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聽書」送你一份驚喜
每個人都喜歡幸福喜悅快樂,都不喜歡憤怒悲傷痛苦。但無論如何,負面情緒也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比起一味壓抑自我,我們更應該學會如何正確表達,如何化解調節。
——by 圈姐
作者:晚妝 配圖:Anka Zhuravleva
這些年,情緒管理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很多人都在高呼:「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真正的高情商,就是能控制情緒」……
於是很多人便認為,只有壓抑負面情緒,讓自己沒有脾氣才是最正確的。
但事實上,情緒是不能被控制的,更不能被壓抑。很多時候,壓抑情緒,只會給你的人生造成巨大的危害!
壓抑情緒,是對自我的否定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壓抑情緒,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可以表達。
比如小時候,有孩子搶走了你的玩具,你覺得委屈,覺得難過,父母卻告訴你:「你要懂事,要讓著點別人」,於是你覺得:自己這種委屈是不對的,是不應該被表達出來的;
再比如當你逐漸長大,父母或者伴侶想要控制你做某些事的時候,你覺得很憤怒,覺得自己的界限被侵犯了,但大腦卻可能會告訴你:「他們很愛你,這麼做也是為你好,你不應該生氣。」
當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壓抑這些負面情緒,認為他們不應該出現的時候,其實就是對自我的一種否定。
而這一切的後果就是,我們變得不再相信自己的內心感受,開始壓抑最真實的自己。我們的內在越來越匱乏,整個人也越來越無力。
其實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有其正面的意義,都是在提醒著你一些事情。
很多人不喜歡負面情緒,但正是這些「憤怒」「厭惡」「煩惱」「悲傷」等存在,才讓人之所以為人,讓我之所以為我。
壓抑情緒,是對連接的破壞
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離不開情緒的溝通,這其中包括了快樂、滿足等正面情緒,也包括了悲傷、憤怒、嫉妒等負面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維持關係的和睦,會選擇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只表露正面情緒。卻不知道,這反而會破壞彼此的連接。
就像我曾認識一位姑娘,非常愛她的先生,而且也非常好脾氣。結婚後和婆婆住在一起,難免產生矛盾,她都是能忍就忍,能讓就讓。老公在生活中一些讓她不滿的行為,她也都是全部往肚裡吞。
直到兩年後,她終於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一件件說出這些年的委屈和不滿,她先生卻毫不知情,「你為什麼早不跟我說?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後來兩人了解彼此心意,重歸於好,只說好:以後再有事情,一定要及時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不要一直壓在心裡,最終情緒爆發,難以收拾。
真正的連接,來自於內在。而你的每一個負面情緒裡,都藏著你最真實的內在感受。所以,你要做的從來不是強行壓抑,而是學會表達。
壓抑情緒,會影響你的自我表達
另一方面,一直壓抑負面情緒,還很容易對一個人的自我表達能力造成嚴重的損傷。
就像有些孩子,從小在非常嚴苛的原生家庭長大,為了懂事、聽話、讓父母滿意,而不斷地壓抑自己的情感,不敢表現自己的脆弱和痛苦,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等他長大之後,就很容易出現無法與人溝通,不擅長情感表達等問題。
因為當我們在否定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其實也是在隔絕自己的內在感受。在這種身心不一的情況下,自然也會影響與其他人的溝通表達。
曾有研究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很多在戰前跟家人關係很好的士兵,回來後,卻變得很冷漠,無法像以前那樣,跟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建立起親密的連接了。
因為他們在戰場上,經歷了太多的恐懼、悲傷和痛苦。這些強烈的負面情緒沒有得到有效處理,而只是被強行壓抑在心中,最終導致他們無法進行和任何人建立親密的連接,哪怕對方是他曾經最親密的家人。
壓抑情緒,會以另一種方式爆發
如果把情緒比作一條河,那麼很多人面對負面情緒的處理方法,就是建起高大的堤岸,將它堵在那裡。
這或許能擋一時的水流,卻會越積越多,最終突破堤壩,泛濫成災。就像上文所說的那位姑娘,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卻還是跟老公大吵了一架。
情緒終究是要表達出來的,不在此時,就在那時,不是以這種方式,就是以另一種方式。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負面情緒,都不是單純在此時此刻產生的,而是伴隨著過往未處理的一些情緒。
比如有的女生從小父母感情不和,家裡三天兩頭吵架,長大後就很容易在親密關係裡沒有安全感,特別容易跟伴侶發脾氣,動不動就充滿憤怒。
這些憤怒的背後,是她內心的恐懼,而那種恐懼,就來自於童年時留下的陰影。
再比如有的男性在外面唯唯諾諾,經常受上司、同事、客戶的氣,回家就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跟老婆孩子發脾氣。他看起來越是憤怒,越是強大,就越是在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和無力。
當時的原生情緒沒有得到有效處理,經過長時間的壓抑,就會變成派生情緒,在另一個時候爆發。
壓抑情緒,會攻擊你的身體
除去情緒的爆發,一味壓抑負面情緒,往往還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世界心理衛生組織曾指出:80%以上的人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己的情緒。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我們所患的疾病,很多都是來自精神創傷。而我國古老的中醫智慧也曾說過:「怒傷肝,思傷脾,悲憂傷肺,恐驚傷腎。」
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它會如實地儲存我們過往的所有經驗,而其中那些憤怒、痛苦、悲傷、焦慮、壓抑等負面能量,就會不斷地攻擊我們的身體,最終造成傷害,出現病痛。
就像長時間焦慮的人,很容易出現頭暈頭痛,肩膀僵硬,胸口發悶,喘不過氣來;長時間悲傷難過的人,自身身體免疫力會下降,身體格外虛弱;長時間憤怒的人,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身體的疾病,就是一種心靈的吶喊。
當那些無處宣洩的情緒,無法表達的感受,以及被卡住的能量,聚集在我們的體內,我們的內在痛苦不已,卻又無跡可尋。
於是,我們的身體就會以「病痛」這種可見的形式,讓我們去看見問題的所在。
為了幫助更多人學會情緒調節,正確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心靈的圈子特開設線上課程:
《21天情緒平衡清理課——調節身心,轉化情緒,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課程內容
21天課程音頻+21天冥想音頻
21天實修功課+6次導師答疑
(滑動下方灰色區域,查看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
第一天
課程:情緒-最熟悉的陌生人
冥想:看見我的情緒模式
功課:情緒穩定度量表測試
第二天
課程:情緒平衡的修習次第
冥想:允許的力量
功課:快速釋放情緒的呼吸法
第三天
課程:情緒生物性和安住當下
冥想:讓身體安住在當下
功課:清理情緒記憶--引爆釋放
第四天
課程:情緒能量、黑洞和覺知
冥想:伊邁特化解怨恨
功課:隨時可用的亂語靜心法
第五天
課程:認知、信念和情緒轉化
冥想:感恩我生命中的一切
功課:拜倫·凱蒂的一念之轉
第六天
課程:情緒後的深層秘密
冥想:佛陀的微笑
功課:如何在生活中練習覺知
第七天
課程: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
冥想:擁抱我的情緒
功課:擁抱我的負面情緒
第八天
課程:反轉情緒的策略和方法
冥想:接受我的痛苦
功課:用間接反轉法處理情緒和信念
第九天
課程:壓力舒緩專題
冥想:海中的情緒
功課:每天易用的減壓放鬆法
第十天
課程:重塑自我價值感專題
冥想:接納自己愛自己
功課:自我接納的鏡子練習
第十一天
課程:改善人際關係間的情緒困擾專題
冥想:寬恕他人和自己
功課:空椅子法改善他人關係
第十二天
課程:家庭、祖先、系統動力和情緒專題
冥想:召喚守護之光
功課:交還系統情緒
第十三天
課程:情緒釋放技術
冥想:在虛空中蛻變恐懼
功課:用大笑靜心解除恐懼
第十四天
課程:瞬間轉化情緒的獨門方法
冥想:念頭的關照釋放
功課:萊斯特的釋放法
第十五天
課程:利用時間線等改變情緒
冥想:探索內心最深渴望
功課:情緒平衡三重允許法(經絡敲擊法)
第十六天
課程:情緒平衡三重允許法(含視頻解說)
冥想:改寫人生劇本
功課:重設正向心智
第十七天
課程:重設正向心智程序
冥想:接受豐盛資源
功課:強大的情緒印象重塑法
第十八天
課程:終極解決方案:我和無我的境界
冥想:對生命說是
功課:新一念之轉
第十九天
課程:穿越恐懼,穿越死亡
冥想:時光機穿越
功課:來自未來的一封信
第二十天
課程:自我編程:神經印象重塑法(選擇障礙;糾結;強迫焦慮...)
冥想:楞嚴經的燃燒
功課:小我程序分解
第二十一天
課程:總結:做最強大的自己-快樂選擇力
冥想:自我整合的釋放
功課:自我整合
報名方式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查看課程詳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