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掉牙的童年美食-麥芽糖的故事

2022-01-02 簡心如煙

盜用舌尖上的中國音樂,開啟這篇美食介紹,或者說成是硬廣吧,但是我更願說成是關於童年的回憶。

我們常感慨現在的孩子們有著幸福的童年,超市的貨架上擺滿了各類零食,最關鍵的是爹娘買得起,若不是為了孩子們保護牙齒和健康,估計家家戶戶都可以讓孩子躺在零售堆裡,想起自己的小時候,過完年開始盼過年,盼著可以把自己想吃的東西吃到,物資匱乏的年代,也只有過年可以解饞,當然我可能相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幸福些,爹娘臘月都會做起熬糖的活計,方圓十幾裡地的鄉親送來大米來換父母熬製的麥芽糖,再收些加工費,而我總是可以在那一個月內吃糖吃到齁,當然代價就是燒鍋,俗稱「搗鍋洞」,天天的烤的小臉通紅。

接下來科普時間到,麥芽糖製作過程必須隆重介紹下

原料是大麥和大米,大麥需催芽到適當的狀態,燒飯,揉掉根後碾碎成粉待用。

大米煮成飯或是蒸熟,加水將米粒分開,拌入備好的麥粉,適宜的溫度放置幾小時,大麥粉與澱粉的奇妙反應逐漸完成,再開鍋時水已經變甜,米飯粒變成了海綿狀。

將鍋裡的混合物過布袋,糖水與糖糟徹底分離。

糖糟裡的糖水要經過木榨榨乾,之後變成了雞鴨的美食,我偷嘗過糖糟,一絲甜味都沒有,也不知道為啥雞鴨還能吃的那麼開心。

這之後將鍋清洗乾淨,將濾出的糖水倒會鍋裡,漫長煎熬的燒火活動就此拉開帷幕,多年後搗鍋洞,老臉依舊烤的通紅

隨著水蒸氣的散去,鍋裡的糖稀越來越黏稠開始粘鍋,需要一人燒火,一人不停的攪拌,都是苦差事,直到糖稀的水分完全蒸乾,起鍋,冷卻到不燙手的狀態開始拉糖,越拉越白,趁著沒有完全冷卻前捲成一個個糖餅,塞進密封袋貼在水泥地上完全冷卻,完美的糖餅便有了。

糖餅可以直接食用,用鐵錘一敲便碎,挑個小疙瘩塞進嘴裡,捂上兩分鐘便會變軟,當然更多的吃法是加上其他食材做成切片糖糕點,整理的碼進「洋鐵瓶」裡存著,可以一直吃到冬末春初,保存的好可以吃到夏季來臨之前。

常見的做法是加凍米,花生,芝麻等做成切片,脆香無比,講究的人家會加上上桂花蜜,說著說著口水橫流,分享幾張照片解解饞。

詳細的過程並不複雜,但每道工序都有火候要求,火候淺了不夠香,也不脆,還會粘牙,火候過了太脆易碎,再過頭一點則會微微泛苦,這每年的做糖季節,村裡的做糖師傅都是極其吃香的,提前預約,菸酒伺候著,通常幾口人家聚在一家,花一個晚上的時間做好糖,裝好密封后,做糖的屋子熱鬧非凡,男人們掌勺化糖,攪拌混合,壓實,女人們切片裝瓶,孩子們穿梭其中,吃到撐。

隨著歲月流逝,物資越來越豐富,做糖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淡,加上經濟發展,這種費時費力的做法失去了優勢,麥芽糖逐漸被白砂糖和添加劑替代,街邊得切片糖又便宜又好看,雖然味道越來越不正宗,但琳琅滿目的其他食品逐漸替代了它的地位,但那個味道一直都在記憶裡,父母放下這個行當十幾年,去年在我的強烈要求下,老甘同志(我爹)重操舊業,本以為無人問津,結果熬了8鍋,做了幾百斤切片糖供不應求,我也因此成了欠債(糖債)大戶,買到的打錢回購,沒買到的心急如焚,這不,今年又要開始熬糖嘍,下周開賣,預購請聯繫糖精阿甘,記得打錢預定,這個人見錢辦事…

運氣好你的那袋糖有愛心彩蛋哦

楊鐵瓶,嘎嘎…

相關焦點

  • 承載了整個童年的美食——麥芽糖,消失在街頭,重現在手中
    說起小時候吃的美食,儘管因為當時物質不豐富的原因,比較有限,但每一種都是難得的回憶。比如常常在燒飯時,往灶下塞上一個紅薯,一邊看著火,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烤紅薯,因而在童年上,做飯成為了一件姐弟們爭相做的事。
  • 童年的回憶——麥芽糖怎麼做?小麥加糯米,教你在家做純正麥芽糖
    歡迎大家來到【美食會】,今天我又給大家來分享一些有關美食的小知識了,趕快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先關注】每天都有更新呦!我們小時候家裡都比較窮,沒什麼錢買零食和玩具,所以大家對很多東西都很渴求,那麼大家童年記憶中最深的美食是什麼呢?相信大家小時候最愛吃的就是糖吧,麥芽糖就是其中的一種。
  • 麥芽糖原來是這樣製作出來的!童年的味道,還是一樣的美味
    麥芽糖原來是這樣製作出來的!童年的味道,還是一樣的美味時間過得飛快,一下子我們都長大了,非常懷念小時候的日子。因為小時候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無憂無慮 ,自由自在。現在長大後,我們要為了生活而去奮鬥。不過小時候的生活,也留給了我們很美好的回憶。
  • 童年的甜美回憶!香濃甘甜的麥芽糖,光看著就會流口水!
    曾幾何時,多少小朋友在家裡翻箱倒櫃,拿著牙膏皮、破銅爛鐵、瓶瓶罐罐,就為換這一口甜甜的麥芽糖。可惜如今不少商家為了逐利使用香精調製,很難吃到小時候那種純正的麥芽糖了。西方有巧克力,東方有麥芽糖純粹中國味兒推薦一款麥芽糖,甜而不膩,解餓解饞。光是聞著味兒,就讓人忍不住吞口水。吃上一顆,嘴裡甜,心也甜,所有煩惱仿佛都被忘光。它軟硬適中,入口好嚼,不粘牙,老人小孩都愛吃。甜甜的,低熱量好吃不怕胖花生味的麥芽糖,不愧是經典口味。
  • 李子柒熬麥芽糖做「糖畫」,看到成品的樣子,滿滿的都是童年回憶
    而且她還經常介紹一些傳統的美食,比如說這一期視頻裡,她種小麥,收麥子,發麥芽,熬麥芽糖,做「糖畫」。看到成品的樣子,感覺滿滿的都是童年回憶。小麥是北方人主要的糧食之一,從播種到收穫需要大半年的時間。以前麥子熟了以後,都是用鐮刀手工割麥,現在有了收割機,方便多了。不過李子柒這次錯過了收割機,叫上幾個街坊鄰居幫忙手工收小麥。
  • 麥芽糖的故事三:懷念小時候拿破銅爛鐵換麥芽糖的日子,進賢人您還記得嗎?
    對許多進賢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那是記憶裡童年的味道。對於許多人來說,麥芽糖和兒時的跳皮筋、踢沙包等小遊戲一樣,能喚起好幾代人的共鳴記得聽家裡人說,這些都是他們自己做的,具體怎麼做的那時候怎麼都想不通,只知道是拿稻穀小麥什麼的做的,現在才知道,小小的一塊麥芽糖是多麼的不容易。
  • 清真美食寧夏麥芽糖的做法
    圖為麥芽糖今天教大家寧夏回族至今還在傳承的技術——麥芽糖的做法,目前在寧夏毛義川的麥芽糖是最有名氣,為「毛家糖坊」。>讀書·養生·美食
  • 麥芽糖(纏蜜)童年的味道
    挑著扁擔的師傅變戲法似的拿出兩根小木棒,在盆裡攪兩下後一抬手,黃色透明的麥芽糖便裹在了木棒上。迫不及待地伸出舌頭舔一口,黏黏軟軟,滿嘴香甜。現如今會做麥芽糖的人越來越少了,麥芽糖需純手工做出來才好吃味道純正,那麼很多人對於麥芽糖的做法很好奇,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麥芽糖的製作方法供大家了解麥芽糖製作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先將小麥洗淨浸泡後讓其發芽到三四釐米長,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後將糯米洗淨後倒進鍋燜熟並與切碎的麥芽攪拌均勻,讓它發酵3~4小時,直至轉化出汁液。
  • 麥芽糖又黏又甜,還有著童年的味道,其實自己就能做
    不過當時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種多樣的糖果,有些是民間手工製作的糖,其中就包括麥芽糖。裡面有著麥芽的香氣,還有著蜜糖的甜美,作為一個孩子是無法抗拒那種感覺的,更何況麥芽糖還分兩種,一種是和一般糖一樣的硬塊,另一種是黏黏的液體,不僅能吃還能拿來玩,孩子當然會喜歡。我們現在一般買到的都是工廠批量生產的糖果,手工生產的麥芽糖是越來越少見了。
  • 剪子「咔擦咔擦」剪出美食,寫著童年
    深深的巷子中發出來的咔嚓、咔擦的聲音一直都是小城鎮中耳熟能詳的聲音,說道這裡大家都會在想會不會是那個裁縫在幫人修剪衣服呀,錯了,這個聲音是勤勞的老藝術家們在製作著當地特色的小吃「剪子糖」「剪子糖」是雲南通海的一種特色的糕點小吃,其歷史悠久,從開始的原材料都是通海本地的材料,保證了剪子糖的質量,從古至今都是本著綠色無添加的製作材料,保持這原始記憶中的味道,這樣的的美食傳承著雲南通海傳統飲食文化經久不衰
  • 逐漸消失的童年美食 有你小時候愛吃的嗎?
    重慶是個不缺美食的地方,但你有沒有發現,好多曾經熟悉的路邊小吃已經越來越少看到。麻湯/叮叮糖說起「麥芽糖」,重慶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到「麻湯」,肯定大多數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呀!在小編的記憶裡,伴隨著麻湯出現的,總有「叮叮噹噹」的敲打聲和「賣麻湯咯!」的吆喝聲。固態的麥芽糖是一個很大的白色糖塊,要是一口咬下去非得把牙崩了不可,所以才需要小錘子敲成小塊。
  • 麥芽糖:用時光熬一鍋純粹的甜
    麥芽糖是我國最早的糖。古時候,麥芽糖有塊狀和稀狀兩種,人們把塊狀的叫作「餳」,把稀狀的叫作「飴」。麥芽糖產品的利用,從大約3000年前的《詩經》中就可以看到端倪,比如「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先祖的偉大發明,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作為一個70後,兒時在農村,沒有比吃到麥芽糖製作的甜食更快樂的事了。
  • 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麥芽糖,原來做法如此簡單,不需要加一粒糖
    提起麥芽糖,簡直就是八九十年代的人童年的最美好回憶。賣麥芽糖固有的那種「丁丁當當」的韻律,簡直就是當年最好聽的音樂,我們腳丫子都跑直了,跟著跑著盼著忙著,那個時候農村孩子沒什麼吃的,更不用說零花錢了,沒有錢也難不倒我們,因為家裡有米,麥芽糖可以用米換的。
  • 左手麥芽糖右手豬油膏,就這樣回到童年,你願意嗎?
    印象中,小時候麥芽糖的叫賣方式是很特別的,小販大多嘴裡並不吆喝,而是挑著擔子沿街邊走邊敲著小鏜鑼,一路「鐺——,鐺鐺鐺」地敲著,清脆的敲擊聲隨風四散,簡單而樸素,有一種滄桑的韻味直擊人心,小孩子們是很難抗拒這種誘惑的,馬上就會扯著大人的衣襟
  • 還記得童年時光嗎,那些記憶中的80年代美食
    ❀人越長越大,吃過的美食更是越來越多,縱使是吃過山珍野味,最懷念的還是童年攢下一分一毛買的小零食,纏著父母買丁丁糖和肉夾饃,還有和小夥伴一起在大街小巷瘋跑的日子
  • 興國人的童年美食—「叮叮糖」
    「叮叮糖」的叔叔就是收廢品的,偶爾去到縣城裡的一個角落,吆喝「麥芽糖哦~」,小孩子聽到就飛奔的跑出家門,拿出存起來的廢品,如報紙,爛塑料,廢鐵,醬油瓶啤酒瓶,牙膏殼等,走到「叮叮糖」的身邊讓他稱斤兩,然後丁丁丁的麻利的敲糖餅幾小塊,小孩子邊吃邊學著吆喝「麥芽糖哦~」
  • 加入麥芽糖陪伴計劃,開啟智能早教新篇章
    「幸福的人生源於幸福的童年,不幸的人生源於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這便是「Maiiky(T7)麥芽糖」誕生的緣由---呼籲更多家長關心、重視「深度陪伴」,用智慧科技賦能家庭教育,守護孩子們珍貴的童年成長時期。麥芽糖(廣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嬰童類教育科技產品研發、銷售及優質親子教育內容創作於一體的創新型科技企業。
  • 說說麥芽糖的那些事
    麥芽糖對現在的00後,10後而言或許有些陌生,但它卻是80後、90後這一代人最甜蜜的童年回憶。人們生產及食用麥芽糖的歷史悠久,蜂蜜、蔗糖和麥芽糖是中國古代三大主要甜味原料。麥芽糖也叫飴糖,又稱膠糖、餳糖,《詩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周原膴膴,堇荼如飴。這裡的「飴」指的就是如麥芽糖一樣甜。
  • 麥芽糖的詳細製作過程
    人類對追求舌尖上的美食,永遠都是情有獨鐘的!關於麥芽糖的製作,我們也不得不佩服老一代人的聰明智慧!慶幸的是這個製作過程直到如今,不僅沒有丟失,反而是不斷的進步!雖然現在這個美好的時代,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到!不過自己動手的成就感是金錢買不到的!
  • 南京偶遇麥芽糖寶藏女孩,不吃糖的我忍不住買了
    小女孩看到我們,朝我們走過來,向我們介紹起麥芽糖。她的口才及對麥芽糖的了解,簡直震驚了我了,流利的介紹、製作流程講解,忍不住想給她點個讚。她說,在溧水,這門鄉村手藝,麥芽糖製作她家最正宗。麥芽糖用麥芽、大米製作的,製作工期很長,每一顆,她爺爺和爸爸親手製作,非常辛苦。聽完女孩的介紹,我嘗了一顆,真的好好吃。不吃糖的我,忍不住買了2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