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自4月1號起,寶安人民醫院停止門診成人靜脈注射輸液。該院醫生介紹,以往在春季流感高發時期,日均輸液量達200-300例,新措施實施後醫院輸液量或將大幅降至20%-30%。
記者在寶安人民醫院看到,除了電子屏反覆播放「我院決定,從2016年4月1日起,停止門診成人患者靜脈輸液」,在醫院門診部的大廳內也安放了「停止成人門診輸液」宣傳易拉寶。
寶安人民醫院停止門診成人患者輸液
記者注意到,作為輸液大戶的呼吸內科,門診醫生開具的診療單幾乎都是口服藥物。對於病情久治不愈或高熱特別嚴重的患者,醫生在進一步診斷後由普通門診轉往急診,安排到急診科輸液留觀。在該院急診科的成人輸液大廳,約2/3的座位空置。
寶安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肖琳解釋,雖然很多老百姓認為輸液見效快,但是輸液存在很多不良反應,例如輸液反應、過敏反應等,嚴重的還會出現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等問題,長期使用靜脈抗生素,還會誘發細菌耐藥、二重感染等,國家衛生部規定有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包括一些病毒感染的發燒在38度以下的症狀,都不需要輸液。
▼▼▼
但對於病情確實需要輸液的患者,寶安人民醫院則採用了門診轉急診輸液的方案,患者只需拿著門診醫生開具的診療方案,交給急診室醫生,無需再次排隊掛號。據悉,寶安人民醫院的4個社康中心已經全面停止輸液,社康中心病情緊急者將直接到院本部急診科就診。
「門診轉急診並不是讓患者增加就醫環節,因為用藥方案由首診醫生決定。目的是為了讓患者更安全地輸液,因為在急診室輸液一旦發生反應,可得到急診醫生的及時處理。」肖琳醫生說道。據悉,自國家衛生計生委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規範使用以來,這是深圳醫療機構第一次對過往抗菌藥物不良用藥習慣的挑戰。
寶安人民院呼吸科徐效峰主任醫師介紹,老百姓的觀念中,普遍存在「感冒發燒掛個水」的錯誤認識,很多患者將抗生素當作萬能藥,多數人在感冒時,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者要求醫生開抗生素,這些都是錯誤用藥。早在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就發布了「合理用藥十大核心信息」,其中就包括「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