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為何持續減少?

2020-12-13 時代之聲V

編輯:化蝶

在上個世紀末,美國和日本向臺灣轉移了大量技術和設備。在國際貿易發展機遇下,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快速增長。

臺灣經濟發展減緩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臺灣和日本一樣逐漸步入少子化老齡化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臺灣發展減速,臺灣的優勢產業只有以臺積電為首的晶片產業。

在經濟放緩後,民眾的生活壓力卻日益增長,島內沒有那麼多崗位供年輕人選擇,階級斷層嚴重,社會上升空間極其有限,整個社會沒有生氣。很多年輕人受迫於生活壓力,選擇了晚婚或者不婚,很多人不敢或者無力養育下一代,致使島內新生兒出生人口日益減少。

臺灣人口比例失衡

如今,臺灣的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並有愈演愈烈的架勢。現在臺灣15歲以下青少年人數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而65歲以上老年人已經佔總人口14%,在20歲到40歲的適婚人群中,未婚者多達400多萬,對於只有2000多萬人口的臺灣來說,形勢非常嚴峻。

有趣的是臺灣的貓狗數量穩步增長,超過了15歲以下青少年的數量,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更願意飼養寵物來排解寂寞,而不願意為小孩付出巨大的精力。

人口失衡的後果

這種現象對臺灣的各個產業都有巨大的影響,首先臺灣規模巨大的教育產業崩塌,很多學校由於招收不到學員面臨解散的危險,教育補課機構更是慘澹,學員人數的下降讓很多從業人員轉向大陸市場。

在製造業,服務業,甚至農業方面都出現了人才斷檔的局面,一些艱苦的工作更是無人願意去做,很多年輕人更喜歡宅在家裡。至於娛樂業早已沒落,偶像劇輝煌不再,市場太小,資金薄弱,已經無法與大陸抗衡。

相對應的,臺灣老年人人口眾多,雖然近些年養老產業風光無限,但之後會發現老年人太多,年輕人太少,找不到服務人員,養老產業註定不是長久之計。

為此臺灣各地區通過財政補貼等形式來刺激年輕人生育,但如果不進行經濟改革,改變產業結構,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年輕人沒有發展的空間,也就不會有生育的欲望。而大陸的市場和政策幫助是臺灣解決問題非常好的出路,和平統一會極大的改善臺灣目前的困境。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

相關焦點

  • 臺灣不得不面對的真相:人口真要減少了
    編輯:酒叟在2019年,臺灣地區的新生兒數量比死亡總人口數減少了350人,人口總數首次出現負增長。而在2020年的最新統計數據中,每個月的嬰兒出生數也都沒有超過死亡總人數。也就是說,臺灣地區的人口負增長趨勢絲毫沒有改變,甚至更為嚴重。如果按照當前態勢繼續發展,臺灣地區很可能在2020年達到人口總數的最低點。更為糟糕的是,就在這人口不斷降低的情況下,構成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的年齡構成也十分不穩固。在臺灣地區,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在全部人口總數所佔的比例在以每年4%的速度下滑。這使得臺灣地區的少子化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對臺灣地區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去年底臺灣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年底減少41885人。臺灣人口數首度出現負增長。臺灣內政部門官員指出,人口分為自然和社會兩項因素,去年自然和社會兩項雙雙出現減少。
  • 人口負增長!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 臺北人口只有260萬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_寶島透視_海峽之聲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9月11日訊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10日公布島內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前8個月出生人數10萬5161人,死亡人數11萬6389人,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1萬1228人,自然增長率為負0.715‰,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 臺灣人口今年開始負增長,比推估結果提前兩年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於名】臺灣「國發會」18日通過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結果顯示今年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推估結果提前兩年。臺「國發會」每兩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及遷徙等相關統計,進行未來50年人口推估。
  • 2020年臺灣人口首度負增長 新生兒跌破17萬人
    中新社臺北1月8日電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臺灣人口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增長。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去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比2019年減少4.19萬人,年減0.18%。
  • 年輕人生育下一代意願低,臺灣人口首見負增長
    臺灣「內政部」昨公布2020年人口統計,整年總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且去年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超過出生人數,臺灣人口首度負成長。「行政院」表示,臺灣少子化現象是長期趨勢,會持續投入經費並採取多方面關注,以「雞尾酒療法」解決少子化問題。
  • 臺灣2019年人口增長創新低 老化指數不斷攀升
    新華社臺北3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 查文曄)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底,臺灣地區戶籍登記人口為2360.3萬人,較2018年底增加1.4萬人,增幅為0.6‰,人口增長數及增幅皆為歷年新低。人口老化指數續升至119.8。
  • 臺灣今年前5月人口負增長
    新華社臺北6月11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5個月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了9149人。如果此趨勢繼續,臺灣可能迎來首個人口負增長的年份。
  • 臺灣人口性別比例統計數據:女多於男 指數創新高
    臺灣人口性比例持續下降,自2013年11月底起性比例低於100(即女性人口超過男性)以來,已持續降至目前的99.82,其中又以臺北市的92.23最低,圖為女性聚集在冰淇淋店家享受美食。
  • 臺灣首次!新生兒比死亡人數少7907人,總人口一年下降4萬多
    作為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現在到底有多少人呢?今天,根據最新公布的臺灣人口統計數字顯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0人口總數為23561236人,比去年減少41885人,減少0.18%。2020年1到12月,臺灣新生兒總數為165249人,比2019年減少12518人,減少7.04%,這一數字創下了島內歷年最低紀錄。在死亡人數方面,為173156人,比2019年減少3140人,減少1.78%。死亡人口數量比出生人數多出7907人,年自然增加率為-0.34‰。這就意味著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數量,臺灣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 日本人口持續減少!2019年新生兒僅86.4萬人
    2019年的出生人數預計為86.4萬人,比2018年減少5.4萬人。據介紹,出生人口減少至86萬人左右,比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的預測提前了兩年,這一結果表明日本少子化進展得比預計還要快。另一方面,日本2019年的死亡人數約為137.6萬人,較2018年增加了1.4萬人,預計為戰後最多。
  • 陸客減少與電商衝擊 臺灣店面空租狀況持續走高
    陸客減少與電商衝擊 臺灣店面空租狀況持續走高 2019年02月19日 13:4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房屋比價平臺「屋比」表示,臺灣店面空租潮不僅發生在臺北,統計全臺灣共有12481間待租店鋪,租金每平單價也降至548元(新臺幣,下同),年跌幅已達6.3%。
  • 臺北市人口流出居臺灣各縣市之首
    新華社臺北6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份,臺北市因人口遷出減少近1.9萬人,減幅達千分之7.16,在全臺各縣市中居首位。  統計顯示,戶籍遷出多於遷入的縣市中,彰化縣淨減少3055人,減幅為千分之2.4,居第二位;屏東縣減少1181人,減幅為千分之1.44,居第三位。  在人口遷入多於遷出的縣市中,新竹縣淨增加2579人,增幅最高,達千分之4.56;第二位是桃園市,增加4888人,增幅達千分之2.17;新北市居第三位,增加7574人,增幅為千分之1.88。
  • 日本人口一年減少50萬人,面對人口危機,他們一籌莫展!
    國內貸款消費比例下降,奢侈品行業無人問津,房產交易量也持續走低。連旅遊業也遭到重創,奈良的小鹿都沒有人餵了。人們對經濟前景也開始持悲觀的態度。但是最讓日本政府擔心的還是人口問題。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人口約為1億2千萬人,比2019年減少了50多萬人,自1969年日本人口普查以來,今年的跌幅最大,這也是日本歷史上人口減少量最多的一次。
  • 臺北市人口流出成為臺灣各縣市第一
    作者:秋白編輯:枯木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對社會發布了各縣市人口的數量。人們通過數據可以得知今年1到5月份,臺北市因人口遷出減少近1.9萬人,位居全臺灣之首。臺北市人口遷出的原因臺北是臺灣的第一大城市,經濟基礎較好,發展前景也被人看好,然而最近幾年民進黨當局在臺北市不斷的製造社會階層之間的衝突和矛盾,這樣就使得臺北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比較緩慢。
  • 日本人口危機:人口減少首次達到50萬以上
    根據內政和通訊部消息,2020年1月1日的居民基本登記冊進行的人口調查顯示日本人口為127,138,033人,同比去年減少了505,046人,是日本自1968年開始人口普查以來最大跌幅,也有可能是日本歷史上人口減少首次達到50萬以上。日本的未來,可能就要不屬於日本人了?衰老的社會對於日本來說,「高齡少子化」是已經被反覆提及的社會共識。
  •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人口持續老化,內務部門昨天(9日)示警,臺灣老化指數指標在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代表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臺灣22縣市中,
  • 第七次人口普查臺灣居民不需填寫普查長表
    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路梅)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1日在北京表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對象包括在大陸居住的臺灣居民,但臺灣居民不需填寫普查長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在進行,將隨機抽取10%的住戶填寫普查長表,調查更詳細信息。
  • 臺「內政部」:臺灣地區人口總量2345萬 女多於男
    華夏經緯網6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內政部」最新統計,臺灣地區目前人口為2345萬6545人,其中男性1170萬2890人、女性1175萬3655人,從2013年11月開始女多於男趨勢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