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雞的神秘由來,APM揭秘大探尋~

2021-02-23 北京小資族

本帖來源於一場關於「吃在何處」的腦力爭鬥

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使得我這樣的懶蟲在家吃飯的次數逐步銳減

總覺得在外邊吃完飯回家就可以踏實的洗個澡進入甜甜的夢鄉了

免去了超市採買、回家爆火油煙、油膩膩的刷碗收拾廚房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但外食也要講究外食的品質、營養健康和配比

天氣一熱,就喜歡蝸居在大型商場裡,有購物品牌

有配套的電影院、最重要的是有無數可供選擇的餐飲連鎖

新東安市場成功轉型為北京APM之後

融入了大量年輕人的創新理念,進駐的諸多品牌都越來越受到追捧

集購物、餐飲、娛樂、妝品、兒童文娛、甜品、電影院等多重功能於一身的脫胎換骨

在這個炎炎夏日裡能夠做到不出商場門,一站式全搞定。

而我的迷思始終停留在「食」上面,這個商場裡面的美食餐飲數不勝數

介紹個可能大家都會有點兒困惑,但非常常見的菜色——三杯雞。

不解的人會問,三杯雞有什麼可困惑的?很普遍的一道菜啊

最初我好奇的點在於,它到底算是什麼菜系

周邊的一幹朋友都一致認為它是臺灣菜,而且是地地道道的臺灣特色菜

但是在港麗、在太興,也神奇的出現了三杯雞的身影

於是乎度娘了一下下,發覺三杯雞既不是粵式也不是臺式

它屬江西省漢族傳統名菜,屬贛菜系贛州菜一支。

相傳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
因其烹製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故名三杯雞
可見未必思維固化的就是正確的,吃偶爾也是能長長學問的~

一茶一坐(新東安店)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38號北京apm5層533-535

推薦菜:三杯雞、紅豆布丁雪花冰、咖喱雜菜

有一陣子我對一茶一坐的印象不太盡如人意

或者說是相當之不滿意

菜量小、價格高、服務態度生硬加冷冰冰的

尤其是東直門的那家店,讓我動了以後不再相見的念頭

但閨蜜一直沒來吃過,還是決定再來試試

更換了全新的menu,整個餐本設計的很漂亮

菜品也響應了整體的號召,不少標準份即半份出品

很合理的杜絕了鋪張浪費的現象。

半小時未上菜的小沙漏

很多店都用過這個方式,

但能始終堅持下去這麼做的我反正是看不到了

也沒聽服務員說如果未上菜的處理方式

因為上菜的速度相當之快。




有一位奇女子的摯愛——【田園蔬菜】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經常吃到的大拌菜

可以選擇中式口味和日式口味

奇女子只要是有菜吃就好,很傳統的選擇了中式風

一口沒吃到就光碟了,估計味道是極好的

【臺灣夜市經典三拼】

還可以選擇五種拼盤或者任意兩款拼

我們選擇的這款已經固定搭配好的:士林大香腸、招牌甜不辣和臺灣鹽酥雞

士林夜市一直是個我心之神往的地方,

儘管麻麻去年沒等我放假就自己去high告訴我沒有帝都好吃

但我始終還是希望自己能時間去走走、嘗嘗

大香腸肥瘦相間,略油但是嚼起來蠻香

【泡椒杏鮑菇】

沒啥華麗的裝飾外表

非常簡單的出品,只有零星的泡椒作為點綴

杏鮑菇片不厚很好咬,泡椒不麻不辣,味道剛好

【經典沙茶牛肉】

牛肉熱燙軟嫩,沙茶辛辣甘香,餘味無窮。

此菜色澤金黃,牛肉醇香滑嫩

沙茶醬汁稠濃鮮美,

具有鮮、香甜、辣等獨特風味



【寶島三杯雞】

標準份的就足夠2-3人分享了

如果覺得不夠還可以點加量份的

雞肉大刀闊斧切的非常大塊兒

卻一點兒不擔心不入味的問題

應許是提前醃漬過的緣故

肉香味道很濃鬱,推薦






【咖喱雜菜】

本沒打算在臺灣餐廳點咖喱菜的

卻出乎意料的合我的胃口

我特愛吃這種沸煮過後已完全軟爛的菜

基本上就是入口即化的口感,軟綿綿的很適合老人或者是小孩兒

椰漿也沒有像泰式或者是印餐廳下的那麼猛的料

一點兒沒有吃到辛辣感

餐後甜品【芒果雪酪】

沒抱著特別大的期望值

卻出乎意料的滿意

濃鬱的芒果味道芬芳,我不喜甜就吃了一口

朋友都對它讚不絕口

【紅豆布丁雪花冰】

我的摯愛,

就連大冬天的也點過一次大份的坐在店裡兩人share

這次學聰明了,吃飽喝足的還是要個標準份的就足夠吃了

紅豆外皮甜甜糯糯的

裡面的布丁絕對是點睛之筆,挖了半天只為尋找雞蛋布丁的身影

夏日必備的一款,吃完奔兒舒爽。

太興餐廳(新東安店)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38號北京apm購物中心B145

推薦菜:各式甜品、豬蹄煲

最早吃太興是在東直門的來福士

不知從何考量,APM的太興居然開在了B1

電影結束四點整,尷尬的時間段在APM也可以不用擔憂

基本上每家都還能正常營業供應餐品

選擇了太興的下午茶套餐

午後餐廳非常安靜,吃的挺是愜意~




【清新甜蜜水果茶】

不喜過冷的沙冰系列或者過濃鬱的咖啡

這款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豐沛的水果搭配:西瓜、檸檬、菠蘿、西柚

一口喝下去的水果香氣撲面襲來

很小清新的一款飲品

【香蕉奶昔】

足杯的奶昔很容易就聞到濃濃的香蕉味

很紮實,香蕉的營養元素含量也較高

喝起來很健康

【臺式三杯雞】

在粵式餐廳點一道臺式出品菜也挺有意思

選用的也是較為肉瘦些的雞肉

色澤金黃,品質出品

【五香肉丁撈公仔麵】

HK叫方便麵的一種統稱

如今回到我們的餐桌上還是延續了公仔麵的叫法

最開始我也挺不能理解方便麵此等價格意欲何為

但去過一次HK就知道,一碗麵在當地的價位是多高了

可見在帝都賣的還是挺實惠了,真得是與時俱進啊

微辣的五香肉丁,沒有湯頭,這個季節吃起來非常得體

免去了大汗淋漓的困擾



【黃金奶醬多士】

厚多士沒有大麵包的造型

冰激凌的搭配真的是炎炎夏日的基本款

大喜的是層層疊疊溢出來的巧克力花生碎醬

超級濃厚的味道怎麼吃怎麼滿足~

太興的甜品還是非常推崇的



鹿港小鎮(新東安店)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38號APM5樓506室

推薦菜:三杯雞、豬手煲

鹿港這些年吃的少一些了

推陳出新的速度有點兒慢

好在環境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安靜的

想踏踏實實的吃頓飯,還是可以的。

【排骨蘿蔔煲】

湯煲類的還是一直比較合我的胃口的

不知道最近為何都喜歡把白蘿蔔和排骨燉在一起

還是更喜歡玉米和排骨的搭配



大愛的【豬手煲】

有大小份之分,小份裡就有三隻豬手

個頭蠻給力的,顏色紅潤肉皮看著就異常有食慾

燉煮的火候相當的到位

基本上用筷子輕輕一剝,骨頭就能剔除開來了

醬汁也是這道菜的重中之重,拌飯吃也很贊



【三杯雞】

相較於前面兩家而言,

鹿港的三杯雞算是切的最小塊的

小塊最大的好處在於方便進味道

醬汁也是最厚重的一家,比較對我這個重口味的路子





【菠蘿油條蝦】

也算是鹿港的招牌菜了

每段油條裡都塞滿了紮實的蝦肉

加上水果和醬料的增色

不油膩、很適合夏天食用的一道

油條蝦外脆裡Q,口感最好



金菩提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丹耀大廈6樓606室(近新東安市場)

這家完全屬於意料之外的邂逅

跟美少女秒了兩張3D館的票

拍拍笑笑了一個下午,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正好用票根去樓上吃飯是可以享受套餐價格的

反正也沒吃過,就抱著試試的心態去了六層

如果不是這個3D館的新開業,還真不知道APM旁邊的這個大廈

緊挨著,蠻好找的。

【三杯雞】

雞肉選擇的挺好的

很鮮嫩,吃起來不發柴

醬汁已經完全收幹了,

下了功夫的一道菜



【麻香牛肉粒】

剛開始端上桌的時候看到了大顆大顆的孜然粒

不吃到嘴裡的時候還以為是羊肉呢

炸的特別的香酥,沒想到牛肉跟孜然也能如此和諧的搭配

【老北京烤肉】

直接烤好了上桌的,吃著方便

猜測應該是羊肉卷的肉肉吧

因為很薄、不老,吃在嘴裡的口感很細嫩



【肉沫白玉菇】

非常喜歡擺盤的裝飾

而且用的是真巧克力醬

蘑菇跟肉末天生就是良好的搭配

可以很好的吸收肉末的香氣,

拌飯吃也挺香的

【蝦餃皇】

一點兒不輸幾家連鎖的小點店

薄如蟬翼的蝦餃皮輕輕剝開

裡面就是大塊大塊的整顆蝦肉了

趁熱吃,滿足感油然而生。

價格特別實惠,去3D館玩完挺方便的。

近期吃飯總漲知識,想來也是極好的

不能光悶頭吃飯啥也不知道不是?

APM之旅還在繼續,真是涼快方便~

下期預告:坐標——屯三裡

相關焦點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99%的人都不知道!
    作為吃貨,沒有不知道三杯雞的,但是究竟為什麼叫三杯雞,卻很少有人知道,今天小公舉就來給大家講講關於
  • 電飯鍋版三杯雞3步做~大吉大利,周末吃雞!
    三杯雞是很多人的心頭愛,尤其是小朋友非常喜歡味道偏甜的菜。上周在家嘗試了用電飯鍋這個神器做這道菜,非常成功!大吉大利,周末吃雞!●●●電飯鍋版三杯雞> 所謂三杯雞就是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芝麻油,這裡的一杯不是烘焙中常用的8oz,僅僅指的是相同的量● 正宗三杯雞是用臺灣米酒來做
  • 臺灣三杯雞,不同於江西三杯雞的是,有九層塔的加持
    三杯雞是離鄉闖蕩的江西老表的鄉愁,後來落戶臺灣,多半是因為這一口家鄉的味道,能安撫漂泊的心靈。久而久之,三杯雞在臺灣,因地制宜起了變化。臺灣以閩南人移居為主要人口,閩南人的飲食習慣認為麻油最為滋補,雞肉與麻油能起到最為營養的化學作用,所以三杯雞的第一個變化就是,豬油換麻油。
  • 懶人在家也能自制的美味三杯雞.
    但從這片葉子可以看出,臺灣三杯雞其實是一種「改良版草葉三杯雞」,並非武林正宗。據說臺灣的三杯雞是蔣介石帶過去的(也是位愛好美食的吃貨),而真正的三杯雞則出自江西,著名贛菜,一杯豬油,一杯甜米酒,一杯醬油,僅此而已,也不放湯水,就這樣把雞燉熟。這才是真正的「三杯」雞。而今天要做的三杯雞也是延續傳統,只用三種調料,油、酒、醬油。
  • 潛心閣菜譜:客家三杯雞的前世今生
    上次說的蛋包飯,其出處不在日本,而在日本著名;今天說的三杯雞,大多數人以為是臺灣菜,但其實它卻是實實在在的贛菜。三杯雞正體    所謂三杯雞的三杯,是一杯米酒、一杯醬油和一杯豬油,雞是江西寧都的寧都三黃雞,算是贛菜的一道經典名作,北京奧運那會還入選奧運主菜單。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
    看我整日整日循環養雞的歌,有人挖苦我說,「回家養雞不如吃雞。」雖然沒什麼道理,但是聽起來毫無違和感。為了表示對養雞的支持,花吃姐姐決定做一道「雞」料理——人見人愛的三杯雞!三杯雞為啥叫三杯雞呢?三杯雞到底有哪三杯?
  • 三杯雞、兩杯雞、半杯雞
    名菜「三杯雞」更是典型裡的典型,號稱一杯酒、一杯醬、一杯油就能做出好菜,但這個「一杯」究竟是多大的杯子,300ML、500ML?而作為主材的雞又要多大,3斤、5斤?這些問題,想必最優秀的大廚都說不上來,最終的答案肯定又是「手感」。
  • 三杯雞是哪三杯?主廚露臉啦
    ●●三杯雞便當●●
  • 大廚寶典 正宗三杯雞製作解密(香港名廚秘籍)
    三杯雞的由來說法一: 三杯雞流傳數百年,在贛中贛南等地廣為傳播,而真正的發源地是萬載縣。流傳數百年的「三杯雞」已經成了贛菜的一道經典製作。 三杯雞的名字其實因為它的調料,現在普遍認為是「一杯醬油、一杯麻油、一杯料酒」,但按林尚詮先生的說法,並不是這樣:「傳統的做法是一杯醬油、一杯麻油和一杯糖,然後加上姜、九層塔作為調料。」三杯作料倒入雞塊中,然後大火燜燒十分鐘,再收火將濃濃的湯汁熬入雞塊,至乾鍋起菜,便是美味香濃的三杯雞了。
  • 三杯雞中的「三杯」到底是哪3杯?自己做正宗「臺式三杯雞」,甩臺菜館一百條街!
    ,有句話叫「不會做三杯雞的不是正宗臺菜館」,足見三杯雞在臺菜中的地位。關於三杯雞,問題肯定集中在「三杯」上,到底是哪三杯?三杯雞中的「三杯」指的是:1杯香油、1杯醬油、1杯米酒。那另一個問題會在:「臺式」上,為啥強調「臺式三杯雞」,有什麼不同?臺式三杯雞與普通三杯雞的區別就是需要加入九層塔(羅勒)來增加一種清新的綠草香味。
  • 【精選菜譜】三杯雞的做法
    3.雞琵琶腿剁成4至5塊。7.另起鍋中火放入20克香油爆香幾片姜,放入雞塊翻炒5至6分鐘,至雞塊沒有血色。11.將三杯雞盛入燒熱的砂鍋,上面在放上量大一些的九層塔,加蓋上桌。12.讓三杯雞在砂鍋裡稍燜後就可以打開享用了。 菜譜小貼士:九層塔又叫羅勒,用量稍大些香氣會比較足。雞也可以用整雞,剁塊不要太小,炒制過程中會收縮。
  • 三杯雞原來這麼簡單!不用一滴水,這三杯燜一燜,超好吃
    「三杯雞」是一道江西寧都的傳統名菜,不是因為把雞肉裝在三個杯子裡吃才叫「三杯雞」,這看似奇怪的名字還跟文天祥有點關係呢!南宋末,文天祥抗元被俘虜即將被殺,一位江西的老婆婆聽聞後,帶了一隻雞、一壺酒去監獄中探望,在一位老鄉的幫助下老婆婆見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她把雞切塊,倒了三杯米酒小火慢煨半個時辰,文天祥心懷亡國之恨吃下了最後一頓飯,之後每逢文天祥忌日,當時的獄卒就做這道菜來祭祀他,後來有人將三杯米酒改成了: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豬油,而後又演變成了多種三杯雞,在臺灣也形成一支龐大的分支。
  • 三杯雞是哪三杯?不加一滴水教你破解家庭版三杯雞
    ▲點擊關注 | 每次學到一個做菜的小竅門三杯雞▼吃雞,儼然已經成了一種新生事物(某遊戲)的代名詞。不過,對於小編這種吃貨而言,相比於遊戲,當然更愛吃吃吃了。大盤雞、炒雞、燜雞都已經吃了個遍,要不,今天咱們在家試試做三杯雞?可別一說要學三杯雞,心裡就打起了退堂鼓。雖說名字聽起來很洋氣,也常出現在飯店的菜單上,但它做起來可是一點都不複雜。
  • 何日君再來下廚 之 三杯雞
    食堂的菜一向豐盛又美味,最近有道菜吃到三分之一才認出來這居然是三杯雞,作為臺灣菜代表卻有江浙做羹才會勾的濃芡,這不是我心中的三杯雞。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這個美食冷知識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不料香氣四溢,引來隔壁一位官廚,後來這位官廚不斷改良,以一杯茶油、一杯醬油、一杯米酒為調料烹雞,並取名為「三杯雞」。三杯雞本是發源於江西,後來流傳到臺灣省,改良之後成了臺菜的代表性菜品。臺式三杯雞通常選用臺灣黑麻油和米酒烹飪,用雞肉、幹辣椒、小紅蔥頭、九層塔等食材製作而成。
  • 三杯雞是哪三杯?米酒,醬油和麻油,最重要的還有那香草羅勒葉
    曾經有位吃貨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三杯隨便煮都好吃,三杯很香很下飯。這是在她吃完三杯雞後說的話,還催促我做三杯豆腐,三杯杏鮑菇,三杯鴨舌,三杯排骨巴拉巴拉,要把喜歡的食材都用三杯的方法來做一圈,可見三杯雞好吃的程度。那麼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
  • 正宗臺式三杯雞的做法
    有個朋友問我要三杯雞的製作方法,今天周末有時間所以就做了一次,把方子分享給大家,這種做法是比較正宗的三杯雞做法,喜歡吃的朋友們可以試試,非常簡單
  • 沒有人不喜歡的三杯雞 利仁特約食譜
    三杯雞,製作簡單、色澤誘人,味道更是沒得說。
  • 啤酒三杯雞,有一股啤酒的香味,很下飯
    啤酒三杯雞By 小小多和包子關於三杯雞這道菜的說法有兩個版本,一個說是江西菜,一個說是臺灣菜。但是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就做過三杯雞,而且對於江西人來說,做飯基本是不會放糖的,並且還有辣椒是必不可少的。不管外面怎麼吵吵三杯雞是哪哪的,江西人堅持是自己的。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啤酒版的三杯雞,有一股啤酒特有的香味。原料:三黃雞、姜、大蒜、幹辣椒、菜籽油、啤酒、芝麻油、鹽。
  • 想要又簡單又美味的快手菜,就來做三杯雞!
    三杯雞,製作簡單、色澤誘人,味道更是沒得說。