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觀察
近日一樁「上市公司承德露露陷入天價索賠案」的事件,迅速引起證券市場關注。一邊是不甚明朗的市場前景稍見曙光,另一邊卻又陷入「天價索賠案」,記者梳理公開報導發現,看似毫無瓜葛的兩個企業事件背後,都有承德露露失去獨享商標權、全國化之路受阻的陰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冉冉(圖片來自網絡)
長江以南8個省份市場分給南方露露
4月6日晚間,上市公司承德露露發布公告,起訴公司原董事長王寶林和原總經理王秋敏,稱兩人「利用職務便利,以公司的名義,秘密與關聯企業露露集團(後更名為『霖霖集團』)、汕頭市高新區露露南方有限公司(下稱『南方露露』)及香港飛達企業公司籤訂的《備忘錄》《補充備忘錄》等關聯交易合同」,要求兩人賠償關聯交易給承德露露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08億元。
消息一出就有觀點認為,「這是中國證券史上罕見的上市公司針對前高管的董事責任天價索償案。」
承德露露近日起訴的兩位前高管,原董事長王寶林和原總經理王秋敏,正是當時露露品牌的創始人和承德露露的經營者。
在承德露露對王寶林、王秋敏的起訴中,指責兩人擅自分割鐵罐裝露露杏仁露飲料的零售市場,把長江以南8個省份的市場永久分割給南方露露,禁止上市公司進入,根本損害了露露杏仁露零售市場的完整性與統一性,並因此使南方露露與上市公司展開同業競爭。
隔天,網上就流傳出上述兩位前高管發布的一份書面回應聲明。兩人在聲明中表示:「對於上市公司毫無理據的汙名化指責,感到震驚、委屈和無比的憤怒。」並呼籲「承德露露和南方露露雙方通過談判,理性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失去獨享商標權 兩份備忘錄阻斷全國化之路
作為引發南北露露之爭的兩份「備忘錄」,牽涉到承德露露以及南方露露的「露露」相關商標使用、銷售市場區域劃分等事宜。
公開資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中期,露露產品只在中國北方市場銷售。為開拓南方杏仁露市場,承德露露的控股股東露露集團與香港飛達合資成立南方露露,其市場覆蓋範圍主要在華南8個省份,以及利樂包產品的全國獨家生產銷售權。南方露露和承德露露均源出於露露集團,是露露集團先後發起設立的兩家控股子公司,且承德露露於1997年IPO。
「2006年,萬向系入主承德露露,同年承德露露以3.01億元的價格買斷了原露露集團持有的商標、專利域名及條形碼等無形資產,並於2008年3月完成了變更過戶登記手續,成為『露露』商標的合法持有人。
「但此後圍繞著商標的歸屬權,承德露露與南方露露展開了長達多年的互訴拉鋸戰。」對此,王寶林和王秋敏在聲明中解釋稱:「露露集團和露露股份公司是在監管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指導下,依法依規去推進這些工作的……在看待分析具體問題的時候,不能夠離開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和法律制度體系。」
4月10日,承德露露表示,目前與南方露露公司之間案件的管轄權已轉至廣東汕頭,承德露露將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高庫存量更添市場發展不確定因素
與南方露露商標案的敗訴,讓承德露露不能獨享露露品牌,直接阻斷了其全國化之路。而承德露露披露的最新業績報告,更為其2020年的發展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
日前,承德露露披露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22.55億元,比前一年同期增長6.29%;利潤總額6.18億元,同比增長12.57%。雖然出現雙增長,但迅速增長的庫存量令行業關注。
以飲料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的承德露露,主打產品是植物蛋白飲料杏仁露。
對於庫存量增加,財報解釋稱,是由於2020年春節時間為1月25日,較上年提前,公司提前備貨,導致庫存增加。
但行業分析人士援引數據指出,產品結構單一是掣肘承德露露發展的重要原因:「過去4年裡,承德露露業績一直處於下滑困境中。」
行業分析數據顯示,承德露露產品線過於單一、此前營收連年下滑,而2020年不明朗的市場前景、疊加上迅速增長的庫存量,都為其新一年的發展蒙上陰影。
承德露露在2020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及主要措施提到,持續推進公司與汕頭高新區露露南方有限公司關於商標等系列案件的訴訟進展,爭取早日解決商標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