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寫作,我得出了這樣的答案(00後版)

2021-01-14 伍識

夏夜貓,00後,大學生,中文系在讀。

01

我有很多本子,大大小小,精裝簡裝。

雖沒有能力將它們填滿,但我熱衷於填補它們,每當看完一本書、一部電影,或是聽到什麼好玩好笑的事,便總想拿起筆,寫下點什麼。

大抵因為是個感性的人,對於身邊大大小小的事物,我總是感觸良多。

寫作是讓我抒發情緒的最合適方式。

它是最好的聆聽者,不會打斷你,不會質疑你,不會故作認可地點點頭,然後轉身向別人吐槽你的愚蠢。

它就那樣靜靜地笑著,毫無怨言地接納你的所有,即便有什麼偏激、憤怒之言,也不會覺得委屈而突然離你而去。

在生人面前,無法吐露太多。

面對不同的人,要說的話,保留的程度也不盡相同,這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智慧。

不分場合無尺度的表達,無疑是遭人厭棄的。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沉默,也不知道是害怕自己少有的真心吐露對別人而言,不過是飯後閒聊的談資,還是經歷了太多的冷漠忽視,漸漸發現交談的魅力也不過如此。

但是這些,在面對寫作的時候,就變得順暢了起來。

不必有所保留,不必畏手畏腳,也不必懊悔難過。

02

只將自己展現在文字上,卻不叫旁人品讀,對作者而言,是殘忍的,書寫文字的意義也小了許多。

而讓自己的作品獲得他人的認可,是每個寫作者的願望,它昭示著你的思想引起了某人共鳴,使他們心頭一震,拍手叫好。

縱使相隔千裡萬裡,在讀到你文字的那一刻,他們也能準確捕捉到你的心意,然後露出知音般讚許的微笑。

我書寫文字,雖不求博得眾人喜愛,卻仍希望有人能夠將它讀懂,如此一來,便也是讀懂了我。

比起遭到質疑和反對,創作者們更害怕的是自己的作品無人問津,那樣,才是真正的孤獨。

雖然經典並不等同於暢銷,小眾與大眾也有天壤之別,很多你擲下的石塊並不能激起與之大小相應的漣漪,但又何須擔心呢。

有人渴望日光,有人在夜裡凝望,漫漫長路,總有人會在黑夜裡為你點起一盞燈,溫柔地對你笑笑,告訴你,「嘿,我們是一家人。」

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獲得認可,只是,如果你恰好寫下點什麼,又恰好被人所見,恰好令他眼前一亮,令他泛起淚花,那麼收穫的就不僅僅是寫作這一過程的快樂了。

03

李漢榮在一篇博客裡說:能讀到一篇誠懇、純粹、有深度、能觸及心魂的文字,人會對這文字生出感激的。

我深以為然。

若問寫作最重大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我的答案便在於此。

上高中時,我會時不時找些自己原本比較排斥的勵志書和心靈雞湯來看,有時只讀一小段,心情比較沮喪的時候,甚至可能抱著書看一整個晚自習。

讀完伸個懶腰,倒也覺得很受鼓舞,心情好了一大截。

勵志書與心靈雞湯的暢銷不是沒有緣由的。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它沒有營養,不過是一群情緒低落、灰心喪氣的人,尋求心理安慰與精神療養的結果,聽著另一個半桶水的人對這些東西大談特談,自己做不做得到還拿不了定數。

但你我皆凡人,完全擺脫消極情緒和情緒對自身影響的人是不存在的,也著實沒有意義。

給予者的身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予的力量。

在困頓迷茫之時獲得指引,於悲痛沮喪之際收穫安慰,這成效便足以叫人欣慰。

然寫作又不止於此。

歷史上從文以喚醒愚昧國人之勇士比比皆是,文字的力量,更在於對讀者的喚醒。

書讀得越多的人,越是容易感到自己的渺小無知。

04

我熱衷記錄,有的本子總是拿出來反覆看,每翻一頁都能會心一笑,為自己的愚蠢糗事笑到接不上氣,被那些溫暖的瞬間一點點打動……

如此一來,笑意便夾在了本子裡,它逐漸有了溫度,有了自己與眾不同的生命。

八月長安說,敏感多思讓我成為寫作者,開朗健忘讓我活下去。

我活著,在敏感痛苦時記錄,在記錄後遺憾。

偶爾回望過去,我是我的旁觀者,我是我的陌生人。

銘記與遺忘皆是好事,而我們的選擇,也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

有些人選擇書寫幸事,為的是日後回望時,想到自己有過如此馥鬱繁盛的生活,感嘆生命之美好,便有力量重振旗鼓,堅定地走下去。

有些人選擇記錄苦痛,為的是讓自己釋懷,用一顆純明之心迎接清晨的陽光,看遍生活百態卻仍以少年模樣歸來。

沒有人一生只有一種色彩基調。

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你選擇記住曾經擁有過什麼,那麼以後的生活,便也將擁有什麼。

當然,不是所有事物都能按照你的意願去留,但你可以將它塞在最角落,藏在最裡頭,好讓自己一眼望去,只看到那些偏愛的色彩。

05

我愛沒有計劃的出行,更愛不加斟酌的決定,心底那一刻最熾熱的呼喚便足以讓我義無反顧地踐行。

於是,在很多朋友眼中,我便成為了一個極其隨性的人。

創作者為靈感而行走,也因行走產生創作的欲望。

大街小巷的各色風土人情,都要一一領略過,方可知人生百態。

寫作讓我們發現生活,讓我們擁有了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

於是,我們的筆下有了性格與神色各異之人,他們或濃眉大眼正義凌然、操著一口地道的京腔,或慈眉善目低吟淺笑,就連路邊的小販,超市的服務員,都不再是電影裡鏡頭匆匆掠過的路人甲。

在寫作中,只需作者三言兩語的描摹,一個活生生的人物便帶著自己的標籤,眨巴眨巴眼睛,竄到我們面前。

但寫作者又不僅僅是為了寫作而行走。

外面的世界見識得越多,便越是感到自身格局的狹小,小小的牢籠已經禁錮不了自身的渴望,張牙舞爪地想要獲取更多外來的養料。

於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那類渴望的人,渴望在路上,渴望擁有一切,渴望像神話中巨型的黃色羅馬蠟燭那樣燃燒,渴望像行星撞擊地球那樣在爆炸中發出藍色的光。

人們因寫作而行走,卻在行走時發現了生活,也望見了自己。

06

我有一個小匣子,原先還上了鎖,只是後來不小心把鎖給弄丟了。

裡面有三本日記本,分別是小學、初中和高中時期記錄的。

還有一堆零散的信件,疊得整整齊齊,但有的已經破了邊,磨得有些字都認不太出了,可能是當時太年幼,沒有仔細保管。

整個匣子都是為一個人而存在的,記錄著與他原先的喜樂與後來的悲歡,一直到後來我們的故事結束了,我便很少再打開它。

但我依舊在寫,他存活在我的每一個筆尖,跳動在我塑造的每一個人物中,很多片段依舊在我腦海中鮮活地跳躍著。

我拆開來寫,倒著寫,從中抽取一小部分寫,寫著寫著,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好像釋然了。

原來他也只是我筆下拆解開來的人物,是我生命中努力也註定會錯過的人,這麼想著想著,便不再感到遺憾和失落了。

每個故事,每段文字的產生,總是或多或少有著寫作者自己的影子。

於是那些過去無法吐露的心事,那些差一點就要實現的願望,那些只要勇敢一點就不會錯過的人,在我們的筆下若隱若現,沉浮了許多年。

總有些遺憾需要通過自己的方式釋懷,我選擇將它寫下來。

我會自私地給它加上自己的註解,以旁白省略枯燥無趣的情節,再用濾鏡為它賦予新的生命,甚至,改變原本的結局。

因為它是我自己的故事,我能以創作者的身份居高臨下俯視它們,輕輕揮動筆尖,將故事變成腦海中所希望的樣子。

儘管我的版本,與事實無關。

但我沉迷於此,無法自拔。

在自己的故事裡剖析與成長,以旁觀者的身份審視過去。

於是過去,突然有了借鑑的意義。

註:本文配圖由作者提供。

今日小知識:

寫作素材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熱點,來源於他人的啟發,要永遠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有敏感度。

只有隨時捕捉生活訊息才有更好的靈感,永遠不要為寫而寫。

這是伍識的第 142個故事

很高興遇見你和你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圖解:為什麼「提問法」可能是法律寫作的終極答案
    在探索法律寫作的規律和方法過程中,我分析了很多好文章,閱讀了很多文獻,思索了很長時間,終於捕捉靈感般地獲得了答案:提問法。那一刻,我看了看表是,2020年2月28日凌晨十二點零二分,一個激動到失眠的時刻。斷斷續續近三個月,終於完成了這篇。
  • 為什麼00後初中生,桌子上都插著「光碟」?班主任:這是防我呢
    但有一樣東西,突然大批量地出現在00後初中生桌子上,大部分90後都不是很理解,這個東西就是「光碟」。在90後的印象中,光碟可能就是用來聽英語口語、和看物理實驗的,但是現在初中生卻都把光碟插在桌邊,有的桌子上不止一個,會插3-4個,那麼這究竟有什麼用呢?
  • 男人到底愛不愛你?觀察這些細節,多半就能得出想要的答案了
    「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覺是,當你擁抱一個你愛的人,他竟然把你抱得更緊」,真正的愛情是我做出動作,你就會有回應。生活中一些很小的細節,都可以看出對方是否在回應你。一段愛情裡,我們不僅要學會享受甜蜜,還要學會仔細觀察。你要知道,男人到底愛不愛你?觀察這些細節,多半就能得出想要的答案了。
  • 棉棉:我們為什麼寫作
    在我眼裡,她的一切都是文學性的。她是個矛盾的人,儘管年少滄桑,卻迅速地進入了作協。那時我會對她的「緋聞」感興趣,仿佛只有通過現實的愛情故事,才能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她。那時她也被邀請來跟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開家庭爬梯,無論大家多麼瘋,她都能跟我們玩成一片,也看不出她累。她總是穿戴整齊,化著講究的妝,一頭長髮,一雙大而穩定的眼睛。後來她突然就去了美國,她也不怎麼寫作了。
  • 00後微博求愛能寵我愛我就夠 校規該不該禁早戀?
    要求不高,不蒲不煙不酒,身高170以上,年齡不要大過3歲,能夠護著她愛她就好——   近日,一名2001年出生的初一學生在「深圳單身解救平臺」上公開發出微博,徵一名寵自己的男友,並對對方做出了年齡大不過3歲、身高不低於1米7的硬性規定。該微博發出後引起網友一片「嘆老」之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11歲的小當事人稱年級裡有一堆戀愛的,自己也不能落後。
  • 寫作的黃金圈規則:為什麼,寫什麼,怎麼寫《寫作7堂課》秋葉
    寫作技巧,就像閱讀能力一樣,從我們學會讀和寫起就一直是如影隨形。從開始寫段落、日記、隨筆,到後來寫說明文、議論文,甚至大學的學術論文、下班後的公文這期間,有人寫得開心,有人寫得痛苦,有人寫得敷衍,還有人和我一樣,寫得隨意。是的,自從三年前我恢復了閱讀的習慣,我就開始嘗試事後思考和書評的輸出,以鞏固信息和知識的輸入。
  • 提升英語寫作,必須用這個網站
    在做習題過程中,客觀題不但會有標準答案,還會有非常清晰的解析告訴你為什麼。但是主觀題呢?主觀題沒有標準答案,例如作文,憑藉自己的能力英語基礎以及發揮想像,寫出一篇好的文章。那麼平時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自己練習寫作,還可以知道自己寫的怎麼樣呢?
  • 為了讀懂00後,我多學了一門語言
    給大家講個鬼故事60、70、80、90後已經聽不懂00後在說啥了00後黑話=一門新語種宅
  • 為啥很多學生都愛逛「三福」?00後說出大實話,答案太「扎心」
    為啥很多學生都愛逛「三福」?00後說出大實話,答案太「扎心」說到三福,相信大多數人都熟悉它。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購物中心都有這個品牌的商店。而且它擁有大量忠實的客戶。每個假期,商店裡人頭攢動。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客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初中生。
  • Critical Review結構、寫作竅門及例文
    在英文論文寫作中,我們常常面臨critical thinking這個表達,中文翻譯為「批判性思維」,或者也可以稱為辯證思考,就是說要求學生研究某事件的兩面性乃至多面性。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指主動與熟練地概念化、分析、應用、綜合和評估信息以得出答案或結論的過程。本質上,批判性思維要求你用你的推理能力,成為主動學習者,而不是被動接受信息。
  • 關於小學生閱讀與寫作最多的疑問,在這本書裡我都找到了答案
    讀了那麼多的書,為什麼閱讀理解能力不夠,作文仍舊寫不好?市面的書籍那麼多,到底是要多讀還是精讀呢?從閱讀到寫作,到底怎麼來引導輸出呢?……當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累積,到孩子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習的要求都上升一個層次時,孩子在語文學習的問題就開始一一爆發出來,尤其是閱讀與寫作的問題,也將所有關於閱讀和寫作的問題一一帶出水面,企圖與尋找答案,能給孩子更正確的指引。
  • 喬治·歐威爾:我為什麼要寫作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也許是五六歲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我在長大以後要當一個作家。除了學校功課以外,我還寫些應景詩,那是一種半開玩笑的打油詩,我能夠按今天來看是驚人的速度寫出來——十四歲的時候,我曾只花了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 模仿阿里斯託芬③寫了一部押韻的完整詩劇——我還參加了校刊的編輯,有鉛印的,也有手稿。這些校刊都是些你無法想像的可笑到可憐程度的東西。我當時為它們所花的力氣要比我今天為最無價值的新聞寫作所花的力氣少得多了。
  •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這樣的作文有點欺負人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這樣的作文有點欺負人答案一、用「√」標出帶點字的正確讀音第一個、第一個;第一個、第一個二、下列詞語書寫全對的一組是2.我是風,我是雨,我是藍光和彩虹。3.「我怎麼就這樣馬虎呢?如果我能夠細心一些就不會在考試的過程中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哎,小明看著試卷沉思著、懊惱著。4.父親舉起手,摸摸我的小腦袋,輕輕說,「沒關係,還有下一次。」
  • 「00後」的心聲:「我好煩」
    今天,聽妻子說了個讓我冒冷汗的事,這是我一直擔心的:我們家有兩個年齡相仿的「07後」,前天晚上兩姐妹在外公外婆家受到了一頓責罵後(具體什麼事不清楚),兩個開始大哭大鬧,其中一個直跑樓頂天台,好在樓頂的門是鎖著的,不然後果不堪,而另一個好點躲在房間大哭著。他們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看到他們這樣,我不禁心痛而又無奈,好在的是現在情緒暫時穩定下來。
  • 微軟「愛寫作」公眾號上線:英文寫作的AI私教
    對於「寫」的問題,微軟亞洲研究院在2018年將「作文打分」功能嵌入了微軟小英,並在去年年底對該功能全面升級,推出了微軟「愛寫作」網頁版。對此,「愛寫作」在快速完成全文語法檢查的同時,會將提交作文中的語法問題用紅色下劃線標記出來。學生只需點擊紅線,就能獲得有針對性的語法講解,並且還可以看到修改後的正確表達,作為參考,讓學生們不僅知錯就改,而且知道如何去改。儘管語法檢查是一項基本功能,但其背後的技術支撐卻並不簡單。
  • 腦筋急轉彎:海水為什麼是鹹的?知道答案後我哭笑不得!
    大家好呀,大家是否已經就坐準備享受美食了呢,不要著急,在吃美食之前,小編收集了幾道腦筋急轉彎,希望你們玩後,吃的更加開心!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你們知道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 專訪張西:寫作是我一生的陪伴
    這是為什麼?張西:學過三個專業:新聞、社會學、電影劇作。因為中國是我的母國,我的根,我愛那片土地,那裡有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希望中國健康發展,真正強大起來。美國是我居住的地方,它的良好的居住環境,它的包容,它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都是我喜歡的。我願意在我的母國和居住國之間做些有益民間溝通的事情。
  • 對比分析各個方面後得出了答案
    對比分析各個方面後得出了答案,近幾年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吃穿用度各方面都已經今非昔比了。就拿衛生紙來說,我記得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紅色的草紙,再後來就是灰白色的草紙,最後就是純白色的木漿紙或者黃色的原木紙。現在想想,以前的條件是真的苦啊。現在總是說用什麼對皮膚不好,想想以前的草紙,全是色素,對人的皮膚傷害肯定更大了。但是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大家都這麼用,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 在喜歡的領域裡「封神」 00後:我的消費你不懂
    現在小文對待買鞋的態度是這樣的:「買鞋也是需要理性的,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沒有工資,所以買鞋錢都需要靠父母贊助,如果遇到一雙鞋,經過研究後我仍然很喜歡,我也需要評估價格貴不貴、父母會不會同意。有的時候想一想,上千元幹什麼不好,幹嗎非要買鞋呢?」   研究需要理性,而研究也會讓行為更為理性。   「我入手帳『坑』沒走什麼彎路。」昕涵說。
  • 花了100元後,我得出了答案
    花了100元後,我得出了答案 手機貼膜裡的黑科技,一半都是「智商稅」。為了跟上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手機膜沒點「科技含量」都不好意思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