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吊瓶森林」:全國近500家醫院已叫停門診輸液

2021-03-01 雲嶺醫訊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然而在我國卻常看到不論大病小病,入院就開始輸液治療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輸液量超過100 億瓶,相當於13 億人口每人輸液8瓶,遠高於國際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1. 門診輸液被叫停

在這個吊瓶林立的景象中,讓人觸目驚心的就是抗生素的濫用。據統計,門診輸液的藥物中70%含抗生素類的藥物。大量濫用抗生素,會增加耐藥細菌的產生,最後導致無藥可用。

早在2011 年,原衛生部就已開展「抗菌藥物應用專項治理行動」,並於每年都發布「限抗」要求。雖然我國未在國家層面對醫院作出統一規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蘇、江西、河南、遼寧、四川、廣東、內蒙古、廣西等地區都已明確出臺了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全國460多家醫院叫停門診輸液。

而對於多地取消門診成人靜脈輸液卻保留兒童門診靜脈輸液的原因,據專家介紹,兒童和成人有著不同的生理特點,兒童的免疫力較低,患病後如不及時用藥會使病情加重,因此保留兒童靜點室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社會需求性。

2. 亂輸液危害大

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6 年)》顯示,按照藥品給藥途徑統計,2016 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涉及的給藥途徑分布中,靜脈注射佔59.7%。亂輸液的危害很多人還是不清楚。

危害一:更易過敏

口服藥時,藥物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血液,一些可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在消化道裡就被分解掉了。靜脈滴注有侵入性、創傷性,藥物通過針管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更快更猛地造成發燒、皮炎、皮疹等不良反應。

危害二:增加感染風險

輸入是侵入性操作,相當於一個小「手術」。輸液過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輸入本不屬於人體的藥物。因此,輸液器具在生產和儲藏過程中如果受到汙染,或者輸液部位的皮膚沒有經過認真消毒,或者配藥的時候操作不規範,輸液的過程就會成為一條渠道,讓病毒、病菌能夠輕鬆進入人體。

危害三:堵塞微小血管

血管輸注的藥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微粒,並且不管質量多好的注射劑和輸注器材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如果它們堵在細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危害四:老人更易出問題

輸液時,藥品沒經過人體天然屏障過濾直接進入血管,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會直接作用於臟器。老年人因器官功能減弱,特別是肝腎功能減退,血管彈性變脆,藥物敏感性升高等,更易引起不良反應。

3. 輸液不是萬能的

不少公眾會把輸液當成「萬能藥」,出現個頭痛腦熱,首先想到的是去醫院輸液。其實,大家對輸液的認識存在很多誤區。

誤區一:好得更快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輸液最大的好處就是病好得快,對一些自限性的疾病而言,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痊癒。而靜脈輸液不會縮短病程。

誤區二:拿來進補

一些營養不良或體質虛弱的患者,聽信網上傳言,跑到醫院希望通過輸注葡萄糖、胺基酸來「進補」,改善體質。但輸液不僅不能增強體質,反而可能增大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這類患者應在正規醫院,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查出所缺營養,在專業醫學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補充,不要迷信「偏方」。

誤區三:用來防病

換季時,許多老人會以輸液的方式來降低心梗或中風的風險。目前,臨床上並沒有證據支持「輸液能預防腦卒中」這一觀念。對沒有腦卒中的患者進行輸液,不但沒有益處,反而可能增加心臟負擔,引起一些不良反應。

誤區四:速度可以隨便調

很多人在輸液時覺得藥滴得太慢,想趕快打完針回家,就自己調快速度,這樣做會影響治療。滴注速度必須根據患者年齡、病情、藥物性質、輸液總量和輸液目的等多方面因素來定奪,不能單靠患者的感受隨意調節。一般情況下,成年人輸液速度為40~60 滴/分鐘,兒童輸液速度為20~40 滴/分鐘,老人輸液速度不應超過40 滴/分鐘。速度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因此,如果在輸液過程中發生心悸、心慌,一定要及時向醫護人員報告,不可自行調整或隱瞞。

4. 該用時不拒絕

雖然輸液存在一些風險,但醫生認為需要使用時,患者不應拒絕。當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時,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而藥物在組織中需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以下這三種情況需使用靜脈輸液,具體使用指徵如下:

第一,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用於治療燒傷、失血、休克等。

第二,補充水和電解質,以調節或維持酸鹼平衡。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脫水、嚴重嘔吐、腹瀉、大手術後、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第三,補充營養,維持熱量,促進組織修復,獲得正氮平衡。用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經口攝取食物、管飼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等。

第四,輸入藥物,以完成解毒、脫水利尿、維持血液滲透壓、抗腫瘤等治療。第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靜脈給予抗菌藥物。

第六,經口服或肌注給藥治療無效的疾病。第七,各種原因所致不適合胃腸道給藥者。第八,因診療需要的特殊情況。

◎連結這些疾病不該輸液

不少患者把輸液當成了萬能藥,一難受就要輸液。一般來說,以下疾病最不該輸液。

感冒

細菌性感冒,可口服抗生素。若是病毒引起,嚴格上沒有特效藥,只能對症治療。輸液太多,還易導致抗生素濫用,增加耐藥細菌的產生,最後甚至無藥可用。

腹瀉

若腹瀉不是很嚴重,無發熱和典型脫水症狀,不一定要輸液,可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若是細菌感染性腹瀉,可服抗生素;是功能性腹瀉,應根據病因進行治療和調整,如少吃油膩食物等。

慢性炎症

許多慢性炎症如慢性咽喉炎等,通過服藥加上局部外用藥療效很好,不一定要輸液。盲目用輸液「消炎」,反而可能影響免疫功能,產生其他更嚴重的後果。

不輸液、不打針

小兒咳嗽、腹瀉就用它

JUC物理抗菌療法項目介紹【多圖、多視頻建議在Wifi下觀看】

遠離抗生素,就用JUC【JUC臨床應用及治療案例匯總二】

遠離抗生素,就用JUC【JUC臨床應用及治療案例匯總一】

JUC物理抗菌臨床應用及治療案例(一)外傷、燒燙傷

JUC物理抗菌臨床應用及案例(二)帶狀皰疹、溼疹

JUC物理抗菌臨床應用及案例(三)嬰幼兒、 孕婦

長期受口腔潰瘍困擾怎麼辦?一招幫你完美解決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JUC人的溫馨提醒【建議收藏】

關愛女性,呵護健康,JUC為您保駕護航!婦科疾病不用愁,JUC幫您解憂愁!

JUC帶你進入無藥治療時代

深度解析:JUC瓶子上的FDA、CE是什麼意思?還有PCT國際專利又代表什麼?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JUC物理抗菌療法項目介紹

相關焦點

  • 過度輸液=自殺?遼寧省將叫停門診輸液!遼寧人必須知道的真相...
    去各大醫院裡面走一圈那簡直就是「行走的吊瓶森林」感冒發燒
  • 多地輸液門診被叫停,這些病根本不用吊水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用藥原則。但這個原則在中國似乎並不好使,在我國,大部分潛意識中都認為輸液好得快。所以不管大病小病,反正來到醫院都希望能夠靠輸液解決問題。這也使得很多醫院的輸液大廳裡經常出現 「吊瓶森林 」的場景,甚至很多門診還要排隊輸液。
  • 門診全面停止輸液!河南人必須要知道的真相...
    去各大醫院裡面走一圈那簡直就是「行走的吊瓶森林」感冒發燒,輸液!
  • 門診取消輸液,你們準備好了嗎?
    「以後醫院門診不能輸液啦?」近日,除兒童醫院外,江蘇省46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將統一實施新政:從7月1日起,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2016年底前,江蘇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門診全面禁止靜脈輸液。
  • 醫院、門診全面停止輸液,國家大力推薦直銷保健品
    去各大醫院裡面走一圈那簡直就是「行走的吊瓶森林」感冒發燒,輸液!拉肚子,輸液!明明沒病,想「補補身體」,還是輸液!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輸液量超過100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輸液8瓶,每10個門診患者中有3人被輸液,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輸液不良反應。
  • 國家禁止輸液,2020年4月危害全總結!
    因此,打吊瓶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據統計:孩子輸液一次,大腦七天不發育,且免疫力下降,藥物的毒素要2~4年才能排出體外。中國每年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8瓶,多麼可怕的數據,在國外是嚴格禁止醫生為病人和孩子輸液的。全國多家大醫院禁止輸液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醫院門診輸液全面叫停!
  • 打點滴的是是非非 大醫院關停小地方過度
    年起,全國眾多醫院接連開始取消門診輸液服務。1月,浙江下發「限抗令」,叫停全省三級醫院(除兒童醫院和兒科)門診輸液;3月,江西發布通知,鼓勵二級以上醫院探索取消門診輸液服務;4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院等叫停成人門診輸液;7月,江蘇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抗菌藥物輸液……大醫院叫停門診輸液似乎已成為一種趨勢,但這一措施是否真能遏制抗生素濫用、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生命時報》記者深入多家三甲和基層醫院進行了調查。
  • 溫州這16家大醫院或將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注抗菌藥!
    省衛計委日前發布最嚴限制令:明確全省三級醫院(除兒童醫院和兒科)率先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據悉,我市共有16家三級醫院。  為何要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溫州的三級醫院輸液情況如何?遇到確實需要輸液的疾病怎麼辦?昨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三級醫院,並採訪了相關專家。
  • 吊瓶森林:中國人的輸液迷信_發現者第71期_網易探索
    注射劑微粒會在體內積蓄,常輸液體內會長「肉芽腫」   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北京某醫院在對「吊瓶」檢查中發現,在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
  • 感冒發燒到醫院掛個水?大醫院門診掛水被叫停
    【連網】(周瑩 江榮 邵沛源)近日,江蘇省衛計委下發通知,對門診輸液作出最新規定:明年7月1日起,除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明年年底前,除了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也就是說,門診不允許開輸液藥品、輸液,如要輸液,患者只能去急診或者住院,港城多家醫院將涉及。
  • 各大醫院門診輸液即將全面停止,門診診所又該何處何從?
    明年7月1日起,除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明年年底前,除了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也就是說,門診不允許開輸液藥品、輸液,患者只能去急診或者住院。
  • 央視新聞:460家醫院門診停止輸液 功能性保健品悄然開始
    (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同時北京,南昌,寧波等地多家醫院也已取消輸液門診……據了解,江蘇將加大門診、急診抗菌藥物靜脈使用管理力度。繼續開展日常監測,採取有效措施,降低使用比例和使用量,逐步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 輸液時千萬別自調點滴速度 可能威脅生命
    自行調快輸液速度真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 專家:自調速度可能帶來臨床危害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急救部副主任醫師劉紅升說:這樣做是有極大危害性的。因為針對每個病人個體不同,醫生會專門囑咐護士來給這個病人把輸液的速度調成多少。
  • 提醒 | 海南人到省屬公立醫院門診看病不能隨便輸液了!年內還要推進這個…
    但素最新消息來了:2017年年底前,海南省屬公立醫院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今年年底前,海南省屬公立醫院全面停止普通門診患者靜脈輸液。  韓英偉指出,今年,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並發揮引領作用,建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增強基層服務能力,方便群眾就近就醫。2017年底前,省屬公立醫院全面停止普通門診患者靜脈輸液。加快推進「一縣一院」工程項目落地。
  • 又一家醫院門診停止輸液了,玉山人一定要看看!
    明明只是一些小病小痛,很多小夥伴卻認為輸個液會好得更快,於是還是選擇輸液……不過昨天,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發布了一則通知稱,其門診將不能再輸液。有特殊情況的需要輸液的患者,需要門診醫生根據實際情況開出輸液處方才能輸液。↓↓↓
  • 深圳第一家!寶安人民醫院今起停止成人門診靜脈輸液
    感冒發燒到醫院輸液,本是一件平常事,但這個現象將在寶安人民醫院發生改變。記者獲悉,自4月1號起,寶安人民醫院停止門診成人靜脈注射輸液。該院醫生介紹,以往在春季流感高發時期,日均輸液量達200-300例,新措施實施後醫院輸液量或將大幅降至20%-30%。
  • 多省市門診輸液被叫停?坦白說,這4種病壓根不需要輸液
    導語:其實現在生病了要及時的去看醫生,這點概念大家都是有的,但是現在很多醫生都不建議我們輸液,也不建議我們吃抗生藥,讓很多人都非常不能理解,明明輸液會讓病好得很快,為什麼卻不讓輸液呢?還真的是因為輸液給身體帶來了非常大的弊端。
  • 【雙語】Hospital stops adult outpatient IV drips 寶安人民醫院停止成人門診靜脈輸液
    寶安區醫院已停止門診成人患者靜脈輸液。這是第二家深圳醫院停止門診成人患者靜脈輸液服務。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ave up to 300 patients IV drips every day before it put into effect the new policy Friday.
  • 4歲女孩低燒,輸液死亡:一生病就輸液,禍害了多少中國孩子
    打完三隻吊瓶後,田女士抱著辰辰回家:「那時孩子已經沒有力氣行走了,回到家後就說想睡覺。」田女士告訴記者,辰辰躺下30分鐘左右,突然口鼻流血、嘴唇發紫。即使第一時間撥打120緊急送往淄博市中心醫院,但醫生還是遺憾地告訴家長:「孩子已經沒有心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