀佛乃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以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為脅侍。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怎麼念誦最為殊勝
    佛教中,淨土法門,最為殊勝,普被三根,無論你是聰明還是愚痴,只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得「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國淨土。淨土法門,是佛祖住世之時,觀機施教,唯此持名念佛之法,最易得度,故不問自說。
  • 阿彌陀佛身世及成佛經歷
    阿彌陀佛身世及成佛經歷(圖片來源:資料圖)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濁世之人,只要精勤心稱念阿彌陀佛,在臨終時,阿彌陀佛會親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不受輪迴之苦。關於阿彌陀佛名號之由來,據鳩摩羅什譯之阿彌陀經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然據梵本阿彌陀經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載,此佛壽命無數、妙光無邊,故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緣,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淨土,歷經五劫之思慮而發殊勝之四十八願。
  • 阿彌陀佛的「阿」字,究竟念「a」還是念「e」?
    「阿彌陀佛」是萬種功德、四十八大願的結晶,念佛則是乘佛願力的方便法門。念一聲佛號,無量功德便會由彌陀功德海,流注到我們的八識心田。所以印光祖師說:「一聲佛號,成佛有餘。」漢傳大乘經論中,記載阿彌陀佛及西方淨土的卷宗,不下二百餘部。另外,歷史上「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也說明淨土信仰的深入人心。但這聲佛號,儘管黃口小兒也念得,但八十老翁也未必識得。阿彌陀佛究竟是誰?
  •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 阿彌陀佛聖誕
    輪輪轉轉,始終在六道中受苦,即使生於天界,天神享盡之後,仍然會再下於人間,又再流轉,業力重時,又會再轉入畜道,鬼道,最不幸的就是墮入地獄道主動經千劫,求出無期。但只要精勤心稱念阿彌陀佛,在臨終時,阿彌陀佛會親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不受輪迴之苦。關於阿彌陀佛名號之由來,據鳩摩羅什譯之阿彌陀經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
  • 佛教:法藏比丘為什麼在諸多行法中,獨選最簡單的六字名號?
    阿彌陀佛考察了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後,選擇了念佛作為往生的條件。法藏比丘經過五劫思惟,重點選擇的地方就是「往生之行」的行法。所有諸佛國土,都有自己的行法作為往生之行。但法藏比丘給西方極樂世界設定了一個念佛方法:「乃至十念,必得往生」,這就是「選擇本願」,或者再加兩個字,「選擇本願念佛」,這是法藏比丘的選擇。次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難修。是故《往生禮讚》云:「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
  • 佛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不會再墮落?
    阿彌陀佛與我們就在一念之間往生的人分九品有大根機的人,行十善業,發願「上品上生」,那麼臨命終時就會直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自己的果位如果本生造作惡業,臨命終時才遇機緣,又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舍下一切,那麼就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荷苞待綻」!這個荷苞待綻就是消除你累世積累惡業循環的一個過程。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絕妙」之處!
  • 阿彌陀佛,法報化三身,分別都是什麼
    如果我們希望,以阿彌陀佛為例,了解化身淨土及它們的由來。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光佛,是法身佛。「無量光」這個名號的意義,是指他無量的明覺智慧,沒有概念心的造作,沒有煩惱情緒和習氣傾向,完全脫離染汙和覆障,是無限的、自然的明覺。
  • 佛學:佛教手印、釋迦牟尼手印、藥師佛手印、阿彌陀佛手印
    佛教修行者在修行時也會結相應的手印,這樣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意念上都會產生特殊的力量。就像《陀羅尼集經二》所說的:「通咒有身印等種種印法,若作手印通諸咒法,易得成驗。手印與密教有著很深切的關係,在密教中,手印是諸尊為了表徵自身內證的三珠,修行者為了修行的需要也會結相應的手印以達到修行的目的。在密教之中,手印是身密的一種。
  • 佛教還有幾位如來也很厲害,你認識錠光如來和世自在王如來嗎?
    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6),如來(7)、應供(8)、等正覺(9)、明行足(10)、善逝(11)、世間解(12)、無上士(13)、調御丈夫(14)、天人師(15)、佛(16)、世尊(17)。當處世如來滅度之後,接著又有佛出世,名叫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大夫、天人師、佛、世尊。注釋(1)無央數 「央」是盡的意思,無央數就是無盡的數目,簡稱「無數」。佛經時常說的「阿僧祇」,華譯就是無數,或無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