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再再再次重申:儘量避免進入長期睡眠缺乏的狀態!!!
如果你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是7小時,卻要從中擠出1小時用來學習,很可能是得不償失的。
因為你的記憶力、專注度、反應力都會因此受到影響!
雖然時間看上去多了,可以多刷一張卷子,多背幾頁書,但是你最終能記住和能理解的部分降低了,而且是全面的降低。
如果你確實有很充分的理由,必須這麼做,那麼請確保:每天有完整且固定的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這理論上是和幾點入睡、幾點起床沒有區別的。
如果客觀條件決定你一天只能睡六小時,你應該考慮的不是怎麼選擇具體的時段,而是怎麼充分利用好這六小時,儘可能地提升睡眠的效率。
很多人以為躺在床上就意味著睡覺的開始,其實並不是。
因為真正的睡眠時間不是「上床-起床」這段時間,而是「入睡-醒來」這段時間。
所謂睡眠效率,就是「入睡-醒來」的時間/「上床-起床」的時間,85% 以上正常,90% 就很好了。
(可以用類似的小工具監測自己的睡眠效率)
很多情況是人躺在床上,但腦幹中的睡眠活化神經元並沒有及時開始工作,人還在胡思亂想,日常糾結,這是影響睡眠效率的負面因素。
1
不要習慣於躺在床上做跟睡覺無關的事情,包括看手機,看書,刷題等等,在床上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睡覺」。生活需要儀式感,其實身體也需要,你只要設定好一個場景的確切功能,比如「上床=睡覺」,那麼到了那個場景,身體自然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2
入睡前,儘量要保持屋內是無光的黑暗狀態。有人喜歡在睡覺時點一盞小燈,這個習慣最好改掉。
3
如果上床後15分鐘還是沒有睡意,可以起來坐在椅子上,用比較輕的音量聽一會兒收音機,但是不要開大燈、不要看電腦或手機。人在昏暗狀態下一般是不能長時間保持清醒的,睡意很快就能被「培養」出來。
4
起床後立即拉開窗簾,接受自然光照,就算非常想睡,也要把這個動作完成以後再去睡。因為光線的刺激下人體會間少褪黑素的分泌,睡意很快會自然消失。
5
一定一定要吃早餐,早餐會是整個上午精力的主要來源,它太重要了,以它的重要性,卻只需要佔用你10—15分鐘的時間,堪稱是性價比最高的「時間投資」。
最後,儘快完成「調試」,把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固定,不要今天1點-7點,明天11點-5點,雖然看上去都是六個小時,但是時間段的不固定,會造成生理節律的紊亂。
編輯:春雨醫生
圖片來源:知乎-Mlily夢百合
版權聲明:本文由春雨醫生和Mlily夢百合共同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點這,問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