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 科技創新強化協同 銀行系資管大有可為

2020-12-14 愛基金網

  □本報記者黃一靈

  在黃浦江畔,信銀理財迎來了批籌一周年。

  公開資料顯示,信銀理財自2019年12月4日獲批籌建,2020年6月,獲得銀保監會批覆同意開業;7月10日,信銀理財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在上海落戶的第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銀理財的產品轉型已「勝利在望」,將持續加快創新投入為業務發展賦能,用科技創新強化集團協同。若順利完成轉型,銀行系資管未來必將在我國大資管行業中佔據主導地位。

  產品結構明顯優化

  中國證券報:信銀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展如何?

  賀晉:信銀理財堅定落實監管要求,穩步推進理財產品轉型。目前我們理財業務總規模接近1.2萬億元,其中產品結構明顯優化。2019年初,新產品與老產品的比例大約為1:9,新產品比例較低;今年年初,這一比例變成3:7;預計到年底會出現「反轉」,新、老產品比例會變成7:3,按照這個趨勢來看,信銀理財的轉型可以說「勝利在望」。

  到明年年底過渡期結束,我們會按照要求把老產品關閉,全部轉成新產品。對於周期較長、較難處理的資產,政策也有預留空間。結合監管政策和自身發展態勢來看,我們資產整改雖有壓力,但明年非常有信心能夠圓滿解決。

  中國證券報:接下來對權益類產品有何規劃?

  賀晉:權益類產品需要符合銀行客戶的心理曲線,匹配客戶對應的風險承擔能力和意願。具體來看,銀行客戶風險偏好不高,允許產品淨值曲線的波動幅度較小,所以信銀理財主推固收打底、小比例配置權益資產的組合產品,另通過量化策略和管理工具對衝風險,控制回撤,通過定增、打新以及中性策略增加穩定收益來源。

  目前,信銀理財權益類投資大約佔新產品規模的5%左右。我們已建立專業的權益相關投研隊伍,具體有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的團隊緊密配合,用量化控制總體風險,堅守正確理念進行基礎配置,同時充分發揮投資範圍較廣等優勢緊跟制度紅利、套利機會等,力爭為投資人帶來性價比更高的收益。

  充分保證金融科技投入

  中國證券報:金融科技將成為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能否透露科技相關投入的業務成本比重?

  賀晉:信銀理財今年7月正式開業,現在科技投入還無法核算金額,因為以前的系統開發投入都是由中信銀行承擔。但我們目前正在自建技術團隊,規模預計百人,佔信銀理財整體人員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接下來,我們將充分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推動各條產品業務線發展,構建投融雙生態圈,用科技創新強化集團協同。

  中國證券報:信銀理財金融科技平臺建設如何?核心技術系統是自研還是外採?

  賀晉:信銀理財秉持「科技賦能業務」理念,在自主掌控的前提下與專業廠商合作建設一體化「數智理財平臺」。目前已初步搭建了直銷、分銷、風控、資管、交易、報送、數據等較為全面的業務支撐體系。

  未來,我們將充分保證科技投入,深入挖掘金融科技的應用場景,全面推動數位化轉型,推動資金和資產兩端業務全面觸達客戶,推動開放式生態體系構建,「以客戶為中心」切實提升投資者服務能力。

  強化協同走差異化路線

  中國證券報:信銀理財如何和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之間做好協同效應?

  賀晉:中信集團金融牌照較全,中信證券、中信信託等在各自的領域都是行業標杆。對中信集團來說,信銀理財生逢其時,是一個具備協同屬性的平臺,既可以服務好銀行客戶,又能同時在資產端藉助證券、基金、信託等合作夥伴,提供多樣化的資產和投資品。

  中國證券報:資管行業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理財子公司如何做好與券商、基金、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的競爭與合作,走出差異化路線?

  賀晉:首先要加強向先進資管機構學習,加快彌補在投研實力、產品研發、科技系統等方面的短板;其次,需要依託於母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客戶群體和銷售渠道優勢,充分發揮在品牌、客戶、渠道、穩健經營文化和產品豐富度等方面優勢。最後,利用大數據資源,為理財客戶創新研發個性化理財產品,為融資客戶提供專業化投融資解決方案,提高產品銷售能力、資產獲取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另外,由於客群不同,未來理財子公司之間的競爭一定會呈現差異化趨勢。

  中國證券報:大資管行業格局未來將如何演化?

  賀晉: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居民財富積累推動理財需求持續增長。長期來看,部分領域有望形成藍海市場,資管行業有望獲得更多期限較長、風格穩健的機構資金。我們判斷,銀行系資管未來將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從國際角度來看,世界前二十大資管公司,有半數屬於銀行系。銀行資管具有客戶、渠道、信息、技術等天然優勢,若順利完成轉型,必將在未來我國大資管行業中佔據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未來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將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企業併購融資、PE融資也將迎來大發展,直接融資市場前景廣闊,必將為銀行提供獲取高收益資產、降低資本消耗、提高利潤增長的戰略機遇。

責任編輯:lg

相關焦點

  • 銀行理財子公司暗戰再起 各家都有什麼新打法?信銀理財首次「全...
    12月3日,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詳解了信銀理財「371016」產品體系和業務布局,如何依託母行、中信集團實現資源協同的化學反應,在資管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中走好差異化之路;對外界關注的信用債違約事件對
  • 機警理財日報 丨工銀理財兩處長被帶走調查 工行固收今年來已4人...
    兩人此前均在工行資管部從業多年,後到工銀理財工作;兩人被查,或指向在資管部工作期間委外業務的腐敗問題。工銀理財的董監高和管理層人員基本由總行資管部門「平移」而來,與工行總行資管部基本上屬於一班人馬。從工銀理財的官網可以看出,被帶走的兩名高管所在部門都屬於工銀理財的投資研究板塊。
  • 資管大咖聚一堂 銀保合作正當時
    會議由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專委會秘書長、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張劍穎主持,逾200位來自監管、學界及銀行、保險、公募基金人士齊聚一堂,就銀保加深合作、理財市場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層次、多維度的分析與解讀。  發展創新正當其時  自2018年4月資管新規實施以來,我國資產管理行業逐步呈現出統一監管、回歸本源的「大資管」格局。
  • 權益類產品漸熱或成理財子公司「吸粉」關鍵
    02重點理財子公司跟蹤 暫無資訊 03大家之談 ◆農銀理財副總裁孫建坤:以科技視角切入,在資管轉型中發現短板解決短板
  • 第19家券商資管子公司獲準開業,德邦資管ABS創造多個行業首單,未來...
    德邦證券總裁兼德邦資管董事長左暢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資管子公司成立後,德邦資管將圍繞「產業+金融+科技」的核心思想,強力打造以主動管理為核心、另類投資為特色的資管品牌。根據批文,德邦資管註冊地上海,註冊資本10億元,是德邦證券的全資子公司,業務範圍為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據天眼查數據,德邦證券總裁左暢同時擔任德邦資管董事長,周磊擔任法人和總經理。自2010年業務設立以來,德邦資管已走過十年時間。
  • 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延長!銀行理財老產品最晚2025年消化完
    一位大行理財子公司高管告訴記者,傳統理財資產端比較複雜,不單單是一些普通的債券,除了非標之外,還包括大量的產業基金、沒有流動性的永續債、優先股,以及二級資本債等債券市場上創新產品,這些標的主要投資力量都是銀行理財。這些資產沒有處置的話,在產品中還必須保持一定的發行力度。
  • 原基金公司女老總包愛麗 或履新首家合資銀行理財子公司匯華理財
    光大理財目前公開招聘的職位包括創新資產部投資經理崗、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崗等6個職位,其中創新資產部投資經理的職務是,負責理財產品的投資管理,以標準化證券化產品、私募資產證券化產品及其他固收類品種投資為主。崗位基本要求需具有銀行或資管行業相關從業資格,3年及以上金融行業工作經驗。
  • 資管新規過渡期又延長?網傳銀行理財「硬骨頭」最晚放寬至2025年
    在今年7月,央行宣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後,今日又有消息傳出,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
  • 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牽頭報告:建議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兩年至2022年底
    7月7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在線上發布了《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此報告由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牽頭,報告研究了資管新規出臺後監管理念、規則、產品壓降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報告建議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兩年至2022年底,在2020年到2022年期間,每年壓降比例不低於30%。
  • 又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
    理財子公司:差異化突破口之一沒有出色的銀行資管業務,就難以稱得上是一家優秀的銀行集團。縱觀全球銀行系資管公司巨頭如摩根大通、道富環球、紐約梅隆等,銀行理財業務無不是由獨立法人機構開展,這也是全球金融機構通用的做法。
  • 「財富周報」中國110萬億資管市場重拾增長,貝萊德、淡馬錫和建行...
    記者 | 明超瓊編輯 | 張一諾1BCG報告發布:110萬億資管市場重拾增長8月22日,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聯合光大銀行發布《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9》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資管市場規模達到110
  • 獨家專訪|交銀理財總裁金旗:探索以量化中性策略和FoF策略為基礎的...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願)訊,到了檢驗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周年成果的時期,作為首批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之一,交銀理財於2019年6月13日正式在上海揭牌,成立之初即創下了行業「三個第一」。近日,財聯社記者獨家專訪了交銀理財總裁金旗,其就公司一年來取得的成果、未來戰略重點及新聞熱點話題進行一一解答。
  • 興業銀行銀銀平臺財富雲理財代銷,伴湛江地區農商行共成長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伴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
  • 理財產品銷售迎新規!銀行理財子公司與代銷機構共擔銷售責任
    ,釐清產品發行方和銷售方責任,明確銷售機構風險管控責任,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全方位加強銷售人員管理,要求信息全面登記,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明確自銷+代銷模式 作為《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理財子公司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辦法》強調開展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業務活動,需要同時遵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辦法
  • 資管老兵入職掌舵華泰資管!2019資管規模近6000億,位列券業第三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2019年資管豐收後,華泰資管再迎券業老兵。記者從華泰證券相關人士了解到,原華菁證券副總裁王錦海4月正式加盟華泰證券資管子公司,任總經理一職,目前入職已有一周時間。2019年,華泰證券資管業務收入27.72億元,同比增長12.08%。華泰證券稱,資管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資管業務收入結構優化和私募基金投資股權的估值增值。
  • 第十屆中國金融創新與發展論壇暨「金貔貅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2020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為「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一年。在「資管新規」落地之後的近兩年時間裡,主要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啟航,保險、信託、基金等資管機構也在奮力轉型,整個行業在踐行新規的過程中呈現了一些新態勢、新局面。
  • 萬億資管航母加速駛向A股!權益配置加加加 這些股票是「心頭好」
    原標題:萬億資管航母加速駛向A股!權益配置加加加,這些股票是「心頭好」 摘要 【萬億資管航母加速駛向A股!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銀行周報
    4.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正在制定理財子公司銷售管理規則和流動性管理規則 9月26日訊,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峰會 蘇河灣表示,資管新規發布後,銀保監會先後出臺了十多項資管監管規則,基本構建起較為系統的資管制度框架,銀行理財方面,發布了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理財子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等等配套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