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的情緒,正在報復你的身體

2021-02-23 真情和一心理

來源:胡慎之(ID:hushenzhixl)  作者:胡慎之關係心理

周一的文章裡,我們談了《你的情緒狀態,是身體姿態》。

今天,我們繼續來談一談身體和情緒的關係。

第一,情緒跟體型是有關聯的。

在心理動力學上,一些女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會變得肥胖。我們會發現她們與家人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好。

比如家裡的人不是很認同她,總是否定她,她就會慢慢變成她們不喜歡的樣子。

這些女孩子內心中一直積累壓抑著憤怒,還有一些怨氣,她們內心中一直對自己充滿著深深的責備。

所以,我們的體型能夠看出內在很深層次的情緒,這種情緒更多是跟自己重要客體有關。

我們走路的姿態或者站著的姿態,會產生重力反應或者反重力,愉悅的情緒會產生反重力體態,使我們走路帶風,整個人是蹦起來的。

如果很鬱悶或失落的體態就是重力型,是往下沉的,走路會變得很沉重。

以前周星馳演的電影裡,他經常會有這種重力反應式的體態,就像條鹹魚一樣。

第二,體質與情緒。

比如有一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體質比較虛弱,那麼他通過運動,讓自己的體質強健起來,從而體質發生的變化讓他顯得更加自信,面對外界他會更有安全感。

之前我在廣州的某個腫瘤醫院做過一些志願者的工作,那裡有很多的人是需要心理諮詢師幫助的,她們是一些身患乳腺腫瘤的女性,其實這種疾病就跟自己的情緒是很相關的。

我們去訪談她們的家庭環境或者重要關係,會發現有些人一直處在一種長期的壓力下面。這種壓力往往不是工作帶來的壓力,更多的是重要關係帶給自己的。

她們沒處訴說自己的鬱悶,無法去表達分享自己,好像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聽懂她說話,所以就一直壓抑著自己。

所以,更多時候我們是非常壓抑的,壓抑的往往是自己的攻擊性,或者是一些無法釋放出來的情緒。

相對來說不善於表達自己,不太願意跟人交流,然後每天心事重重的那種體質,會加大身體疾病的發生率。

第三,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內部的環境是相互影響的。

我們都知道運動了以後整個人會感到很輕鬆,會覺得出了一身汗特別舒服,其實是你身體環境的變化。

如果你經常運動的話,你會一直產生多巴胺,新陳代謝會發生變化,整個人會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整個身體的內在環境是平衡的。

醫生經常跟我們講的一句話就是「保持好心態」,心態可以決定疾病的走向。

我的姑父和姨夫都患了胃癌,我的姑父患病了以後每天心事重重,也不與人交流,很快就去世了。

而我的姨夫在患病之後並沒有焦慮,一直保持著一種很自在的狀態,現在已經過去十年了還很健康,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有一個人因為被診斷是癌症,從而每一天憂心忡忡,渾渾噩噩的活著,最後被查出誤診。

但那時,他已經因為長期抑鬱的情緒,而使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了病變。

所以,擁有一個好的心態,也許會改變你的人生。

那麼在更多的時候,我們應當怎麼去愛護自己的身體呢?

首先,我們要去覺察自己的情緒。

有情緒也不要太壓抑,該生氣的時候生氣,該開心的時候開心,這個很重要。

因為情緒一旦表達出來了以後,更多的是促進你內在環境的平衡。

其次,我們要會照顧自己的情緒。

有些人特別自律,自律到對自己是一種虐待,所以適度的滿足、放任一下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能夠及時滿足。

工作很累就找時間休假,讓自己處在一個放鬆的狀態。精神壓力很大的時候,可以去大山裡邊去做一個休閒。如果你一直在做腦力勞動的工作,可以去徒步或者跑步,這也是善待自己的表現。

還有一些人自我放縱的狀態,就是年輕的時候不管自己身體的疼痛,晚上明明已經很困了,凌晨還在放任自己刷著手機,做著無聊的事情,不願意去睡覺,變成了一種拖延的狀態。

最後,更多的我們還是需要去覺察自己隱藏的情緒,因為這些東西才是影響你整個身體內在環境的東西。

保持一個愉快、穩定的情緒,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學會去適應外部條件的變化。

用一個更好的身心去面對這個世界,最終你將被世界溫柔以待。

版權聲明:關於作者:作者:胡慎之,關係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最有影響力50人之一。CCTV心理訪談特邀嘉賓。20年的諮詢實踐,15000小時的個案經驗,向日葵心理創始人。本文轉載自胡慎之(ID:hushenzhixl)。圖片來源網絡,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預約諮詢電話:18540322950

                     13889159328 邵老師

 預約諮詢電話接聽時間:周一到周六9:30- - 16:30 

相關焦點

  • 懂事崩,壓抑的情緒,正在報復你的身體
    它正在無止境消耗你,攻擊你。對情緒的自我消化,已經成為成年人共同遵守的準則之一。很多的道理告訴我們,真正厲害的人都戒掉了情緒,因為情緒會分散你的注意力,會讓你的效率打折。似乎戒掉情緒才值得推崇,喜怒不行於色才是高級,情緒在我們眼裡變成了不好的東西。強行戒掉情緒能不能讓你成功我不知道,會讓你的身體出問題倒是很有可能。
  • 壓抑的情緒,正在影響你的身體
    情緒屬於我們的「情感製品」(heartware),也可說是感覺狀態;理性則是我們的「硬體器材」(hardware),或是神經線路。身體裡的情緒和理性不平衡時,顯現於外的結果就是壓力。壓力就是情緒被緊鎖在身體裡,無法在它的能量通道中自由流動。一如我先前所敘述的,情緒往往跟我們的某個特定知覺聯結在一起,而知覺的起因或刺激則不必然與其所導致的情緒相關。
  • 你身體不好,也許是長期壓抑了情緒
    你有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嗎: 你壓抑的情緒,會累積在身體裡。
  • 你壓抑的壞情緒,身體都記得
    這些場景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但當時的身體記憶仍然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她害怕別人的靠近,身體上把所有靠近她的行為,都視為要挨打的危險信號,這種身體反應,表現出她內心還有很多情緒的創傷。情緒總是沒精打採,容易陷入莫名的焦慮、壓抑中又不知如何化解;人到中年,被各種壓力和生活瑣事耗盡心理,過度付出,卻忘記了好好呵護自己;這些徵兆的出現,說明了我們的身心處在分裂的狀態,頭腦堆積了太多的情緒垃圾而變得沉重、不清爽。
  • 「控制情緒」就是「壓抑情緒」嗎?壓抑的情緒去了哪裡?
    在我們情緒不好的時候,如果能想到「不要被情緒控制」這一層面,往往就能讓自己冷靜許多。但隨著對心理學的深入學習,我發現很多人對「控制情緒」有著簡單粗暴的理解:     很多人都以為,「控制情緒」就是「壓抑情緒」,他們為了避免正面的衝突,常常會把情緒壓在心裡,讓自己「喜怒無形於色」。其實,喜歡壓抑情緒的人和經常發脾氣的人一樣,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很多無奈,常常會感覺自己活在不幸福之中。
  • 你壓抑了情緒,也壓抑了對生活的熱情
    正如每個人都有過的體驗,呼吸和情緒是緊密相連的。當我們試圖控制情緒表達時,就會無意識地控制呼吸。  身體層面的緊繃、僵硬以及疼痛,通常與未被釋放完的情緒所產生的累積有關,如憤怒、悲傷、焦慮、恐懼、挫折,以及其他許多情緒。 家庭、宗教或文化限制都可能壓制情緒。
  • 「那些被壓抑的情緒,身體都幫你記得」
    02 那些被壓抑的情緒 身體都幫你記得 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 莫名感到悲傷、抑鬱、憤怒,控制不住地發脾氣
  • 你壓抑的壞情緒,都是傷害身體的刺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模式不同,她屬於情緒上來就要及時得到反饋,一生氣,要麼就口不擇言、語出傷人,要麼就身體不聽指揮,非要找點事兒做緩解情緒。其實,情緒就等於身體感受,當你壓抑自己的情緒,就忽略了身體的感受,這些情緒就會慢慢傷害你的身體。
  • 太可怕了,你壓抑的情緒,身體都給你一條一條記著!
    人啊,在家庭裡承受的煎熬、抑鬱、傷痛,都會沉澱在身體裡。你的大腦暫時忘記了,可是你的身體會一直記得。世上所有的病,都是免疫系統打了敗仗。人們只喜歡好的情緒,比如快樂,而把負面的情緒比如悲傷、恐懼壓抑下來。我們不知道,委屈、憋屈、壓力、全都累積在身體裡,終有一天,一場免疫風暴,就能帶走人的性命。
  • 壓抑情緒不可取
    如果你還是一個職場新人,那你必須要明白一點,職場和你讀書的時候有很多的不一樣,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職場上工作是需要有些心機的。你可以展現自己的優秀,你可以表現得與眾不同,但是,千萬記住一點,不能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全部都表現出來。
  • 「那些被壓抑的情緒,身體都幫你記得」 | 測測你的性格像什麼小怪獸?
    02那些被壓抑的情緒身體都幫你記得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莫名感到悲傷、抑鬱、憤怒,控制不住地發脾氣或感到崩潰;感情中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經常用作、討好來換取伴侶的關心;人際交往中不敢拒絕,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 壓抑的情緒,如何才能有效解決?
    壓抑很多的人,到哪裡都是壓抑的,在沒有任何幹擾的情況下,也感覺到壓抑,無法放鬆,到這種程度,一般稱為疾病。壓抑很少的人,只有在少數特殊情況下,才能發現自己有壓抑。 只有修得大道者,成為光,成為愛的人,才不會有壓抑的感覺,因為他們是自由的。壓抑就是不自由。自由度越大,壓抑就越少。壓抑,是真實的自己得不到表達,是真實的力量在丟失,是人不了解自己,不懂得正確使用自己的根源。
  • 情緒壓抑的5大危害,每種都能毀了你的人生!
    ——by 圈姐作者:晚妝  配圖:Anka Zhuravleva這些年,情緒管理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很多人都在高呼:「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真正的高情商,就是能控制情緒」……於是很多人便認為,只有壓抑負面情緒,讓自己沒有脾氣才是最正確的。但事實上,情緒是不能被控制的,更不能被壓抑。
  • 釋放壓抑情緒的練習
  • 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是壓抑情緒
    那麼有朋友就會問:為什麼要控制情緒呢?控制情緒不痛苦嗎?長期痛苦不容易得身心疾病嗎?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怎樣有效地控制情緒?從不贊成壓抑情緒,壓抑情緒確實非常痛苦,長期壓抑情緒會導致身心疾病。學會控制情緒,可以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從而改善我們自身的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當一個人不敢在親密關係裡表露情緒,也找不到任何方法轉移情緒,產生矛盾時一味採取退縮和逃避的處理方式,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壓抑心理。很多女性是這樣的,在遇到婚姻危機之前不懂控制情緒,可一旦遇到婚姻危機,感情受挫之後,又變成了壓抑情緒。無法將感情釋放出來,而是選擇壓在心頭,從而使得心態和行為都變得十分消極,甚至是古怪。
  • 發洩情緒傷他人,壓抑情緒傷自己丨5個步驟教你走出情緒的泥潭
    在心理諮詢時,來訪者會問我這樣的問題:「我時常感覺很煩躁,焦慮,憤怒,是不是應該學會壓抑它?」。有很多人,錯誤的以為情緒管理就是要學會壓抑,好脾氣就是沒有情緒。其實,所有我們對情緒的按壓和對抗,都會使它變得更加劇烈。你焦慮時想控制自己不焦慮會更焦慮,煩躁時想控制自己不煩躁結果反而會更煩躁。
  • 天津易職學:情緒壓抑的5大危害,每種都能毀了你的人生!
    這些年,情緒管理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很多人都在高呼:「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真正的高情商,就是能控制情緒」……於是很多人便認為,只有壓抑負面情緒,讓自己沒有脾氣才是最正確的。但事實上,情緒是不能被控制的,更不能被壓抑。
  • 情緒的100種語言:你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雖然我們覺得當時有壓抑,但至少當時你獲得了安全:在你沒有能力或者準備去應對那個衝突時,壓抑保護了你。每一個壓抑都避免了一次我們暫時不願意去面對的衝突。至於我們現在還要不要壓抑,取決於我們有沒有準備好應對一個可能的衝突,或準備好表達真實的自己。老實說,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出現壓抑的情緒。
  • 你壓抑的委屈和無力,全是情緒留下的病
    情緒很重要,我們必須理解情緒,因為它是我們對外界影響的自然反應。但是我們又必須學會超越情緒,管理情緒,因為陷於情緒之中會讓我們被自身的弱點限制。只要你有一次戰勝情緒的體驗,就會體會到能掌控情緒的好處。你壓抑的委屈和無力,全是情緒留下的病作者:幸福海主筆團阿傘來源:周梵(ID:zerofield0)
  • 潛意識的壓抑的形成
    儘管你也許覺察不到,每個人都是意識與潛意識共同協調作用的統一體。我們不要以為潛意識比意識低級,潛意識是一個人更內在、更深刻的自我,它包含著數百萬年來的智慧。什麼是潛意識?如果我問你,你現在正在想什麼,你知道麼?你可能會說:「我肯定知道我在想什麼」。未必,你正在想什麼,你正在思考什麼,只有一部分是你知道的,那就是意識的,還有更大部分是連你自己也不知道,那就是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