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頹子葉,別名又叫胡頹葉、蒲頹葉、牛奶子葉。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的葉。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鈍尖,基部圓形,全緣或微波狀緣,革質,上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具光澤。因其果實較為特別,故一般人看一次就能夠辨認。
散生少數黑褐色鱗片;葉背面被銀白色星狀毛,並散有多數黑褐色或淺棕色鱗片,主脈在葉背面突出,密生黑褐色鱗片,葉片常向背面反卷,有時呈筒狀。葉柄粗短,長0.5~1釐米,灰黑色。質稍硬脆,氣微,味微澀。
治蜂、蛇咬傷:鮮胡頹葉搗爛絞汁和酒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治哮喘:福建胡頹子葉、千日紅葉各七錢,蚤休三錢。水煎兩次,將液混勻,濃縮成60毫升,每次服10~15毫升,一日兩次。
《本草綱目》說,胡頹子葉酸、澀、平。單味治療「肺虛短氣」有奇效。為何有奇效?為何對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都有幫助?書上說,這味胡頹子葉能治一切肺喘厲害的,是因為「大抵皆取其酸澀,收斂肺氣耗散之功爾」。如果哮喘到後期,虛不納氣的,《本草綱目》說,加入人參,名為清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